新書推薦: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NT$
347.0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NT$
281.0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NT$
1989.0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NT$
398.0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NT$
1214.0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NT$
347.0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NT$
403.0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社会学中的黑格尔、德国社会学巨擘尼克拉斯?卢曼毕生著作的遗珠 相较于卢曼关于社会、宗教、艺术、法律、科学和经济的大部头著作,《风险社会学》在他的作品体系中似乎只占据一个旁支的位置,这一状况自然也影响到国内学界对其风险理论的介绍和评价,考虑到卢曼的风险思想在西方社会学界关于风险的研究中极具代表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这部已问世近30年的著作中译本付梓,让您没有遗珠之憾。
风险研究的集大成者之一 在风险的社会学讨论中,真正称得上主流的理论只有两派: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批判分析;尼克拉斯?卢曼的偶然性社会的不可知论。虽然两人先后出版了其风险研究的代表作,但由于卢曼对风险概念的定义和分析不同于贝克,这将为我们研究现代风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条在社会系统理论的独特视角下,有别于贝克的研究路径 在《风险社会学》中,卢曼从系统功能分化的角度阐述了风险得以产生且不可避免的原因,深入而细致地展示了如何运用其自我塑成系统理论来分析具体社会现象。卢曼的风险研究在认识论、方法论、逻辑起点、理论旨趣、风险应对策略等方面均有别于贝克的风险分析,展现了其思想的深刻性、独创性。
|
內容簡介: |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高歌猛进的今天,在愈加频发的灾难、疾病以迅猛之势将人类共同体裹挟其中的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1986年德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以来,风险一词已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享有社会学中的黑格尔之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以其社会系统理论的独特视角,铺陈出一条有别于贝克的研究路径,成为关于风险的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极。作为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卢曼试图建构出风险的一般理论,他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着重考察了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在本书中,卢曼以差异论为逻辑起点,详细阐述了自我指涉和自生系统,对现代社会的时间结构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强调了对风险问题进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风险的新思维。
此书不仅得到卢曼同侪、著名的风险社会学专家克劳斯亚普作序推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肺炎疫情蔓延的当下,这部30年前的大师级著作更是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高歌猛进的今天,在愈加频发的灾难、疾病以迅猛之势将人类共同体裹挟其中的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1986年德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以来,风险一词已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享有社会学中的黑格尔之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以其社会系统理论的独特视角,铺陈出一条有别于贝克的研究路径,成为关于风险的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极。作为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卢曼试图建构出风险的一般理论,他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着重考察了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在本书中,卢曼以差异论为逻辑起点,详细阐述了自我指涉和自生系统,对现代社会的时间结构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强调了对风险问题进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风险的新思维。
此书不仅得到卢曼同侪、著名的风险社会学专家克劳斯亚普作序推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肺炎疫情蔓延的当下,这部30年前的大师级著作更是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
|
關於作者: |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19271998),自马克斯韦伯以来最有创见的德国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理论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影响已越出社会学领域,为社会学、系统科学和诸多其他学科开创了惊世的见解与崭新的视角。他是当代极少数确实改变了观察范式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倡导社会学启蒙,于1989年获得德国哲学界最高荣誉之一黑格尔奖,享有社会学中的黑格尔之名。卢曼一生著述颇丰,包括《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权力》《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社会的经济》《社会的法律》《法社会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