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展场到展览:2000年以来的艺术展览

書城自編碼: 34876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 者: 李佳一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31300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NT$ 2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NT$ 336.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NT$ 325.0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NT$ 717.0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售價:NT$ 370.0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售價:NT$ 448.0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售價:NT$ 420.0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售價:NT$ 8893.0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售價:NT$ 381.0

編輯推薦:
本书通过分析与解读以上海为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龙美术馆、K11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馆等)中的展览案例,集中探讨2000年以来以中国艺术作品呈现方式与展示思路的转变,展览过程中展示语境、展品与观众的关系,以及我们当下的展示文化。
內容簡介:
上海是中国艺术展览的中心,艺术展览业也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上海的艺术展览业自出现以来就走在全国的前列,从2000以来,尤其是在商业化探索和艺术性结合方面在全国有着示范作用。本书通过分析与解读以上海为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龙美术馆、K11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馆等)中的展览案例,集中探讨2000年以来以中国艺术作品呈现方式与展示思路的转变,展览过程中展示语境、展品与观众的关系,以及我们当下的展示文化。

书中以当代艺术作品展示为切入点,运用空间理论,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进行研究;围绕展览空间的不同面向开展论述。通过解决当代艺术展览究竟为何而展,展什么,如何展三个问题,对于整个当代艺术展览行业有标杆性的指导作用。
關於作者:
李佳一,艺术学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文化与展示理论。现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艺术硕士(MFA)导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设计学IV高峰学科项目研究员。参与策划美术馆与国内外艺术博览会展览项目多项,在《艺术百家》《美育学刊》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目錄
第一部 分展场文化、构造与秩序1
第一章 全新的展示内容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构建5
一、 展品与展场的关系流变10
二、 当代艺术作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主要展示内容16
三、 展览事件取代展品: 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中的主题展22
四、 展场即展品: 当代艺术博物馆介入展览26
第二章 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形式的营构29
一、 巨大的无柱的空间样式30
二、 展览空间内外部界限的消解33
三、 无限延展的空间特性36
第三章 非中心与多元化: 当代艺术博物馆空间性质解读38
一、 从树状思维到根茎理论39
二、 树状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博物馆的层级空间44
三、 块茎思维与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平滑空间58
四、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空间中的平滑性61
第四章 多元异质: 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场所特性62
一、 影响展览空间特征的场所元素63
二、 展览空间的自由组织与任意链接73
三、 展览空间具有异质性的编码模式78
第五章 空间冲击强度大80
一、 空间冲击强度取代视觉冲击力80
二、 展览空间的意义开放的解读88

第二部分 展览语境、观看与行动97
第六章开放式的场所叙事101
一、 空间叙事的行为化营造102
二、 空间叙事的多元化营造108
三、 空间叙事的场景化营造113
第七章 策展人角色转变与布展方式的转化120
一、 中国传统艺术机构中的布展人120
二、 中国当代博物馆中的独立策展人125
三、 策展人、艺术家与观众共同参与129
第八章 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排演式的策展方式131
一、 策展是一个生产性的、流变的过程133
二、 当代艺术策展是一场艺术试验138
第九章 漫游式的展览观看与沉浸式的空间体验150
一、 具身化的艺术感知机制151
二、 漫游式的观看160
三、 沉浸作为展览空间的一种体验方式175
第十章 重思策展: 作为试验场的艺术展览184
一、 文化内涵的拓展: 艺术展览是一种集体魔法185
二、 策展思路的转变: 艺术和思想的实验室194
三、 意义的阐发: 艺术展览成为一种思考方式204

结语: 美术馆时代到来了吗?218
参考文献223参考文献266
內容試閱
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刻受到的震撼。2005年暮春的某一天下午,法国吉美博物馆,不知不觉转到了一个展位前,立时被眼前的展示方式所震撼: 普普通通的十余尊唐代陶塑俑,既没被放在柜子里,也没被摆在台面上,每一尊陶塑都只是被一只十厘米左右长的透明杆茎悬空固定在墙上,成扇面形排列。当看到眼前的十余尊陶俑,刹那间,仿佛回到了富丽堂皇的大唐,仿佛遇见了排场盛大的公主或夫人的团队,在春日明丽的阳光下,一手牵着马缰,一手高举球杆,在球场上左冲右突,耳边仿佛隐隐传来她们高声急促的招喊呼应不知不觉盘桓有三四十分钟,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博物馆布展的魅力所在: 在静态中展现出展品的动态,以对展示品悬置的方式将其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从那天起,开始持续关注博物馆的空间展示及展示空间问题。

于今想来,开始关注博物馆空间问题,其实冥冥之中有一种因缘所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助教,对中国传统的服饰、饮食尤其是建筑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偶然发现在兰州市东边的定西路有一家建筑书店,如获至宝,于是每隔一两周,便从市区西边的十里店桥沿黄河南滨河路骑行去书店,两点距离十五六千米。那时购买的图书主要有两类,一是基础的入门书,如《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第二类主要是引进国外的。除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外,当时一套翻译过来的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小册子给我尤为深刻的印象。在较为系统阅读建筑专业入门书的基础上,通过这套丛书对西方建筑理论的了解,不仅成为我后来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为自己后续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野。

后来考入复旦读研,很幸运与徐清泉一起成为了王振复先生的开门弟子,方向为中国古典美学。先生当时主要在周易美学和建筑美学两个方向发力,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建筑美学,且内心感到十分庆幸。当时先生正好在具体负责两个项目,一是协助蒋孔阳先生进行《中国古代学术名著导读》艺术卷的编辑,一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约稿的《中国建筑文化大观》,于是我们便欣然参加了两个项目的研究撰写工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对建筑空间有了不同于既往的全新感受。

在复旦读博期间,因很偶然的机会,独自主持了上海首届艺术博览会的开闭幕式,并承担了大会VCD的策划、撰稿、摄制及后期剪辑工作。再后来到了上海大学,先后独立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策划,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世博馆的前期策划与主题演绎,随后又独自策划了海尔全球产品体验中心、上海市长宁区中国婚姻文化展示中心的布展理念及形态。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得自己对建筑的空间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来申请到赴瑞典远东文物博物馆与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进行研究的相关项目,作为博物馆空间研究的深入;在前后十几次的国外学术交流或旅行活动中,对博物馆、美术馆的考察成为重要甚至唯一的内容。

在此前提下,先后有四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 《城市文化视野中的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功能与艺术的观念》《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审美创新》《博物馆4.0时代的物质叙事与空间融合》。

前几年,先后陆续认识了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袁雁悦博士和德国美因茨大学毕业的蔡潇博士,得知袁雁悦的博士学位论文直接就是关于博物馆教育的,蔡潇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与展示空间密切相关,聊得十分投机。新一代学人的视野与思路,对我诸多启迪,于是欣欣然建了微信群,又吸引了对此感兴趣的几位同仁参与,围绕博物馆空间进行不定期的讨论。后来我们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生李佳一、陈凌云先后确定以博物馆为其学位论文的主题,于是萌发了编辑一套丛书的想法。

拉拉杂杂写下上面一段话,好像与本主题无关,然而细细想来,一套丛书的出现,貌似突兀偶然,事实上却也草蛇灰线,并非全然无稽。

这套丛书的命名,来源于以下基本观念: 空间及其定性、定位是当代博物馆的核心问题,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种全新的文化创造形式,因此将其命名为博物馆新空间新文化丛书。目的在于一方面对博物馆的空间进行全新的观照与研究,从博物馆的展什么转向怎么展,从而产生出新的空间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不仅探索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更注重博物馆的文化创新,这种功能研究的转变,也许将会引发对博物馆的全新认识及其知识建构。

按照原初的计划,该丛书作为一套开放式的博物馆文化空间研究丛书,主要包括国外相关论著翻译与国内学人研究论著出版。目前第一辑为国内学人研究论著,共四册,作者及内容分别如下: 

陈凌云博士运用艺术营销学、艺术创意学和博物馆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案例调研为基础,分析作为非营利性公益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如何定位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资本理论和教育传播学视域下如何界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内涵和价值构成,阐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关键战略环节和主要发展模式,剖析目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研发设计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如何从整体上突破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面临的瓶颈,进行完整高效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建。

李佳一博士以当代艺术作品展示为切入点,运用空间理论,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进行研究;围绕展览空间的不同面向,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其一,通过与传统的艺术博物馆的对比分析,对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功能进行全新解读;其二,运用空间理论,分析提炼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场所特征与空间内涵;其三,通过认知与体验,重点分析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布展过程中运用的空间叙述方式以及观众观看方式与体验方式的转变;其四,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本质与意义进行学理的追溯。

袁雁悦博士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博物馆场景中的教学特点,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面对不同人群(亲子家庭、青少年、成人)的教学方法及具有共性的教学理念的实践。结合博物馆素养这一概念,该书将提炼基于博物馆及其他公共文化场所的创新教育(包括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的未来前景,并针对中国目前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其他教学场景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林少雄博士从世界博物馆空间观念的发展及其视觉呈现出发,超越现有博物馆侧重于历史空间、文化空间、物理空间、现实空间的观念,提出基于未来时态的融合体验空间创造的4.0博物馆概念,倡导更加注重历史空间与当下空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的有机融合,最终对以具有生命表征与体温特质、具有浓郁情趣及其亲和力、具有空间独特叙事能力、具有自生长功能的融合场域的4.0博物馆的空间建构理念进行论证与实践。

当然,这套丛书是一套开放式丛书,一方面所有的内容与体例都是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建构完善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欢迎同道中人能够积极参与、共襄盛举,为我们对博物馆空间的思考及其呈现建构一个更为良性宽适的平台。
是为序。




林少雄
2019年5月25日草于长海医院急诊外科21病床
2019年6月2日改于沪上梦湖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