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NT$
590.0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NT$
249.0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NT$
349.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NT$
340.0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NT$
295.0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NT$
690.0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1、特罗洛普是英国文学*高产*伟大的小说家,他作品的阅读量在英国排名*,是与莎士比亚、狄更斯齐名的作家。
2、作者拥有许多追随者,从勃郎宁、托尔斯泰,到伍尔夫、亨利詹姆斯,各方对他的赞许如出一辙,就好像各位作家所说的那样,他们都注意到了一个风格化的问题。他的伟大之处,他无法估量的价值。语出亨利詹姆斯在于他对平凡事务的纯粹的欣赏。
3、特罗洛普这部作品于1958年在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此书和《巴塞特郡纪事二》一起被列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百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著名的网格本。网上有文学爱好者建议译文社重版特罗洛普《巴塞特郡纪事》(一《巴彻斯特养老院》、二《巴彻斯特大教堂》)两书!缘其多年未再版,印数亦少,精装本孔网*价已达6000元,平装本200元,以致读者难觅其踪。
4、1882年的12月6日,特罗洛普去世。1993年,一块纪念他的金属牌被安放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上面刻有从他死后出版的自传里*后一行摘出的话:现在,我伸出双手,从遥远的海岸向曾经拜读过我写的那许许多多作品的人说一声,再见。这里所说的许许多多作品总计有47部小说,这个数量超过与他同时代的天才作家,包括
|
內容簡介: |
哈定牧师是大教堂圣诗班领唱人,他大女婿是巴彻斯特的会吏长一个地位很高的教会职务,仅低于主教。其职务在于监督各方教长,视察主教区各教会建筑物,负责教会产业修缮,襄助主教处理教会事务。在哈定牧师的大女儿与格伦雷博士(会吏长)结婚的几个月后成为了大教堂圣诗班的领唱人。1434年一位富有的羊毛商人希拉姆先生,在遗嘱里把他的希拉姆空地和希拉姆田地捐赠给教会来养活生于巴彻斯特的十二位衰老的梳羊毛人,并建造一座养老院供他们居住,附建一座适当寓所给一位院长居住,这位院长每年从以上土地所得里支取款项。由于这位先生对圣乐非常喜爱,就在遗嘱里写明大教堂圣诗班领唱人可以兼任养老院院长一职,只需获得主教认可。有什么不行呢?格伦雷博士的父亲就是主教。到了哈定牧师的时代,19世纪,这项捐赠价值持续增高,他每年能从这项职务获得的收入是八百磅。而数量不变的十二个受益人每天是一先令六便士。哈定牧师的二女儿正与一位年轻外科大夫、锐意改革的波尔德先生谈恋爱。这位年轻大夫认为一向诚实谦逊和蔼的哈定牧师拿这么一大笔钱有失公允。作者说他是专心致志矫正弊病和杜绝邪恶自以为负有特殊的改革使命说他有丹东的热情和自信。他挑动十二个受益人让他们认为哈定拿那么多不合理,他们自己可以从希拉姆产业中获得一百磅。波尔德先生请了律师,格伦雷博士也请了律师,两厢都在准备就要大打出手。然而作者影射泰晤士报的朱庇特报出手了,无情抨击教会的种种贪得无厌。哈定牧师忍受不了辞了职。他搬出了院长寓所。十二位受益人每日真诚细致的陪伴者关怀者没有了,除了一位头脑清晰一直站在哈定先生这边的班斯先生,其他人的结局都很孤独忧郁。哈定牧师到底该不该拿那么多钱?希拉姆先生把他的地产及其地产受益捐赠给了教会,委托教会建一座养老院,那么地产和养老院都属于教会。十二位受益人所得与院长所得差距巨大是这部作品矛盾的焦点。从财产关系上看,十二位受益人不是继承人,哈定先生也不是,他甚至不是管理人,管理人是教会,具体落实在是格伦雷博士身上。那么哈定先生到底是否应该拿那么多钱呢?他每日满有恩慈忍耐充满爱心陪伴十二位受益人,一年该得多少薪俸?哈定牧师是大教堂圣诗班领唱人,他大女婿是巴彻斯特的会吏长一个地位很高的教会职务,仅低于主教。其职务在于监督各方教长,视察主教区各教会建筑物,负责教会产业修缮,襄助主教处理教会事务。在哈定牧师的大女儿与格伦雷博士(会吏长)结婚的几个月后成为了大教堂圣诗班的领唱人。1434年一位富有的羊毛商人希拉姆先生,在遗嘱里把他的希拉姆空地和希拉姆田地捐赠给教会来养活生于巴彻斯特的十二位衰老的梳羊毛人,并建造一座养老院供他们居住,附建一座适当寓所给一位院长居住,这位院长每年从以上土地所得里支取款项。由于这位先生对圣乐非常喜爱,就在遗嘱里写明大教堂圣诗班领唱人可以兼任养老院院长一职,只需获得主教认可。有什么不行呢?格伦雷博士的父亲就是主教。到了哈定牧师的时代,19世纪,这项捐赠价值持续增高,他每年能从这项职务获得的收入是八百磅。而数量不变的十二个受益人每天是一先令六便士。哈定牧师的二女儿正与一位年轻外科大夫、锐意改革的波尔德先生谈恋爱。这位年轻大夫认为一向诚实谦逊和蔼的哈定牧师拿这么一大笔钱有失公允。作者说他是专心致志矫正弊病和杜绝邪恶自以为负有特殊的改革使命说他有丹东的热情和自信。他挑动十二个受益人让他们认为哈定拿那么多不合理,他们自己可以从希拉姆产业中获得一百磅。波尔德先生请了律师,格伦雷博士也请了律师,两厢都在准备就要大打出手。然而作者影射泰晤士报的朱庇特报出手了,无情抨击教会的种种贪得无厌。哈定牧师忍受不了辞了职。他搬出了院长寓所。十二位受益人每日真诚细致的陪伴者关怀者没有了,除了一位头脑清晰一直站在哈定先生这边的班斯先生,其他人的结局都很孤独忧郁。哈定牧师到底该不该拿那么多钱?希拉姆先生把他的地产及其地产受益捐赠给了教会,委托教会建一座养老院,那么地产和养老院都属于教会。十二位受益人所得与院长所得差距巨大是这部作品矛盾的焦点。从财产关系上看,十二位受益人不是继承人,哈定先生也不是,他甚至不是管理人,管理人是教会,具体落实在是格伦雷博士身上。那么哈定先生到底是否应该拿那么多钱呢?他每日满有恩慈忍耐充满爱心陪伴十二位受益人,一年该得多少薪俸?
|
關於作者: |
特罗洛普(1815-1882),英国文学史上最高产最伟大的小说家。共创作长篇小说47部,还有大量短篇小说、游记、传记及一部自传。前期发表的一组六部总名为《巴塞特郡》的小说为他奠定了基础,其中以《养老院院长》和《巴切斯特塔》最为脍炙人口。后期小说中也有一组六部作品名为《巴里塞小说》,属于政治小说或称议会小说,其中以《首相》最出色,写当时英国上层政治家的相互斗争。一般认为,特罗洛普最好的作品是包括《巴彻斯特养老院》、《巴彻斯特大教堂》、《索恩医生》、《弗雷姆利教区》、《阿林顿小屋》、《巴塞特的最后纪事》六部长篇小说在内巴塞特郡系列。
晚年还有两部优秀作品《如今世道》和《斯卡包鲁一家》。他的写实手法揭露讥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中、上层社会,并自觉灌注道德教育意图。他的小说情节发展自然流畅,文笔犀利幽默,人物形象生动,心理刻画逼真深刻。生前未给予充分评价,近半个世纪文名重振,成为英国19世纪经典作家之一。一般认为,特罗洛普最好的作品是包括《巴彻斯特养老院》、《巴彻斯特大教堂》、《索恩医生》、《弗雷姆利教区》、《阿林顿小屋》、《巴塞特的最后纪事》六部长篇小说在内巴塞特郡系列。
|
目錄:
|
第一章海拉姆养老院1
第二章巴彻斯特的改革家10
第三章巴彻斯特的主教24
第四章海拉姆的受施人37
第五章格伦雷博士驾临养老院47
第六章院长的茶会61
第七章朱庇特75
第八章普勒姆斯特德埃皮斯柯派82
第九章会商95
第十章苦难106
第十一章伊菲革涅亚116
第十二章波尔德先生访问普勒姆斯特德130
第十三章院长的决定140
第十四章奥林匹斯山148
第十五章汤姆托尔斯、道学博士和舆论先生161
第十六章在伦敦的漫长的一天178
第十七章亚伯拉罕哈法萨德爵士193
第十八章院长很顽固201
第十九章院长辞职了208
第二十章再会220
第二十一章结局233
|
內容試閱:
|
译本序
一八五一年仲夏,安东尼特罗洛普以英国邮政总署稽核的身份视察了英格兰威尔特郡的首府,大教堂城市索尔兹伯里。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他在那儿的大教堂区内闲步时,构思出了《巴彻斯特养老院》。他说,整整有一小时,我站在索尔兹伯里的那座小桥上,使我心头满意地设想出了海拉姆养老院的所在地。诚然,在我写的作品中,没有一部曾经花费了我那么多心思的。①次年七月,他开始写《巴彻斯特养老院》,这部小说在一八五五年出版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他立刻跻身于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等同时代杰出的小说家行列之中。此后十二年间,他继续写了五部巴塞特小说: 《巴彻斯特大教堂》(1857)、《索恩博士》(1858)、《弗雷姆牧师公馆》(1861)、《阿林顿的小宅子》(1864)和《巴塞特郡最后纪事》(1867)。在这组总名为《巴塞特郡纪事》的小说中,如同著名的特罗洛普评论家迈克尔萨德利尔所说的,除了《巴彻斯特大教堂》如作者最初的意图那样,是《巴彻斯特养老院》的续集以外,其他各部都各自成篇,不过它们全是以英格兰西南部那个假想的巴塞特郡和它的首府巴彻斯特为背景的。这组小说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教士和中产阶级的生活,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内部的尔虞我诈和倾轧争斗,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多种阴暗面,无怪《人人丛书》主编欧内斯特里斯认为,《巴塞特郡纪事》代表着特罗洛普文艺创作的鼎盛时期。见特罗洛普《自传》,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世界名著丛书》, 1980年版,第96页。见《巴彻斯特大教堂》,英国登特父子出版公司,《人人丛书》,1945年版,《编者的话》第3页。弗雷德里克哈里森在《维多利亚初期文学的研究》一书里也认为,巴塞特郡一组的那六部小说无可怀疑是他的主要成就将一直给人研读下去,而且无疑在未来的一代人中将再次大为风行。这部分是由于这些小说文笔晓畅,对当时的典型人物作了真实得体、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一内在的优点,部分还由于这一事实: 即这些小说会以最质朴的现实主义笔触,细腻而忠实地为未来的读者重现十九世纪英国的某些生活方面。转引自约翰霍尔编《特罗洛普评论集》,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2425页。近年来,不少学者和文艺评论家更从小说的结构上把《巴塞特郡纪事》和他后来创作的一组议会小说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哈利瑟斯顿佩克认为,巴尔扎克、萨克雷和特罗洛普是同一时代的三位真正现实主义大师,他们的作品里既没有一丝自然主义的痕迹,也没有一点繁琐主义的疵病。见哈利瑟斯顿佩克《多国文学研究》,美国纽约多德出版社,1909年版,第192页。
安东尼特罗洛普于一八一五年诞生在伦敦。父亲是一位相当有才干的律师,但是脾气乖张、恶劣,常常得罪他的当事人,所以业务每况愈下,在安东尼出生以后不久,只好放弃伦敦的住宅,到哈罗附近去经营农业,结果又失败了。安东尼七岁进入哈罗公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好走读,因而遭到了住读的富家子弟的耻笑和欺凌,甚至连教师也看不大起他,认为他是一个肮脏、无知的穷走读生。母亲弗朗西丝米尔顿是汉普郡赫克菲尔德的牧师威廉米尔顿的次女,生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她在协助丈夫经商失败以后,为了养家活口,在安东尼十六七岁时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写了多部深受读者欢迎的通俗小说和游记。她的坚强和勤劳给了儿女们很大的影响。安东尼的长兄托马斯阿道弗斯后来也成了小说家,写过不少作品。
一八三五年父亲故世,安东尼投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减费生,两次都没有成功,于是经友人介绍,进入伦敦邮政总署当一名小职员。他在那里工作了七年,待遇很低,经常负债,又给同事们怂恿着打牌、饮酒、抽烟、结交女友,这给他招致了不少麻烦。然而另一方面,就在这一时期,他在一些友人的影响下,开始了有计划的读书,开始用法文和拉丁文翻译,开始研读贺拉斯和英国诗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他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他甚至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要写一部小说!这一时期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很有帮助,我们从《阿林顿的小宅子》中年轻的埃姆斯的故事里,就可以看到他本人这一时期生活的剪影。一八四一年,他被调往爱尔兰西部某地邮局任副稽核,生活逐渐安定,他结了婚,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作。开头十年,他写过三部小说,都不怎么成功,直到一八五五年《巴彻斯特养老院》出版后,他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评论家的注意。一八五七年《巴彻斯特大教堂》出版后,他进一步受到称誉,从而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
一八五九年年底,他从爱尔兰邮局奉调回到伦敦,在那儿一直工作到一八六七年九月才辞职。在这段时期里,他始终坚持业余写作。他的最出色的作品大都是在这段时期写成的。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邮局的工作相当繁忙,要不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超人的意志和精力,以及对写作的浓厚兴趣,这件事是一般人所不易做到的。离开邮局以后,他主编了三年《圣保罗杂志》。一八六八年,他以自由党候选人的身份竞选议会议员,但未获成功。一八七二年,他把伦敦郊区自己的住宅售却,和妻儿一起到澳大利亚去访问。此后他又去国外作过两次长途旅行,访问了南非和冰岛、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埃及,写了一些游记,这和他的小说一样,文笔质朴隽永、诙谐流畅。一八八二年十月六日,他在伦敦中风去世。
特罗洛普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毕生勤奋写作,一共发表了四十七部长篇小说和五个短篇小说集。萨德利尔把他的作品分为十类。参看迈克尔萨德利尔《特罗洛普评传》,英国伦敦康斯特布尔出版公司,1927年版,附录第415419页。第一类就是以巴塞特郡为背景的《巴塞特郡纪事》。第二类是他一八六三年开始写的六部议会小说,也称帕利泽小说(因小说的主人公帕利泽而得名): 《你能宽恕她吗?》(1864)、《爱尔兰议员菲尼亚斯芬恩》(1869)、《尤斯塔斯钻石》(1873)、《菲尼亚斯的归来》(1874)、《首相》(1876)和《公爵的儿女》(1880)。这组小说是他后期的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政界纷纭复杂的情况。如同在巴塞特小说中,作者感兴趣的是教士们的社会声誉而不是他们的信仰,在帕利泽小说中,他着重描写的是议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女人对丈夫的雄心、职权等所施加的巨大影响,对于历届内阁的政策与措施等只稍许点明了一下。
他的第三类作品是涉及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的,如《三个小公务员》(1858)、《奥利农场》(1862)、《贝尔顿庄园》(1866)、《布尔汉普顿牧师》(1870)和《美国参议员》(1877)等。第四类是社会讽刺作品。如《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875)和《斯卡巴勒先生的家庭》(1883)。第五类是爱尔兰小说,一八四七年出版的《巴利克罗兰的麦克德莫特家》被认为是这类作品中较好的一部。第六类是作者到澳大利亚去游历和看望儿子所结的果实: 澳大利亚小说共有两部: 《甘戈伊尔的哈里希思科特》(1874)和《约翰卡尔迪盖特》(1879)。第七类是历史和传奇小说,如《尼娜巴拉特卡》(1867)和《琳达特雷塞尔》(1868)。第八类是心理分析小说,其中写得较为出色的有《堂兄亨利》(1879)和《沃特尔博士的学校》(1881)。第九类是一部写得很不成功的幻想小说《大限》(1882)。第十类是短篇小说,他把自己在不同时期发表的这类小说亲自编选成五部短篇小说集。它们是: 《世界各地的故事》(共二集,1861,1869)、《洛塔施密特和其他的故事》(1867)、《编辑的故事》(1870)和《弗罗曼太太为什么要提高她的价格和其他的故事》(1882)等。此外,他还写了好多部游记、传记和一部谦逊、坦率的《自传》(1883)。《自传》在他逝世后一年才发表,一时给他的声誉带来了莫大的损害,然而今天读来,却是一部非常引人入胜的作品,不下于他的任何一部小说。见《巴彻斯特大教堂》,《人人丛书》,《编者的话》第3页。
前面已经说过,作者是在索尔兹伯里的大教堂区内构思出《巴彻斯特养老院》的,可是养老院的原型实际上却是温切斯特的圣克劳斯养老院。《巴彻斯特养老院》的故事十分简单,主要叙说一个小牧师,一个性气平和的老人,因为是巴彻斯特主教的亲家,当上了教会附属的一所养老院的院长,工作清闲,俸禄优厚,甚至占去了养老院经费的一大半。巴彻斯特有个年轻的改革家,外科医生约翰波尔德,他自命急公好义,这时候挺身而出,替养老院中的受施人主持公道,然而这个年轻医生的情人却是院长的爱女。等她知道以后,她始而对波尔德加以冷落,继而看到父亲遭到种种逼迫和打击,又亲自去向波尔德求情,于是在波尔德的客厅里演出了一幕风光旖旎、滑稽突梯的喜剧。波尔德禁不住情人的央告,终于屈服了,可是院长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最终还是辞去了职务,尽管他的大女婿教会会吏长和政府的检察长使出种种手段来加以阻挠。亨利詹姆斯说,《巴彻斯特养老院》是一篇清新可喜的故事,也是特罗洛普惯常提供给我们人物的种种景象的一个突出实例。你简直不可能设想出一个更微妙、更细小、更动人的主题了。它只是一个老人良心转变的历史。见亨利詹姆斯《不完整的画像》,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888年版,第113页。其实这部小说的含义远不止此。
当时,英国国教教士一身兼任几个挂名差事,领上几份俸禄,或者侵吞前代留下的慈善基金的事情时有发生,其中最为轰动一时的就是温切斯特圣克劳斯养老院的丑闻。圣克劳斯养老院是亨利德布卢瓦于一一五七年创办的,从一八八年起,院长是吉尔福德的第五代伯爵弗朗西斯诺思牧师。他的父亲大主教在自己当首相的兄长的纵容、支持下,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戚故旧都安插在主教区里。诺思生活奢华,除了担任养老院院长外,同时还据有大教堂的一个圣职和两个教区牧师的职位,而他在那所养老院领取的俸禄,却远远超出了应该花在慈善用途上的经费。特罗洛普的这部小说就是以当时的这件事为蓝本的。不过,特罗洛普笔下的哈定牧师和吉尔福德伯爵截然不同。他是一个性情和善、诚实正直的老人,虽然人家无法说他以前是一个勤勉的人可是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见《巴彻斯特养老院》第一章。。只是由于马虎大意,他才接下了一个当时并不稀奇的闲职,领取了一笔高得不合理的俸禄。在他认识到自己领取的俸禄高得不合理以后,他既不愿意强词夺理地进行辩护,也不愿意凭借什么卑劣的手段赖着不走。他陷在舆论对他提出的公正指摘和教会要求他效忠并维护教会的特权之间,于是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内心的是非感,便成为两者之间的战场。结果,他的辞职成为那种局面中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了。
特罗洛普塑造这么一个人物的用意,显然是想通过一个正直的人物卷进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制度下所面临的困境,来揭露并突出那种制度的丑恶,让人认识到那种制度的危害。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我们同时还看出了特罗洛普的矛盾的世界观。他目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丑恶现象,一方面真诚地认为英国社会多方面都需要改革,一方面不禁又对那些因为某种改革措施的实行而可能遭到损害、蒙受痛苦的人满怀同情。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他通过三个人物的塑造和刻画,清楚地表明了他本人的三种相互抵触的思想。约翰波尔德是他笔下的改革家,会吏长格伦雷博士是保守派的代表,而塞浦蒂麦斯哈定牧师则是在这场冲突中受苦的小人物。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最大的同情是放在哈定牧师这个左右为难的人物身上,对老派的、保守的格伦雷博士和那个自以为负有特殊的改革使命的外科大夫约翰波尔德则挖苦,嘲笑,不无微词。格伦雷博士坚持认为,一切教会收入都是神圣的,所以竭力反对岳父辞去院长的职务,同时还出面为院长打官司,但他并不能解除院长精神上的痛苦。我们从这个人物的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竭力维护教会特权,以卫道士自居的教士的丑恶形象。至于约翰波尔德,他对哈定先生一向很敬重,又热恋着他的小女儿,起初他相当天真地以为,在一个真正的强权社会里,地方上的一件不公正的行为只要通过中央的干涉,就会得到圆满的解决,不会有所恶化;却没想到《朱庇特》(作者隐射当时的《泰晤士报》)捡起了养老院的问题,对院长进行了激烈的人身攻击。这时候,他对自己发起的这场运动已经欲罢不能,自身也成了更强有力的势力的牺牲者。特罗洛普对于他的人物由于自身的过失或估计错误而蒙受的苦难,特别敏感,对于当时左右国内政治舆论的报纸深感厌恶。在《自传》中,他曾经说,自己在《巴彻斯特养老院》中既想要攻击教会经办的慈善事业中的弊端,又想要攻击报纸左右舆论的势力,这可能是错误的。然而,出乎他的意料,这部小说却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特罗洛普在该书第十五章里通过对所谓道学博士和舆论先生的嘲讽,攻击了卡莱尔和狄更斯。这给本书招来了不少批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廷克认为,这些攻击并没有给故事情节增添什么本可以大笔一挥,完全删去的转引自约翰霍尔编《特罗洛普评论集》,第68页。。查珀斯诺也说,他对卡莱尔(悲观主义者、道学博士)和狄更斯(舆论先生)试图进行的诙谐的抨击,到今天都使人感到不安。见查珀斯诺《特罗洛普: 他的生平和他的艺术》,美国纽约斯克里布纳父子出版公司,1975年版,第76页。
主万一九八五年十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