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里程碑文库 |格尔尼卡:毕加索的愤怒与人类战争反思

書城自編碼: 351742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 者: [英]詹姆斯·艾德礼 著,吴亚敏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256241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941.0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售價:NT$ 386.0
中国社会经济史
《 中国社会经济史 》

售價:NT$ 498.0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售價:NT$ 269.0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NT$ 549.0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售價:NT$ 381.0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325.0

編輯推薦:
深入最著名反战油画,与20世纪天才画家毕加索同仇敌忾
★时代背景特殊,展现民众苦难
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袭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持续3个小时的轰炸导致西班牙平民百姓死伤无数。毕加索以《格尔尼卡》表示愤怒、哀悼,展现了法西斯暴行下无辜民众的苦难,以及大众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切入视角独特,两条线索并行
一本关于世界名画的书,却没有过度聚焦于画作的内容书中并无几十上百种对于牛、马、士兵、女人、灯的解读,而是将其划入时代沉浮的背景之中。作者是艺术研究者,沿着艺术与现实的两条线索,探寻画里画外的格尔尼卡。
★探寻画作价值,成为永恒反战符号
这幅属于饱受战争创伤的西班牙及其人民的画作,流亡在外44年后才回到祖国,并与西班牙从军事独裁到民主的转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它没有随着西班牙事业的失败而被历史遗忘,反而不断被新的历史事件重新唤醒,逐步登上神坛。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经纬推荐:现代艺术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了解现代艺术的起源和演变,能让我们更加发自内心的捍卫现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內容簡介: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极为知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诞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也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在海外为西班牙共和国摇旗呐喊。它以独特的毕式元素,抽象地展现了战争给生命带来的痛苦,却没有更加具体地展示那个它为之而生的具体事件与地点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后遭到纳粹德国轰炸后的巴斯克小镇格尔尼卡。
也正因为如此,《格尔尼卡》并没有随着西班牙共和国事业的失败而被历史遗忘,反而不断被新的历史事件重新唤醒,并逐渐登上神坛,成了永恒的反战符号。在本书中,詹姆斯艾德礼为我们深度解析了这幅旷世名作的来龙去脉、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了无数现代艺术家,并在不断变迁的社会形态中被赋予了永恒的价值。
關於作者:
詹姆斯艾德礼(James Attlee)
在艺术出版领域工作过25年,现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一名自由编辑,同时还是夜空乐队(The Night Sky)的成员之一。其著作有《Isolarion:不一样的牛津之行》(Isolarion: A Different Oxford Journey)、《夜曲:追寻月光之旅》(Nocturne: A Journey in Search of Moonlight)等。
目錄
引言:一目了然的神秘
1 分崩离析的世界
2 实现一个梦想
3 死亡和几何学
4 人们会长久地谈起它
5 从一个时代传递给另一个时代的信息
6 或多或少是真的
7 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刻
8 美女和野兽
后记:毕加索,宝贝!
致谢
注释
部分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內容試閱
引言:一目了然的神秘
我厌恶《格尔尼卡》,
因为,为它写下了很多拙劣的书,
而且,还会有更多的书被写出来,
但是,所有这些书,
都不足以令我满意地,
表达我的蔑视。
安东尼奥索拉:《反〈格尔尼卡〉》
(Contra el Guernica),1982年
1
巴勃罗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自问世以来便备受瞩目,是各种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对它的毁誉臧否,不一而足,各种观点互不相让。为了在巴黎的一个国际展会上展出,这幅画于1937年诞生在一个世界性的舞台之上,从此以后,它也从未丢失国际性的地位。在《格尔尼卡》生命的前44年里,它离开了巴黎,并一直置身于西班牙之外,它所处的场所也和其主题一样传递着强有力的信息。因此,无论它在什么地方展出,总会引起争议。有些评论家认为,它是画家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有些人则把它看成是让画家跌下神坛的大败笔;有人认为这是他重新与他的社会良知联系起来的途径,有人则认为那是他迷失方向的一刻。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政客们在各自国家的报刊中或讨论场合,对它或褒或贬。艺术家们则不得不面对它的挑战,从中学习,或是打算在一场俄狄浦斯式的斗争(oedipal struggle)* 中推翻它,打通他们自己前进的道路。这幅画最后于1981年抵达西班牙,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幅被广泛地认为与一个国家从专制向民主过渡相关的画作。
这幅油画的创作灵感源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的一个具体事件:1937年4月德国空军对一个不设防的巴斯克小镇的轰炸。然而,画作并没有直接表现那个地点,或是镇上蒙受苦难的人。而是运用了那些已经在毕加索的绘画生涯中持续引发共鸣,并且还会一直被他运用下去的形象元素和主题:一头公牛、一匹备受折磨的马、一个举着灯的女人、为死去的孩子哭泣的另一个女人。这些附身于《格尔尼卡》的元素、其他象征性主题,以及它们在画中的位置,在过去的八十多年来,被世界上一部分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和无数的评论员给出了各种解读。很多分析通过聚焦毕加索的生平来解读《格尔尼卡》所体现的意义,尽管这些尝试有时并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
如果想要理解这样一幅极具争议性而又晦涩难懂的作品,知晓它的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那个时代的氛围即将席卷世界的暴风雨释放出的能量仍然附着在画作那显然已经老化了的表面上。《格尔尼卡》诞生于一场手足残杀的内战之中。毕加索从来没有目睹过这场内战,却通过友人、家庭和身份的纽带与之联系在一起。这场内战令他义愤填膺。就在几百公里之外,西班牙实实在在地陷入了他在写给《纽约时报》的那封著名公开信中所描述的痛苦与死亡的海洋之中。1937年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于现在,毕加索只能通过私人信件、报刊文章、各种小册子、海报,以及与流离失所的西班牙官员、艺术家、诗人和朋友们的对话来了解内战的情况。尽管背井离乡,他依然是个战士。他没有接受过使用步枪或进行空战的训练,他所运用的武器,是他从普拉多博物馆里的艺术先辈们那里借用来的,或者是在他的祖国的斗牛场中观看西班牙斗牛时学会的。追根溯源,了解这些因素的起始缘由,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幅油画。
2
自《格尔尼卡》离开其在巴黎的停泊地之后,它就开始在世界各地漂泊,所到之处,无不引起新的解释和争议。它从最初作为宣传武器和筹款工具的功能中脱身,摇身一变开始了其作为后宗教偶像的第二次生命。它出于某些原因跨越了地理与时间的间隔,成了苏联入侵匈利、越南战争和叙利亚冲突的受害者的代言之作。当它的物理脆弱性使它不能再漂泊旅行时,它的复制品通过每一种可以想象到的复制方式,从与原作尺寸一致的挂毯,到小小的邮票,从一面面摆满艺术书籍的墙壁,到我们周围的数字云中数以百万计的版本,继续在全球中传播。《格尔尼卡》的故事中另一些重要部分,是其他艺术家受到它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以它为焦点的政治辩论,以及它在新的历史背景或被仿制的过程中获得的给后世观众的全新意义。有些时候,它被埋葬于某个画廊中,无处不在的复制品也随时威胁着作品自身的力量。然而,它总是很快便重回头版头条,无论是因为它被激进主义者污损,还是被政客遮盖,抑或是作为游行者在电视摄制组和警察之前挥舞着的一面旗帜出现。它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把博物馆的展壁变成了公共财产,以至于我们有理由问:真正的《格尔尼卡》在哪儿?或者,哪一幅才是真正的《格尔尼卡》?
毕加索对完成某一件作品一直都怀有恐惧感。他曾经对他的摄影师朋友布拉塞说,只有死亡才能终结某件事。结束,实现这些词不都有双重意义吗?终止、终结,同时也是处死,是出于仁慈的最后一击(Coup De Grce)?对他来说,他从一幅油画前退回来时,这幅油画依然继续在变异,依然是一个活跃的媒介,只有在观众心目中才最终定型。如果我们把他的话当真,那么,世界上就会有无数的《格尔尼卡》锁在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后面的博物馆里但原作终究只有一幅。今天,历史再次密谋复活毕加索的绘画。随着旧联盟的分崩离析,民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欧洲崛起:政客们在舞台上张腿迈步,他们那煽动性的语言与这幅油画创作时人们所听到的语言惊人地相似;无论是决心继续其统治的国家,或是被世界末日的宗教意识形态所控制的个人,都在时不时地制造各种暴行。1937年,《格尔尼卡》警示了人们这一切的最终走向。当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时,这个警告仍然和当时一样振聋发聩。
3
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格尔尼卡》是个谜。它是现代最著名的绘画之一,人们对它的解释相互矛盾,而它的置身之地依然充满政治色彩,一直是中央政府和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之间的争论议题。它永远与某一特定事件密切相关,扎根于并超越其创造者的一生,扎根于艺术史、西班牙的历史,并最终联系到史前时代、人类本身的起源。人们要怎样才能追溯一个符号的血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首先考察当时的局势,以及这个艺术家开始创作这幅画时对政治事件的感受和所受到的个人事务的影响。让我们以某一天为起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犹豫不决之后,毕加索发现了他的主题;他内在的动力与国际上的事件相结合,创作的引火纸由此点燃。五个星期之后,这幅油画首次公开亮相于西班牙共和国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临时搭建起来的展厅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