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带我们一起走进普通游客根本无法进入的未开放区域:武英殿、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等,讲述了这些隐秘角落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刻画了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了的那些历史人物及其起伏命运。
故宫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这些遥远历史背后的人世变幻,远非普通游客驻足一刻便能洞察知晓的。作家对这些隐秘角落的唯美书写,重温和延续了故宫的历史记忆,也讲述了明清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孝庄、福临、李自成、吴三桂、乾隆这些人物在作者祝勇的笔下,都变得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生动的故事让历史不再高冷,而是与人亲近。
|
關於作者: |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博士,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
祝勇故宫系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天山脚下》获评新中国70年纪录片百部推荐典藏作品。
|
目錄:
|
自序:生长隐秘的地方
武英殿:李自成在北京
慈宁花园:艳与寂
昭仁殿: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
寿安宫:天堂的拐弯
文渊阁:文人的骨头
倦勤斋:乾隆皇帝的视觉幻象
|
內容試閱:
|
一
所谓隐秘角落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皇帝来说,紫禁城不存在隐秘角落,因为这座皇宫,就是因他而存在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是全天下的主儿,对天下的一切都有知情权,何况一座宫殿?从这个意义上说,皇帝犹如上帝,对天下万物当然包括宫廷的每一个细节拥有全知视角。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人的视角都是限制性视角,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假若看到了自己不应该看见的事或者物,必然大祸临头。
所谓的隐秘角落,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自这座宫殿在公元1420年竣工,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在这五个世纪里,整个紫禁城都是隐秘角落,闲人免进。所以,故宫今天的英文译名,仍然是the Forbidden City。
1924年,逊帝溥仪年满十八周岁。光绪皇帝,就是在这个年龄亲政的,而溥仪却在这个年纪被扫地出门。最后一位皇帝离开之后,清室善后委员会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文物清点工作,1925年10月10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意思是从前的宫殿,而博物院则标明了它的公共文化性质,宫殿的主语,从此发生了逆转。2011年,我把宫殿第一次开放的场面,写进了长篇小说《血朝廷》的结尾,但那只是小说,作为故宫博物院开放的见证者,沈从文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才是更真切的事实:
故宫开放,我大约可说是较早一批观众。且可能是对于故宫一切最感兴趣的观众之一。犹记得那时的御花园里,小围墙里那个小庙靠西围墙边,还有一枝高高的桅杆,上端有个方桌大覆斗形木框架,上边一点,还拉斜挂了一面可以升降的黄布带斿大旗,在微风中翻飞。御花园西边假山后,那所风尺形小楼房,还注明是宣统皇帝学英文的地方。英文教师庄士敦,原本就住在那个楼上。假山前一株老松树上,还悬有一付为皇后娘娘备用的秋千索,坐板还朱漆灿然。西路宣统的寝殿,廊下也同样有付秋千索。隔窗向里张望,卧房中一切陈设可看得清清楚楚。靠北一端有个民初形式的普通钢丝床,床上衣被零乱。正中红木方桌上果盘里,还有个未吃完的北京苹果可知当时是在十分匆促情形下离开的。
那时的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仅限于乾清门以北,也就是紫禁城的后寝部分,博物院的正门,则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而乾清门以南,则早在1914年就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是一个主要保管陈列清廷辽宁、热河两行宫文物的机构,前面提到的武英殿,也就成了古物陈列所的一部分。这个机构一直存在到1948年3月,与故宫博物院合并,故宫博物院才真正拥有了一个完整的紫禁城。
但是,几十年中,出于文物保护和办公的需要,故宫博物院的开放面积,始终没有超过一半。那些未开放区,就显得愈发神秘。每次有朋友来故宫,都希望我陪他们到未开放区走走,我也萌生了写未开放区的念头。然而,未开放区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201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90周年的生日,在这一年,故宫博物院的开放面积从52%增加到65%,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未开放区成为开放区。或许有一天,对于这座古老的宫殿,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全知视角。这使我最终放弃了写故宫的未开放区的想法,而把目光投向故宫的隐秘角落。
二
相比之下,故宫的隐秘角落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因为它不只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不只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情感的。它可能在未开放区,如慈宁花园、寿安宫,也可能在开放区,如昭仁殿,就在乾清宫的东边,中轴线的一侧,虽曾决定帝国的命运,却极少为人关注。
故宫的隐秘角落,是故宫魅力的一部分,或者说,没有了隐秘,就没有真正的故宫。在我心里,故宫就是生长隐秘的地方,一个隐秘消失了,就会有更多的隐秘浮现出来,就像日升月落,草长莺飞,生生不息,永不停歇。
所以,即使故宫在空间里的隐秘消失了,它在时间里的隐秘却仍然健在,完好无损。冬日的黄昏,天黑得早,我离开研究院时,锁上古旧木门,然后沿着红墙,从英华殿、寿安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的西墙外,一路北走,还没走到武英殿和西华门,在慈宁花园和武英殿之间、原来属于内务府的那片空场上,向东望去,会看见夕阳的余晖正从三大殿金色的戗脊上退去,然后,庄严的三大殿就如一个纵向排列的舰队,依次沉入暮色的底部。接下来,整座宫殿,就成了夜的一部分。望着黑寂中的宫殿,我就像是看见了它的隐秘,庄重、浩大、迷离。那时我知道,在这座宫殿里,永远会有一些让我们无法看透的事物。那是一些在时间中消失的事物,是已然破损的时间。它就像维纳斯的断臂,只存在于古代的时间里,今人永远无法修补。但正是这样的破损,成就了它不可一世的美。
建筑、文物都可以修复,让它们历尽沧桑之后恢复原初的美,但时间不能。我试图用史料去填补那些破损的时间,将宫殿深处的隐秘一一破解,这本书就是这样诞生的。但我知道这纯属徒劳,因为真实的隐秘是不可解的,就像刚刚说过的,隐秘不会因破解而消失,而只能随着破解而愈发显现和扩大。历史就像一桩悬案,无论遇上多么高明的侦探,也永远不可能结案。
这是历史吸引我们的一种神秘力量,此刻,它就储存在故宫的内部,如神龙首尾缥缈,似七巧玲珑不定,却又那么的让我们魂不守舍。
三
有一次,陪人参观故宫,就是从西华门进,先看武英殿,然后沿着还没有开放的外西路,参观了慈宁宫、慈宁花园、寿安宫、雨花阁(那时皆属未开放区),然后顺着三大殿外的红墙,走到太和门前,饱览太和殿的雄浑壮丽,再穿过协和门到达东路,拜谒文华殿里的文渊阁,然后沿红墙走到箭亭,穿过箭亭广场,向东进入宁寿宫区,抵达东北角的乾隆花园和景阳宫渐渐,我发现,在我心里,这居然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线路。它或许不是一条正确的路线,但绝对是一条有效的路线,足以向远来的友人们展现故宫的神秘魅力。我相信它穿越了一个朝代最隐秘的部位,直指它秘而不宣的核心。
当我写完这部书稿,检视目录时,心里不觉一凛,因为书中的线索居然与上述路线完全相合。我保证这并不是刻意而为的,但下意识里,那条路或许早就潜伏在我的心里,等待着我去辨识、认领。宫殿内部道路无数,那条幽深宛转的路却像一条弯曲的扁担,挑起一个王朝的得意与失意、生离与死别。所以,我从一开始就迷上了它,它引诱了我,完成了这本书。我用这本书引诱更多的人,让他们即使在千里万里之外,也能感觉到这条道路的存在。
四
本书谈故宫建筑,却不止于建筑,因为建筑也不过是历史的容器,在它的里面,有过多少命定、多少无常、多少国运起伏、多少人事沧桑。在写法上,本书依旧算不上历史学术著作,充其量是谈人论世的历史散文而已。只不过这种历史散文,是建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的,也借鉴了他人的诸多成果,否则,这样的历史散文就成了沙上建塔,再美也是靠不住的。
文学与学术,各有分工,各有所长。我从不轻视学术,但写了这么多年,如今我越来越偏爱散文,归根结底,是那文字里透着生命的温度。夜读董桥,有一段话深合我意。董先生说:今日学术多病,病在温情不足。温情藏在两处:一在胸中,一在笔底;胸中温情涵摄于良知之教养里面,笔底温情则孕育在文章的神韵之中。短了这两道血脉,学问再博大,终究跳不出渀渀荡荡的虚境,合了王阳明所说:只做得个沉空守寂,学成一个痴汉。
我沉浸在散文的世界里,千载历史酿作一壶浊酒,万里江山画作一尺丹青,在历史与现实、理智与情感之间,回旋往返,穿来梭去,不失为一种大自由,与古人对话,又实在是一种大荣幸。这文字里,不只有袖手观棋、低眉阅世的轻松,往昔的繁华与幻灭里,无不包含着对现世的几番警醒与忧患意识。
大约2009年,我与摄影家李少白先生合作,就萌生了写作本书的念头。虽然步履艰难,但毕竟有了开始。没有想到,两年后,我调入故宫,成为博物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故宫的建筑,尤其是隐秘角落,更多了几分认识,写作终于变得顺畅起来。后来,由于研究工作的便利,资料越查越多,就一遍遍地修改,加入了一些内容,才得以付印。刚好赶上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也算是一种机缘。对于长期给予我支持与鼓励的诸位朋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