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NT$
367.0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NT$
179.0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NT$
356.0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NT$
398.0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NT$
296.0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NT$
653.0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社会比较及其神经机制人类的各种判断和选择本质上是比较的,比较作为一项基本的心理功能,其重要性一直受到普通大众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在交流中常用人比人气死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等语句来安慰自己或他人,不要过多比较,要满足现状和知足;也用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货比三家等语句来强调要比较才能知道差距的存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存在那么多比较呢?那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对象进行评估时,从简单的物理属性,如大小、长度、身高等,到复杂的社会属性,如自我的评价、美丑的判断,其过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与相关规范或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例如,描述一幢建筑很高,本身就暗示着这幢建筑比周围其他的建筑都要高。再如,说一个人是篮球运动员,暗示着他在篮球运动方面的表现比一般人要好,因此,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比较的说法。可以说,比较策略是一项基本的人类心理功能,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社会比较构成各种社会认知过程的核心要素。像个人知觉、刻板印象、态度、情感、决策、心理理论及自我概念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社会比较过程。正是由于社会比较的重要性,近60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社会比较进行研究,诸如社会比较的概念、类型、理论模型、动机、策略、影响因素和效应等。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传统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无法深入社会比较内在机制的探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提高,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现象的神经基础,探讨各种心理现象的大脑神经机制成为研究主流。在比较这一领域,对神经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非社会比较。前人研究探讨了数字、角度、大小、长度、明亮度等比较的大脑神经机制,发现各种类型的非社会比较都激活某个特定的额顶网络,包含顶内沟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对社会层面的对象进行研究,相继考察了社会地位、身高和外表美等比较的神经机制。社会比较及其神经机制人类的各种判断和选择本质上是比较的,比较作为一项基本的心理功能,其重要性一直受到普通大众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在交流中常用人比人气死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等语句来安慰自己或他人,不要过多比较,要满足现状和知足;也用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货比三家等语句来强调要比较才能知道差距的存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存在那么多比较呢?那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对象进行评估时,从简单的物理属性,如大小、长度、身高等,到复杂的社会属性,如自我的评价、美丑的判断,其过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与相关规范或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例如,描述一幢建筑很高,本身就暗示着这幢建筑比周围其他的建筑都要高。再如,说一个人是篮球运动员,暗示着他在篮球运动方面的表现比一般人要好,因此,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比较的说法。可以说,比较策略是一项基本的人类心理功能,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社会比较构成各种社会认知过程的核心要素。像个人知觉、刻板印象、态度、情感、决策、心理理论及自我概念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社会比较过程。正是由于社会比较的重要性,近60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社会比较进行研究,诸如社会比较的概念、类型、理论模型、动机、策略、影响因素和效应等。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传统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无法深入社会比较内在机制的探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提高,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现象的神经基础,探讨各种心理现象的大脑神经机制成为研究主流。在比较这一领域,对神经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非社会比较。前人研究探讨了数字、角度、大小、长度、明亮度等比较的大脑神经机制,发现各种类型的非社会比较都激活某个特定的额顶网络,包含顶内沟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对社会层面的对象进行研究,相继考察了社会地位、身高和外表美等比较的神经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