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NT$
840.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推荐1.知名家庭咨询专家刘丹首部著作,深度阐述全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刘丹是北大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也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家庭咨询专家。本书是她近30年心理学学术研究和实践咨询经验的精华总结,阐述了她提出的创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带我们看到中国家庭与个体成长中的动力、问题、现象,并给出疗愈、解决方法。
推荐2.直击中国家庭发展的典型现象和问题,解密家庭背后的爱和力量!
中国家庭有着独特的发展路线和问题模式,本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大众通俗心理指南,解析了大龄女青年、当妈式择偶、不婚族、啃老族、丁克家庭、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婆媳大战、丧偶式育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二胎家庭、妈宝男、网瘾少年、虎妈式教育、高考离婚潮、中年危机、空巢老人、死亡焦虑、生前预嘱等等典型家庭实际问题,带我们转换视角,看到家庭问题背后的爱,找到与家庭和解的力量!
推荐3.每个中国家庭的必备幸福指南!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心理功课!
家庭和人一样,遵循着生命发展的节奏和规律。每个家庭的发展都有酸甜苦乐,有新生命降生的快乐、新人结缘的幸福,也有成员不和的忧愁、孩子成长离家
|
內容簡介: |
大龄女青年、当妈式择偶、不婚族、啃老族、丁克家庭、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婆媳大战、丧偶式育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二胎家庭、妈宝男、网瘾少年、虎妈式教育、高考离婚潮、中年危机、空巢老人、死亡焦虑、生前预嘱
面对重大家庭事件,每个人都要在自我成长和家庭发展的双重任务中负重前行,既有辛酸苦辣,又有快乐喜悦。置身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矛盾冲突中,身为家庭一员应该怎么做呢?作为心理师,又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再《家庭的伤痛与疗愈》中,国内知名家庭咨询专家刘丹博士,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家庭所特有的热点现象、典型问题和复杂困境,立体呈现个体从成人、新婚、有孩子、孩子离家到生命晚期的家庭足迹,细数家庭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挑战及应对方式,使每个人能够看见家庭背后的爱和力量,疗愈家庭带来的伤痛,与家庭和解。
|
關於作者: |
刘丹:
国内知名家庭咨询专家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
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访问学者刘丹:
国内知名家庭咨询专家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督导师D-06-42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常务副组长
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心理研究所访问学者
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访问学者
|
目錄:
|
推荐序 1 系统、家庭与精神分析
推荐序 2 一样的家庭问题,不一样的哲学观念
推荐序 3 个人与家庭生命历程的系统解读
推荐序 4 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推荐序 5 让事情发生
推荐序 6 来自家人的推荐语
自序 一只眼睛看见伤痛,一只眼睛看见疗愈
01家庭咨询哲学及科学基础
学着转换视角看问题
区分可以改变和难以改变的事情
生命周期有哪些冲突
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
家庭生命周期的七个重要事件
家庭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系统式视角看问题的意义
系统式咨询理念的难点与突破
02成人及恋爱
第1节成人及恋爱(1)
成人阶段
推迟结婚的现象.
晚婚、不婚的原因
与大龄女青年工作的思路
第2节成人及恋爱(2)
家庭咨询的理念与技术风格
成人阶段的困难
第3节成人及恋爱(3)
成人阶段的特点
复杂困难家庭的类型
复杂困难家庭的困难
复杂困难家庭的成长
复杂困难家庭孩子的认同
03新婚家庭
第1节新婚家庭(1)
新婚家庭面临的变化
新婚家庭面临的复杂局面
怎么应对新婚阶段的挑战
第2节新婚家庭(2)
改变的解析一稳定性VS弹性
神经系统与改变的关系
咨询师如何应对不同的状态
第3节新婚家庭(3)
新婚夫妻的亲密关系类型
如何应对妈宝男婚姻里的冲突和挑战
第4节新婚家庭(4)
新婚家庭的特点
新婚家庭咨询的策略
结合个案应用理念和策略
04有儿童的家庭
第1节有儿童的家庭(1)
有儿童的家庭的特点
有儿童的家庭所面临的变化
如何应对有儿童的家庭的挑战
解析丧偶式育儿
第2节有儿童的家庭(2)
如何理解丧偶式育儿中男性的处境
有儿童的家庭的冲突
有儿童的家庭面临的压力
有儿童的家庭的育儿冲突
如何应对有儿童的家庭的育儿冲突
第3节有儿童的家庭(3)
婆媳冲突的背景
婆媳冲突的原因
婆媳冲突的个案解析
第4节有儿童的家庭(4)
跟有儿童的家庭系统工作的要点
有儿童的家庭的早教冲突
05有青少年的家庭
第1节有青少年的家庭(1)
有青少年的家庭的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青少年的家庭
如何理解青少年厌学
与有青少年的家庭工作的要点
第2节有青少年的家庭(2)
有青少年的家庭的特点
有青少年的家庭的焦虑
高考焦虑
如何理解高考焦虑
如何与有高考焦虑的青少年家庭工作
第3节有青少年的家庭(3)
中年危机
与中年危机者工作的思路
06孩子离家与成家
第1节孩子离家与成家(1)
孩子离家与成家家庭的变迁特点
孩子离家与成家家庭面临的挑战
孩子离家与成家家庭出现的现象
第2节孩子离家与成家(2)
孩子延迟离家啃老现象
孩子延迟离家啃老的原因
如何理解延迟离家啃老现象
与延迟离家啃老个案工作的思路
第3节孩子离家与成家(3)
家庭收缩阶段的特点
空巢家庭面临的挑战
空巢阶段的文化与社会背景
如何适应空巢阶段
07生命晚期的家庭
第1节生命晚期的家庭(1)
生命晚期的意义
生命晚期的困难与挑战
与生命晚期个案工作的思路
如何应对生命晚期
第2节生命晚期的家庭(2)
生命晚期的重要特征
如何应对生命晚期的挑战
如何与生命晚期的个案工作
后记一
后记二
致谢
|
內容試閱:
|
曾奇峰:系统、家庭与精神分析
系统论的出现,是人类思考能力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系统论就是整体观,是科学化了的整体观。古人也有朴素的整体观。但是,限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的整体观在相当程度上是出于无奈,或者说,是对无力穷究细节的掩饰和防御。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在描述整体的时候所显示出的确定感和自信心上感觉到,因为二者分别是不确定和无信心的反向形成。
举个例子。《易经》说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寥寥十二个字,说尽了方法的多样性和目的的一致性。我们把这句高度归纳的话用在治疗疾病这个具体目标上,会发现那个年代的途和虑都很少。
有那么一个时期,我们过度地沉溺于对局部问题的深度探索,眼里只有树木而没有森林,所以经常是获得了战役上的胜利,而丢掉了战略上的主动权。现在,局部探索仍在继续,其积累的成果,已经足以让我们拥有不带防御色彩的整体观了。
当然,缺乏整体观也是一种防御,是更低级的防御。对这个防御的心理动力学理解有很多,在这里我只说两个。第一,回避整体地理解事物之后的快感,因为这个快感在潜意识层面被赋予了堕落甚至色情的意义,超我因此被激活,攻击获得整体感的自我功能。第二,与宏大的整体相对应的,是同样宏大的精神规模,如果人格被压缩,也就不能整体地映照客观。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探索的对象。潜意识毕竟是意识的一部分,所以,系统的观点应该是,在精神分析师关注潜意识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可以被立即觉察的情绪、想法和行为模式。遗憾的是,有不少精神分析师更愿意看到潜意识层面的阴影,而不太习惯意识层面的阳光。
系统论对近几十年的精神分析发展有重大影响。波士顿精神分析小组、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等,都吸收了系统论的精彩思想。拉康的主体论观点,深究起来也有系统论的成分。他说 :我在我不在之处思,故我在我不思之处。翻译成容易理解的话就是 :当我在你的位置思考的时候,我就确定了我自己的存在。从哲学上讲,这个观点超越了客体关系理论,更远远地超越了我思故我在。
刘丹博士这本书的开篇,就讲转换角度看问题,大有拉康的主体间性的味道,当然也是系统论的味道。当你只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时,你只是个局部,或者只是一个具备某种功能的装置;而当你从自我走出来,进入别人的内心时,关系的整体感也就出来了。糟糕的关系中的无数腥风血雨,都来自关系中的个体无法走出自己、回避进入整体,以及羞于享受局部相加而产生的额外的快乐和利益。
一个人如果不能转换角度,可能是因为他的人格发展还不是太完整,他害怕进入他人角度之后,自我变得更加支离破碎。这看起来是精神分析的观点,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是系统论的观点,因为这个解释涵盖了两个整体 :一是超越功能缺陷,把目光投向了整体人格 ;二是覆盖了进入他人角度前和后两个时间段,二者合起来就有了时间轴上的整体感。
系统式家庭治疗中的积极资源取向,也是典范式的干预思路。当我们只看到症状的坏处时,可能会固化症状 ;而当我们系统地看到症状的好处时,症状就可能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如果把症状置于语言系统里,就可以这样理解 :症状在言说,当它的言说不是被排斥而是被理解了,就不必继续言说了。
这本书还谈到了一些家庭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啃老的孩子。非系统论认为,这是孩子丧失了社会化功能 ;系统论则认为,生病的孩子只不过是满足了家庭这个系统的需要,这个理解的潜意识那部分,来自精神分析的贡献。我认识刘丹已经有26年。她是我众多的朋友加同行中最系统的人,证据是她号称家庭治疗师,却经常跟一群做精神分析的人混在一起。这就叫转换角度。但我估计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因为系统和家庭两个词,足以把精神分析拉入其麾下,使精神分析成为其有机的一部分。
系统的视野下,没有学派之分。这里,精神分析还要为学派的最终消亡奉献一个解释 :学派本无冲突,冲突的其实是不同的人格。
一个思想实验式的提问 :有没有比系统更大的概念?我个人的回答是 :直觉所关照的对象,有可能比系统更大,因为它浑然天成、无边无际。
曾奇峰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20年3月9日于武汉东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