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NT$
388.0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NT$
510.0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作者沉潜于古典词学研究数十年,卓然成家,其赏析文章亦自成一格、富有美感。
|
內容簡介: |
该书选取宋代至清代具有代表性的词人名作七十余篇,逐篇配以赏析文章,并附录三篇文章《怎样读宋词》《怎样读清词》《怎样按谱填词》。作者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探索古人的心灵,在赏析的过程中融入现代人的意识,以期发现古典作品的艺术光辉与新的意义。去以心发现心,实为一种心解,与传统的注释、评点、讲解等比较起来更有自己的优长,便于读者接受。希望读者借由具体词作的赏析,领悟读词门径。作者沉潜于古典词学研究数十年,卓然成家,其赏析文章亦自成一格、富有美感。
|
關於作者: |
谢桃坊,1935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词学专家。著有《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宋词辨》《词学辨》《宋词三百首新评新注》《唐宋词谱校正》《柳永词选评》《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之》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
目錄:
|
目录
自序i
无名氏
望江南莫攀我 001
无名氏
望江南天上月 004
无名氏
后庭宴千里故乡 006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008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010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012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014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017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018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020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024 迷仙引才过笄年 026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029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032
窗外芭蕉窗里人:读词心解
002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034 驻马听凤枕鸾帷 037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040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042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044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047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049 戚氏晚秋天 050
欧阳修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052
王观清平乐黄金殿里 054 木兰花令铜驼陌上新正后 056
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060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063 行香子清夜无尘 066 行香子携手江村 069
秦观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073 千秋岁水边沙外 076
周邦彦
芳草渡昨夜里 080
朱敦儒
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083
003
李清照
满庭芳小阁藏春 086
胡世将
酹江月神州沉陆 090
吴文英解连环暮檐凉薄 094 过秦楼藻国凄迷 097 定风波密约偷香□踏青 100 莺啼序横塘棹穿艳锦 103 思佳客钗燕拢云睡起时 107
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 111 扫花游烟霞万壑 113 疏影柳黄未结 115 忆旧游叹江潭树老 117 满庭芳晴皎霜花 120 忆旧游问蓬莱何处 122 台城路薛涛笺上相思字 125 绮罗香万里飞霜 126 甘州看涓涓、两水自东西 129 清平乐候蛩凄断 131 长相思去来心 133 临江仙一点白鸥何处去 135 壶中天绕枝倦鹊 137
窗外芭蕉窗里人:读词心解
004
无名氏
雨中花我有五重深深愿 140
无名氏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143
无名氏
眉峰碧蹙破眉峰碧 147
无名氏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 150
无名氏
踏莎行
酒情怀 153
无名氏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 156
无名氏
檐前铁悄无人 159
无名氏
南乡子帘卷水西楼 162
白朴
朝中措燕忙莺乱斗寻芳 165
今释澹归
风流子东皇不解事 167
叶小鸾
谒金门情脉脉 171
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173 惜黄花慢碧尽遥天 175
005
顾景星
柳梢青班超老去 178
陈维崧
师师令宣和天子 180
高鹗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183
梁启超
贺新郎昨夜东风里 187
赵熙
婆罗门令一番雨滴心儿醉 191 甘州任西风、吹老旧朝人 193
附录怎样读宋词196 怎样读清词205 略谈词体文学的性质与创作214
|
內容試閱:
|
无名氏
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这首民间词在北宋甚为流行。相传词人柳永少年时代得到此词, 书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后来终于悟出了作词的方法(见《词林纪事》卷十八引《古今词话》)。北宋后期徽宗皇帝也认为“此词甚佳”,还很想知道它的作者(见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这都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了。
由于宋代都市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扩大,商贩往来各地, 流民和客户增多。许多人为了营生都抛家别子,奔走风尘,因而在通俗文学中羁旅行役已成为重要主题之一。此词便是市井之辈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但并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劳顿,而是表达痛苦的离情别绪。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离别之苦比起劳碌奔波是更难于忍受的。当初与家人离别时的难忘情景,至今犹令抒情主人公感到伤魂动魄。“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是与家人不忍分离的情形。从“镇日相看未足时”一句体味,很可能他们结合不久便初次离别,所以特别缠绵悱恻。“蹙破眉峰”,是妇女离别时的愁苦情状,从男子眼中看出;“纤手还重执”,即重执纤手的倒文,从男子一方表达, 而得上句映衬,双方依依难舍之情,宛然在目。其中当有千言万语, 无可诉说,只以两个表情动作交代出来,简洁之至,亦深刻之至。柳永《雨霖铃》词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盖于此脱胎。以下“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是男子在分别即时所感,也是别后心中所蓄。这两句词令人想起白居易《长恨歌》所叙述的“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和柳永《西施》所评说的“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 早江上兵来”,虽事有小大之殊,人有平民君主之别,其情之难堪, 却无二致。所同的是欢情未足而变故突生,所不同的体现在此词中的“相看”二字:写“未足”者仅此,不借外物增饰助情,一心只在眼前这个“人”;不专从男方一己之“未足”落笔,而是写两个人互相看不够,新婚夫妇浓情蜜意如画。这是平等的爱情,平民的爱情,比君王的那种宠幸有本质的不同,以朴素无华的语言表出也是恰如其分。———正是此“时”,“鸳鸯”分手了。南朝陈代的徐陵在《鸳鸯赋》中曾说过:“ 天下真成长合会,无胜比翼两鸳鸯。”而现在鸳鸯不双而“只”。“使”字下得好,谁为之? 孰令致之? 也是南北朝作家的庾信有诗云:“ 青田松上一黄鹤,相思树下两鸳鸯。无事交渠更相失,不及从来莫作双”(《代人伤往二首》), 真是慨乎言之, 在男主人公心中,也当有这样的叹恨了。
离别的情形是抒情主人公在旅宿之时的追忆,词的下片才抒写现实的感受。因为这次离别是他为了生计之类的逼迫忍心而去,故思念时便增加了后悔的情绪,思念之情尤为苦涩。“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一方面道出旅途之劳苦,另一方面写出了荒寒凄凉的环境。旅人为赶路程,直至傍晚才投宿在荒村的驿店里。一副寒碜行色表明他是社会下层的民众。在这荒村的驿店里,风雨之声令人难以入寐,离愁困扰他一整个夜晚。“愁”是全词基调,紧密联系上下两片词意。风雨之夕,愁人难寐,感觉的联想便很易与离愁相附着而被强化。“窗外芭蕉窗里人”本不相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由于联想的作用,作者便以为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就好似点点滴滴的痛苦落在心中。此种苦涩之情,令人伤痛不已。结尾两句既形象,又很有情感的分量。在上片结句词情达到高峰之后,又出现了一次高峰,词意充实,词情不衰,结构美妙而完整。文人词中也常将雨声与愁苦之情相联系,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 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但民间词的“分明叶上心头滴”,所表达的情感却更为强烈:雨水滴在叶上,也滴在心头;更进一步体味,雨水分明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滴在心头。“分明”的幻觉是情感过于强烈所造成, 在句中起着非常有力的表现作用。这结句即与唐宋文人作品比较, 也可称之为名句。
这首小词将羁旅离情表达得充分完满。作者以自我抒情的方式倾泻真挚强烈的内心情感,按照情感发展的顺序一气写下,善于层层发掘,直至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作者能切实把握富于特征性的细节,整个艺术表现手法朴素而简洁。这些成功的艺术经验可能也是柳永曾经悟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