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NT$
290.0
《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售價:NT$
484.0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NT$
660.0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售價:NT$
47400.0
《
姑苏繁华图
》
售價:NT$
3190.0
《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84.0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售價:NT$
352.0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NT$
760.0
|
內容簡介: |
本辑刊登的学术论文主要通过特稿理论探索与批评文学专题研究文化专题研究等栏目进行呈现:其一,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的诸多性别理论译介者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就语境问题展开的思考及实践;其二,分别考察了弗洛伊德和朱迪斯巴特勒的相关理论,揭示两位西方理论家的学说与女性主义话语发生的耦合;其三探讨自由与平等在整个现代中国思想史和现代历史实践中对女性问题研究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和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存在的适用性与对接问题;其四,主要对女性形象、流行文化等议题如迪斯尼公主团阴柔流行偶像文化以及情动理论进行了多纬度的探讨。突显本刊对女性文学与文化问题全面且多层次的考察。
|
關於作者: |
艾尤,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和台湾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女性文学研究。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项目近10项,学术专著有《在欲望与审美之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女性小说的欲望书写》,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
目錄:
|
栏目一特稿
语境与文学的性别研究 乔以钢
栏目二理论探索与批评
弗洛伊德是男权主义者吗?
重估弗洛伊德的性别理论与父权文化的关系 林品
朱迪斯巴特勒的接受与研究 何磊
栏目三文学专题研究
自由的误读和平等的偏失
中国女权主义的一种反思 沈庆利
活跃在大陆文坛的三代女作家:宗璞、戴厚英、徐小斌
选自英文版《中国当代小说家:生平、作品与评价》 梁丽芳
新经典的探索与构建
评王安忆的小说理论及创作 段崇轩
迟子建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钱虹 胡璇
欧华文学版图中的女性书写 樊洛平
他者伦理学视域下的存在镜像:林湄小说论 刘红英
栏目四文化专题研究
东方女性形象的表演性研究
从迪士尼公主团说起 幸洁
阴柔文化流行的影响因素探析 何苑 王晗啸
女性参与、情动理论与作为社会症候的偶像文化 王雨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呈现的性别关系研究 卢佳华 郭嘉
近代家庭暴力景观的文化言说
以《醒俗画报》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 董雅蒙
栏目五书评与访谈
有内力又有温度的历史书写
读汪一洋的长篇新作《国脉:谁寄锦书来》 白烨
中国当代文学特异性、意语译介及文体研究策略
意大利女汉学家朱西学术访谈 朱西 马婧
约稿函
附录:栏目设置与投稿体例
|
內容試閱:
|
改刊说明
在女性性别研究臻于成熟的21世纪,女性或性别问题在社会现实与符号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显著。正如张京媛在《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前言中所写,女性主义批评在文化话语中的渗透改变了而且正在改变人们从前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使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现实生活还是学术研究,已无场域可以免受性别思维的影响。
长久以来,在菲勒斯(phallus)中心文化里,女性作为一种不可见的、遭潜抑的身份,总是处于缄默、缺席或被界定、被符号化的状态,成为空洞的能指。迄今所积累的女性研究成果,对既往的女性成见、偏见藩篱已从多方突破,激发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引发对于性别本质主义的反思与反叛,扭转了先前固定不变之性别秩序与意义所代表的必然性。可见,女性主义是研究性别与权力的学说,是一种性别平权主义,它以性别问题为关注点,以女性在现实生活与文化处境中的独特经验,去反观男权中心文化,让我们看到文化与文本中不能再忽视的性别问题,故以此为底色的女性研究也是性别研究的一种。尽管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二者在学理上有区别,前者属于本体论范畴,彰显独特的她立场;后者属于方法论范畴,主要用于历史与文化解构,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难以分割。这二者的胶着状态,也使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成为难以切分的熔体,同时,也彰显在这一研究领域,文学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两个维度。
中国女性文化涵盖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也就是关注文学与文化领域内一切和女性性别相关的议题,尤其是对与女性相关的理论批评与探索、文学专题研究、文化专题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是被放置在与传统的性别等级、性别认知和性别意识进行对话、挑战的语境下。具体来说,即便不同学派的研究者的思考路径与问题意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几个共识:其一,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挑战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