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自古以来,太阳就是人类赞美与歌颂的*重要的主题之一。源于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切身感悟,作者对国内与太阳相关的文化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了数十座博物馆,花费大量时间浸泡在古代典籍中,怀着极其仰慕与敬畏的心情,借助于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太阳与神话、科学、月亮、时间、生命、文化及技术等相关内容的收集与梳理,旨在写出一本集神话、科学、文学、技术及艺术等为一体的歌颂太阳的书籍。
|
目錄:
|
目录
序一(莫党)
序二(周克崧)
序三(褚君浩)
前言
第1章 神话——远古的太阳 2
1.1 中国的神话 3
1.1.1 天地之由来 3
1.1.2 太阳与羲和 16
1.1.3 羿射九日 19
1.1.4 夸父逐日 27
1.1.5 《尚书》与《史记》中的羲和 29
1.1.6 《楚辞》中的太阳 30
1.1.7 周易与太阳的关联 34
1.2 国外的神话 37
1.2.1 古埃及金字塔与太阳神庙 39
1.2.2 古印度太阳神话 42
1.2.3 古希腊太阳神话 43
1.2.4 英国巨石阵与梅萧韦古墓 47
参考文献 48
第2章 科学——真实的太阳 52
2.1 太阳的前世今生 53
2.2 地心说与日心说 57
2.3 有趣的日食现象 67
2.4 太阳物理概述 73
2.4.1 太阳基本构造 73
2.4.2 太阳辐射理论 75
2.5 光的本性的探究 78
参考文献 87
第3章 月亮——太阳的镜子 90
3.1 月亮的故事 91
3.2 人类探月与登月工程 98
3.3 *美月亮诗歌 103
参考文献 112
第4章 时间——太阳的印记 114
4.1 天干与地支 115
4.2 历法与太阳日 118
4.3 二十四节气 129
4.4 古代计时与报时 156
4.5 周公测景台与圭表 159
4.6 日晷的原理与发展 164
参考文献 174
第5章 生命——太阳的使命 178
5.1 光的生命魔力 179
5.2 太阳的调控功效 183
5.3 建筑与阳光的关联 185
5.4 阳光城市 191
参考文献 202
第6章 文化——太阳的韵味 204
6.1 贺兰山太阳神岩画 205
6.2 秭归太阳人石刻 207
6.3 三星堆遗址青铜神树 208
6.4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 210
6.5 日照等地的太阳文化 211
6.6 太阳造就的文物:铜镜 216
6.7 著名太阳诗歌 233
6.8 太阳与权力 241
6.9 太阳与美术 244
参考文献 246
第7章 光热——太阳的激情 248
7.1 古代的阳燧取火 249
7.2 聚光烧毁战船传说 257
7.3 太阳能光热技术概述 258
7.3.1 传热学基础知识[23] 259
7.3.2 光谱选择性吸收理论 260
7.4 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 267
7.4.1 太阳灶 268
7.4.2 太阳能热水器 268
7.4.3 太阳能干燥 269
7.4.4 太阳能采暖与制冷 270
7.4.5 太阳能海水淡化 271
7.4.6 太阳能热发电 272
参考文献 274
第8章 光电——太阳的神奇 276
8.1 光伏发展历史溯源 278
8.2 光子理论与光伏效应 280
8.3 太阳电池理论基础 286
8.4 光伏发电技术概述 292
8.5 光伏奇迹与前景展望 299
参考文献 305
第9章 境界——*美是太阳 308
9.1 日出日落在中国 309
9.2 追逐太阳之旅纪实 343
9.3 日出日落看世界 361
9.4 感悟心中的太阳 373
参考文献 378
后记 380免费在线读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庄子天道》
第1章 神话—远古的太阳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老子用这两句话拉开了探究世界万物起源的序幕。显然,世界从“无”到“有”,“无”就是天地的起始,“有”了天地就有了万物之源。孔子在《周易》“乾卦”与“坤卦”中写下的《象传》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将天与地的神圣与气势完全展现了出来。屈原的一句“暾(暾音吞)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则昭示世界始于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东汉王逸注释为:“谓日始出东方,其容暾暾而盛貌也。拂其扶桑,照曜四方。”[3]著名楚辞研究学者蒋天枢则给出更具体的说明:“言日煌煌欲出之际,若浴於东方咸池之中,虽在将起之时顷,其辉光已照耀於东地。”[4]由此,我随即联想到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展厅的显要位置展示“西汉透光铜镜”的背面文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令我顿悟:古往今来,太阳每天都升起,尧天舜日,万变不离其宗,地球上万物生灵都是在太阳的注视下陆续登场的。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尽管都是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但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还是存在差异的。从自然地理上,地球可分为北半球与南半球,这两者存在的主要差别是季节相反。从习惯上,人们更多强调东半球与西半球,即东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当然**的自然差异是昼夜相反,如当中国处于白天时,美国正处于晚上。显然,地球上不同地域所形成的气候、环境等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人类只有一个太阳,冥冥之中,这天上的、地上的、上古的、现代的,似乎都是相通的。从人类的生存基本条件来说,太阳的作用是至高无上、威力无比的。千百年来,人们视太阳为天神,东西方都有很多有关太阳的神话与传说,还有许多崇拜太阳的建筑与祭祀仪式。本章主要叙述与太阳有关的中外神话,从中可以对比不同国家太阳文化的差异。
1.1 中国的神话
茫茫宇宙,空间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之外,还有无数星球的存在,而且那些恒星、行星不断地在形成、发展及消亡,就像在地球上发生的人世间生死离别事件一样,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故事。大自然的感冒发烧、社会的朝代更迭、人间悲欢的开始与谢幕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很快就会消失到万般寂静的尘埃中去。迄今为止,尽管我们对大自然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仍有许多东西还无法说明清楚,甚至完全弄不明白。*简单的事情就是至今无法证明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批人类。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地球人所经历的历史不过是无数星球上所发生的一段极其平凡的插曲而已。
1.1.1 天地之由来
古今中外关于人类社会的开端有很多描述,但多是神话之类的传说。西方广为流传的是上帝、亚当与夏娃的故事,而东方各国也各有对人类起源的解读。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在天地与人类起源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神话与传说,尽管有很多是虚无缥缈的,真伪无法证实,但还是代代相传,并得到广泛认可与传播。在此,仅挑选**代表性的几个传说来溯源天地形成之初的状况,当然毫无悬念地得从老子、庄子、屈原、荀子、刘安、司马迁、徐整等的著述中引出,按照人物出场的时代顺序将他们的言论展示出来,以便了解他们之间的思想关联。因为我始终坚信,后人一定会研读前人的著述,并且在学术思想与人文情怀方面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首先从老子开始,在《道德经》中有几段话是与天地形成有密切关系的。许多人都对《道德经》开篇的前两句话比较关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5]
这两句话,被引用得*多,大意是可以说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说出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这是《道德经》破题之笔,引出了万物开端的两个重要概念。至于什么是“道”与“名”,在此不做深究,简单理解为自然法则与基本归属概念即可。我反而对接下来的话更有兴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音叫)。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
这里表达得很清楚,世界万物是从“无”开始,从“无”到“有”。因此“无”与“有”是相互关联的,也是不可分的。这显得很玄虚,奥妙得深不可测,而这就是“道”之所在。下面一段就进入比较具体的论述了: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诘音杰),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皦音搅),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5]
看不见,听不到,得不到,因此不可追究,这说明上古时期是混沌不清的。这些是无名的,所以归于无物。没有形状,没有物体,可以认为是恍惚不定的现象吧。你迎面看它没有初始,追随看它不见终结。但是如果坚信这个道,就能知晓现实世界。能知上古之始,就能明白“道”的真谛了。
这里又一次强调万物开始之前“道”是根本,“道”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对此,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进一步的说明: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
老子认为在天地之前,就有一个混沌物体存在。这个物体寂静而广阔,不断变化而不灭亡,这就可以为天下的根本。不知其名为何,只能强行称它为“道”,而且也强行称它为“大”。然而,大了就要消逝,消逝就很遥远,遥远而去的终究还会返回。因此,“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也是大的,王也是大的。就是说天地有四大,人也在其中。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可见,老子的思想是一贯的,逻辑性很强,天地万物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但*终是“道”为上,因此“道”是自然之法的代表。
在此,要特别说明,1973年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应该是今天能够看到的*早的古本。由于甲、乙本基本相同,这里只给出甲本的相关内容,以便对照上面引用王弼版本上的几段话: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捪音民:抚)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诘),故混而为一。是胃(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谓)道纪。
有物昆(混)成,先天地生。绣(寂)呵缪(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天,大曰筮(逝),筮(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
这说明老子的思想亘古绵长,得到广泛传播。尽管有多种版本,但总体意思还是非常接近。老子作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非常深入地观察了大自然构成的客观世界,他的表述深入、系统,富有哲理,深刻反映了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洞察。这几段的表述意思比较接近,尽管语言比较抽象,但通过极为形象的表述,还是让我们知道古人世界观的大概轮廓。天地万物是从无到有,从无序浑浊到逐渐明朗,时间无始终,空间无边际,万物变化各有玄机,但总是要互相依附,相互制约,不管万物如何演变,天、地、人都要各守其道。
战国中期的庄子秉承老子思想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他对天地形成之后有更深入的追究: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缄音兼:封闭)而不得已邪(邪音耶:语气词)?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7,8]
庄子要问的是:苍天在运动吗?大地是静止的吗?太阳与月亮相互争夺位置吗?这些都是谁安排的呢?是谁有这闲工夫推动它们运转的?是否有机关让它们不停运转?是否它们本身就一直在运转呢?
到了战国末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则以一篇《楚辞天问》开始追问天地万物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由来,也为后人深入探究天文、地理及社会历史列出上百个研究课题。不知屈原是否读过《道德经》,从以下的诗篇中多少可以看出,屈原的思想与老子还是有关联的。老子思想的哲学性、自然性显著,而屈原思想的文学性与思辨性突出。老子就事论事,强调自然法则,而屈原要追问何人作为,原因何在?老子脱身为世外之人,无须别人听从自己的思想,而屈原是积极入世之人,希望自己的意愿能够推行。这些应该可以通过以下诗句获知一二: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冥昭:指昼夜;瞢音蒙:看不清;闇音暗:闭门),谁能极之?冯翼(冯翼:无形之貌)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化:化生,即化育生长)?[9]
在中国历史上问天问地的**人大概非屈原莫属。**次发声就震耳欲聋:请问那远古发生之开端是谁传播的?第二句就开始质问:天地都没有形成,凭什么来考证呢?后面两句就比较具体了:日月昼夜,清浊晦明,谁能搞清楚?无形之貌,又有谁能辨别?下面继续发问:一晦一明,即阴阳,是如何造就的呢?阴阳与天三位一体,那又是何种缘由和如何化生万物的?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他也能够顺应时代要求,批判吸收各家之长,继承与发扬道家天道自然的宇宙观。荀子所言之天就是自然之天。对应于《庄子天运篇》中天地日月之运行的“其有机缄而不得已”“其运转而不能自止”呈现出的自然主义宇宙观。荀子在《荀子天论篇》中有更为明确的论述: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即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10]
这就是说,天空的星星相伴旋转,太阳与月亮交替照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阴阳二气化生万物,风雨滋养万物,而万物各自得到和谐生长,各自得到滋养而成熟,看不到它变化却能够见到它的功效,就是如此神妙。
在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作为一个诸侯国君主,好书鼓琴,心怀大志,也是天下奇才。为了铭记华夏亘古以来的大事记,他组织专门班子并领衔编写了传世之作《鸿烈》,该书后被称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在《淮南子精神训》里就有对上古来源之初的探究: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窈音咬:深远;冥音鸣:昏暗),芒芠漠闵(芠音文;闵音敏:广大无边),澒濛(澒濛音哄盟,即鸿蒙,或鸿濛,混沌状态)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二神:女娲与伏羲,即阴阳)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11]
意思很明确,上古时候天地还没有形成,只有相貌但不成形状,显得昏暗幽深、无边无际,混沌不堪,弄不清是何门道。有两个神灵,可能是女娲与伏羲交混在一起,如此共同营造了天地;其深远不知它的尽头,宽广不知它的边界。由此产生阴与阳两元,再分离成八极,阳刚与阴柔相互作用,则万物由此生成;烦杂之气成为虫类,精锐之气成为人类。
在《淮南子天文训》里还有对天地、日月星辰形成的形象描述: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灟音竹:无形之貌),故曰大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