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NT$
1010.0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NT$
500.0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NT$
255.0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54.0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NT$
286.0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NT$
296.0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NT$
347.0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NT$
357.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部署的一个专题。报告延续并拓展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状况专题内容,充分应用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历史城市地图、人口经济数据,发展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形成了长时间序列城市扩展与城市生态变化信息产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扩展过程和城市绿地空间变化情况,刻画了70 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轨迹,科学评价了城市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
內容簡介: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中国城市扩展与建设成就是2019年新拓展的一个专题。报告充分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历史地图等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系统监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8年)全国范围和70个典型城市扩展和生态结构变化过程;科学分析了70年来城市绿化状况和用地效率变化,客观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提出了未来30年布局和生态建设对策建议。该报告对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实践意义。
|
目錄:
|
一、引 言 ................................................................................................ 1
二、城市扩展的区域特征与国家区域战略的驱动作用 ........3
2.1 城市总体格局与发展轨迹 ....................................................................3
2.2 城市扩展的时空过程 ...........................................................................6
2.3 城市扩展的区域分异及政策驱动 .........................................................8
2.4 城市扩展的用地结构 .........................................................................17
三、城市绿地空间变化和绿化成效 ............................................18
3.1 主城区绿地空间变化 .........................................................................18
3.2 城市扩展区的绿化成效 ......................................................................28
3.3 城市公园绿地变化 .............................................................................29
3.4 城市绿化生态成效 .............................................................................33
四、结 论 .............................................................................................. 35
附 录 ........................................................................................................ 37
附录A 数据来源 .......................................................................................37
附录B 分析方法 .......................................................................................41
附录C 参考文献 .......................................................................................44
致 谢 ........................................................................................................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