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NT$
857.0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NT$
490.0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NT$
398.0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直到1871年,德国才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而存在。歌德与席勒在18世纪末发出叩问:德国? 可是它在哪里?我不知何处能找到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这样频繁地提出自我身份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其他民族像德国人这样强烈地通过音乐来表述对自己的理解。本书围绕何谓德意志音乐何谓德意志的主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德国音乐、哲学与文学中所体现的德意志性,是一部以多元视角对自我身份认同问题进行重新审视的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著作。
读者对象:艺术、音乐界专业人士及爱好者
|
內容簡介: |
迪特博希迈尔教授是极具跨学科视野的学者,在当代德语文化界颇负盛名。2018年秋,他应邀在上海与北京的高校及研究院进行系列讲座,并与中国学者进行对谈。他从文学、音乐与思想史的角度,畅谈德国音乐与文学中的德意志性究竟何在,探索德意志性这一概念从歌德到托马斯曼,从贝多芬到瓦格纳,经历了怎样的衍变,以及音乐家与文学家之间又有怎样的相互影响,以及德国音乐与文学在获得民族独立性的同时,如何超越狭隘的民族性,呈现出多彩又深刻、矛盾又迷人的模样。
|
關於作者: |
迪特博希迈尔(Dieter Borchmeyer),1941年出生于德国埃森,海德堡大学荣休教授,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极具跨学科视野的国际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18至20世纪德语文学及音乐戏剧,著有数十本关于歌德、席勒、莫扎特、瓦格纳、尼采和托马斯曼的专著。2017年,他因其在研究并介绍歌德的生平、作品及影响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金色歌德勋章,这是总部设于德国魏玛的歌德协会的最高荣誉。
译者简介:
姜林静,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中的政治神学思想、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19至20世纪德语诗歌。
余明锋,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和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慕尼黑大学博士后,现为同济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
|
目錄:
|
前言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
《欢乐颂之歌》与《德意志之歌》
国歌与国家神话
席勒与瓦格纳
发现德意志性
尼采与瓦格纳
批判之为激情与论战
被光照的数学题
歌德评价中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音乐诗人克洛卜施托克
德国大学与德国哲学
相互影响的幸福与终结
重新统一以来的德国人
何谓德意志?
一个并不只是德国的问题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
博希迈尔与杨燕迪对谈录
何谓德意志?
中德三人对谈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