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NT$
959.0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NT$
1000.0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NT$
388.0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NT$
255.0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猫苑·猫乘》版本众多,为什么有经验的读者选择作家榜版?8大硬核入手理由—— 1.忠实原著,完整典藏:《猫苑》以咸丰年间瓮云草堂刻本为底本;《猫乘》以嘉庆三年自刻本为底本。精选考究底本,精校精编原汁原味!
2.全新封面,颜控之选:德国画猫艺术家Peter Bauer正版授权,封面改编自其经典作品Alles wird gut和Meer Sich,颜值爆棚,好评如潮。
3.全彩印刷,图文并茂:收录36幅中国传世猫画,新增60张原创手绘彩插,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4.生字注音,轻松阅读:新增生僻字注音,增加阅读体验,无论大人孩子,都能轻松阅读。
5.版式疏朗,编排精美:简体横排,版式疏朗悦目,更符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
6.裸脊锁线,内外双封:选用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度完全平摊,方便阅读。内外双封,装帧时尚,大方美观。
7.随书附赠,四大惊喜:随书附赠2张萌系猫咪书签 2张精美明信片(《猫苑》封面同款、清代王素水墨画《猫》同款) 2张猫咪贴纸。再附赠一张猫儿契,养猫更有仪式感,快给你的猫咪下聘吧!
8.配套书盒,收藏常备:全套共2册,配套附赠精致书盒,送人收藏两相宜。上市后读者
|
內容簡介: |
吸猫!所有铲屎官的经典!带您看透猫的808个小秘密!
“人莫不有好,我独爱吾猫。”猫奴自古有之,古人养猫很讲究,下聘书还要给彩礼!
《猫苑猫乘》,是古人编著的关于猫的小百科,写透808个关于猫的隐秘知识:
猫的品种特点有哪些?猫的真正习性是什么?猫听得懂人话吗?猫会报恩更会报仇?养猫要知道哪些诡异禁忌?和猫相关的诗词歌赋……全书妙趣横生,经久不衰,问世两百年来,爱猫之人争相阅读,流传至今,是公认的“铲屎官经典”。
|
關於作者: |
《猫苑》
黄汉,字秋明,号鹤楼,清道咸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家贫。聪慧过人,酷爱读书。性好山水,壮年时游历四方,写文著书,不分寒暑。
博雅君子,喜猫爱猫。作品有《猫苑》《瓮云草堂诗集》《瓯乘补》等。
《猫乘》
王初桐,初名丕烈,字于阳,号竹所、巏堥山人,清乾嘉间嘉定(今上海)人。
屡试不第。47岁,乾隆召试,列二等,授四库馆誊录。历署新城、淄川、寿光、平阴知县,宁海同知。70岁,致仕还乡。
善诗词,工古文;治经史,精考据之学。一生嗜书,见闻广博,著作等身。
作品有《小嫏嬛词话》《西域尔雅》《奁史》《济南竹枝词》《杏花村琴趣》《古香堂丛书》等。
|
目錄:
|
《猫苑》
序
种类
形相
毛色
灵异
名物
故事
品藻
补
附录
《猫乘》
小引
卷一 字说 名号 呼唤 孕育 形体
卷二 事
卷三 畜养 调治 瘗埋 迎祭
卷四 捕 不捕 相处 相哺 相乳 义 报 言 化 鬼 精 怪 仙
卷五 种类
卷六 杂缀 图画
卷七 文
卷八 诗 词 句
|
內容試閱:
|
鼠害苗而猫捕之,故字从“苗”。《埤雅》
猫有“苗”“茅”二音,其名自呼。《本草纲目》
……
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纯白次之,纯黑又次之。 其纯狸色,亦有佳者,皆贵乎色之纯也。驳色,以乌云盖雪为上,玳瑁斑次之,若狸而驳,斯为下矣。《相猫经》
乌云盖雪,必身背黑,而肚腿蹄爪皆白者方是。若仅止四蹄白者,名踏雪寻梅,其纯黄白爪者同。《相猫经》
纯白而尾独黑者,名雪里拖枪,吉。故云 :“黑尾之猫通身白,人家畜之产豪杰。”通身黑,而尾尖一点白者,名垂珠。《相猫经》
……
平阳灵鹫寺僧妙智,畜一猫,每遇讲经,辄于座下伏听。一日猫死,僧为瘗之,忽生莲花。众发之,花自猫口中出。《瓯江逸志》
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每出魅人,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坚瓠集》
……
养鸟不如养猫,盖猫有“四胜”:护衣书有功,一 ;闲散置之,自便去来,不劳提把,二 ;喂饲仅鱼一味,无须蛋、米、虫、脯供应,三 ;冬床暖足,宜于老人,非比鸟遇严寒则冻僵矣,四。第世俗嫌其窃食,多梃走之。然不养则已,养不失道,虽赏不窃。韩湘岩《与张度西书》
……
有李侍郎,从苗疆携一苗婆归,年久老病,常伏卧。尝养一猫,酷爱之,眠食必共。其时里中,传有夜星子之怪,迷惑小儿,得惊痼之疾,远近惶惶。一日,有巫姑云能治之,乃制桃弓柳箭,系以长丝,伺夜星子乘骑过,辄射焉。丝随箭去,遣人迹之,正落某侍郎家。忽婢子报老苗婆背上中箭,视之,已懵然,而所畜之猫尚伏跨下,然后知老苗婆挟术为祟,而常以猫为坐骑也。《夜谭随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