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NT$
602.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第三版)》是在第二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评价理念、中小学核心素养及大数据分析进行的修订.《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第三版)》系统讲述了教育统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知识,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增加并更新了有关的案例分析及评价课题的研究,并收录了作者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基础、推断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教育测量概述、考试质量的分析与评价、考试类别与考试设计、考试题型与命题技术、教育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教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教育评价中的多元分析方法、教育大数据与教育评价及附录(理论与应用成果选编)等,为了便于教学,《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第三版)》还设计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电子课件、微视频等资源,起到对纸质教材内容巩固、补充和拓展的作用,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学习重难点讲解的课程资源.《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第三版)》还对习题进行了调整并给出了解答.
|
目錄:
|
目录
前言
**版序
第1章描述性统计 1
1.1数据的收集 1
一、简单随机抽样 2
二、分层抽样 3
三、等距抽样 3
1.2数据的整理 4
一、数据的基本类型 4
二、频数分布表 5
三、累积频数分布表 7
四、频数分布图 7
五、累积频数分布曲线图 9
1.3集中量数 10
一、平均数 10
二、众数 14
三、中数 15
四、三种集中量数的比较 16
1.4差异量数 17
一、极差 17
二、四分位差 18
三、平均差 19
四、标准差 20
五、差异系数 21
六、几种差异量数的比较 23
思考与练习 23
第2章概率论基础 25
2.1事件与概率 25
一、事件 25
二、概率 27
2.2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29
一、随机变量 29
二、二项分布 35
三、正态分布 37
2.3统计量及抽样分布 43
一、总体和样本 43
二、样本分布函数 43
三、统计量 44
四、三种重要的理论分布 46
五、统计量的分布抽样分布 47
思考与练习 49
第3章推断性统计 51
3.1参数估计 51
一、点估计 51
二、区间估计 54
3.2参数假设检验 60
一、假设检验的概念 61
二、总体均值的检验 64
三、总体方差的检验 70
四、二项分布总体参数检验 73
3.3非参数假设检验 76
一、总体分布的统计检验 76
二、两个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的检验 81
案例分析 87
思考与练习 88
第4章方差分析 90
4.1单因素方差分析 90
4.2双因素方差分析 98
一、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98
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01
4.3方差秩分析 105
一、独立样本的方差秩分析 105
二、相关样本的方差秩分析 106
案例分析 108
思考与练习 110
第5章回归分析 112
5.1一元线性回归 112
一、如何配回归直线 112
二、样本相关系数与平方和分解公式 114
三、相关性检验 117
四、预测 118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9
5.2多元线性回归 120
一、用*小二乘法确定a,b1,b2 120
二、相关性检验 122
三、偏相关系数 124
5.3相关系数的其他表示法 126
一、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秩相关) 126
二、点二列相关 127
案例分析 129
思考与练习 129
第6章教育测量概述 131
6.1教育测量的概念 131
一、教育测量 131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131
三、教育测量的特点 132
四、教育测量量表简介 133
6.2测验 134
一、测验的定义 134
二、测验的分类 134
三、教育测验的作用 136
四、测验的实施方法 136
6.3测量的误差 137
一、误差及其种类 137
二、真分数与相对误差 137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 138
思考与练习 139
第7章考试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140
7.1考试的信度 140
一、信度的意义 140
二、信度系数的计算 141
三、信度的应用 146
四、提高测验信度的途径 147
7.2考试的效度 148
一、效度的定义 148
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149
三、效度的估算 150
四、提高测验效度的途径 152
7.3试题的难度 153
一、难度及其计算 153
二、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156
三、难度的转换 157
7.4试题的区分度 159
一、区分度及其计算 159
二、区分度对测验的影响 163
7.5试卷分析报告案例 164
一、试题结构分析 164
二、答卷评价分析 168
三、逐题分析 171
四、命题与复习建议 171
思考与练习 173
第8章考试类别与考试设计 175
8.1考试类别 175
一、***考试 175
二、学业成就阶段考试 175
三、其他考试 176
8.2考试标准化 177
一、传统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177
二、标准化考试的主要环节 178
8.3考试设计 179
一、考试目标的设计 179
二、考试大纲的制定 181
三、双向细目表及其要素 182
四、试题设计 184
五、试卷的编制 185
思考与练习 186
第9章考试题型与命题技术 187
9.1客观性试题的特点与编制 187
一、选择题的编制 188
二、是非题的编制 189
三、匹配题的编制 190
四、填空题的编制 191
五、简答题的编制 192
9.2主观性试题的特点和编制 192
一、论述题的编制 193
二、作文题的编制 195
三、应用题编制 195
9.3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差异 197
一、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解答方式不同 197
二、考查的内容层次不同 197
三、评分过程的差异 197
9.4题库建设 198
一、什么是题库 198
二、如何建立题库 199
9.5项目反应理论简介 201
一、经典测量理论的缺陷 202
二、项目反应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02
三、项目特征曲线 203
四、项目反应函数 204
五、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 205
思考与练习 207
第10章教育评价概述 208
10.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208
一、教育评价的意义和对象 208
二、教育评价的作用和功能 208
三、教育评价的类型 209
四、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209
五、教育评价的实施 210
10.2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211
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 211
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12
10.3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215
一、教育评价中的数学方法 215
二、教育评价中常见的数量化方法 216
三、其他评价方法 218
四、教育评价的工具 219
思考与练习 219
第11章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20
11.1考试结果的评价 220
一、不同班级同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 220
二、同班(年)级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 222
三、不同测验分数等值问题中的评价 224
11.2学生学习进步幅度的评价 227
一、双向表评价法 227
二、进步有效率的差异分析 228
三、N评价法 229
11.3标准分数在对学生个体成绩评价中的应用 233
一、学生各科成绩比较的评价 233
二、学生某科成绩进步程度的评价 235
案例分析 236
思考与练习 241
第12章教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243
12.1模糊综合评价的意义 243
12.2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243
一、有关数学基础 243
二、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248
12.3模糊综合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50
一、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 250
二、模糊信息的获得 251
三、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252
12.4模糊综合评价在学生德育评价中的应用 256
一、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256
二、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257
案例分析 259
思考与练习 264
第13章教育评价中的多元分析方法 265
13.1主成分分析 265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266
二、主成分的计算步骤 267
三、用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268
13.2因子分析 272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272
二、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教育评价的步骤 275
13.3聚类分析 278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 279
二、普系聚类分析 283
13.4增值评价 289
一、增值评价的原理 289
二、增值评价的特点 290
三、增值评价的作用 291
四、田纳西增值评价系统多因变量模型 292
案例分析 293
第14章教育大数据与教育评价 298
14.1教育大数据的内涵 298
一、教育大数据的概念 298
二、教育大数据的特性 299
14.2教育大数据的分类与结构 299
一、教育大数据的分类 299
二、教育大数据的结构 299
14.3教育大数据基础上的教育评价 301
一、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301
二、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302
三、教育大数据重构教育评价体系 307
案例分析 308
部分参考答案 315
参考文献 321
附录 322
一、理论与应用成果选编 322
二、附表 3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