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 德语文学的璀璨明珠,☆部登上《纽约时报》榜首的非英语小说
出版后连续两周位列《纽约时报》畅销榜首位,入选奥普拉图书俱乐部(Oprah Book Club);作为德国文学,《朗读者》的畅销程度只有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才能与之相提并论;而它引发的评论热度,可能只有诺贝尔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及海因里希伯尔才能与之相当。(英国《卫报》)
☆ 被译为五十多种语言,现象级畅销书全新译本
自从出版之日起,从德国每所中学到世界各地,《朗读者》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爱情、背叛、战争、人性,小说本身的多义,赋予其多重魅力。
读过的人都说:我一夜将它读完。至今,《朗读者》已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成为现象级的国际畅销书。
译本出自资深德语译者沈锡良之手,语言简洁明了,原汁原味。
☆ 凯特温丝莱特主演同名电影荣膺奥斯卡金像奖
2008年凯特温斯莱特主演同名电影上映,斩获奥斯卡影后,豆瓣评分8.6,震慑无数观众的灵魂。
☆ 著名作家葛亮作序,毕飞宇说:zui好的小说一定是教人欲哭无泪的。
这本书的意义,总觉得,在于重温。不同的年龄阅读,会有相异的认知与结论。(葛亮)
我相信了莫言对
|
內容簡介: |
或许我写下我们的故事,是因为我想摆脱它。即便我永远无法摆脱它。
《朗读者》
小说描写15岁少年突如其来又遽然消失的惊世爱情,而对二战洞彻灵魂的反省更令人震撼。爱情、历史、人性交织,赋予小说多重魅力;这也是一本亲近读者的小说,它怀抱了巨大的秘密,充满悬疑的人物与故事都牢牢抓住了我们的心。读过的人都说:我一夜将它读完。
谁是谁的朗读者?背负历史十字架艰难成长,那些罪责与背叛跨越半生隐匿于心。有些气味是会刻在命运里的,爱情,就是一种嗅觉。有些东西我们当时不明了,后来也就无法明了。有些书也许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你在生活中开花结果的时候,必须经过它们。
|
關於作者: |
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生于1944年。德国洪堡大学法学教授,也是一位真正的法官。写侦探小说并拿到德国侦探小说奖。1995年,《朗读者》横空出世,一跃成为《纽约时报》头号畅销书,有史以来☆部非英语小说登上榜首。迄今已被译为五十多种语言,成为德语文学当之无愧的明珠。
|
目錄:
|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译后记
前言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葛 亮
重读《朗读者》。
这本书的意义,总觉得,在于重温。不同的年龄阅读,会有相异的认知与结论。这意义或许和坚执相关。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它亦会提示,用一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去估价他人的行为,是愚不可及的事。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葛 亮
重读《朗读者》。
这本书的意义,总觉得,在于重温。不同的年龄阅读,会有相异的认知与结论。这意义或许和坚执相关。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它亦会提示,用一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去估价他人的行为,是愚不可及的事。
初读时,很容易将之总结为两个失败者的故事。汉娜和米夏埃尔,在各自的人生中逸出轨道,进而改变对方。历史的颠覆中,难以全身。一个罪孽深重,一个肩负阴霾。这场角力,以少年的情欲开始。假若这种贪欲的目光和那种欲望的满足一样很恶劣,假若这种主动的幻想和这种富有幻想的行动一样很恶劣那为什么不去满足它,不去采取行动呢?我日复一日地明白自己无法放弃邪恶的念头。我也想采取邪恶的行动。但最后败下阵来的,也是他。他投入了爱,不仅因迷恋这个女人丰熟的肉体,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中延宕与迁就,同时间,他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一生输给了一个秘密。汉娜的失踪与藏匿,突如其来。他们仪式一样的幽会,已千篇一律。洗澡、朗读、做爱。他为这个女人朗读,以他们的母语。《奥德赛》《战争与和平》《一个窝囊废的生涯》。比起性事,她似乎对此甘之若饴。
在她不告而别之后,重逢已是在法庭上。米夏埃尔以法律系实习生的身份,列席纳粹集中营罪行的审判。而被告之一,正是汉娜。汉娜在二战时期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因对三百多名犹太囚犯的死亡负有责任而受审。米夏埃尔心中的煎熬随审判的进行日益加深,而汉娜往日的秘密也初现端倪她是个文盲。她一直保守着不可言说的秘密。而她的一生,也为这个秘密而左右。正因为如此,她才回避在有轨电车公司晋升的机会;她在做售票员时可以隐藏的弱点,一旦参加司机培训,就会暴露无遗,正因为如此,她才回避在西门子公司晋升的机会,而成了女看守。正因为如此,她为了逃脱和笔迹专家的对质,才承认是她写了那份报告。汉娜揽下了所有的罪名,最终被判终身监禁。米夏埃尔为自己明知汉娜的秘密,但却没有勇气替她澄清罪责而负疚,私人罪感与公共罪感为纳粹期间德国罪过所负有的罪感之间形成了冲突,也为二代记忆提出了它所特有的记忆伦理难题。
这构成了在八年以后,米夏埃尔再次成为朗读者的起点。其间,他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乃至受挫的性爱。他寻找过的每个女人,都有汉娜的轮廓。他重读《奥德赛》,发觉这个故事,说的不是回归,而是重新的出发。于是,他又开始朗读,并录音,将它们寄给了服刑的汉娜。施林兹勒、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海涅与默里克的诗歌。第四年时,他收到了汉娜的回信。小伙子,最后一个故事特别棒。谢谢。汉娜依照他寄来的磁带,与书籍的阅读,学会了写字。
是的,看到了这里,我怦然心动。类似于某种逻辑的打通。不是文学的逻辑,而是汉娜人生的逻辑。她终于可以真正通顺地梳理自己,而非一味无原则地羞愧。她一生的罪感,起初来自掩饰。掩饰的是自己与文明之间的鸿沟。不惜卑微地退缩、企图泯然于众人。但当她学会了读写,却清晰地发现,自己更为深切的罪。在狱中,她找来阅读的是犹太人幸存者的文学作品普里莫莱维、埃利威塞尔、让埃默里(Jean Amry)等人写集中营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与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处绞刑的报告。
书中并未以任何叙述视角透露,这些作品给予汉娜的影响。但她在自尽之前,十分妥帖地安排了将自己一生的积蓄,留给了指向她罪行的那场大火中唯一的幸存者,一位犹太裔的女作家。
这其间有清晰的隐喻意义。她作为战犯,向德国二代记忆的记录者所表示的忏悔与救赎。而这一切,以无知开始,以文明结束。小说未写其觉醒,但却在法庭上借汉娜之口,质问了法官,此时此境,你会怎么办?
文盲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解释罪行的理由。而深谙文明内核的社会精英,曾如汉娜一样地做出自我的选择。这是战后的德国,在不断强化对道德机制的开启,重新反思过去的绵长过程中,积极致力面对的问题。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斯坦尼斯洛的名句,道出了历史的吊诡,也道出了每一个平庸的恶者内心的狡猾与麻木。汉娜或是幸运的,因其文盲的身份、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识字的过程,造就其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在蒙昧中拨云见日。而精英者,代表着这世界上的拥有朗读权力却甘于默读的人。他们和文明之间,存在着自欺欺人的断裂。他们如此笃定于自己的行为,做一片尽忠职守的雪花。勇敢者,可倾覆自己,面对荒凉过后的泥泞;懦弱者,抱残守缺,了此一生。
在这个过程中,文明乃至艺术,扮演了什么角色。德国戏剧家彼得史耐德回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奥斯威辛审判时他参加学生运动的情形。他所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在家庭结构中面对父辈的感情,与将之放在历史节点评判时所带来的道德困惑。他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和乐队指挥,他说道:就在我们反叛的时候,我们也尽力保护自己的家庭。我们从来没有问过父亲这个显然该问的问题:当犹太人音乐演奏者一个个被清除出乐队的时候,你做了些什么?可叹的是,这个问题,恰与一部电影构成了微妙的互文。这部电影叫作《钢琴家》(The Pianist),取材自波兰犹太裔作曲家和钢琴家华迪史洛史匹曼(W?adys?aw Szpilman)的回忆录。其恰从受害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回应。史匹曼在迫害中流离,偶遇德国军官威尔姆欧森菲德,被认出是犹太人。问及职业时史匹曼说自己是一个钢琴家,于是被要求演奏一曲。史匹曼演奏了肖邦的第一号叙事曲,琴技折服了欧森菲德。他因此决定协助史匹曼躲藏,并定时提供生活所需。不言而喻,这给史匹曼最终逃出生天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军官的设定,亦符合《夜间守门人》式的刻板印象。表面上看,由于艺术的共情性,造就欧森菲德施以小善,从而保留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究其底里,史匹曼得以幸存,并非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甚至是人,而是因为他是杰出的艺术载体、他精湛的技艺。得以全身,恰在于其本人被充分地物化。艺术家超越国族立场的个人经历,并不鲜见。在巴黎寻求政治避难的前苏联芭蕾舞者雷里耶夫,也是一例。我曾在《北鸢》中写到京剧名伶言秋凰,为票友和田中佐所赏识,纳为知音禁脔。但成败一萧何,亦因痴迷于京剧,和田终为前者所刺杀。完成了民族大义的言老板,说到底,身体力行了从艺术的替代物,最终觉醒为人的过程。
某种意义上说,朗读者米夏埃尔,也是一个载体。他承载了过去的文明的总和,也代表着过去向现在的发言。面对无知的打破,朗读的意义,并非是摧枯拉朽式的,而是绵长、温和、润物无声的。它的漫长,提供了一个个可供思考、反刍与咀嚼的空间,并与少年的成长,同奏共跫。事实上,少年成长或许是认识历史最为直接的镜像。或许残酷写实,如君特? 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其中以《铁皮鼓》和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的《德语课》(Deutschstunde,1968);或许如哈哈镜,是喜剧外衣下的阴翳,笑中有泪,如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但总有着某种清晰而切肤的铭刻。何况,《朗读者》的因由,是一名成熟女性对少年情感与肉体的喂养,在这面目严正的民族文学谱系中,莫名地有了象喻的禁色之美。
在一次缠绵的旅途之后,米夏埃尔写了一首诗,模仿自他彼时正热烈阅读的诗人里尔克和贝恩。这首诗如此贴切地表达了他对汉娜的感情,或许亦可视为一首唱给历史的挽歌: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庚子冬,于苏舍
|
內容試閱:
|
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葛 亮
重读《朗读者》。
这本书的意义,总觉得,在于重温。不同的年龄阅读,会有相异的认知与结论。这意义或许和坚执相关。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它亦会提示,用一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去估价他人的行为,是愚不可及的事。
初读时,很容易将之总结为两个失败者的故事。汉娜和米夏埃尔,在各自的人生中逸出轨道,进而改变对方。历史的颠覆中,难以全身。一个罪孽深重,一个肩负阴霾。这场角力,以少年的情欲开始。假若这种贪欲的目光和那种欲望的满足一样很恶劣,假若这种主动的幻想和这种富有幻想的行动一样很恶劣那为什么不去满足它,不去采取行动呢?我日复一日地明白自己无法放弃邪恶的念头。我也想采取邪恶的行动。但最后败下阵来的,也是他。他投入了爱,不仅因迷恋这个女人丰熟的肉体,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中延宕与迁就,同时间,他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一生输给了一个秘密。汉娜的失踪与藏匿,突如其来。他们仪式一样的幽会,已千篇一律。洗澡、朗读、做爱。他为这个女人朗读,以他们的母语。《奥德赛》《战争与和平》《一个窝囊废的生涯》。比起性事,她似乎对此甘之若饴。
在她不告而别之后,重逢已是在法庭上。米夏埃尔以法律系实习生的身份,列席纳粹集中营罪行的审判。而被告之一,正是汉娜。汉娜在二战时期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因对三百多名犹太囚犯的死亡负有责任而受审。米夏埃尔心中的煎熬随审判的进行日益加深,而汉娜往日的秘密也初现端倪她是个文盲。她一直保守着不可言说的秘密。而她的一生,也为这个秘密而左右。正因为如此,她才回避在有轨电车公司晋升的机会;她在做售票员时可以隐藏的弱点,一旦参加司机培训,就会暴露无遗,正因为如此,她才回避在西门子公司晋升的机会,而成了女看守。正因为如此,她为了逃脱和笔迹专家的对质,才承认是她写了那份报告。汉娜揽下了所有的罪名,最终被判终身监禁。米夏埃尔为自己明知汉娜的秘密,但却没有勇气替她澄清罪责而负疚,私人罪感与公共罪感为纳粹期间德国罪过所负有的罪感之间形成了冲突,也为二代记忆提出了它所特有的记忆伦理难题。
这构成了在八年以后,米夏埃尔再次成为朗读者的起点。其间,他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乃至受挫的性爱。他寻找过的每个女人,都有汉娜的轮廓。他重读《奥德赛》,发觉这个故事,说的不是回归,而是重新的出发。于是,他又开始朗读,并录音,将它们寄给了服刑的汉娜。施林兹勒、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海涅与默里克的诗歌。第四年时,他收到了汉娜的回信。小伙子,最后一个故事特别棒。谢谢。汉娜依照他寄来的磁带,与书籍的阅读,学会了写字。
是的,看到了这里,我怦然心动。类似于某种逻辑的打通。不是文学的逻辑,而是汉娜人生的逻辑。她终于可以真正通顺地梳理自己,而非一味无原则地羞愧。她一生的罪感,起初来自掩饰。掩饰的是自己与文明之间的鸿沟。不惜卑微地退缩、企图泯然于众人。但当她学会了读写,却清晰地发现,自己更为深切的罪。在狱中,她找来阅读的是犹太人幸存者的文学作品普里莫莱维、埃利威塞尔、让埃默里(Jean Amry)等人写集中营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与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处绞刑的报告。
书中并未以任何叙述视角透露,这些作品给予汉娜的影响。但她在自尽之前,十分妥帖地安排了将自己一生的积蓄,留给了指向她罪行的那场大火中唯一的幸存者,一位犹太裔的女作家。
这其间有清晰的隐喻意义。她作为战犯,向德国二代记忆的记录者所表示的忏悔与救赎。而这一切,以无知开始,以文明结束。小说未写其觉醒,但却在法庭上借汉娜之口,质问了法官,此时此境,你会怎么办?
文盲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解释罪行的理由。而深谙文明内核的社会精英,曾如汉娜一样地做出自我的选择。这是战后的德国,在不断强化对道德机制的开启,重新反思过去的绵长过程中,积极致力面对的问题。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斯坦尼斯洛的名句,道出了历史的吊诡,也道出了每一个平庸的恶者内心的狡猾与麻木。汉娜或是幸运的,因其文盲的身份、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识字的过程,造就其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在蒙昧中拨云见日。而精英者,代表着这世界上的拥有朗读权力却甘于默读的人。他们和文明之间,存在着自欺欺人的断裂。他们如此笃定于自己的行为,做一片尽忠职守的雪花。勇敢者,可倾覆自己,面对荒凉过后的泥泞;懦弱者,抱残守缺,了此一生。
在这个过程中,文明乃至艺术,扮演了什么角色。德国戏剧家彼得史耐德回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奥斯威辛审判时他参加学生运动的情形。他所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在家庭结构中面对父辈的感情,与将之放在历史节点评判时所带来的道德困惑。他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和乐队指挥,他说道:就在我们反叛的时候,我们也尽力保护自己的家庭。我们从来没有问过父亲这个显然该问的问题:当犹太人音乐演奏者一个个被清除出乐队的时候,你做了些什么?可叹的是,这个问题,恰与一部电影构成了微妙的互文。这部电影叫作《钢琴家》(The Pianist),取材自波兰犹太裔作曲家和钢琴家华迪史洛史匹曼(W?adys?aw Szpilman)的回忆录。其恰从受害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回应。史匹曼在迫害中流离,偶遇德国军官威尔姆欧森菲德,被认出是犹太人。问及职业时史匹曼说自己是一个钢琴家,于是被要求演奏一曲。史匹曼演奏了肖邦的第一号叙事曲,琴技折服了欧森菲德。他因此决定协助史匹曼躲藏,并定时提供生活所需。不言而喻,这给史匹曼最终逃出生天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军官的设定,亦符合《夜间守门人》式的刻板印象。表面上看,由于艺术的共情性,造就欧森菲德施以小善,从而保留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究其底里,史匹曼得以幸存,并非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甚至是人,而是因为他是杰出的艺术载体、他精湛的技艺。得以全身,恰在于其本人被充分地物化。艺术家超越国族立场的个人经历,并不鲜见。在巴黎寻求政治避难的前苏联芭蕾舞者雷里耶夫,也是一例。我曾在《北鸢》中写到京剧名伶言秋凰,为票友和田中佐所赏识,纳为知音禁脔。但成败一萧何,亦因痴迷于京剧,和田终为前者所刺杀。完成了民族大义的言老板,说到底,身体力行了从艺术的替代物,最终觉醒为人的过程。
某种意义上说,朗读者米夏埃尔,也是一个载体。他承载了过去的文明的总和,也代表着过去向现在的发言。面对无知的打破,朗读的意义,并非是摧枯拉朽式的,而是绵长、温和、润物无声的。它的漫长,提供了一个个可供思考、反刍与咀嚼的空间,并与少年的成长,同奏共跫。事实上,少年成长或许是认识历史最为直接的镜像。或许残酷写实,如君特? 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其中以《铁皮鼓》和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的《德语课》(Deutschstunde,1968);或许如哈哈镜,是喜剧外衣下的阴翳,笑中有泪,如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但总有着某种清晰而切肤的铭刻。何况,《朗读者》的因由,是一名成熟女性对少年情感与肉体的喂养,在这面目严正的民族文学谱系中,莫名地有了象喻的禁色之美。
在一次缠绵的旅途之后,米夏埃尔写了一首诗,模仿自他彼时正热烈阅读的诗人里尔克和贝恩。这首诗如此贴切地表达了他对汉娜的感情,或许亦可视为一首唱给历史的挽歌: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庚子冬,于苏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