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NT$
367.0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地中海沿岸古城云集,雅典、罗马、庞贝自不必说,去多少次都不够,库玛、乌尔奇、奥斯蒂亚这些稍显陌生的名字也散发着难以抵御的魅力。这是一本考古学者流连于古城遗址的深度笔记。在她的笔下,遗址呈现出即使是在深度旅行中也难以被看见的一面。在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知识的支撑下,这份笔记值得反复细读。
在本书中,千年前古城居民生活的烟火,历史学家的古老记载,掩埋在遗址下的岁月记忆,都被一一还原。我们仿佛穿越时间,置身于老普林尼时代的庞贝,或者来到雅典的街道,而当历史被还原为曾经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得以真的拥有那些关于古城的记忆。
伟大属于希腊,光荣属于罗马。作为五贤帝之一,南征北战、文治武功之外的哈德良竟为爱人造了一座伊甸园?哈德良别墅恢宏的露天广场,俨然矗立的雕像,华丽纤巧的柱子,罗马的万园之园,无不歌颂着皇帝与希腊俊美少年的故事。庞贝因何建城,又如何一夜之间毁于火山喷发?在记述庞贝的时候,作者亲自翻译了小普林尼书信中关于他的舅父《自然史》作者老普林尼葬身维苏威火山附近的故事,让公元79年庞贝覆灭的震撼情景又重现于读者眼前。
当罗马帝国带着昔日的荣光定格于史册,罗马、雅典、库玛、乌尔齐、哈德良别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周繁文曾在意大利参与过考古发掘,同时对地中海沿岸古城和遗址进行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本书是她作为一名考古学者的古城遗址考察笔记,也是一部穿透历史的精神游记。在她的笔下,地中海世界不再是史书上的一串空洞名词,而是一座座活生生的城市,一个个活生生的居民。罗马、雅典、哈德良别墅、库玛、乌尔奇、庞贝、奥斯蒂亚等古城或遗址,在一个中国学者的笔下获得了呼吸。
周繁文的作品曾入围2016年中国好书,同时入选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写作风格成熟流畅,文笔细腻深刻。作者谙熟地中海古城历史、考古、艺术、民俗等史料,又能在融会诸多史料的同时形成独具特色的叙述与研判,为读者奉献了这部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本书为《新丝路艺丛》丛书的一种,该丛书以考古和艺术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古代文明,收入了国内外考古学名家和中青年学者的*作品。
|
關於作者: |
周繁文,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副教授。曾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并于攻读博士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接受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时期亚欧大陆的城市考古研究,著有《长安城与罗马城:东西方文明都城模式的比较研究》《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等著作。
|
目錄:
|
第一章 建城之前的罗马
第二章 雅典
第三章 库玛
第四章 乌尔奇
第五章 罗马
第六章 哈德良别墅
第七章 庞贝
第八章 奥斯蒂亚
罗马随想(代后记)
媒体评论海因里希施里曼拿《荷马史诗》当真,让爱琴文明浮出水面。漫长而灿烂的地中海文明纵然遥远,至今却依然光彩夺目,令人着迷。周繁文老师近年来持续在意大利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并对地中海古典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城址进行了实地考察。本书是她结合考古与文献资料的考察笔记,不仅仅是对一座座罗马帝国时代或更久远之前城市发展脉络的勾勒,更是她本人对宏大历史细致入微的体察与感悟。
詹长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首位获意大利总统授予仁惠之星骑士勋章的文物保护专家
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可谓欧洲文明的摇篮,而亚平宁半岛罗马城则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千百年来,西风东渐,对中国文明之影响,从未断绝。本书以地中海沿岸古典城市为切入点,结合作者的研究和实地考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古典文化的窗口。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在线试读库 玛(节选)
我2009年参与的发掘主要在下城的浴场和北城墙之间的居民区进行。国内大多数的发掘都是分成若干个探方进行,这样便于控制各种复杂的情况,而库玛城却是大面积式的同时揭露。由于多为砖石遗址,很多地层的形成原因是建筑物的倒塌。地层中出土的遗物不多,主要是彩绘的墙壁抹泥残块(intonaco),统一编号更有利于对当时城址的布局和建筑物的布局有总体性的把握。
这个发掘区所能看到的人类建筑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最早是在希腊殖民地时期,我们发现了一座公元前8世纪后半期的居址,在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进行了重修。接下来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 3 世纪,这里新建了两座古罗马式公寓:西边的一座在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之间增建了柱廊、会客室、服务用室以及两个临街而开的店铺;东边的一座只保留了少量房间的遗址。最后是罗马时期,从主神庙而来的一条南北向道路穿过了这个区域。
工地附近种满了无花果、黄杏、甜瓜、石榴和葡萄,果实累累,很是喜人。我住在法国同行的工作站里,望出去尽是青翠,山,罗勒草田、葡萄园、柠檬树和无花果林,白色野蔷薇的香气,海风挟着红嘴鸥的叫声,还有火山的硫黄味,这就是谚语说的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死去吧。每天傍晚收工后,慢慢地徜徉在两千年前的图密善大道上,两旁是显贵人物们精心装饰的陵墓和建筑,已经发掘过的遗址都覆盖上了厚厚的细沙,随处可见的虞美人绽开着艳丽的红。这些花根系浅,吸水力强,既对遗址有保护作用,又为这个考古公园增添了生机。无生命的砖石、曾存在的古城、渐消逝的历史、正鲜活的当下,相互交映,别有一种抚今怀古的悠远思绪,在时间流淌的长河里溯洄逡巡。
在库玛的夜晚,看着那由纤瘦渐丰腴的月一夜夜向山那边沉下去,忽然之间我觉得正在经历一件奇妙的事情。希腊人的船从海那边驶过来,他们在临海的山崖上建筑卫城,又在山下搭建了下城,而今天,却由我这个异乡人参加了重现它们的过程。如果抹去时间这道屏障,你会看见我在希腊人和库玛人的道路、房屋里穿行。他们的喜怒哀乐虽然埋葬在岁月里,我却在泥土中触碰到。我现在看的这片天空,他们都曾经看过,也许他们也像我一样曾对着它冥想。他们不会知道,在两千年后,有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人在感受着他们或许也曾有过的感受,窥探着他们人生的华彩。 库 玛(节选)
我2009年参与的发掘主要在下城的浴场和北城墙之间的居民区进行。国内大多数的发掘都是分成若干个探方进行,这样便于控制各种复杂的情况,而库玛城却是大面积式的同时揭露。由于多为砖石遗址,很多地层的形成原因是建筑物的倒塌。地层中出土的遗物不多,主要是彩绘的墙壁抹泥残块(intonaco),统一编号更有利于对当时城址的布局和建筑物的布局有总体性的把握。
这个发掘区所能看到的人类建筑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最早是在希腊殖民地时期,我们发现了一座公元前8世纪后半期的居址,在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进行了重修。接下来大约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 3 世纪,这里新建了两座古罗马式公寓:西边的一座在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之间增建了柱廊、会客室、服务用室以及两个临街而开的店铺;东边的一座只保留了少量房间的遗址。最后是罗马时期,从主神庙而来的一条南北向道路穿过了这个区域。
工地附近种满了无花果、黄杏、甜瓜、石榴和葡萄,果实累累,很是喜人。我住在法国同行的工作站里,望出去尽是青翠,山,罗勒草田、葡萄园、柠檬树和无花果林,白色野蔷薇的香气,海风挟着红嘴鸥的叫声,还有火山的硫黄味,这就是谚语说的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死去吧。每天傍晚收工后,慢慢地徜徉在两千年前的图密善大道上,两旁是显贵人物们精心装饰的陵墓和建筑,已经发掘过的遗址都覆盖上了厚厚的细沙,随处可见的虞美人绽开着艳丽的红。这些花根系浅,吸水力强,既对遗址有保护作用,又为这个考古公园增添了生机。无生命的砖石、曾存在的古城、渐消逝的历史、正鲜活的当下,相互交映,别有一种抚今怀古的悠远思绪,在时间流淌的长河里溯洄逡巡。
在库玛的夜晚,看着那由纤瘦渐丰腴的月一夜夜向山那边沉下去,忽然之间我觉得正在经历一件奇妙的事情。希腊人的船从海那边驶过来,他们在临海的山崖上建筑卫城,又在山下搭建了下城,而今天,却由我这个异乡人参加了重现它们的过程。如果抹去时间这道屏障,你会看见我在希腊人和库玛人的道路、房屋里穿行。他们的喜怒哀乐虽然埋葬在岁月里,我却在泥土中触碰到。我现在看的这片天空,他们都曾经看过,也许他们也像我一样曾对着它冥想。他们不会知道,在两千年后,有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人在感受着他们或许也曾有过的感受,窥探着他们人生的华彩。
离开库玛的前一夜,他们带我到海边。我们打着手电筒穿过葡萄园,翻过栅栏,踩着青草上的露水,黑暗中窥视着的是丛林的影。忽然间,一点、两点,周围开始飞舞着萤火虫。再往前走,四周渐渐明亮起来。夜那么静,我听见了这蓝色星球呼吸的声音,才发现已经穿过了树林,眼前豁然是一片海,左手边却兀自孤单耸立着一座山崖,边上嵌着一片圆的月,辨了一下方向,才发现,那便是卫城。我们静静站在礁石上,听着海浪声。有船经过,响起一声闷重的鸣笛。希腊人就是从那儿来的,有人指着西南方,告诉我。我站着,望向希腊人来的方向,背对着罗马人的城。如果说文字和遗迹是历史的骨血,那么这一刻,我触碰到了历史的灵魂。漫天星河下,库玛不曾死,库玛一直活着。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意大利近年经济增长放缓,意大利政府不得不压缩了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支出。库玛曾经是那不勒斯湾著名的考古遗址公园,如今早已岗亭废置、游人绝迹,唯余下寥寥的考古工作者和向海的断壁颓垣。对比起39千米外庞贝城的熙攘,这里寂寞而寥落,但其实从研究价值和意义来说,库玛一点也不亚于庞贝。
哈德良别墅(节选)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将安东尼王朝譬喻为黄金时代。他充满向往地赞颂着这个合乎理性的自由时代。
如果让一个人说出,在世界历史的什么时代人类过着最为幸福、繁荣的生活,他定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从图密善去世 到康茂德继位的那段时间。那时广袤的罗马帝国按照仁政和明智的原则完全处于专制权力的统治之下。接连四代在为人和权 威方面很自然地普遍受到尊重的罗马皇帝坚决而温和地控制着所有的军队。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和两位安东尼全都喜爱 自由生活的景象,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是负责的执法者,因而一直保持着文官政府的形式。如果他们那一时代的罗马人能够安享一种合乎理性的自由生活,这几位君王是完全可以享有恢复共和制的荣誉的。
公元1世纪末到2世纪末的安东尼王朝执政者有五贤帝之称。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图拉真和哈德良,前者以开疆辟土的军功赫赫著称,后者则以理性克制的边疆政策而闻名。哈德良即位时的帝国,疆域已被之前在位的图拉真开拓到史上最大,但也付出了军事上和财政上的沉重代价。哈德良及时调整统治策略:由外扩转为内守,在边境上筑造哈德良长城,整顿驻军军纪;由崇尚军事转为侧重民生,他免去了近15年间意大利和行省居民积欠的租税,并扩大了免费供粮制度和其他慈善制度的受益面;加强官僚君主制,骑士逐渐取代被释奴成为官僚,并将由元老、执政官和其他高级官吏组成的元首顾问会也改组成官僚机构。哈德良尤为注重经营行省事务,建立了常规的巡查制度,在位的21年间有一半以上时间都是在意大利之外度过的。当然,除了政治目的,他的巡行也不无私心。哈德良生性既爱读万卷书,更爱行万里路。他既造访久负盛名之地,也探索素不知名之地,通过巡行了解到帝国各处的自然胜景、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不遗余力地拓展着自己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巡行途中更是不忘他热爱的建筑事业,常常主导新建或维修工程。
贵族们也热衷于到处修建或购置别墅。小普林尼常常在信件中得意地提到他在科莫湖边、在海边、在亚平宁山脚各处的别墅。挚友图密提乌斯阿波利纳里斯担心他的健康,曾试图劝阻他前往托斯坎别墅(Tuscan Villa)消夏的计划,小普林尼修书一封,详尽地描述了他在亚平宁山下的这处别墅周围的风光景致以及建筑空间。他写道:
房子对我来说够大了,保养却不昂贵。它有一个大厅,不华贵,但并非不宏伟,有两道 D 字形的柱廊包围着一个小而精致的庭院。在恶劣天气下,因为有窗户和悬垂屋顶的防护,相当地实用。在对面是一个内厅,然后是非常棒的餐厅:它沿着海岸,每当东南风来时,细碎海浪便被吹起,轻轻地冲洗着此处。
餐厅的折叠门和窗都很大,三面能看到大海,后面则望向内厅、两列柱廊的庭院、门厅以及远处的树林和群山。左边离海稍远的地方是大卧室,然后还有另一间小卧室。清晨时分阳光能从其中一扇窗户洒落,傍晚的最后一缕夕阳则从另一扇窗户离开;从这扇窗户也能从一个安全的距离看见底下的海。这个房间和餐厅的一角是阳光强烈而集中的地方,听不见风声,除非是带来雨云的风,因此这里成为我的家人们冬天逗留和锻炼的场所,天气变坏后也能使用。拐角处有一个带后殿的房间,阳光移动时依次照过每一扇窗户,其中一面墙上是装满了书的书架,就像个图书馆,放置我在读和读过的书。接着是在走廊另一侧的卧室,有一层垫高的地板,铺满了热蒸汽管道,以适宜的温度循环。房子这一侧的其他房间则是我的奴隶和被释奴使用的,其中大多数完全拿得出手来招待客人。
在餐厅的另一侧是装饰华美的卧室,然后是一间能做卧室或小尺寸餐厅的房间,在此能享受到从海上反射过来的明亮阳光;在另一个房间后面是一个前厅,因其足够高敞,在夏天很凉快,冬天则是个避难所,因为这里能挡风。一个类似的房间被隔墙与前厅分开。再过去是一间大而宽敞的冷水浴室,这里有两个弯曲成圆形的浴池,因为离海很近,显得足够大。相连的是膏油室、火房和暖水室。还有两个小浴室,装潢精美但不奢华。然后是一个温水浴池,设计得别有韵致,在此间畅游的同时,又能望见大海。紧靠的是球场,落日时能完全晒到温暖的太阳。这里有两层,上下层各有两间起居室,上层还有一间餐厅,全海景视角,并能看到海岸上的房子;还有另一处上层,有一个能看见日出日落的房间、葡萄酒窖和谷仓。下层是一间餐厅,看不到海,只有浪花破碎的声音,甚至是低微的轻语;这里能看到花园和骑马场。
小普林尼《书信集》2.17,致高卢斯
罗马人对洗浴有着非同寻常的爱好。共和国开始,贵族的私人宅邸中就根据个人喜好设有各种类型的浴室。在西塞罗写给妻子的信件中,还有关于别墅内的热水浴室中冷水盆的使用说明。小普林尼在信件中也不无得意地介绍了自己别墅中的浴室:
再过去是一间大而宽敞的冷水浴室,这里有两个弯曲成圆形的浴池,因为离海很近,显得足够大。相连的是膏油室、火房和暖水室。还有两个小浴室,装潢精美但不奢华。然后是一个温水浴池,设计得别有韵致,在此间畅游的同时,又能望见大海。
共和国末期到帝国时期甚至出现了很多综合性的大型公共浴场,将健身房、演讲室、图书馆、音乐厅、花园等尽揽其中,成为消磨时光的休闲好去处。
哈德良别墅自然也不能缺少浴室。小浴场是整座遗址群中保存最好的一处。当看到炉房遗址与遍布墙体、地板的管道遗迹,这些经时光之劫后的幸存者,这座建筑的功能已经不言而喻。小浴场紧邻门厅西侧,墙面覆盖大理石,地板精心镶嵌马赛克,它的位置和装饰工艺都提示着这里极有可能是供客人使用的,在用餐前可以先到小浴场冲洗干净一路的仆仆风尘,如此才能神清气爽地迎接之后的宴席和社交。到别人家做客时先洗浴,再用餐,这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对古罗马人来说却似乎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交礼仪。因为在小普林尼描述其舅父在维苏威火山中的遇难经过时,提及他前往斯塔比亚解救被困的庞珀尼阿努斯一家,到达之后也是先去洗浴、再用晚餐。
罗马人对洗浴非常讲究,有一套复杂的流程。一般来说,首先到更衣室更换衣物,然后到浴场自带的体育场内进行运动,充分活动之后,大汗淋漓地进入温水浴室,接着到热水浴室,如果希望多出些汗,还能到发汗室内蒸桑拿,之后再折回温水浴室用香波洗浴。根据老普林尼的《自然史》记载,这是一种从德意志人那里进口的类似肥皂的物品,用羊油脂和山毛榉或榆树灰制成。接着,有的人还会跳进冷水浴池中增强体质。最后是到膏油室用橄榄制成的油或膏涂抹全身,再以刮垢器刮去。当然,这并不是通则性的顺序,洗浴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甚至还有别出心裁的创新。
苏维托尼乌斯提及身体虚弱的奥古斯都利用适当的洗浴以增强体魄。
不论怎么说,反正他通过精心照料,弥补了身体的虚弱,特别是利用适当的沐浴。他通常烤着火涂油或发汗,再用温水或被阳光晒温的水浸洗。不过,当他不得不用热盐水或硫黄水治疗风湿病时,他喜欢坐在一个木制的浴椅上(他按西班牙语称它为杜里塔),一次次地把手和脚浸到水里去。
《罗马十二帝王传神圣的奥古斯都传》
在《罗马十二帝王传》中,也提及奢侈无度的卡利古拉甚至用热或冷的香油洗澡。
小浴场在不到2000平方米的面积内设置了近20个房间,其间交错连通。根据洗澡的通常次序、炉房和管道的情况,大致可以推测各个房间的功能:入口在西北角,进来后经过柱廊和门厅,然后是更衣室、蒸汽室、膏油室、热水浴室、冷水浴室。西边的一个长方形房间带有穹顶和天窗,可能是日光浴室,也可能是蒸汽浴室。此外还有游泳池、锅炉房、水源房。各个房间都有入口相连,四通八达的空间使得洗浴的次序可以自由选择。东南部的正中是一个八边形的房间,比其他房间更显高敞,穹顶高悬,墙上的高窗和屋顶的天窗使得室内光线通透,十分明亮,可能有比较特殊的功能。
第七章 庞 贝(节选)
那年夏天,维苏威火山周围的地区出现了许多异象,大地发生了多次震颤。醉心于写作《自然史》的老普林尼发现异象后,却意欲前往观察、记录,最终不幸丧生。塔西佗想将此事载入史册,于是请求他的好友、老普林尼的外甥小普林尼追述往事,尽管小普林尼一想起来就发抖,但仍先后修书两封揭开了记忆的疮疤。这两封信也成为今天我们了解那场悲惨灾难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封信(《书信集》6.20):
这时灰尘扑了上来,虽然还是比较薄的一层。我往回看:一片浓云追在身后,就像在大地上一泄如注的洪水般汹涌而至。
趁还能看到,我们往一边跑,以免被堵在路上,然后被同行的人群冲撞。我们不敢坐下,当一片黑暗到来时,那不像一个无月或多云的夜,而更像是在不透光的密室里的黑。你可以听见妇人们的恸哭、孩子们的大哭、男人们的惊叫。一些人在呼唤着父母,另一些则呼唤着孩子或配偶;他们只能通过声音相认。一些人在悲叹自己的命运,另一些人则哀号着与近亲或爱人的暌违。一些人如此畏惧死亡,因此乞求死亡。许多人向众神举起双手,又不再相信有神,而认为这是世界的永夜。这并不是我们夸大危险而虚构的恐怖。有些人声称,米森农的一部分已经倒塌或燃烧。这虽是谣言,却找到了信徒。突然间天变亮了,然而并不是阳光的回归,而是火靠近的信号。确切说,火在一段距离外停下来,但厚重的黑暗和灰烬喷了过来。我们站在原地,一次又一次抖落灰烬,否则我们将会被覆盖并被压垮。我可以夸口在这样的危险中我既没有发出呻吟,也没有胆怯的言辞,但我当时确信我正与世界一起毁灭,这个境况下世界和我都视死亡为莫大的安慰。
但云渐渐稀薄、减少,最后变得像阵烟或雾。很快真正的阳光来了。太阳比往常更明亮,发出一种日食后的血红色的光。我们仍然惊恐的双眼里遇见的景象是一个全然改变的世界,被像雪一样的火山灰所覆盖。
自然灾害面前,既无显贵,也无贫贱。声名赫赫如老普林尼者不幸遇难,同样遇难的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平民们。小普林尼的记载千年以后读来仍沉重得伤及魂灵。人类面对自然灾难时脆弱如蜉蝣。即便是用最坚硬的岩石搭建起来的城市亦是如此。火山灰将公元79年8月24日的那一切全部掩埋。所有的死别与悲伤恐惧都终结于此,却也如一枚时间胶囊,封存了十数个世纪以后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时间巨堑那头的一切。
庞贝城大约有90%的居民在火山爆发时撤离了家园,维苏威火山一直喷发了18个小时,终于静止。在随后的几天或几周内,人们陆续回来,他们判断自己住宅的方位,并向下挖掘,打通墙壁,进入房间,将贵重的东西带走。
提多皇帝当时迅速组织了赈灾,但庞贝的重建计划由于太过庞大而被搁置。维苏威火山此后并未停止活动。公元202年,它持续喷发了一个星期。公元306、472、513、533年也有喷发。1631 年,它再次喷发,几乎摧毁了山脚下所有的城市,约有1.8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时至今日,走在那不勒斯街头,依旧不时能闻到火山口传来的硫黄味。向死而生的那不勒斯人,也因此有了恣意享受生之欢愉的气息。
庞贝重临人间
庞贝城遇劫后,人们没有忘记它,文献中仍有只字片语的记载,然而渐无人知道它的具体所在。1594 年,人们在萨尔诺河开挖引水渠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建筑物遗迹、碑文和钱币。当时出土了decurio Pompeiis(庞培城市元老)的铭文,但被认为与罗马执政官庞培(Pompeius)有关。
1707年,意大利南部被奥地利占领,戴尔波夫王子来此就任骑兵团的总指挥。某日,有人在维苏威火山脚下一座寺院的水井内打捞上来一些雕塑残片和其他遗物,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公共建筑,当时被认为是神庙。王子听闻之后,带走了所有的雕像。这个消息迅即散播开来,引起了一批古物爱好者的寻宝热。几十年后,这一地区归西班牙人统治,国王查理三世将发掘水井之下建筑遗址的任务交给了皇家工程师,1738年,在此发现一块铭文,上刻赫库兰尼姆剧院的字样。此前发现的这座建筑终于确定了性质,它并非神庙,而是一座剧场,而且正位于当年与庞贝同时罹难于火山爆发的赫库兰尼姆城。庞贝城也因此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记载,而是呼之欲出的真实存在。
1748年,一队西班牙工程师在当地称为齐维塔(Civit)的区域发掘出一幅鲜花水果壁画、一具身旁散落银币和铜币的男性火山灰躯壳遗骸。当年的遇难者尸体被火山灰紧紧包裹,随后凝固,成为死亡的纪念塑像。1763 年,人们又在此发现了带有Respublica Pompeianorum(庞贝共和)字样的铭文。这里的pompeianorum很明显不是庞培的派生词,而是作为城的庞贝殖民地。因此,庞贝的存在最终通过文字证据被证明。
寻宝者们闻风而至,给庞贝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17381765年,工程师阿尔库比雷完全抛弃科学发掘的原则,径直以获得宝物为目的,在遗址上随意开挖深井和通道,一旦不能马上挖出文物,便将之抛弃并转往下一处。出土文物的神庙和住宅则被洗劫,壁画被从墙上割下,花瓶、钱币、雕像等物品未记录出土地点便被迅速进献给查理三世。在这充满功利性的寻宝过程中甚至使用了炸药。
1799年,弗朗斯穆拉和卡洛莉娜夫妇受拿破仑之命掌管此处,在他们的推动下,维苏威周围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发掘。卡洛莉娜甚至在废墟旁建造了一座住宅,以便时时掌握发掘的动态。她不仅对出土的艺术品和首饰感兴趣,也非常关注发现的人类遗骸。
18051822 年,此前陆续发现的遗物和艺术品被收藏到王国别墅(Villa Reale)的柱廊内,后来又转移到那不勒斯的波尔波尼克博物馆(Real Museo Borbonico di Napoli),也就是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前身。
意大利王国成立后,国王维多里奥埃曼纽埃尔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拨款资助庞贝、赫库兰尼姆以及这一地区的其他发掘活动。18631875年由朱塞佩菲奥雷利(Giuseppe Fiorelli)主持发掘。在他眼中,壁画和文物自有其价值,而废墟本身承载着更丰富的历史信息。他制定了客观而系统的发掘原则,注意揭示单个遗址如街道、房屋和城墙之间的关联性;他尽量将文物留在原处,保存古代环境的原生性以此将时间回拨到被火山灰覆盖的那一天,让曾经活了几个世纪的庞贝城重临人间。
19101923 年,维多里奥斯皮纳左拉(Vittorio Spinazzola)负责庞贝城主要街道的发掘。他沿用了菲奥雷利的科学发掘方法,首先通过钻探确定街道走向,然后对街道及两旁的建筑进行发掘。在发掘过程中,他同样也很注意保护遗址的原貌。在清理完火山岩屑之后,他先设法保护建筑内的家居陈设和壁画,然后支撑住墙壁以防在发掘过程中倒塌。他也同样坚持所有文物必须留在原出土地点。斯皮纳左拉是世界上最早用摄影记录发掘过程的考古学家。这些照片与他的笔记、绘图在1953年出版发行,迄今仍对庞贝城的考古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此后,对庞贝城逐渐开展了局部的发掘,如米兰大学的鲁奇阿纳雅 克贝利(Luciana Jocobelli)教授在1985和1987年对苏布尔巴涅浴场(Terme Suburbane)的发掘。但发掘进展缓慢,庞贝城迄今为止仍有三分之二的范围掩埋在地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