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般若莲花处处开 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佛家经典 金刚经+心经

書城自編碼: 36268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 者: 程东
國際書號(ISBN): 9787565829048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30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NT$ 296.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NT$ 806.0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59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新版) 》
+

NT$ 808
《 傅佩荣译解易经(精装版)(国学大师,哲学大师,演讲大师傅佩荣 著,涵盖天地人生之道的生命哲学) 》
+

NT$ 503
《 图说金刚经 》
+

NT$ 432
《 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全世界佛学爱好者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本书原名《故道白云》) 》
+

NT$ 507
《 论语 全本 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台湾讲授大陆文学di一人唐翼明精彩诠解 》
+

NT$ 377
《 独与天地相往来:庄子的世界 》
內容簡介:
《佛不立相·金刚经谛鉴》
《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是“觉悟”的代名词。它是慧能“闻经悟道”之经,为中国禅宗所遵奉,体现了佛的大乘般若智慧,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千古以来读者众多,受益者无数。历代智者无不阅读钻研,希冀由此攀上觉悟的高峰。
《金刚经》是进入觉悟之途的千古必读书,本书则好比是今日修读这门觉悟课程所必读的现代教科书。有此书在手,觉悟可期。
《心经揭谛》
《心经》之所以能成为佛教和民间中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是因为其内容短小精悍,直接切入佛学的核心要义。故接触佛典,首要学习《心经》。《心经》译本众多,其中唐代玄奘的译本用字简洁,文韵流畅,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古来流传很广。而本书就以此译本为蓝本。
本书分为几个部分:一是对《心经》的全文串讲,这是本书的“《心经》全文讲解”部分;二是对《心经》的重点讲解,这是本书的“《心经》分段要点”部分;三是关于《心经》的问答和随机讲解,这是本书的“《心经》随谈”部分。
作者一字一句解读《心经》,带领读者自心深处深入地体会其意境,直入佛学心要,从而让时常陷入烦恼、焦虑、生气的读者,找到破解的法门。
關於作者:
程东,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潜心于中华文化古道真义,师传有承,复始开新,独创理道学与现代心学。近年在北京潭柘书院讲学,传授现代心学,以及《论语》《传习录》《心经》《坛经》《金刚经》《老子道德经》等儒、释、道经典的至奥实知。已出版讲学专著《明心讲谈》;深解经典专著《佛不立相·金刚经谛鉴》《究竟无证·坛经谛义》《解老子章·道可道非恒道》;理道学专著《真性论》;政论专著《中国道路》等。
目錄
《心经》目?录
0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03??前言
1??《心经》全文讲解
60??《心经》分段要点
83??《心经》随谈(一)
101??《心经》随谈(二)
120??《心经》随谈(三)
133??《心经》随谈(四)
150??《心经》随谈(五)
166??《心经》随谈(六)
181?? 《心经》随谈(七)
202??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203??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11??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21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1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17??后 记
《金刚经》
目?录





出版说明?/?01
前言?/?05
阅读提示?/?13

篇?金刚经文本?/?1
本篇说明?/?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
第二篇?金刚经诠释?/?17
本篇说明?/?17
金刚经诠释正文?/?22
【参考】人物简介?/?263
引用与参考资料?/?269
第三篇?金刚经析读?/?270
本篇说明?/?270
金刚经析读正文?/?273
第四篇?金刚经通读?/?301
本篇说明?/?301
金刚经通读正文?/?303
第五篇?金刚经贯读?/?359
本篇说明?/?359
金刚经贯读正文?/?361
第六篇?金刚经心读?/?372
本篇说明?/?372
觉悟本来之经?/?374
第七篇?觉悟心读?/?416
本篇说明?/?416
觉悟本来?/?417
第八篇?金刚经十读?/?456
本篇说明?/?456
一读:金刚经大意?/?459
二读:金刚经大义?/?462
三读:金刚经大机?/?464
四读:金刚经行迹?/?467
五读:金刚经心要?/?476
六读:菩萨行?/?478
七读:见如来?/?481
八读:佛法实义?/?483
九读:福德与功德?/?487
十读:稀有之人?/?490
第九篇?金刚经十二题?/?492
本篇说明?/?492
一?关于降心?/?494
二?关于菩萨?/?498
三?关于度众生?/?501
四?关于无相?/?504
五?关于如来?/?508
六?关于佛法?/?512
七?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18
八?关于此经?/?523
九?关于是非是名句?/?527
十?关于福德?/?534
十一?关于功德?/?540
十二?关于稀有之人?/?546
第十篇?金刚经精本?/?552
本篇说明?/?552
金刚经原译精要本?/?555
金刚经白话精要本?/?562
金刚经精句本(一)?/?569
金刚经精句本(二)?/?572
后?记?/?575
內容試閱
《心经》

前?言
这本书是一次讲解《心经》的记录。现在整理成书了,难免要啰唆几句:讲一下《心经》的译本,这是有关《心经》的知识;讲一下《心经》这部经,介绍一下这是什么样的经;讲一下如何学习《心经》,这也是自己的体会;也讲一下这次讲解《心经》的情况,让大家有所了解。
《心经》的译本
《心经》在佛学和中国民间的知名度很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很高。这部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因为它直接切入佛学的核心要义,而且简短精要,很多人都会背诵,所以影响很大。
《心经》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译本,我们讲的《心经》,是唐代玄奘的译本,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其中简短的版本,只有二百六十个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般若心经》,是《般若经》的核心要义。在佛学中,般若为诸佛之母。什么是般若呢?就是佛的知见,也就是明见真实的智慧,所以一般译为智慧。
佛学可以归纳为六大修为,也称六波罗蜜,即六度。一是布施,二是持戒,三是忍辱,四是精进,五是禅定,六是智慧,智慧也称般若。六度也可以简化为戒、定、慧三学,如果再展开,又可以称为十波罗蜜,即将智慧波罗蜜展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总之,佛学的终目的和成就,是在智慧上,也就是在般若上。
据说《心经》很早就传入中国了。早在三国时代,吴国的支谦就译出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姚秦时期,鸠摩罗什译出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唐代玄奘译出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后,还有唐代菩提流支、实叉难陀、义净、法月、般若和利言、智慧轮、法成,以及宋代的施护等翻译了《心经》。
早期《心经》译本情况如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吴·支谦?译(失传)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唐·菩提流支?译(失传)
《摩诃般若髓心经》唐·实叉难陀?译(失传)
《佛说波罗蜜多心经》唐·义净?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月?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成?译(敦煌石室本)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施护?译

现在可以看到的早的《心经》,是鸠摩罗什的译本;而影响的《心经》,则是玄奘的译本。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字简洁,文韵流畅,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古来流传广。
藏传佛经也是译《心经》的来源。清朝康熙依据藏文译出《大内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近现代以来,孙慧风据藏文译出《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楚禅据藏文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慧清据藏文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超一据藏文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王尧据藏文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
有人统计,《心经》在古代曾被译过二十一次。现在可以见到的共有九个译本。注疏就更多了,大约有上百人。
虽然《心经》有许多译本,但人们一般读的都是玄奘译的《心经》,所以我们也用这个译本来讲。如果要想研究《心经》,可以参看一下其他译本。我们这次讲解《心经》,是要揭示其中的意义,不是搞学术研究,其他译本就不讲了。
早期可见的《心经》译本,附于此书之后,并附两部据藏文翻译的《心经》,可供大家对比参学。

《心经》的经
根据其他的译本,我们现在看的这个《心经》,可能是一个简本,它把前面的背景去掉了,专门把观音菩萨的讲话抽出来,立成此经。大家如果找别的译本来看一下,就可以知道,观音菩萨是在一个法会上讲这个经的,释迦牟尼佛也在场,当时有很多弟子,但观音的这段话却是专对舍利弗说的,所以经中两次出现“舍利子”,这是观音在称呼舍利弗之名。观音讲完之后,佛很赞赏,表示认可,于是观音菩萨的讲话就作为佛经留下来了,放在《大般若经》中。
此经的缘起,各种译本有不同的讲法,大体有两说:一种说法是:在一次佛聚众讲法的法会上,观音菩萨主动站起来,要宣说自己的体会,得到了佛的允许,于是讲述了此经。另一种说是:在一次佛聚众讲法的法会上,观音进入甚深三昧之境,舍利弗于是问观音,如何才能深入修行此境,观音便给他讲解深入修行之法。观音的讲解得到了佛的认可,佛告诉大家“应如是修学”,并说“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心经》的经,是观自在之经,也是自见本性之经。用后来的话说,是明心见性之经。由此可见,《心经》是自见本来的经。如何自见本来呢?深入般若观照,终见一切无有。其实所谓“般若观照”,就是不着有相之见。不着于一切有相,方能觉悟自在,终见自性本来。所以“明心”就是不着于有相,“见性”就是悟见自性本空。观音讲的《心经》,就是如何以般若观照之法自见本来。这是在实际见地上讲的,所以这是心的实行,不是理解。因为是深行,所以才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到极处,一切有都不沾,本性自现,一觉即得。因此《心经》是很好的学佛之法,也是很好的修行之法,也是很好的觉悟之法,简便易学,简便易行,简便易得,于是得到了佛的赞许。

与《心经》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是“略本”与“广本”。
通过几个译本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到,鸠摩罗什的译本和玄奘的译本相近,都是直接从观自在开始,似乎没有开头部分,也没有结尾部分。但是在其他译本,开头部分与结尾部分都是有的,开头都从“如是我闻”开始,结尾都是“皆大欢喜,信奉受持”。因此很多人认为,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本内容不全,应属略本,而其他译本内容完整,应属广本。但后来发现,在日本的《大藏经》中有略本的译本,在敦煌石窟发掘的唐代古书中,也有这样的略本。因此有人认为广本可能是后人造经,头尾都是妄加的。
但不管怎样,我们现在看到的《心经》,存在这两种情况。
二是“度一切苦厄”句。
《心经》的这句话,在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本里都有,在智慧轮的译本中译为“离诸苦厄”,意思也与“度一切苦厄”相同,但是在其他多个版本中,都没有这句话,在现存的梵文与藏译本中也没有这句话。这句话是哪来呢?是否鸠摩罗什自己加上去的,而后来玄奘、智慧轮沿袭?但也有传说,玄奘的译本来源,是他在西行路上遇一僧人,口授传给他这部《心经》,其中有这句话。
不管这句话从何而来,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深远的。《心经》是由观世音菩萨所说,就因为这句话,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才深入人心。早先的观音菩萨像本是男身,后来观音菩萨像也变成了女身。
三是“心经”与“咒经”。
现在可见的《心经》版本,大多都译为“心经”,而鸠摩罗什则译为“大明咒经”,已失传的更早的支谦本也译为“咒经”。《心经》到底是“心经”还是“咒经”呢?许多人为此而争论。因为“心经”有心要、核心的意思,有浓缩佛法精髓之义。而“咒”是真言,有秘密义,是要专心口诵持行的。所以“经”偏重于义理,“咒”偏重于持行,义理是显的,持行是密的,两者有所差别。
这两种意见是因为各自有所偏重才产生的差别。《心经》的内容大体是一样的,取名有定义的意思,所以会有所偏重,但这个差别在名,不在实。
另外,也有人认为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在梁代《出三藏记集》及隋代《法经录》中,都已将它列入失译录,到了唐代智昇撰《开元录》才见此译本,因此鸠摩罗什的这个译本未必可信。
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但不影响此经的实质。

如何学习《心经》
如何学习《心经》?这可能是所有学习者的问题。其实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不去找学习方法,直接做就行了。如何做呢?就按照《心经》讲的去做。它说“观自在”,你就“观自在”。它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它说“照见五蕴皆空”,你就“照见五蕴皆空”。
当然,如何“行深”,如何“照见”,这里还是会遇到问题的。只要你别忘了“观自在”,这些问题都可以自解。因为“行深”是“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也是“观自在”,《心经》中所讲的一切,不过都是“观自在”而已。在观自在时,什么不是自在,这是自心可以觉知的。一旦觉之,统统不着,这就是观自在之法。
学习《心经》,在自心深处深入地体会,细微地体会,《心经》所讲的境界都是真实不虚的。一旦在心中验证、觉证、悟证了《心经》所讲的境界,便直入佛学心要。那时再看佛语,了然明白,如从己出。
《心经》虽短,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却是直行、直验、直证佛心之经。直下即是,直达本来,直了成佛,没有曲折,没有赘物。真是简白流畅,干干净净。所以《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部当下直行之经,验证了慧能说的“直心是道场”。

此书之成
2016年4月,我应邀赴成都讲智慧参悟之学。此次讲学由愚首和凡尘两位先生发起和组织,共集十数人,年长者已逾古希,年轻者刚届三十。大家分从南北各地,飞至成都,选择青城山畔一处环境好的宾馆,持续十几天,日日讲学不缀。所有的人都是从外地来此,放下了种种事务,专为学习,遂有隔绝俗事、世外桃园之感。一般在户外园中,近依园林小径,红花绿叶,远伴苍山溪流,青天飞鸟。空亭藤架,竹椅修篁,一杯清茶,几碟蔬果。有时遇雨,则移于室内,相谈真意,窗外淅沥。每日全天讲学,潜心深入,知见日日更新,几天连续下来,便有“行深”之得。其后数天,再换境而知,具体落实,于是改一个题目,择讲《心经》。结束后,大家分别,天南地北,各自东西。
这本书就是根据这次讲《心经》的记录整理成文的,也是这次相聚讲学的纪念。人生诸事缠绕,能有一次只为求学,万缘不顾,净心而来,在这纷繁的世界,谁能做到?我想这次的与会者只要拿起这本书,一段纯粹的时光就又回来了。
《心经》大约讲了2至3天。讲的方式很自由,有过全文串讲,也有个别地方专作重点讲解,后来大家随意提问,于是又随讲随谈。本书也就因此分为几个部分:一是对《心经》的全文串讲,这是本书的“《心经》全文讲解”部分;二是对《心经》的重点讲解,这是本书的“《心经》分段要点”部分;三是关于《心经》的问答和随机讲解,这是本书的“《心经》随谈”部分。后这部分时间不一,有时上午,有时下午,有时晚上,于是分了七块。
由于这次讲《心经》是临时起意,大家手上都没有参考书籍和材料,只有《心经》的二百六十个字,因此也只能依凭对这二百六十个字的实际觉知来讲学。没有书本,没有参考材料,没有佛学知识,很多人也都没有学过佛,所以都是从自心的实知实见上来讲的。
这次讲《心经》,与会者的收获或多或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个人都是凭心而知,因此只有实知,没有虚文。
原始录音中有很多问答,为了读者方便,大多都去掉了,这样文字干净些,以免妨碍阅读。根据这个原则,凡不利于读者阅读的东西,都做了修改和调整。比如与会者的名字,为了避免杂乱,在书中都隐去了,大家的发言都用“众”来代表。
这么做,也是对每个与会者的尊重。因为天各一方,不能将此文一一征询意见。“众”无我,就代表大家在此书中,以心相会,毋以我名。
谨以此书纪念与大家的这次聚会。
《金刚经》
前?言

因常与友人谈道,解金刚经的意唤自心中渐起。
千古以来,金刚经的境界是向上者的必经之道,且为之境。凡向上者,皆必经之才能再向上行。虽然历代多有解者,但因时代变迁,世境巨改,旧言成障,解多隔碍,故令今人难入。
金刚经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心之经,此经本不受时代的局限。受时代局限的是此经的文字,以及此经的解释。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一部今日的金刚经呢?以今日之解,成今日之经,使今天的人们,使在不同领域与文化的人们,乃至使整个人类,都能知道此经的真义,知晓自己的生命本来,这就是写作本书的目的。
金刚经是佛的觉悟境界。它虽由印度传来,却已成为中国佛学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智慧高度,为我文化中的无价之宝。故写作本书,也是要做这样一种努力:试将这颗金刚由沉寂深渊中打捞起来,让般若重光,波罗蜜再续,把金刚经的伟大力量释放出来,让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重新焕发出光彩活跃的智慧生命力,使之震醒我们的心灵,重塑人类的文化。

按今天的理解,金刚经是释迦牟尼教导弟子须菩提的讲课记录。讲课的内容,是智慧觉悟。简单地说,它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我是谁?这一切万有又是什么?何为本来?何为真实?何为真知?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人生的根本问题,须菩提因此而心中不安。所以佛将须菩提度至佛的境界。因为一切问题都是智慧问题,在佛的智慧里,一切皆解。
所谓金刚,即是本来;所谓般若,即是智慧;所谓波罗蜜,即是度达。而以智慧得知于本来,就是经。因为一切问题,本来无有;但得本来,万有尽明。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经般若波罗蜜而得至金刚,即在改变智慧之行中,了知我、万有、本来、真实、真知等根本问题。
金刚经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了我们:智慧是可以传授的,觉悟是可以增长的,人是可以改变的。
金刚经为佛境界,故解经即解佛境界;通经即通佛境界;叙经即叙佛境界;以现代白话讲经,即以现代白话讲佛境界。
令我知我,使生命自知自得,这就是佛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所以解金刚经,就是要为这个礼物洗去尘垢,重新将般若之花献给人类。

佛的觉悟,简言之,即不立有相。由不立有相,而明心见性。
人的一切知见,皆为有相,而一切有相,皆为心相。佛知此而觉悟,于是不执着于有相,而见实相,直至悟见本来。因此人之迷悟,即于心相而分判:不知心相者入迷途,觉知心相者行悟道。于是虽同为人类,却因行分两道而犹若天壤之别,两境形成巨大差异,以至人们不懂佛语,不明佛意,便以之为神秘,乃至以之为神圣。这是着于有相而生的误解。金刚经可以让我们入佛知见,知佛境界。故作此书目的,即为入佛知见,知佛境界,使人不误解佛的境界,不误读金刚经。故以《金刚经谛鉴·佛不立相》为书名。
谛者,真义也;鉴者,镜照也。所谓“谛鉴”,即以吾心、吾智、吾理为鉴,以鉴照、鉴见、鉴证金刚经之真义。唯有通过金刚经,乃可以吾心鉴佛心,以吾智鉴佛智,以吾理鉴佛理,是即所谓经。我鉴他,即是他鉴我,两知互鉴而意通,即佛家以心印心之谓。所以我作谛鉴,也是自鉴、明鉴、用鉴、示鉴、予鉴之意。
此经唯说如来,以此书作鉴,为照如来镜。

金刚经是一篇智慧文献。故由之而入智慧知见,方为知经。
佛为须菩提说法,将其引入佛的悟境,这是经。须菩提参究聆教,其所经历的由迷到觉的过程,也是经。佛与须菩提的这篇对话,成为文字之后,在人们读来,也是经。一个人读了这部经,经历了心灵的震动,产生了智慧觉悟,这也是经。读此经而不懂,却读之不懈,细心参究,终于渐入觉境,转换知见,领悟佛旨,这也是经。读此经而不能入,身在其外,庄严高奉,恭敬唱诵,这也是经。
所以经有多义。略举上述则为:佛度须菩提之经,须菩提觉悟之经,文字之经,读经而觉悟之经,读经而入经之经,供奉唱诵之经,等等。读经当知经,即先要知道自己心中给经的定位。
我解此经,是看其智慧觉境的高度。我把自己当作知者,把佛与须菩提都当作知者,以我知审彼知,知彼知,衡彼知,评彼知。以知遇知,不见身份。除灵知觉性,不带余物入此经。

写这本书,是要解决读经的问题。经若不能读,则形同摆设,毫无意义,甚至异化为迷信,误导众生。
金刚经是佛在世时的一次讲课记录,如果它是真实的,就应产生于2500多年前。当时的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有重要的细节与话语被忽视或遗漏?当时是口头传承,这中间是否会发生改变?以后记录成文字,是否会有所改动?再由梵文翻译成中文,是否会发生变异?前面的问题只能存疑,但后者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金刚经共有六个翻译版本,我们可以看到相互之间不仅在文字上,而且在意义上,都存在着差异,甚至差异巨大。说明翻译者是根据自己对原经的理解而写成的中文经文,那么我们所读到的金刚经,其实是翻译者所理解的金刚经。真实的金刚经究竟是什么样子,无法推断。此外,一千多年前的翻译文字,也会使今天的读者产生理解上的障碍。
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原因,翻译的原因,诸多原因,都会使经文产生断裂。它失去了生动性,变成了一篇难以知解的文字。但我们仍要感谢那些记录者、传承者与翻译者,因为将佛与须菩提的这次谈话从当时保留到今天,这真是一个奇迹。
当活的生命感受与智慧觉知成为了文字,而文字又成为了墨迹,它们再经过转述与翻译,变成了印刷品,我们就很难再经由文字看到本来的真心实意了。中间的隔膜就好像是一堵无形的墙壁,让我们总有碰壁的感觉。因此读经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突破历史障碍、文化障碍、文字障碍、知解障碍、注解障碍等等,将层层障碍化为乌有,把那些隔膜的文字还原为鲜活的知见,才能看到真实存在,重现佛的境界。
经文如墙,也如门。带着种种观念与别人的解释寻求入处,则经文如墙,百读不入。若能什么也不带,唯以本觉纯知、自然灵慧而叩,则经文如门,必会开启。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故我解金刚经,全体为三部:
部,《金刚经谛鉴》。
第二部,《点亮如来·金刚经谛鉴2》。
第三部,《理观佛境·金刚经谛鉴3》。
部为入经,入佛境界而知;第二部为得经,得佛境界而行;第三部为逾经,逾佛境界而见。读经为入经,入经为得经,得经为逾经,经乃因此成其为经。三部一体,为三个阶次,才得知、行、见之完整,方为真知佛境。
此书为先一,二三待续。

《心经》
《心经》全文讲解
【经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何谓“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是一个概念,“波罗蜜多”又是一个概念。《心经》的“般若”是音译,它的意思不好翻译,因为在中文里没有可以对应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用中文来翻译,一般会被译成“智慧”。“智慧”是中文里已有的概念,其意思与“般若”比较相近,但不能完全对应,所以译成“智慧”就比较勉强。
那么“般若”的意思应该如何理解呢?或许可以用“觉悟”的意思来理解。不过“觉悟”的意思也不好理解,它需要体会。如何体会呢?体会自己本来的而又见不到的存在。我是存在的,但是我却见不到我自己,因而我不知我。我知我,也就是认识自己,这是古往今来每一个人的难题。我能不能知我呢?当然能。如何才能知我呢?不能用常见的方式,而要有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就叫“觉悟”。“般若”的意思用在这里合适。
因此“般若”也是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不是指一般的知见与理解,不是指人们可以直接见到的东西,而是指见到不可直接见到的东西。如果你有了这种特别的眼光、特别的眼界、特别的见识,就可以叫“般若”了。
“波罗蜜多”是到达的意思。用“般若”的方式,见到了一般见不到的存在,这就是“波罗蜜多”。
人人都想见到,但是又都见不到的东西,能不能见到呢?能见到,只要你能用“般若”的方式,就可以见到。“波罗蜜多”是人人都企望达到的目的,但是如果没有“般若”,这个目的也就无从达成。所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般若”是有效的,要人们重视“般若”。因为有“般若”才有“波罗蜜多”,没有“般若”也就没有“波罗蜜多”。所以“般若”在佛学中被称为“智慧渡”,慧能在《坛经》中称“般若”为“大法船”。
“般若”心行而成经
“般若波罗蜜多”是在心知上说的,因此是一种心行。心行而达成了目的,就称为“心经”。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心经”。
“心”是我的知,“经”是行,行而达到了目的,这就是道。我的心通过“般若”的方式,见到了我自己的本来,达到了目的,知就通了,道就成了。有了道,只要依道而行,就必然可以达到目的,时时可以见本来,这就是“经”。
我们想去往一个地方,没有路不行,必须想方设法地去开路。开了路之后,再去就容易了,就不用再开路了,只要依路而行就可以通达,而且人人都可以走这条路。这就是道,也就是“经”的意思。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般若”的方式开出“波罗蜜多”的道,使人人都可以经此心行而达到目的。
“经”有经常、经过、经历的意思。路成为道,人人都可以走,这是经常的意思。而如何走,走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这是经历的意思。这部经其实就是讲述经历这个道的详细过程,告诉人们这条道要如何行,如何达到目的。其中要如何行,要遇到什么,经历什么,经过什么,后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到达了目的地。
每一个想要认识自己的人,都想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本来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世界,一切存在都在变化,而且无穷无尽,永远也看不完。我从何而来?我是谁?我终将向何处去?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疑惑。有没有永恒的存在?永恒如何才能见到?我是永恒的吗?这部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它讲的不是道理,不是理解,而是告诉你如何做到。你只要依照它说的方式,依道而行,自然就见到了你想见到的永恒。但你要想见到它,就先要离开这里,所以佛家把那里比喻为“彼岸”。你的心用“般若”的方式来见,经过了“波罗蜜多”行,就到达了彼岸,见到了你想见到的永恒。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字里的含意。



【经文】观自在菩萨。
句重要
在《心经》里面,句话重要。当然第二句话也很重要,每一句话都重要。所以《心经》要一句一句地读,因为每一句话都重要。但是我还是要说,它的句话重要。
句是“观自在菩萨”,这句话重要的是“观自在”三个字。
“观自在”有的译本译为“观世音”。鸠摩罗什那个译本就译为“观世音”。“观世音”与“观自在”,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意思其实都是“观自心”。所以即使是按“观世音”的翻译来理解,也不要理解到外面去。因为《心经》是讲心的,观世音的是心,故由观世音可以观自在,因为世音就是自在,所以它们是一个意思。
虽然是一个意思,但“世音”容易落外,“自在”容易向内,若从这部经的宗旨上说,译成“观自在”更好一些,指向更明确。不过,“观”字放在前面,所观就都是外,不是内,所以若从意义上论,翻译成“观世音”更准确,翻译成“观自在”倒可能使人误解。
“观世音菩萨”也就是中国民间为人们所崇拜的观音菩萨。这部经就是观音菩萨讲的经,所以起首就用“观世音菩萨”。
因此起首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按意义理解,一是按人理解。按意义理解,此经为观自在之经;按人理解,此经为观世音菩萨所讲的经。不过菩萨之名也与其意义相关,“观自在菩萨”就因为他是一个观自在者,于是而得此名。而一个观自在者所讲的经,当然也就是观自在的经。
谁在观,怎么观
《心经》字就是“观”。谁在观?《心经》讲的是自心,当然是自心在观。观什么?观自心。自心怎么观自心呢?开始就是一个大问题。
“观自在”是以心观心,但自心能观的就不是自心了,就跑到自心的外面去了。所以这里面大有文章。这个文章就在“观”字上。自心若能够观自心,这就是“般若”。所以“般若”是自心观自心的一种方式,因此又称“般若观”,或“般若观照”。
现在我打个比方,让大家体会一下这种自心观自心的方式,也是自在观、观自在的方式。
我面前有个杯子。谁在看这个杯子呢?是我在看。我看见杯子的时候,我必须在,否则我就看不见这个杯子。所以我虽然看不见我,但是我在看见杯子时,就知道这是我在看,就如同看见了我。如果没有看见杯子,我就不在这里;如果我什么也没有看见,我也就不知道我在。所以不管我看见了什么,我就在我看见的东西上。
我怎么才能看见我呢?我不用看见我,因为无论我怎么看,我都看不见我,只能看见我所见的东西。因此无论我看见了什么,都是我在看。若能于此恍然明白,也就如同看见了我。这就是“观自在”。若能如此观自在,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知道存在的规律,才能观自在
我怎么知道我的?是因为有知才知道的。但有知时,知道的都是它,不是我,所以有知还是不能直接知道我,只能知道它。但是我的存在,总是与它在一起,如果没有它,我就不存在,或者我就无从知道我存在。我是因为有它才存在的,也是因为有它才有知的,所以我要知道我,必须要有它,然后由它而知我。
我的存在,在心与物两边。心与物相对,才构成了我的存在。心之所以在,是因为心有所对。对待是两边,而心在一边。没有物的那一边,心的这一边也不成立。因此“观自在”就是观我在。一切所观,都是我在。明白这个道理,才能理解这部经为什么可以译为“观世音”。因为“观世音”的目的是“观自在”,而“观自在”其实是在“观世音”。
我在不是我,但我只能通过我在知道我,这是一种反观。反观不是观,而是觉,所以是反觉,或称反觉观。这个弯子转不过来,我就不能见我,也就谈不上“般若波罗蜜多”了,当然也就无法读懂《心经》。所以要想读懂《心经》,先要知道存在与认知的规律。
我这里只是简单地讲了一下存在与认知的规律,这个规律其实并不难懂。但是大家可以看一看历代的各种解读,会发现明白这个规律的人却并不多见。不知规律而解《心经》,当然就困难了。知道了存在与认知的规律,《心经》一闻就懂,没有难度。
观世音而悟我在
我在的地方不管是哪,都叫“世”。而世上都有东西,它们都有变化,有响动,这就叫“音”。“观世音”是说我所在的地方,不管在哪,都是我在的世界。如果没有我在的世界,我就无所在,我也就无所观。
世界永远在我的对面。世界里有东西吗?当然有,如果没有东西,对面的世界也就没有了,它就不存在了。大家在参悟的时候,慢慢就会发现,如果对面没有东西,世界就没有了。不过这个世界消失了,另一个世界就该有了。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还会有东西,否则那个世界也留不住。
所以我们存在时,永远在看世界。如果我们只知看它,我就看进去了,它会越看越多。而观自在正好反过来,看的是它,但悟的是我,所以我实际上是在关注我,结果它就越来越少,慢慢就从有物到无物,后它就不存在了。那意味着,我从它里面出来了。
进入一个世界是入世,从这个世界出来是出世。《心经》是讲什么的?就是讲由对面的世界出来的这个过程。人们都在看世界,向世界里予取予求,所以一般都是入世的;而观自在是出世的。所以从观自在来说这是深入,但是从世界来说这是出离。《心经》在“观自在菩萨”之后,讲了一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在理解上不要搞反了,以为是向我们存在的世界深入。不,这不是深入,而是出离。但如果不知道是出离,就会向对面的世界深入。方向反了,要理解《心经》就成了南辕北辙,也见不到《心经》所讲的境界。“般若”没有了,“波罗蜜多”又如何能得?
《心经》深吗?要看你往哪个方向看。往那边看深,往这边看浅。往那边看永远也见不到头,往这边看一步就到达了。所以我常说:彼岸不远,只有一步。说得再准确一点,一步都不多,因为多一步都不是。
存在是自然的,深浅是相对的,路走错了,即使苦苦努力,又有何益?真正的经都与努力无关,只与觉悟有关。所以读经要用觉,不要用力。许多人读了一辈子《心经》,还是读不懂,于是天天背诵。这样读经,就把经搞成了硬梆梆的石头。你把石头天天揣在怀里,即使捂一辈子,也捂不化。
悟是“观自在”
那怎么悟呢?见物要反觉,见所在要知自在,这就是“悟”,也叫“般若”。所以“般若”也是一种知见,不过这种知见不是常见,而是反见。反见也是智慧,但智慧的方向是反的。人的知见若能由向外转过来向内,觉知才能反过来,反过来才能自觉,自觉才会有深度,有深度才能够“行深”,这才是“般若波罗蜜多”。这是一个自觉自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觉悟的过程,也就是“心经”。
所以由“观自在菩萨”往后,讲的一大堆话,全都是过程。什么过程呢?观自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可见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消失。所有可见东西都叫“世音”,如果你只是在观世音,只是在观这些东西,那这些东西就全都立住了,就不可能没有了。但我在见它的时候,不是在观它,而是在反觉,在自觉,于是这些东西开始有,后来就没有了。
开始为什么会有呢?因为开始如果没有,就不会有反观,也就没有自觉了。没有它,我也没有了。我没有了,还觉悟什么?所以一开始我是有的,世界是有的,万物是有的,一切都是有的。
就因为我是在有里面,我才会迷糊,我才不能觉悟。所以我要想觉悟,就要从有里面悟出来。这就是“观自在”,也是“观世音”的意思所在。
回到《心经》的这个题目上来说,能够“观自在”的人才叫“菩萨”。如果你不能观自在,那就不能叫菩萨,就算你能救苦救难,也未必是菩萨。能救别人的人,先要能自救,自救就是观自在。菩萨是以观自在为标准的。
只需掉个方向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写。“菩提萨埵”是音译,本意是觉悟有情。
觉悟有情有两个含义:个是觉悟,第二个是有情。有情就是生命,是有灵觉的,没有灵觉就不能觉悟了。
一个有灵觉的生命,它知道觉悟自己,并且确实这么做了,这个生命就是觉悟有情。他能觉悟自己的存在,当然也可以让别的有情觉悟。你自己可以觉悟,也可以让别人觉悟,这个人就叫菩萨。所以菩萨首先要自度,才可以度别人,才可以救苦救难。而他自度的这个过程,就是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他若要让别人觉悟,让别人也得度,就是让别人进入这个过程,这也就是讲解和传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义所在。
总结一下“观自在菩萨”的意思:一个追求觉悟的生命,他在观自在时,他就在觉悟中,他是用观自在的方式觉悟的。
其实《心经》讲了这句话就够了,就已经讲完了。
为什么说讲完了呢?因为觉悟只需要掉个方向就行了。只要掉个方向,觉悟的道就有了。你有了觉悟的道,就行在觉悟之中,而这条路是没有止境的。
后面讲的那些话呢?其实可讲可不讲。因为行入觉悟之道,每个人的感受可能都不一样,不一定非得按照《心经》上讲的去行。否则就把道定死了。把道定死了,就不是道了。所以读《心经》的人,照着做的人,未必就能觉悟。否则,世界上读《心经》的人这么多,为什么见不到有谁成了观音菩萨呢?有人以为观音菩萨是他,不对,只要你能观自在,你也是观音菩萨。
须知,不管你讲什么,只要把它讲死了,就又成了一物。所以不要把经讲成一物,不要把道讲成一物。《心经》的“观自在”这句话讲得好,后面讲的话,虽然都是讲观自在的,但只是观自在的一种方式,结果反而可能使人忘了观自在。因为讲多了,往往就讲死了。
所以道只须掉个方向,少讲为妙。讲多了,反而多讲成物,道就不成其为道了。因此真正会讲经的人,讲出来的话,必须能够自解。我们读《心经》,先要具有这样的意识。没有这样的意识是难以觉悟的。读经不悟,读经成执,这样的人太多了。
《心经》中的不足
由此我们还能看到《心经》里的一个问题,就与它讲多了有关。就因为它讲多了,于是讲了一个止境出来。什么是止境?就是到头了,达到目的了。大家仔细看看《心经》,有开始,就是“观自在”有过程,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等等;有终止,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于是有始有终,好像从一个地方开始,到一个地方结束。这样讲当然很好理解,但这是俗行,只有世俗的路才是这样走的,有一个起点,有一个终点。但这不是道。《心经》这样讲,就落俗了,或者容易让人落俗理解。
道与俗不同,俗有止境,道无止境。若是行有止境,道就没有了,你就行在俗上。因为没有止境,所以只要把方向转过来就行了。道行是不断地觉悟,不断地观自在,这个“不断”是没有止境的,永不到头,永在觉悟中。这就是道行,这样也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很多很多感受,无穷无尽,不断新生,这才是“观自在菩萨”之道。
所以道是转,只要转过来,沿着观自在的方向行,你就入道了。入道,就够了。在入道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受,而且时时都是不同的,处处都是不同的。而且感受都是不定的,是无穷无尽的。有什么可讲的呢?又怎么讲得尽呢?
《心经》的篇幅很短,讲得很精彩。它方向讲得好,要点也讲得好,但却给人一种讲到头的感觉,所以又好又不好。没有止境,多好。无止,依道而行就行了。
至于见,你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关系,你只要观自在就行了。如果你很把自己见的东西当回事,也可以交流,但没必要放在经里,变成经里的一物。因为这些东西不成经。但是放在经里之后,人们注意的就是这些东西。因为物谁都看得见,但是道看不见。所以一旦有物,大家就全都热热闹闹地去解物了。大家不妨看看古来对《心经》的讲解,人们着意多的地方,大多都与道无关。
【经文】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是第二句的关键字。
现在看《心经》第二句话,“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里,“行深”二字讲得好。
“观自在”是换了一个方向,换方向而观,且观而不止,这就是道。所以道是行,没有行就不成其为道。道是观中行,行中观,所以才是“行深”,也是深行。
因为“行深”是行,所以“观自在”的观,不是静止的。“行”是动,是变,是不定的。“深”也是如此。所以“观自在”不可求静,不可求定,不可求止,当然也不可求终。所以“行深”二字讲得好,对我们是重要提醒。
人们爱讲打坐,讲入定,讲静修。不过“观自在”不是静,而是动,而且一直在动,一直在行。只有这样,才能“行深”。
当然,有所动就必须有所定。定了才能动,所以定中是变,不是定。“行深”恰好说明“观自在”是定,但“观自在”之定,观的却不是定,而是变。所以定观见变,变观见定。“观自在”不是为了见定,而是为了见变。然后,你要是见了深变,才能见到真定。深变是“行”,真定才是“深”。但是真定是见不到的,必须通过可以见到的深变来体现。所以在“观自在”中,不可着定相,也不可着变相;不可着动相,也不可着静相;不可着有相,也不可着空相。
《金刚经》
篇?金刚经文本
本篇说明

这篇金刚经文本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鸠摩罗什的金刚经译本是历通行的译本。其译本语言流畅,经中的意义表达得也好,故为人们所采用,成为金刚经的通行读本。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所常说的金刚经,其实说的是鸠摩罗什的金刚经译本。所以本书也以鸠摩罗什的译本为金刚经文本。
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东晋龟兹国(今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早期游学天竺,后归故国,被奉为王师。前秦时符坚派吕光率兵迎取,后符坚兵败,吕光自立为王,留鸠摩罗什于凉州十数载。后秦时吕光兵败,鸠摩罗什乃迁于长安译经,被礼奉为国师。鸠摩罗什的主要译著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以及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论、阿弥陀经、维摩诘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了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其所译经典,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影响深广。其门下弟子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昙影、僧导等,也都卓有成就。

历史上的金刚经译本一共有六个,除后秦鸠摩罗什的译本之外,还有北魏菩提流支、陈真谛、隋代达磨笈多、唐代玄奘和唐代义净的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与义净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他们都翻译了金刚经,可见此经地位的重要。
六种译本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长处。曾有人专门做过译本间的对照比较工作,并且有专门的论述,这对解读金刚经是很重要的。但因版本与翻译研究已属另一个专题,牵涉的问题较多,受篇幅所限,其他五个译本,以及有关的比较研究,就不在这里作引用和探讨了。因其他译本皆不流行,故本书仅以鸠摩罗什的译本作解读,以应读者所需。
在下篇“金刚经诠释”中的“释读”部分,本书也酌情参引了其他译本的一些文字作为对照,读者可以从中略窥其他译本的不同特色。

金刚经的经文,其实是佛与须菩提的一段对话记录。以往金刚经曾被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为段落,并附加有标题,流行的是梁昭明太子所作的三十二分目。人为地划分章节段落,这或许有利于人们的阅读与理解,但却有失去对话现场感之嫌。因此本篇没有采用,以保持经文的原貌。

既然经文是对话体,那么其段落就应该是在对话中自然形成的。所以经文应以一个人的讲话为一个自然段。本篇经文即如此处理,并在每个自然段前加了顺序数字,以〔〕符号标注,以便于读者对经文语句进行查找。

经文中有些概念需要注释。但因下篇“金刚经诠释”是对经文的逐句解释,在其中的“注解”部分已有详细的注释,这里不再作注。

经文全部采用黑体字,比正文大一号,以示庄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1〕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缽,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2〕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3〕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4〕“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5〕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6〕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7〕“不也,世尊。”
〔8〕“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9〕“不也,世尊。”
〔10〕“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11〕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12〕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14〕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15〕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6〕“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17〕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18〕“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19〕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20〕“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21〕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22〕“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23〕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24〕“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25〕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为,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26〕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27〕“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28〕“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29〕“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30〕“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31〕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32〕“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33〕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34〕“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35〕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36〕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37〕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上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38〕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39〕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40〕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41〕“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