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NT$
908.0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NT$
439.0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NT$
500.0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NT$
959.0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NT$
407.0

《
有底气(冯唐半生成事精华,写给所有人的底气心法,一个人内核越强,越有底气!)
》
售價:NT$
347.0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探讨秦统一历史进程中君主权力的巩固与发展,聚焦“集权君主制”下与秦君关系密切的政策、口号、名号、信物,进而从这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政策探讨商鞅“农战”政策推行及与“君——官——民”政治结构的互动;口号探讨秦君臣“并天下”政治表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名号探讨秦自战国献公、孝公以降君主称谓的使用变化与“皇帝”名号的出现;信物主要围绕兵符、帝玺与玺书,梳理制度源流,揭示政治文化意涵,进而思考君主在军事、政治活动中的角色及地位。以往之秦史研究,“政策”内容虽然系统、明确,但是执行情形却会存在调整、产生波动;有关“口号、名号”的思考,学界之前措意较少,梳理相关“口号、名号”,有助于体察战国至秦统一政治秩序的演进;而“信物”政治意涵丰富,诠释着秦君在秦统一过程中的角色及定位。本书立足史料,旁征博引,钩沉典籍,分析细致而深入,读者在了解秦代种种变革举措之后,便能理解秦“初并天下”的政治现实之顺理......
|
目錄:
|
总序
序
绪论
一 对象与意义
二 概念与思路
第一章 商鞅“农战”政策的推行与秦君集权
一 引言
二 商鞅“农战”政策肇创与“君一民”联结
三 《商君书》所见秦民群体划分与“农战之民”的出现
四 “士大夫”“官人百吏”考辨——兼论秦君对“官一民”关系的制约
五 惠文王以降“农战”政策调适及“资人臣”“徕民”问题
六 吕不韦、《吕氏春秋》与“农战”政策波动
七 “事皆决于法”“外攘四夷”:始皇帝前后期政治的两次转向
八 始皇帝后期事业的继续:二世“ 始”诏书与“用法益刻深”
九 以“术”辅“法”:二世后期的政治特征与帝国覆亡
第二章 “并天下”:秦君统一功业的历史定位与政治表述
一 问题的提出:“大一统”观念与上古帝王世系建构
二 帝王世系背景下“一统”观念在上古史的扩展
三 “并天下”:秦超迈前代的用语选择及其内涵
四 复归“大一统”:汉承秦制到上接周统的再次转变
第三章 秦君名号变 与“皇帝”的出现
一 学术史回顾与问题所在
二 “公”“王”之间:说“周致伯于秦孝公”
三 “秦惠文君”辨——兼论战国的君称分类
四 “君为王”的内外政治秩序变动——兼论“王”与“天子”称谓
五 “分天下”:“帝”号下政治秩序新释
六 “并天下”与“皇帝”的登场——兼论封建之议的实质
第四章 兵符、帝玺与玺书:秦君政治信物的行用及流变
一 体例与用字:秦栎阳虎符再辨
二 用语、格式及省减省称:秦、汉兵符的演变线索
三 史料拟补与秩序构建:也说“皇帝六玺”
四 “六玺”前史:秦汉“皇帝信玺”考
五 “帝之下书”与符、节、诏的配合行用
六 玺书发兵与《独断》“制书”条考辨
七 西北汉简所见“诏书”与“皇帝玺书”
八 玺书史例及汉唐制度源流——兼论宣帝赐陈遂玺书事
九 秦“命”“令”、“制”“诏”及矫玺发卒
结论
参考文献
各章初刊及修改情况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