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1)全景式展现1949年后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中上海钱庄的因应历程;
(2)大量运用未刊档案和多种文献史料,分类评析80家钱庄营运特点;
(3)借镜上海钱庄的后时光,回溯与反思民营传统金融业的兴衰历史。
|
內容簡介: |
上海钱庄是近代中国典型的本土金融机构,在其延绵存续的200余年里,经历了频繁的政局动荡和金融风潮,在机遇或危难面前,上海钱庄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进取、抗争,还是顺应、改革,都将上海钱庄的存续演绎成一部跌宕起伏、生生不息的历史。上海解放后,面临又一次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新时代,上海钱庄又将如何自处,做出怎样的选择?本书从多视野和多层面,以递进式的分析,考察上海钱庄在1949-1952年后时光里的生存状况,并阐释其终融入大时代的必然性。对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高校金融专业师生,以及金融史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
關於作者: |
张徐乐,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兼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货币金融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
目錄:
|
导论/1
第一编
第一章制度变迁中的上海钱庄/15
一、 晚清变局中的钱庄/16
二、 自由发展时期的钱庄/18
三、 强权监管时期的钱庄/22
四、 抗日战争时期的钱庄/27
五、 恶性通货膨胀中的挣扎/31
第二章新政府严格监管下的钱庄/40
第一节上海解放之际的钱庄/40
第二节新金融秩序的建立/51
第三节钱庄业务方向的转变/72
第三章同业组织职能衰退中的钱庄/86
第一节应对时局变化/86
第二节奉命改组合并/104
第三节同业组织衰退的影响/119第四章金融风潮中的钱庄/129
第一节金融风潮爆发/129
第二节风潮原因探析/139
第三节风潮后的思考/150
第五章上海钱庄的生存努力/155
第一节成立联营集团/155
第二节加入联管组织/171
第三节公私合营道路/183
第二编
第六章56家停闭钱庄/189
第一节初期整顿中停闭的钱庄/189
第二节金融风潮中停闭的钱庄/197
第三节联营联管中停闭的钱庄/218
第四节56家停闭钱庄主要特点/224
第七章24家合营钱庄/231
第一节早期的汇划钱庄/231
第二节战时成立的钱庄/242
第三节战后出现的钱庄/245
第四节生存原因的分析/251
第三编
第八章隐匿官僚资本: 敦裕钱庄清理/269
第一节违法行为被揭露/269
第二节漫长的清理过程/275
第三节敦裕钱庄的结束/281
第九章风控失败:安裕钱庄倒闭/286
第一节配合新政府监管/286
第二节激进的经营作风/295
第三节安裕钱庄的清理/304
第十章落幕之舞: 福源钱庄的努力/312
第一节接受新政府的监管/312
第二节风潮时期业务倒退/320
第三节选择联合经营方式/326
第四节联管时期业务衰退/339
第五节加入公私合营银行/348
余论上海钱庄历史演变和归宿的思考/353
|
內容試閱:
|
序 言
张徐乐博士撰写的《上海钱庄的最后时光——20世纪50年代上海钱庄研究》(以下简称《最后时光》)即将出版了。这部钱庄史和上海金融史研究领域的新著,非常值得细读。
钱庄属于中国本土的传统金融业,在上海开埠前后,曾是上海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即便是外商银行进入上海后,在与中外贸易相关的金融市场的拓展方面,钱庄特有的信用工具和业务联系,发挥过关键性的作用。自19世纪末华资银行业诞生后,钱庄依然是金融业三大力量之一,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金融市场行情的制定者,不仅钱业内部有成熟的汇划制度,钱庄也掌控着华资银行业之间的资金清算。自20世纪30年代起,华资银行业成为现代意义的金融市场的主导者,钱业不可挽回地被边缘化,甚至曾经处于险象环生、生死存亡的困境,但仍被视为上海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小工商企业和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直到1952年底,依然存续着的各家上海钱庄整体加入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上海钱庄业的历史进程最终落幕了。
迄今为止,在所有通贯性金融史教材和著作的框架体系中,都不乏以上海钱庄为代表的近代钱庄业的叙事;但是,以钱庄为专门对象的著作,却屈指可数。被较多研究成果引述的施伯珩著《钱庄学》、潘子豪著《中国钱庄概要》,均刊行于1931年(1992年被列为《民国丛书》第四编第34种得以影印刊行)。此后,张国辉著《晚清钱庄和票号》于198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陈明光著《钱庄史》199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至于冠名“上海钱庄”的著作,则更为罕见。李权时、赵渭人撰《上海之钱庄》于1929年刊行,全书篇幅仅3万余字;郑亦芳著《《上海钱庄(一八四三~一九三七)——中国传统金融业的蜕变》于1981年在台北刊行。在海外,美国密歇根大学汉学研究中心于1976年曾刊行麦克埃尔德瑞所撰《上海旧时银行(钱庄)1800~1935》。上述各种钱庄史和上海钱庄研究的专著,其论述的下限均止于1930年代中后期。基于上述情况,《最后时光》的主要叙事自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到1952年底,不仅在整体意义上充实了钱庄史研究的薄弱领域,更是填补了以解放初期上海钱庄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空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