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74.0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NT$
286.0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NT$
2195.0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NT$
308.0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NT$
539.0
|
編輯推薦: |
《记号》这本诗集试图以各种各样的角度去探索世界,思考世界,诗人极少停留在私人情感的层面。哪怕是平常的事物,他也要挖掘其背后,以更深广的视角探查其于世界的模样。诗人也勇于做格式的尝试,认为通过格式的限制,可以获得预想之外的诗性建构。
1.游以飘的诗总是充满历史想象与人文关怀,意象亦非常跳跃,内容总会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
2.诗人不局限于以往的创作风格,力求不断地突破,这也是其诗创新性的重要支撑之一。
|
內容簡介: |
诗集《记号》收录了新加坡著名诗人游以飘的现代诗新作。内容包括对生活的回应、对世界和历史的思考、咏物等方面。游以飘的诗作着重显示个人与族群的重叠,形成繁复语境的多种面向。书中对诗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各种实验,让格式给词语带来某种束缚,看诗性能否形成某种形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与力量,更思索个人如何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又如何在更大的语境里运作。诗人希望这本诗集能够是一个深刻的记号,通过自己的诗,握住词语的钥匙,通向世界。
|
關於作者: |
游以飘,本名游俊豪(Yow Cheun Hoe)。1970年在马来西亚霹雳金宝出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任教于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华裔馆馆长、中文系主任、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2016年创立“南洋诗社”“南洋诗会”。以中文创作诗,曾获花踪文学奖新诗首奖、新加坡金笔奖中文诗歌第二名。出版诗集《流线》《象形》,与友人出版散文合集《十五星图》。担任第27届柔刚诗歌奖(2019)终审评委。
|
目錄:
|
001 散 步
003 一 寸
005 二 寸
007 三 千
009 细 雨
011 冒 号
012 主 流
014 支 流
016 野 餐
018 大 同
020 小 异
022 一 成
024 消 息
027 石 头
029 弦 索
031 无 限
034 线 索
037 昼 夜
039 且 让
041 戏 仿
043 嵯 峨
045 窥 豹
047 飞 蛾
049 杂 耍
051 纸 条
053 阁 楼
055 蜻 蜓
058 蝴 蝶
060 湖 水
062 木 偶
064 星 期
066 时 代
068 繁 星
070 风 神
072 雷 同
074 春 望
075 破 晓
077 借 宿
079 工 具
081 更 漏
083 迷 失
085 暗 示
087 远 方
089 允 许
091 造 句
093 小 说
095 旱 魃
097 身 份
099 认 同
101 技 艺
103 感 情
105 雕 像
107 借 光
109 花 样
111 书 店
113 傲 慢
115 偏 见
116 峰 塔
118 野 史
120 简 史
121 邮 票
123 铜 像
126 拾 遗
128 有 名
130 无 名
131 未 名
133 热 闹
136 码 头
137 万 物
139 螺 丝
141 边 境
142 回 声
144 壁 虎
146 史 前
148 魔 法
150 小 令
152 故 事
154 索 引
155 渡 口
158 偶 然
160 记 号
162 抒 情
164 街 角
166 刺 猬
168 假 寐
170 大 写
172 小 写
174 夜 谈
176 万 能
178 深 渊
181 脸 谱
183 东 南
185 周 记
|
內容試閱:
|
序
戏仿与魔法
这集子《记号》里面的诗,从2018年6月开始,写至2020年6月,两年之久,上接《流线》(2016)、《象形》(2020)。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出版了不少诗集,有一本书名为《夜晚的故事》,后记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一本诗集无非是一系列魔术手法。一个功力有限的魔术师靠他有限的手段尽力而为之。不适当的含义、错误的韵律、细微的意义差别都可能搞砸他的把戏。
实在警惕至极,诗人不但要构想出奇,而且要炼字制胜。不能对过去所有文学的规范,也不能对个人以往的风格习以为常,掉以轻心。况且,在不断变动的现实与想象之间游弋,诗人更要处理世界的表面、词语的后面、哲理的脉络等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诗性。
大概28年前,读大学本科的时候,虽然主修历史,副修文学,却也修了一些艺术课。记得大一上艺术导论,老师花了几堂课的时间,跟我们反复讨论何谓美学,解释柏拉图的模仿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将之拓展的诗学。起初懵懂,却也兴奋,觉得艺术迷人。
希腊的模仿论,以及随后的各种文艺理论,都围绕如何反映现实的命题进行思考,并且实践各种手法。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大学本科接触这些理论后,逐渐在词语与现实之间推敲各种距离,考虑如何适用于每一首诗,实验各种再现现实的技巧。
我常常说,诗是对现实的二度抽象化。第一度,现象融入词语。第二度,进入词语后面的庞大系统。在错综复杂的脉络里,各种具象与抽象互叠,真相与假相交错,诗是万象的巧妙再现,万物的微妙勾勒。
最近,陈维彪问我,为何在我的诗里很少看到我个人,很少属于我个人的情况。我跟他说,我其实也在想着,为何我不多写一些个人的情绪、感觉、感情,多写一些自己的日子与生活?
其实,我思索得更多的,是个人与族群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如何在更大的语境里运作。
就像我写的《万物》:“你看到许多信仰/流水的粼光/北方的星星/南方的花季/这些定律的发生”,“可你也看到那些/唐突无序/野生的词语/等待你的命名”。
诗是诗人对现实的再现,词语经过处理后的仿摹、模拟。我的一些诗作,致力对族群作出折射。在《戏仿》,我勾勒诗在更大范围里写作,其实是环境使然,是因为语境围拢着族群与个人,而个人回应着族群与语境:“郁闷的上午与下午,戏剧化/何以表演化一族群的文化史”。
的确,有一些诗作,显示了个人与族群的重叠,构成对更大语境所采取的态度,调动的策略,譬如《魔法》:“就像魔法棒,换着把戏/沉甸甸的包袱,无分量的细软/都要变成及时的法宝”。
在上一本诗集《象形》中,我尝试做了一些格式上的实验:有的诗分成两行一段,整首共八段,题目与诗的第一行的语意连接,格式是2×8;有的诗分成两行一段,整首共九段,2×9;有的诗分成四行一段,共四段,4×4;有的诗没有分段,全长33行。
这样的尝试,是想让格式给词语带来某种束缚,看诗性能否形成某种形态,产生不同的声音与力量。诗集《象形》出来的效果很不一样,可以说那些束缚其实成为某种结构,让诗性获得某种建构,诗的质地因此产生变化。
这一本诗集《记号》,沿用了这些格式。2×8,包括《一寸》《三千》《细雨》。2×9,包括《野餐》《石头》《弦索》。4×4,包括《冒号》《偏见》《码头》。33行,包括《嵯峨》《杂耍》《允许》。
与格式的互动,逐渐有了微妙的改变。上一本诗集,很多时候,是先选定了格式,然后让词语在里面彼此冲击,冶铸为轨道,形成诗。而这一本诗集,常常发生的情况是,开始想到了一些意象与语句后,它们自然就导向了某种格式,引来其他的词语,最后成为诗。
当然,有些没有固定格式的诗,我也继续经营的,例子有《散步》《无限》《铜像》。
经此以后,对于格式与内容,它们各自所属的重要性,它们之间互动或不互动的选择性,我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此外,在这本诗集中,我开始写作咏物诗,借着生物为意象,召唤言外之意,在我编织的诗的界面里,生成现代的符号。这样写成的诗,包括《飞蛾》《蜻蜓》《蝴蝶》《壁虎》。
咏物,形成跟世界联系的通道,就像《飞蛾》所写:“你的轻功,我从不担心/至于你的重负,想来是一种必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频道/你的滑行是美丽的呼声/或者一声叹息”。
这些年,跟一些作家交流,就像跟另一场域、另一组合的词语在互动。这样的缘分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有些诗是为他们而写的,感谢他们跟我讨论诗与文学。
这些诗,有赠给欧阳江河的《窥豹》、赠得一忘二的《春望》、赠柏桦的《二寸》、赠车前子的《线索》、赠泉子的《湖水》、赠飞廉的《风神》,他们是中国的诗人。还有一位是新加坡的朋友,黄广青,我给他写了《星期》。东西是中国小说家,跟他特别投缘,也就写了《小写》。
诗人,跟小说家是一样的,都要写出自己的特色。马尔克斯,这位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以《百年孤独》闻名于世。在如何再现现实,作家应该如何拥有自我的特质的问题上,马尔克斯曾经这么说:“对于现实的诠释,如果不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只会让我们更为不被了解,更不自由,更孤独。”
英国作家福斯特说:“一首诗是真实的,如果它掌握了所有。信息,会指向其他的事情。一首诗,会指向自己,而不是其他。”
我的诗《记号》,写着:“法师靠星象/我们则象形”,“流离的水纹,成为你的/只此一人,一族的手印”。
我希望这本诗集,能够是一个深刻的记号,指向自己对诗的企图,而通过自己的诗,握住词语的钥匙,通向世界。
游以飘
2020年12月
时代
最好的,最坏的,凑合着
不就是我们的世界,与道路。
远方有战争,近邻有爱恨,难得
糊涂的我们,活在火的洪炉,水的容器。
轰轰烈烈的大事,细细碎碎的小事,
从每日新闻、周刊、月刊出发
来到我们的面前,无不照单全收,
不得不筛选:有关系的;没关系的;
娱乐的;严肃的;爽利的;假饰的。
皮肤的春潮,耳朵的秋风,
回旋的指纹在辩证身份的真与假,
开合的嘴唇在论述立场的对与错,
一个时代的硬道理,与软骨头。
在无所不包的语境里,
我们既回不去,又仿佛走不出去。
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不就是我们的相遇,与互撞。
温饱之余,想点别的,做点别的。
这么新鲜,又这么陈旧的时间
不知所终,裹挟我们在内;
而心爱的历史,置身事外。
邮票
原谅我的一厢情愿
只收集某一个来处
某一些图像的邮票
高清的鲜明的花卉
动静各精彩的飞禽
走兽,以及缩小的
却又壮丽的山水与
建筑,深刻的符号
特别让我长久入迷
那遥远的地方有你
寄来的信件,仿佛
有事,却若无其事
邮票前面是你眼睛
后面,有你的指纹
以后会来不及握住
那些思念邮戳为凭
在集邮册与首日封
封印齿状的不妥协?
万物
你不用过于害怕
加入少数
也是全部的一部分
也是万物
天地间的所有
就像文件夹的分类与收藏
你只需学会打开
自己
进行自己的叙事
就像某个神
也像诸神
无论黄昏,或者清晨
无论某年
或者许多年
你看到许多信仰
流水的粼光
北方的星星
南方的花季
这些定律的发生
可你也看到那些
唐突无序
野生的词语
等待你的命名
如此便够忙活的
修道士,预言家,建筑师
一位诗人
以及其他许多的诗人
解释繁复的面具
认识内核
为脚注而烦恼
为韵脚而愉悦
为无穷数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