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編輯推薦: |
《观复猫:书中自有观复猫》讲述了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猫的神秘记载。涉及野史传说《稽神录》《酉阳杂俎》,专业著述《宣和画谱》《格古要论》《石渠宝笈》,严肃史书《二十四史》《清史稿》,更有真正为猫而著的《猫乘》《猫苑》。那些猫的成精变化、久已失传的相猫术、为猫起名的学问、符咒一般的纳猫契,以及猫族的开疆拓土,读来让人咂舌惊叹。
观复猫天团成员众多,对马未都先生来说个个都是手心里的宝。在本书中,和读者见面的观复猫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花飞飞和花荣荣、长相俊美身手矫健的布能豹、眼神纯真活泼搞笑的左罗罗、自带神秘气质却无比温柔的韩昏晓、女侠令狐瞳和她的小女儿令狐花,以及倾国倾城的美喵杨玉环。且看观复猫的“马霸霸”如何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这些猫宝贝!
|
內容簡介: |
《观复猫:书中自有观复猫》全书分两部分,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古代记载猫的古籍与诗歌,介绍了中国独特的猫文化。讲述了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猫的神秘记载。涉及野史传说《稽神录》《酉阳杂俎》,专业著述《宣和画谱》《格古要论》《石渠宝笈》,严肃史书《二十四史》《清史稿》,更有真正为猫而著的《猫乘》《猫苑》。那些猫的成精变化、久已失传的相猫术、为猫起名的学问、符咒一般的纳猫契,以及猫族的开疆拓土,读来让人咂舌惊叹。 第二部分则以图文形式,讲述了收养在观复博物馆的8只观复猫的故事,观复猫天团成员众多,对马未都先生来说个个都是手心里的宝。书中除了分享观复猫日常生活的同时,每只猫还介绍了一件观复博物馆的文物,搭配精美图片,有趣又涨知识。
|
關於作者: |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创始人,文化学者。在文物、写作、传播等文化领域均有建树。1996年,马未都创立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马未都是一位爱猫人,2003年收养了一只流浪的中国狸花猫,取名“花肥肥”。随后十几年间,观复博物馆陆续收养了几十只猫。
在马未都的创意和推动下,“观复猫”品牌正式创立,猫咪们成为观复博物馆的猫馆长。马未都希望以可爱萌猫的形象,用更为轻松的形式,传播和讲述中国优秀文化。
|
目錄:
|
博大精深的喵星文化
第1爪 花飞飞
第2爪 花荣荣
第3爪 布能豹
第4爪 韩昏晓
第5爪 左罗罗
第6爪 令狐瞳&令狐花
第7爪 杨玉环
|
內容試閱:
|
博大精深的喵星文化
大家好,我是观复博物馆的学术馆长蓝毛毛。本馆长这次出马,是想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找出喵星人的独特文化。
蓝毛毛可以自豪地说:猫在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融入史,一部亲民史,一部走下神坛的传奇史,其间所形成的“猫文化”,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神秘且博大精深,甚至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一 猫跃龙门
“成精”一词,早出自中国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借黄帝之口,形象地阐释了变化成人的过程。
“人始生,先成精”一句,明确告诉我们:成精,人之始也。人如此,猫亦然。这就难怪有时古籍记载的喵星人具有人的特性、人的感情。这些古书中的猫前辈,有的通晓外语,能说会道;有的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有的有情有义,聪明忠贞。
古籍中有一类喵星人,似乎更加偏重“术”的应用,它们各显身手,万径归一,在“成精”道路上大胆尝试。还别说,真有得道者。唐末五代时期道士谭峭所著的《化书》,讲述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蓝毛毛今摘录其中句子并对应举例如下。术有巧拙,大道归一,望诸位读者深思耳。
龙化
《化书》曰:“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 龙,神通变化者也。成精之道,一曰化龙。
据宋代的《稽神录》记载,五代十国时有一位叫唐道袭的枢密使,就亲眼看到了家里的猫化身为龙的全过程。
1100多年前的那天,夏日大雨,唐道袭闲来无事,雨天吸猫,欣慰地看着自家萌猫嬉戏于屋檐流水下,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本是岁月静好的时刻,却异变陡生!唐道袭突然发现,自家猫的身形竟然越来越大,直到前爪倏地够到了房檐。这时,“雷雹大至,(家猫)化为龙而去”。
不死
《化书》曰:“物有善于蛰藏者,或可以御大寒,或可以去大饥,或可以万岁不死。”
还是宋代的《稽神录》,又有一猫“甚俊健”,主人特别喜欢它。然而公元951年6月的一天,此猫去世了。主人爱猫心切,不忍弃之,将其“犹置坐侧”。但天热易腐,几日后猫尸体即腐烂了,散发出臭味,主人不得不将之处理,扔到了秦淮河中。没想到腐猫一下水,突然活了,浮沉河水中。主人一看爱猫复活,下意识赶紧下水救猫,没想到后猫虽被救上来了,主人却被溺死了。
出了人命,即是官司。官府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捕获了这只死而复生的猫,众人将猫套上绳子锁在了门内,准备作为呈堂证供而结案。没想到在将“猫证”呈堂之前,猫即“断索啮壁而去”,从此再没有出现过。
所欲
《化书》曰:“心之所欲,气之所属,无所不育。”一句话,想什么,成什么。想变形,从心气来。
据此,金代药学著作《洁古老人珍珠囊》记载了如下方法:“用蚕豆四十九粒,阴阳水浸。端午时,咒之,埋室西北地下,令猫踞其上,七日化为猫精。”此法中提到的阴阳水是何物呢?通俗地说,阴阳水指一半凉水加一半沸水。 同样炼气化形的方法明代也有记载,出自明代志怪笔记《说听》:“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
但养过猫的人都知道,让猫老老实实在一个地方待着不动可太难了,所以猫要成精化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万态
《化书》曰:“疏之为万象,别之为万态。” 变化之术,发诸万端。猫跃龙门,吸月饮露,各显所能。但也有猫,脚踏实地,本分做猫,即便有得道升天的机会也不屑一顾。我们都听过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从没见过家猫也跟着升仙的。这种重要场合的缺席并非偶然,《山川记异》有云,“世传燕真人丹成,鸡犬亦升仙,而独猫不去”。猫不去之洞取名“仙猫洞”,在“河南永宁天坛山”中(今属河南省济源市)。 还有的猫前辈,成精后得意忘形,祸害百姓,被道士替天行道,功毁身亡……清代袁枚的《子不语》中记载,张天师斩妖除魔后自豪呐喊:“此妖已为雷诛矣!”屋主回家一看,“屋角震死一猫,大如驴”。 这正是: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有斯天道,下济光明
正直为神,正气化精
闲邪存诚,善恶有应
二 亦真亦幻
猫的眼睛似乎有种魔力。
当你不看猫眼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个软萌的生物,被毛柔软,体态娇娜,敏捷如电或者绵软如水,真是个可爱的小东西。
但是,如果你对上猫的眼睛,你的心里会有另一个声音:好像不单单只是可爱。
猫的那双眼睛随四时变换,极似一对没有感情的宝石,又仿佛时刻泛着精光。它们好像知道很多,又好像有千言万语,看透了你却从不露端倪。只要你注视过猫的眼睛,你很难相信它比你低等,这就是猫眼的魔力。
记载猫眼睛特点早的古籍始于唐代。在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首次出现了猫的汇总性总结,其中有“猫,目睛暮圆,及午竖敛如线”之句。的确,猫睛除了颜色让人感到多彩梦幻,其瞳孔会随时而变的特点又添一层神秘。
因时而易,在古代这是易学大师们的研究范围。宋代的《物类相感志》、明朝的《易经存疑》都记载了一首相似的歌诀,总结出了猫睛四时变换的规律,其歌曰:“子午线兮卯酉圆,寅申己亥如枣核,辰戌丑未杏仁全。”猫睛依照不同的时辰,形状时细时圆,还被形容成了枣核和杏仁。
凭着这种特性,咏猫的诗歌中经常提到猫睛。在画中则更有趣,根据猫睛,鉴赏者能判断出画中描绘的时间是日朝、日中还是日暮。北宋的《梦溪笔谈》就记载了欧阳修赏画的一则趣事。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名《牡丹丛》,画面上一丛盛开的牡丹下有一只猫。欧阳修欣赏之余,总觉未得真味。一日亲家吴正肃来串门,一见画则断言:这画的是大中午的牡丹花。欧阳修追问缘由,吴正肃答言:“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欧阳修恍然领悟古人画意。
到了明清时期,中西交流碰撞频繁,国人敏锐地发现了异国之人的瞳色差异。《明史·外国六》中就将干系腊国(今天的西班牙)人的眼睛用猫睛比喻:“其人长身高鼻,猫睛鹰嘴,拳发赤须。”
事实上,这种类比非常准确。同时有另一种和猫睛相似、几乎乱真的东西被外国人带到了中国,那就是——猫睛石,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猫儿眼”。
民族融合的元朝,张可久写下元曲《南吕·一枝花·梁州第七》,其中出现这样一句:“猫眼嵌双转轴乌金戒指”,明确地说明了猫睛石这种宝石的存在和用法。这大概是猫睛石可查到的早记载。
但在正史中,猫睛石的出现要到《明史》,早可溯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史·外国七》记载“猫儿睛”作为宝石购自“阿丹国”(今亚丁):“永乐十九年,中官周姓者往,市得猫睛,重二钱许。”到了嘉靖年间,经济发展,《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猫睛、祖母绿诸异宝”已经被嘉靖皇帝大量购入。
同时,明朝关于猫睛石的赏鉴业已成形。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是中国现存早的文物鉴定专著。在这本早的鉴宝书中,已经记载了猫睛石的鉴赏方法:“猫睛出南蕃,性坚,黄如酒色。睛活者,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猫儿眼睛一般者为好,若眼散及死而不活者,或青黑色者,皆不奇。大如指面者尤佳,小者价轻宜相嵌用。”这段话说明了猫睛石的产地、外观、优劣和用途。
南蕃,很可能指今天猫睛石的主要产地斯里兰卡。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猫睛石》中明确说:“猫睛石出细兰国,光色一如睛,佳者瞳子随时变换,大如指面,值千金,如钱无价。”细兰国,也作“锡兰国”,正是斯里兰卡的古称。
猫睛石色泽多为黄、绿色,磨成半球形的宝石在光线照射时,表面会出现一条细窄明亮的反光,犹如猫眼瞳孔,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
猫睛石由于神秘高贵,受到了上至皇室下到平民的喜爱。刚刚提到嘉靖皇帝大量购入猫睛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一次,皇帝赏赐给宰相严嵩一条“花线绦并金厢宝石提系”,严嵩马上赋诗一首,以表感谢天恩:
五纹丝线织绦长,金作绦环七宝装。
就中独有猫睛贵,觑看中间一线光。
严嵩的“花线绦并金厢宝石提系”,通俗地说就是腰带,用来系腰带的绦环上面镶嵌了各种名贵宝石作为装饰,而其中猫睛石为名贵。猫睛石在明朝的地位可见一斑。在严嵩抄家后的财产清册《天水冰山录》中,粗略估计,抄得严嵩家藏猫睛石62颗。
到了清朝,猫睛石正式出现在冠服制度中。《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舆服二》中规定:“皇后朝冠,冬用熏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九,猫睛石一,珍珠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珍珠十六。”
而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的朝冠,皇子、亲王、郡王、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以及民公的朝带,皆按规定镶嵌有猫睛石。清制,宗室封爵有镇国公、辅国公等,谓之国公;非宗室封公爵者称民公。“公”是等爵位,从这一点来看,清代的猫睛石几乎是地位的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