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編輯推薦: |
◆一部史实版《三国演义》!畅销书《大唐兴亡三百年》(原血腥的盛唐)作者王觉仁全新力作!
◆刘关张从未桃园结义?诸葛亮更没草船借箭?翻开本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刘备、诸葛亮……
◆刘关张桃园结义是个美好的虚构故事。
◆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无关。
◆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纯属虚构。
◆读一页就上瘾!了解三国历史读这一套就够了。
|
內容簡介: |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关于这一时期的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演义小说层出不穷,是非真假难以辨别,三国的真面目也逐渐被读者忽视。本书是《大唐兴亡三百年》(原《血腥的盛唐》)作者王觉仁全新力作,力求解开历史事件的背后之谜,还原从东汉末年到吴国灭亡这一百年的真实三国历史。
刘关张桃园结义是个美好的虚构故事
《三国演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在桃园里结拜为兄弟。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不知感动了多少后人,也写尽了中国人特有的“忠”与“义”。
《三国不演义》:史料中并没有出现过这个热血的故事,它只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但不论是否结义,历史上的刘、关、张的确亲如兄弟。《三国志·关羽传》就称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寥寥数语,道尽三人深厚的感情。
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与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无关
《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后毫无悔意,对身旁的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无法容忍曹操的残忍,恨他是“狼心之徒”,终选择背叛离开。
《三国不演义》: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是因为一个叫边让的人。曹操诛杀了多次讥讽自己的边让一家,这件事激起了陈宫的愤怒。再加上陈宫本人性格正直刚烈,他担心自己迟早会得罪曹操,便与其他同样看不惯曹操的人一拍即合,共同推吕布上位。
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纯属虚构
《三国演义》:白马之战取胜之后,关羽拒绝了曹操的所有赏赐,决定北上寻找刘备。离开曹营后,关羽跨越“千里”,上演了一段“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典情节。
《三国不演义》:得知关羽离开后,曹操只是叹了口气说“勿追也”,并未派兵追赶。此外,当时的袁绍大军与曹营所在的官渡,距离也就一百多里。关羽要去找刘备何须“千里走单骑”?还要“过五关斩六将”那么辛苦?
翻开本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刘备、诸葛亮……
|
關於作者: |
王觉仁,知名畅销书作家,影视编剧,传统文化研究者,多年致力于历史研究,代表作有《大唐兴亡三百年》(原《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兰亭序杀局》(已改编成影视作品)、《大汉天机》。
王觉仁梳理了《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按时间顺序、用通俗有趣的语言,重新讲述了一段真实的三国史,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刘备、诸葛亮……
|
目錄:
|
章?大汉帝国的黄昏
奇葩天子的鸵鸟术 001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008
昏君的立储困局 014
外戚与宦官的博弈 019
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 026
董卓入京:三国时代的零点 031
第二章?三国一哥成长史
不良少年曹阿瞒 037
奋斗与幻灭:曹操的年轻岁月 043
做能臣还是做奸雄 050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055
第三章?乱世开场
董卓迁都,群雄并起 062
孙坚:猛人是怎样炼成的 068
孤军奋战:义士的北伐 073
白马将军公孙瓒 077
远交近攻:大河南北的诸侯混战 084
刘备:从落魄皇族到创业草根 090
第四章?军阀割据
董卓之死:一盏人油路灯 099
长安乱:两步臭棋,一场劫难 103
从郡守到州牧:曹操的崛起 109
南讨袁术,东征陶谦 114
反曹同盟:陈宫和张邈的背叛 121
兖州争夺战:吕布与曹操的较量 126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傀儡天子的流亡之路 134
战幽州:公孙瓒的崛起与衰落 141
基业草创:孙策入江东 147
天子入许都:曹操的阳谋 153
徐州混战:刘备、吕布与袁术 161
刘备投曹,袁术称帝 166
第六章?下一个出局者
宛城之战:曹操的悲痛和耻辱 173
汉室衰微,政在曹氏 180
东征西讨的曹司空 188
吕布之死:魂断白门楼 194
纵横江东:孙策的时刻 202
黯然出局的枭雄们 207
第七章?官渡之战
张绣投曹:从仇人到亲家 215
孙策复仇,割据江东 222
决战前夕:刘备的叛逃 228
可怕的关羽,忠义的关羽 236
对峙官渡:斗智斗勇的生死战 243
奇袭乌巢:致命的一击 250
第八章?北方的平定
袁绍阵营的窝里斗 259
孙权登场:自古英雄出少年 264
兄弟相杀:袁氏的末路 272
大战邺城,夺取冀州 277
北征乌桓:曹操统一北方 285
|
內容試閱:
|
可怕的关羽,忠义的关羽
袁绍进驻黎阳不久,便派遣大将颜良率部渡过黄河(古黄河,在今黄河北面),对曹军的道防线白马城发起了进攻。
四月,曹操带着张辽、关羽诸将,亲自率军前去救援。临行前,荀攸献上一计,说:“敌众我寡,必须分散敌军的兵力。主公到了延津渡口,就做出要渡河北上、抄袁军后路的样子。袁绍得到消息,一定分兵向西阻截,然后主公率轻骑突袭白马,攻其不备,定可生擒颜良。”
曹操依计而行。袁绍果然上当,立刻派兵在西线阻击,而曹操则率部昼夜急行,直扑白马。此时颜良正在埋头攻城,等得到情报时,曹军离他只有十余里了。颜良大惊,立刻掉头迎战。曹操命张辽和关羽率先冲锋。
此时的关羽,已被曹操拜为偏将军,且受到了优厚的礼遇。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叫作“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宴请和馈赠当属实情,但“封侯赐爵”则是稍后的事。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作为主要角色之一,早已出场无数回了,可在正史的记载中,这却是关羽在战场上次比较正式的亮相。
虽然他的正式亮相比很多人都晚,但一出场就是高光时刻,不仅惊艳了曹操,也惊艳了世人。据《三国志》记载,关羽一马当先朝袁军冲过去时,遥遥望见颜良的帅旗和车盖,便策马直取颜良,然后“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信息量却大得惊人。要知道,颜良麾下的“万众”可不是虚数。因为颜良是袁绍倚重的大将之一,况且进攻白马又是本次大战的首场战役,袁绍志在必得,给颜良的兵力不少于万人,而且肯定都是精锐。
关羽要想杀到颜良面前,首先得问这一万名精锐部众答不答应吧?而颜良作为主将,身边必然有不少副将和亲兵护卫,这些人肯定也不是纸糊的吧?后来看颜良,虽然正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孔融对他和文丑曾有一句评价,说二人“勇冠三军”;沮授也说过颜良“骁勇”。由此可见,颜良本人的战斗力是不可小觑的。
所以,关羽的可怕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了。他要完成“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的任务,首先必须突破层层阻碍,杀到帅旗之下,然后与颜良及其左右交手,继而在短时间内将颜良斩杀,接着又要在那么多袁军将士的包围中砍下颜良首级,后还要杀开一条血路全身而退。
什么叫“如入无人之境”?
什么叫“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关羽用他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如果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情节,我们一定又会说这是“主角光环”,是编导为了塑造人物,不惜违背客观现实硬扯出来的。然而,这却是正史,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并非出自任何人的想象和杜撰。
就此而言,关羽被后人尊称为“武圣”,确属实至名归。
见主将的脑袋被人轻而易举地拿走了,颜良的部众顿时六神无主,再也抵挡不住曹军的攻势,当即溃败。
白马之围遂解,袁绍输了局。
虽然把刘延及部众解救出来了,但曹操并不想死守白马。当初在这里设置防御,本来便是为了迟滞袁绍的进攻而已,并非要与袁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所以,解围之后,曹操立刻将白马城中的百姓,以及囤积在此的军需物资、辎重等都迁了出来,然后主动撤退,沿着黄河南岸往西南方向的延津急行。
得知颜良被斩,袁绍又惊又怒,立刻下令大军渡河南下,追击曹操。此时,“悲观主义者”沮授又站了出来,劝阻说:“战场上的胜负,变化无常,不可不静心思量。而今之计,应先攻克延津,然后分兵进击官渡,若能夺取,再南下也不迟。若是轻率南下,一旦失利,我军便无退路了。”
袁绍本来就对沮授的悲观态度很是不满,现在又痛失颜良,正在气头上,巴不得马上杀了曹操以泄心头之恨,怎么可能听得进他的建议?
眼看袁绍一意孤行地朝着那个失败的结局而去,沮授的悲观情绪顿时达到了顶点。跟着大军一起渡河时,沮授望着浊浪滚滚的黄河水,忍不住悲叹道:“上面的人狂妄自大,下面的人急着邀功,黄河悠悠啊,我还能不能北返?”
随后,沮授便以生病为由,给袁绍递交了辞呈。
袁绍当然不准他辞职。大敌当前,你却给我撂挑子,这不是扰乱军心吗?迟早会让你滚蛋的,但不是现在!
虽然不准沮授拍屁股走人,但袁绍肯定也不会再让他带兵了,随即剥夺了沮授的兵权,把他的部众全都拨给了郭图。
在延津南面渡河后,袁绍命郭图进驻已然成为一座空城的白马,然后命文丑、刘备率六千骑兵先行追击曹操。
此时,令人意外的是,曹操并未一路向南撤到官渡,而是让主力回防,自己则带着不足六百人的骑兵停在了延津南面一个叫南阪的地方,并在此扎营,准备阻击袁军。
这就是曹操与袁绍不同的地方。袁绍只会坐在后方的大帐中遥控指挥,而曹操不仅会亲临一线战场,而且关键时刻还可以作为将领上阵。
比如现在,他就亲自承担了断后的艰巨任务。可让人捏一把汗的是,他只给自己留了不到六百人的一支小部队,却要抵挡文丑、刘备的六千骑兵,这仗怎么打?
可是,曹操却气定神闲,好像对这一仗很有把握。
他命哨兵在高处瞭望,有敌情随时禀报。很快,哨兵来报,说:“敌人来了,有五六百名骑兵。”稍顷,又报告说:“骑兵更多了,步兵不计其数。”
此处的骑兵应该就是文丑、刘备的先头部队,而步兵可能是袁军的别部,数量不详。可见,这一仗,曹操与敌军的兵力对比还不止是一比十,很可能更为悬殊。
听完哨兵的两次报告后,曹操居然回了一句:“行了,不用再报了。”然后命部众一起出营,并叫大伙解下马鞍,让马儿吃吃草,放松放松,同时把从白马带来的辎重随意堆放在了道路上。
麾下诸将全都蒙了:这唱的是哪出?
众人纷纷说:“敌人太多了,还是赶紧撤回大营固守吧。”
曹操却不说话。这时候,一旁的荀攸心领神会,对众将说:“这正是诱敌之法,为何要撤?”
曹操闻言,看着荀攸,呵呵一笑。
片刻后,文丑、刘备带着骑兵追到了。众将大为紧张,都说该上马了。曹操却道:“还不到时候。”
又过了一会儿,袁军骑兵越来越多,一部分人被那些辎重吸引,开始动手抢夺战利品。
曹操一声令下:“时候到了!”众人立刻上马,迅速对袁军发起了攻击。
袁军本来便因辎重挡路而乱了队形,加上争抢战利品,整支队伍更是乱成一团,完全没有防备。
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曹军是从什么地方杀出来的,但按照常理推测,极有可能是从路边的树林里,否则之前他们一个个“解鞍放马”,袁军不可能没有发现。正因为道路上只有辎重不见曹军,所以在文丑、刘备及部众看来,曹操很可能是带着辎重跑不快,所以才放弃辎重,轻装撤退了。
这是任何人都会得出的显而易见的结论,无人意识到这是曹操的障眼法和诱敌之计。
曹军突然杀出后,袁军猝不及防,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大将文丑当场被斩杀;刘备见势不妙,马上拿出他作为一名“常败将军”的看家本领——三十六计走为上,掉转马头一溜烟跑了。袁军彻底溃败。
第二局,袁绍又输了,而且输得比之前那一仗还要难看。
白马之战或许双方兵力差不太多,输了就输了,也说不上多没面子,可这一仗,袁军投入的是超过曹军十倍优势兵力,却还是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让袁绍的一张老脸往哪儿搁?
决战还远远没有到来,白马和延津这两仗只是前哨战,可袁绍却已经接连失去了两位“勇冠三军”的大将。这不仅是惨痛的失败,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对袁军的士气无疑构成了沉重的打击。
关羽在白马之战中神一般的表现令曹操大为激赏,回师官渡后立刻封他为汉寿亭侯。
然而,曹操其实很清楚,关羽为人忠义,心心念念都是他那个誓同生死的大哥刘备,所以迟早会离开自己。
之前,为了刺探关羽的心思,曹操曾经让张辽去跟他谈心。关羽长叹道:“我深知曹公待我很好,然而我受刘将军之恩,发誓同生共死,不能背弃他。我终究不会久留于此,不过我会立功报效曹公,然后才走。”
张辽把关羽的话对曹操说了。曹操十分感慨,对关羽的义气深感敬佩。这回关羽于万军之中斩杀颜良,已为曹操立下大功,兑现了承诺,所以随时都可能走人。曹操明知这一点,却又舍不得让他走,只能重加赏赐。
可是,不管是侯爵之位还是金银珠宝,都不可能留住关羽的心。
关羽把曹操赏赐给他的所有东西,包括汉寿亭侯的印绶,全都归置齐整,原封不动地留在寝帐中,同时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然后就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甘氏、糜氏离开了曹营,北上寻找刘备去了。
得知关羽跑了,曹操麾下众将纷纷表示要去追杀他。曹操叹了口气,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关羽传》)
一个不忘旧主,义薄云天;一个爱才惜才,胸襟宽广。
关羽和曹操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从此传为千古佳话,被后人广为赞颂。
“义”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几千年来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尽管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精神早已式微,在现实中已经很难看到,可只要我们没有忘却历史,只要中国人还在传颂和崇拜关羽的人格精神,那么“义”这个字就永远留存于天地之间,也永远不会从我们的血脉中消失。
关羽离开曹营后,《三国演义》用了不小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演绎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典情节。这个故事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几乎已是妇孺皆知,只可惜,它是罗老先生虚构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关羽要去袁绍那边找刘备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因为当时袁绍大军已经推进到延津以南,与曹营所在的官渡,距离不过一百多里而已。查看现在的地图,两地相距也才六十多公里,自驾游的话一个小时足矣。就算当时的路不好走,多拐几个弯什么的,也不会超过一百公里,何须关公“千里走单骑”?还要“过五关斩六将”那么辛苦?
当然,也不能排除前线曹军没有接到曹操“勿追也”的命令,所以对关羽进行了拦截,可多就是一些小规模战斗,不会像书中描述的那么精彩。
另外,顺便提一下,《三国演义》把斩杀文丑的功劳也一并给了关羽,这基本上也是虚构的。史书中并未记载文丑是谁人所杀,只说他死于延津一战,也没有记载关羽是否参与了这场战斗。更有可能的是,关羽已经跟随主力先行一步回到了官渡。
我们之所以如此推测,理由很简单——假如关羽参加了这场战斗,并且斩杀了文丑,那史书一定会记载,就像记载他之前斩杀颜良一样。既然史书只字未提,那只能说明关羽并未参加这场战斗,更没有斩杀文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