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內容簡介: |
第二版在保持**版特色的同时,丰富生产应用开发实例,就卫生保健产品、食品和饮料发酵、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微生物生物量的生产、微生物酶类、燃料和工业化学品、环境卫生物技术等专题展开论述。修订版还增加了有关发酵终点的判断,细胞自溶的监测,发酵染菌的防治与处理,发酵过程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及间接参数检测等内容。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设备的介绍。 《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共分四大部分 28章:第一部分微生物工程原理(9章),第二部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8章)第三部分微生物工程生产设备(4章),第四部分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和产品,举例(7章)。《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将理科的有关知识与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基本的计算和设计工艺流程的原理和方法。
|
目錄:
|
目录第二版前言(修订) **版前言 §1微生物工程概论 1 1.1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简史 1 1.1.1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 1 1.1.2**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2 1.1.3第二代(近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 2 1.1.4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 4 1.2微生物工程的应用 5 1.2.1微生物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6 1.2.2微生物工程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6 1.2.3微生物工程在轻工业中的应用 11 1.2.4微生物工程在化工能源产品中的应用 11 1.2.5微生物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11 1.2.6微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 1.2.7微生物工程在细菌冶金中的应用 13 1.2.8微生物工程在高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4 §2生产菌种的来源 15 2.1生物物质产生菌的筛选 15 2.1.1微生物是生物活性物质的丰富资源 15 2.1.2含微生物材料的标本采集 15 2.1.3标本的预处理 16 2.2菌种的分离 17 2.2.1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17 2.2.2随机分离方法 19 §3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 23 3.1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和自我调节 23 3.1.1代谢类型 23 3.1.2微生物自我调节的部位 24 3.2酶活性调节 24 3.2.1酶的激活作用与抑制作用 25 3.2.2酶活性调节的机制 26 3.3酶合成的调节 27 3.3.1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27 3.3.2酶合成的阻遏 28 3.3.3酶合成调节的机制 29 3.4分支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 32 3.4.1同工酶调节 33 3.4.2协同反馈调节 33 3.4.3累加反馈调节 33 3.4.4增效反馈调节 34 3.4.5顺序反馈调节 34 3.4.6联合激活或抑制调节 35 3.4.7酶的共价修饰 35 3.5能荷调节 36 3.6代谢调控 37 3.6.1发酵条件的控制 38 3.6.2改变细胞透性 39 3.6.3菌种遗传特性的改变 40 3.7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调节 41 3.7.1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41 3.7.2次级代谢的调节类型 42 3.8代谢工程 45 3.8.1改变代谢途径 46 3.8.2扩展代谢途径 50 3.8.3转移或构建新的代谢途径 50 §4优良菌种选育 52 4.1自然选育 53 4.2诱变选育 54 4.2.1诱变育种的原理 54 4.2.2诱变育种的基本方法 54 4.2.3突变菌株的筛选 55 4.2.4高通量筛选技术 59 4.3杂交育种 60 4.3.1细菌的杂交育种 60 4.3.2放线菌的杂交育种 61 4.3.3霉菌的杂交育种 63 4.3.4酵母的杂交育种 64 4.4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65 4.4.1原生质体融合的优越性 65 4.4.2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66 4.4.3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67 4.5基因工程技术 68 4.5.1基因表达系统 69 4.5.2利用大肠杆菌的表达系统 70 4.5.3利用酵母菌的基因表达系统 74 4.5.4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 77 §5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79 5.1斜面保藏法和穿刺保藏法 79 5.1.1斜面保藏法 79 5.1.2穿刺保藏法 80 5.2沙土管干燥保藏法 80 5.3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 81 5.4液氮保藏法 82 5.5悬液保藏法 82 5.6低温保藏法 82 §6培养基 83 6.1培养基的成分 83 6.1.1能源物质 83 6.1.2碳源物质 84 6.1.3氮源物质 85 6.1.4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86 6.1.5 前体 87 6.1.6促进剂和抑制剂 88 6.1.7 水分 89 6.2营养物质的调节 89 6.2.1不同碳源的利用速度 89 6.2.2氮源利用及与碳源利用的关系 90 6.2.3碳氮比例的调节 90 6.2.4前体的控制 91 6.2.5 补料 91 6.3培养基的类型 92 6.3.1孢子培养基 92 6.3.2种子培养基 93 6.3.3发酵培养基 93 §7发酵工艺控制 94 7.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调节控制 94 7.1.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94 7.1.2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发酵热 97 7.1.3发酵热的测定 98 7.1.4适温度的选择与发酵温度的控制 99 7.2 pH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100 7.2.1 pH对发酵的影响 100 7.2.2影响发酵 pH的因素 101 7.2.3 适 pH的选择和调节 102 7.3氧对发酵的影响 103 7.3.1氧的传递和传质方程式 104 7.3.2影响微生物对氧需求的因素 108 7.3.3培养基的流变特性 111 7.3.4影响供氧的因素 114 7.3.5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 KLa的测定 123 7.4二氧化碳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125 7.4.1二氧化碳的来源及对发酵的影响 125 7.4.2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 126 7.5泡沫对发酵的影响与控制 127 7.5.1泡沫产生的原因 127 7.5.2泡沫对发酵的危害 128 7.5.3泡沫的消长规律 128 7.5.4泡沫的消除和防止 130 7.6发酵终点的判断与自溶现象的检测 132 7.6.1发酵终点的判断 132 7.6.2细胞自溶的监测 133 7.6.3影响自溶的因素 134 7.7发酵染菌的防治与处理 134 7.7.1染菌途径分析 135 7.7.2染菌判断与防治 135 §8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和自动控制 137 8.1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 137 8.1.1物理参数检测 139 8.1.2化学参数检测 150 8.1.3间接参数检测 164 8.2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 169 8.2.1基本的自动控制系统 169 8.2.2发酵自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172 §9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174 9.1发酵类型 174 9.1.1第Ⅰ型 174 9.1.2第Ⅱ型 175 9.1.3第Ⅲ型 175 9.2分批培养动力学 176 9.2.1分批培养中细胞的生长动力学 176 9.2.2分批培养中基质的消耗动力学 179 9.2.3产物的生成动力学 181 9.3连续培养动力学 182 9.3.1连续培养的优点 182 9.3.2单级连续培养 183 9.3.3多级串联连续培养动力学 186 9.3.4细胞循环使用的单级连续培养动力学 187 9.3.5连续培养的实施 189 §10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概论 192 10.1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192 10.2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的基本原理 193 10.3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的一般程序 198 §11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 199 11.1发酵液的预处理 199 11.1.1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 199 11.1.2可溶性杂蛋白质的去除方法 200 11.1.3色素及其他物质的去除 201 11.2发酵液的过滤 202 11.2.1发酵液的过滤特性和滤饼的比阻值 202 11.2.2影响发酵液过滤的因素 203 11.2.3提高过滤性能的方法 204 11.3微生物细胞的破碎和分离 205 11.3.1微生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 205 11.3.2微生物细胞破碎的方法 207 11.3.3细胞破碎率的测定 211 §12沉淀法 213 12.1盐析法 213 12.1.1盐析原理——Cohn方程式 213 12.1.2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 215 12.2等电点沉淀法 219 12.3有机溶剂沉淀法 220 12.3.1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 220 12.3.2有机溶剂的选择和使用浓度计算 221 12.3.3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因素 221 12.4非离子型多聚物沉淀法 223 12.5聚电解质沉淀法 224 §13溶剂萃取法 225 13.1溶剂萃取的原理 225 13.1.1分配定律 225 13.1.2弱电解质萃取的分配平衡 227 13.2有机溶剂的选择 228 13.3影响水相溶质溶解度的因素 229 13.3.1离子强度 229 13.3.2 pH 230 13.3.3 温度 230 13.3.4带溶剂的使用 230 13.4乳化与去乳化 231 13.4.1乳浊液的形成原因和稳定条件 231 13.4.2去乳化的方法 233 13.5萃取方法和理论得率计算 234 13.5.1单级萃取 235 13.5.2多级错流萃取 236 13.5.3多级逆流萃取 237 13.5.4萃取计算诺模图 238 §14双水相萃取法 240 14.1水相体系 240 14.1.1双水相的形成 240 14.1.2 相图 241 14.2分配理论 242 14.2.1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242 14.2.2表面电荷的影响 243 14.3影响物质分配的因素 244 14.3.1聚合物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244 14.3.2系线长度对分配平衡的影响 245 14.3.3离子环境对分配的影响 245 14.3.4 pH的影响 246 14.3.5温度的影响 246 14.4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247 14.4.1酶的分离纯化 247 14.4.2核酸的分离纯化 248 14.4.3人生长激素的提取 248 14.4.4 β-干扰素的提取 249 14.4.5病毒的分离纯化 249 14.4.6双水相分析技术 249 14.5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发展 250 14.5.1提高分离效率的双水相萃取技术 250 14.5.2廉价双水相系统的使用 252 §15吸附法 253 15.1吸附过程的基础理论 253 15.2吸附类型 254 15.2.1物理吸附 254 15.2.2化学吸附 25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