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余秋雨直接授权,独家定稿合集。
历时数年,逐字修订,二十余部代表著作全数囊括,从内容到装帧,每个细节均由余秋雨亲自把关。
《观众心理学》为中国戏剧审美心理研究的开山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广受好评,至今盛名不衰。由于理论格局的别开生面、孤标独立,本书曾在一批高层学者的强力推荐下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不仅奠定了余秋雨学术著作通俗化的写作特点,还成为广大艺术表演类考生、大学表演类学生、艺术从业者及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作品。
任何名家名作要想流传后世,必然要走过艰难的路程。
艺术作品的留存史,比艺术作品的发生史更加重要。那么多作品问世,为什么只有这些能留存下来?这与民族的深层心理有关,与社会的变迁有关,其间又一定沉潜着一部部有关抗击人们厌倦、赢得时间青睐的心灵探索史。可惜历来的文化史家缺少这种视角,只知记录一部部作品的问世,无视它们问世后的万般沧桑,更无视人们围绕着它们的命运所做的各种努力。
其实,艺术的可贵,人类的坚忍,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这些沉潜着的心灵探索史之中。
|
內容簡介: |
.几乎一切美学著作,总是当头提出一个问题:“美是什么?”
美的定义可长可短,但都因艰辛概括、拼凑概念,似乎什么都包罗了,结果却毫无价值。更严重的是,这种理论把人世间大量丰富多彩的美,全都变成了同一源头的概念衍生物。试想,要把狂风暴雨中的惊魂夜海、古代美女的秋波一闪、百岁夫妻的临终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长嚎、宋词格律的平仄调整……全都概括成同一个美的定义,有可能吗?有必要吗?有意义吗?
如果硬要概括,那么,美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不美。
所以,不如把问题的重心从“什么是美”转移到“为什么让人感到美”。
这个问题,把美的接受者当作了主体。
我们应该反过来,先从根子上探测观众接受时的心理反应,从中建立新的美学。
《观众心理学》的立足点就是研究接收者(即观众、听众、读者)的心理反应,由此推断艺术创作要遵循哪些心理规则,并逐一证明,所有的艺术措施其实都来自观众接受时的心理元素。
|
關於作者: |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对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
|
目錄:
|
引论:心理美学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学
二 心理美学的立足点
三 对“观众”的误解
四 “正常观众”
五 心理美学的首要范畴
六 心理美学中的悲剧美和喜剧美
七 悲剧美为何发生转型
八 喜剧美为何不适合情感投入
九 这一对范畴融合了
十 又从心理学通达了哲学
十一 审美心理机制
十二 以“注意”为例
十三 随意注意
十四 屏风之争
十五 心理空间
本论:观众审美心理
章 学理基础
一 心理研究是一种思维升级
二 接受美学与心理学相遇
三 接受美学的基本思路
四 期待视域
第二章 综合的心理需要
一 心理需要的度对象化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
三 心理定式
第三章 反馈流程
一 反馈的意义
二 集体心理体
三 剧场内的多角反馈
四 剧场内外的反馈
第四章 观众的感知
一 特殊的强度
二 变异
三 感知真实
四 感知力度
第五章 观众的注意力
一 注意力的引起
二 注意力的持续
三 注意力的分配
四 注意力与故事结构
第六章 观众情感的卷入
一 戏剧情感的特点
二 观众情感的卷入过程
三 负面情感和复杂情感
四 共鸣
第七章 观众的理解和想象
一 观众渴求理解
二 理解的层次
三 想象
第八章 心理厌倦
一 适应与厌倦
二 对比性心理程序
三 保留剧目
附录:《秋雨合集》总览
|
內容試閱:
|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学
心理美学,Psychological Aesthetics,是一门从审美心理上研究美的学问。这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是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庞大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基本上与心理学关系不大。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派生物,或者说,“美是理念的感性形式”。因此他研究美,以“理念”为起点。不管他是不是把“理念”解释清楚了,也不管后人是不是理解了他的“理念”,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所建立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美学。
自黑格尔以后,绝大多数美学都继承了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即使并不赞成“理念”,也会首先寻找一个抽象概念,再层层具体化。几乎一切美学著作,包括大学里的美学教材,总是当头提出一个问题:“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一个定义,定义可长可短,但都因艰辛概括、拼凑概念,似乎什么都包罗了,结果却毫无价值。直到今天,这种“美的定义”不知道出现了多少,但没有一个能被人们记得。更严重的是,这种“自上而下”的理论程序,把人世间大量丰富多彩的美,全都变成了同一源头的概念衍生物,其实是严重脱离了美的存在状态。
试想,要把狂风暴雨中的惊魂夜海、古代美女的秋波一闪、百岁夫妻的临终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长嚎、宋词格律的平仄调整、歌剧女腔的故意停顿、现代画家的实物引入、万众聚集的默然悼念等等,等等这一些美,全都概括成同一个定义,揭示出同一种理念,有可能吗?有必要吗?有意义吗?
如果硬要概括,那么,美学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不美。
当然,也可以用一种聪明的方法来定义:“不丑即美。”但问题仍然来了:丑是什么?丑和美之间往往只有一点点微妙的界线,这个界线怎么划定?世上有辽阔的“不丑不美”的灰色地带,这个地带与美和丑的界线又怎么划定?……
由此可见,“自上而下”的美学,一开步就会撞墙。
在学术上,完全可以容忍少数哲学家通过形而上的途径继续研究人世间一些终极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但是这并不是普遍社会对美学的要求。普遍社会时时、处处都在发现美、接受美、享用美、创造美,人们希望获得这方面的理论指引。
正是在这样的渴求和这样的困境中,人们发现,如果把问题的重心从“什么是美”转移到“为什么让人感到美”,整个学术框架立即就出现了生机。
“为什么让人感到美”,这个问题,把美的接受者当作了主体。随之而来,“美”也就转化为“美感”。产生“美感”的过程,称作“审美”,因此,这种美学也可以称为“审美学”。
一个人如何产生美感,这是心理学课题。由此,美学也就从哲学的门庭转向了心理学的门庭。所不同的是,在哲学的门庭中,美学的地位不高,分量不重;而到了心理学的门庭,便取得了特殊地位。心理美学的归结点是美学而不是心理学。当然,这种美学与传统美学有着根本的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