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內容簡介: |
本书着眼于公司资本制度中的主要制度之一--公司分配法律制度。公司资本制度内容广泛,但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股东投入”(Pay-in)和“向股东支付”(Pay-out)。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历来是我国公司立法的重点,无论是2005年还是2013年的公司法修订都聚焦于公司资本制度。然而,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主要集中于公司出资制度的改革,对公司分配制度关注甚少,不仅立法几乎未作调整,而且在理论上也仅有零星的探讨。 本书着眼于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构建,在研究公司分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 “主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的一般法律规范逻辑来展开对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公司分配的法律理论研究与立法作出贡献。
|
關於作者: |
孔令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经济法学硕士、民商法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法律暑期班学员,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法学院法学硕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法学院格老秀斯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公司法相关学术研究与实务,具有深厚的公司法学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
|
目錄:
|
■章 分配制度本论:公司分配法律制度原理
节 公司分配的内涵与外延
一、分配以及公司分配的一般含义
二、公司分配概念的比较法研究
三、本书对公司分配的界定
第二节 公司分配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股利支付
二、股份回购
三、股份回赎
四、掩饰的分配
第三节 公司资本制度与公司分配制度
一、公司资本制度的界定
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与公司分配制度之间的历史关联
三、资本维持原则与公司分配制度的关系
四、资本不变原则与公司分配制度的关系
第四节 公司分配制度的价值目标
一、公司分配所涉利益主体
二、公司分配制度中所体现的利益冲突
三、公司分配制度的价值目标
第五节 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分配
一、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分配
二、公司分配概念缺失的弊端
■第二章 分配主体论(一):公司分配的决定权归属
节 公司分配决定权归属比较法考察
一、公司分配决定权归属的意义
二、美国公司法中的公司分配决定权
三、欧盟公司法中的公司分配决定权
四、英国公司法中的公司分配决定权
五、德国公司法中的公司分配决定权
六、日本公司法中的公司分配决定权
七、本节小结
第二节 公司分配决定权归属的决定因素
一、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
二、对公司分配权本质的认识
三、小结:公司分配决定权应归属于董事会
第三节 公司分配决定权中的代理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一、公司分配决定权中的代理问题
二、解决公司分配决定权中的代理问题的方法一:股东保护
三、解决公司分配决定权中的代理问题的方法二:董事对公司和股东的信义义务
四、解决公司分配决定权中代理问题的方法三: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信义义务
第四节 我国公司法中的分配决定权
一、我国公司分配决定权的基本配置原则
二、公司股利分配提案权
三、我国公司分配决定权总结、分析与建议
四、我国公司法律中的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规定
五、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法律问题
■第三章 分配主体论(二):闭锁公司分配决定权的特殊问题
节 闭锁公司以及其分配的特殊问题
一、闭锁公司及其法律规范
二、闭锁公司中的公司分配决定权
三、股利分配在闭锁公司中的特殊性
第二节 对闭锁公司分配司法审查的传统标准以及其局限
一、对闭锁公司分配司法审查的传统标准
二、传统标准的局限
第三节 对闭锁公司分配司法审查的新标准
一、“股东欺压”与股东间的信义义务
二、少数股东也可能向多数股东承担信义义务
三、如何衡量“股东欺压”—“合理期待”标准的提出
四、对“股东欺压”的救济措施
第四节 我国公司法上的股东强制利润分配请求权
一、司法介入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争论
二、司法介入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依据
三、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司法救济在我国的确认
四、无决议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司法干预的要件
五、司法救济的诉讼形式与具体救济方式
■第四章 分配行为论:公司分配的法律限制
节 公司分配限制一般理论
一、谁希望限制公司分配
二、如何限制公司分配
第二节 公司分配法律限制的比较法考察
一、欧盟公司法指令对公司分配的限制
二、英国公司法对公司分配的限制
三、德国公司法对公司分配的限制
四、日本公司法对公司分配的限制
五、美国公司法对公司分配的限制
第三节 公司分配法律限制标准的类型与选择
一、资产负债表测试
二、衡平偿付不能测试
三、本节总结:现代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分配测试标准
第四节 对公司分配有限制作用的其他法律制度
一、欺诈转让法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
第五节 我国的公司分配法律限制
一、我国现行法对公司分配法律限制的规定
二、对我国公司分配法律限制的分析
三、合理构建我国公司分配法律限制
■第五章 分配责任论:违法分配的法律责任
节 违法分配责任的比较法考察
一、欧盟公司法指令上的违法分配责任
二、英国公司法上的违法分配责任
三、德国公司法上的违法分配责任
四、日本公司法上的违法分配责任
五、美国示范商业公司法上的违法分配责任
第二节 违法分配责任的构成
一、违法分配责任的构成
二、董事违法分配责任与股东违法分配责任的关系及主张
三、违法分配责任范围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上的违法分配责任
一、我国公司法关于违法分配责任的规定
二、我国公司法关于违法分配责任规定的不足
三、我国公司违法分配法律责任的完善
第四节 我国公司法上的“抽逃出资”规则
一、我国公司法上关于“抽逃出资”的规定
二、“抽逃出资”规则的困境
三、分配限制及违法分配法律责任是解决抽逃出资的有效途径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本书将论述公司资本制度中的主要制度之一——公司分配法律制度。公司资本制度内容广泛,但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股东投入”(pay-in)和“向股东支付”(pay-out)。公司资本制度中规范“股东投入”的制度为公司出资制度或公司资本形成制度,而规范“向股东支付”的制度则为公司分配制度。公司出资制度保障公司独立财产权的形成,而公司分配制度则保障公司财产合理、有序地流向股东,在防止公司财产不当减少的同时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出资制度与公司分配制度犹如公司资本制度大厦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正是基于此,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法均针对公司分配制度制定了十分完备的法律规则,美国和英国的公司法中更是以专节或专章的形式对公司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范。
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历来是我国公司立法的重点,无论是2005年还是2013年的公司法修订都聚焦于公司资本制度。然而,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主要集中于公司出资制度的改革,对公司分配制度关注甚少,不仅立法几乎未作调整,而且在理论上也仅有零星的探讨。至今,我国公司法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司分配概念,也缺乏严密的公司分配法律规范体系。实质上属于公司分配的各种交易形式,如股利分配、股份回购、股份回赎以及特定情况下的减资等,没有被置于“公司分配”这一统一范畴下。这造成了立法和司法上对经济和法律实质相同的交易行为适用不同的裁判规则,从而导致法律适用上的混乱与不公平结果的出现。
鉴于此,本书的研究着眼于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构建,在研究公司分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主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的一般法律规范逻辑来展开对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公司分配的法律理论研究与立法作出贡献。本书由五章构成,分别如下:
章为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本论,着重论述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首先,本章阐述了公司分配的内涵与外延,在采取实质主义的原则下将公司分配界定为公司财产向股东任何形式的无偿转移,并在这一界定的基础上对公司分配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列举。本章还从法律制度体系的角度对公司分配制度进行了定位,阐明了其与同属公司资本制度的其他法律制度或原则的关系。另外,本章还讨论了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
第二章为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的主体论,即公司分配由谁来决定的问题。公司分配决定权的归属既与公司分配这一交易的性质有关,也与一国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有关。本章对二者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公司的公司分配决定权应归属于董事会,或由股东会与董事会分享。但是,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公司分配决定权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因此,本章也探讨了如何解决公司分配决定权中的代理问题。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闭锁公司中分配决定权的特殊问题。由于闭锁公司分配决定权中隐含特殊的代理问题,使闭锁公司的小股东需要得到司法的特别救济,以对抗作为闭锁公司分配决定权拥有者的公司控股股东对其的欺压和对其股利分配期待的挫败。本章对这种司法救济的依据、理论基础与司法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以期达到对闭锁公司小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保护 。
第四章为公司分配行为论,主要讨论了对公司分配进行限制的法律标准。本章在广泛的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资产负债表测试与衡平偿付不能测试的利弊。同时,本章还讨论了对公司分配有着限制作用的其他法律制度——欺诈转让法和公司法人格否认,讨论了这些制度与公司分配制度的关系和适用问题。
第五章为公司分配责任论,即违法分配的法律后果。享有公司分配决定权的主体违反法律对公司分配限制的强制性规则必然招致公司分配责任。第五章分析了法律分配责任的主体、责任构成要件、违法分配时董事赔偿责任与股东返还责任的关系以及上述责任的范围等。
后为本书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每一章的论述中,本书都从比较法研究和基本理论分析入手,但后都落脚于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分配问题。本书通过各章中对相关公司分配中国法问题的探讨,以求对中国公司分配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