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NT$
347.0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NT$
658.0
|
編輯推薦: |
◆靖难之役、迁都北京。 ◆编修《永乐大典》。 ◆命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 ◆为永乐年间勾勒出盛世的图画。 ◆关于朱棣的历史,一种是以原始档案形式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档案馆等处等等,大量的历史档案原件我们今天已经无从得见,这些抄录出来的档案内容可以说并不亚于原始档案。再结合明代的记载,本书对于全面客观地分析朱棣在永乐年间的历史,大有裨益。
|
內容簡介: |
永乐之治:朱棣传分为两个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讲述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对靖难之役前后的一些著名的事件进行追根溯源的辨析,包括朱棣起兵的具体原因,重要战役因为朱棣对史料篡改而扑朔迷离的过程,当然也包括靖难成功后对靖难遗臣屠戮的真相等。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朱棣在位22年来的历史。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朱棣传记,以朱棣的视角展开他在位后的历史,而是将朱棣放进他所在的那段历史中,阐述分析朱棣在永乐年间的各种政治、军事事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虽然是朱棣的传记,但绝不是一本与现行朱棣传记同质化的作品,通过本书,读者一定能够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朱棣,他可能与固有的流行的形象不同,却也更加真实。
|
關於作者: |
李林楠,男,1989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明朝初期历史,对朱棣及永乐朝尤其感兴趣。曾出版《阴影下的大帝—明太宗朱棣》《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侍卫亲军眼中的洪武大帝与明初史事》。
|
目錄:
|
永乐之治:朱棣传(上下册)
上册:靖难夺位
章 燕王
生于乱世
从宫廷到北地
北国时光
宁燕相得
诸藩之首
第二章 靖难
叔侄之间
“清君侧”:燕王起兵
靖难之初:真定之战
大宁之变:始立五军
重挫李景隆:郑村坝之战
血染白沟河:再败李景隆
转战拉锯
胜败之间
长驱京师
第三章 壬午之际
金川门之变
建元永乐
功臣与降将
革除之际的遗臣们
被反复塑造的方孝孺案
全国统治的建立
下册:辉煌治世
第四章 集权与调整
内阁与六部
国本之争
宗藩荣辱
卫所与亲征军:京营
从锦衣卫到东厂
事必躬亲
第五章 新的秩序
新都北京:北疆体系
开拓西南
对东北的开拓与经略
典型的宗藩秩序:朝鲜
“日本国王源道义”
帖木儿帝国与关西七卫
.怀柔远人与郑和下西洋
第六章 南北烽烟
郡县交阯
交阯得失
北方的忧患
逆命必除:一征漠北
忽兰忽失温:再征漠北
第七章 艰难的治世
《永乐大典》与官修经史
“文人夫妇”
“愿斯民小康”的矛盾
艰难的户部与频繁的民变
第八章 多事的暮年
皇太孙、汉王、赵王
多事的晚年
老骥伏枥:后的北征
尾声 朱棣和他的时代
朱棣生平大事年表
|
內容試閱:
|
丰富又枯乏的朱棣 永乐皇帝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在明朝,他的知名度可以说仅次于开国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正因如此,关于他的著作也是颇多的,人们或关注他的雄才大略,或关注他的残暴无情,或关注他的传奇经历,或关注他的奇闻逸事,可谓各取所需,似乎并不缺乏资料来进行讲述。 然而当我们回到朱棣本人,审视这众多的记载,却能发现不少问题。正如商传老师所说,“我起初还以为像永乐皇帝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必定有极其丰富的资料。但事实上却是资料枯乏,疑难颇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正是朱棣本身。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篡位成为皇帝,他对于自己早年和登位的过程自然是讳莫如深。因此,他在统治期间不仅实行严格的避讳,更两度重修其父的《明太祖实录》,导致官修史书中对他早年和即位的历史记述严重失实,给后人的研究造成了不小的困难。除此之外,随着明朝中期禁令的逐渐松弛,虽然人们对明初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但这些记载很多属于道听途说,可靠性大多很成问题。然而正是这种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不少如今竟也成了无可置疑的内容,这无疑也是不客观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朱棣统治中国的二十二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活动,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民族政策等诸多方面。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考察,仅仅依靠明朝方面的史料显然是非常不够的。因此,关于朱棣一生的资料,表面上看起来很丰富,实则十分枯乏。 笔者曾经力图全面考察朱棣即位后的历史,终完成了《阴影下的大帝——明太宗朱棣》一书。如今回头看来,自己当时对史料的掌握和分析能力还颇为稚嫩。后来虽然对这本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但仍旧不能让笔者感到满意。随着找到的资料的增多,笔者想到,何不重新撰写一本书,对朱棣的一生,从可靠的史料和档案入手,进行一个可靠的叙述,并对一些知名的历史问题进行澄清呢?因此,笔者有了撰写本书的念头。 笔者深知,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因此,笔者决定考察朱棣的一生,史料自然是越原始越好。《明太宗实录》作为记述朱棣一生的官修史书,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明太宗实录》作为官修史书,也存在很多“为尊者讳”而扭曲史实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朱棣在位时期编纂的记述他夺位过程的《奉天靖难记》中。故而,要客观地分析朱棣,仅仅依靠这些书显然是不行的。 幸而关于朱棣的一生,还有一定原始档案留存下来。这些档案主要以两种方式保存了下来,一种是以原始档案形式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档案馆等处,其价值不言而喻。另一类档案则保存在明人的各种著作中,比如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弇州史料》等著作中抄录了不少明代档案,宋端仪在《立斋闲录》中也抄录了大量朱棣处理建文遗臣的原始档案,李文凤在《越峤书》中收录了大量朱棣对于安南问题的敕谕,朝鲜王朝的《朝鲜王朝实录》和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中也有大量对明代文件的抄录。甚至在黄福、杨嗣昌等人的文集中也能发现抄录的朱棣的圣旨等重要文件。因为历史的风霜,大量的历史档案原件我们今天已经无从得见,这些抄录出来的档案内容可以说并不亚于原始档案。通过对这些国内外史料的分析,再结合明代自己的记载,对于全面客观地分析朱棣,自然大有裨益。 当然,笔者也不是全部使用明人的历史著作,黄佐的《革除遗事》、高岱的《鸿猷录》、谈迁的《国榷》、査继佐的《罪惟录》乃至万斯同、王鸿绪两个版本的《明史稿》等书也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是其中某些书的使用要十分谨慎罢了。 总之,笔者不求像原来那样展示一个全面的朱棣,而力求讲述一个客观而可靠的朱棣的一生,分析一个真实的永乐之治。
永乐之治:朱棣传(上下册) 在金川门之变前,朱允炆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但他在后时刻还是做了一些事情。徐达幼子、魏国公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向来与朱棣关系很好,此时计划充当内应,结果被发现,遭到御史魏冕、大理寺丞邹瑾等十八人一顿痛打。众臣请求朱允炆杀掉徐增寿,然而此时的朱允炆仍旧犹豫不决。金川门之变发生后,朱棣已经进城,朱允炆似乎才终于果断了起来,他将徐增寿叫到宫中诘问并亲手在左顺门用剑斩杀了徐增寿。不过徐增寿虽死,朱允炆也不可能扭转局面了,他在宫内放了一把大火,从此下落成谜。 朱棣发现宫内燃起大火,知道事情不妙,立即派宦官前去救火。终,宦官们从宫内找出了一具已经难以辨认的尸体,朱棣则直接将这具尸体指认为朱允炆并感叹道:“小子无知,乃至此乎?” 当然,这具尸体就是朱允炆这一说法是很靠不住的,但朱棣必须这么做,只有宣布朱允炆已经死了,他即位才有合法性,他也才不用受到自己宣称的“周公辅成王”这一口号的束缚。 既然朱棣已经在政治上宣布了朱允炆死亡,接下来自然就该轮到自己登极了。为了将戏做足,朱棣在扑灭了皇宫火灾后将诸王送回宅第,命诸将分守京师各处、宫城,自己则返回龙江扎营。朱棣布告天下,宣布朱允炆的死讯,解散各地正在召集的勤王兵马。至于京城之中,另一场劝进的大戏开始上演了。 建文四年(年)六月十四日,诸王、文武群臣次上表劝进。这一次,朱棣直接拒绝了,他说:“予始逼于难,誓救祸除奸,以安天下,为伊周之勋,不意孺子无知,自底亡灭。今奉承洪基,当择有才德者,顾予菲薄,岂堪负荷?”诸王及文武群臣则很配合地苦请说:“天生圣人为社稷生民主,今天下者太祖之天下,生民者太祖之生民,天位岂可一日而虚?生民岂可一日无主?况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殿下为太祖嫡嗣,德冠群伦,功施于内,威被四海,宜居天位,使太祖万世之洪基,永有所托,生民永有所赖,不宜固让,以孤天人之心。”诸王及文武群臣的这番“苦请”用词可谓非常讲究,朱棣说自己起兵靖难是为了“为伊周之勋”,伊尹辅佐年幼的商王太甲,曾因为太甲无道,将之流放于桐,在其改过后才将之迎回,至于周公,同样以辅佐年幼的周成王而闻名。因此,虽然朱允炆和他的太子朱文奎失踪了,但是朱允炆的幼子朱文圭还在,按照朱棣自称的说法,他应该辅佐朱文圭即位才对。但是众人在“苦请”中用了“况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说法,如此一来,就将年幼的朱文圭即位的资格排除了。接下来,他们又强调朱棣“为太祖嫡嗣,德冠群伦,功施于内,威被四海,宜居天位”,抬出了朱棣需要的嫡出身份,让朱棣以太祖存世年长儿子的身份继承“太祖之天下”“太祖之生民”,一切就都变得合情合理了。但此时火候还不成熟,因此他还是拒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