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NT$
254.0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NT$
806.0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NT$
653.0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NT$
403.0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NT$
321.0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NT$
403.0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NT$
704.0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宁波文化研究工程丛书之一。大俞山地处四明山脉中心地带。自汉代梅福到西晋木华,时四明山作为天台山脉的一部分,因其山南有一“石窗”,相传通天地日月之光,故称“四明”。后“以洞名山”齿割二百八十峰与台宕鼎峙,称四明山。唐代又“以山氏州”,称“明州”。两千多年来,道人云游,官宦纷至,文人墨客,诗词歌赋,造就了以大俞山为中心的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本书系统收集整理了自汉代以来的各类文献资料,借鉴“山志”或“村志”的体例成帙,力求还原历史名山之本来面目。
|
內容簡介: |
在有“大俞山”之名前,《山海经》尚称四明山脉为“句余山”。西汉梅福登大俞山之巅,作《四明山记》,所称“四明山”即今“大俞山”。此后,仙道人物纷纷探源“四明山”,终因发现了胜迹“石窗”,而称“四明”“四明洞天”“丹山赤水”。魏晋南北朝时期,仙道隐士以步履丈量了四明山,完成了“以洞名山”;入唐以后,诗人骚客唱和出了一条“四明诗路”,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唐因其境内有四明山而置州曰“明州”,实现了“以山氏州”。
大俞山,全域面积9.11平方千米,其境内有大俞和华山两个行政村,生活着近千名村民。大俞山背西面东,西靠太平山,南傍梨洲山,北挽大岚山,东向杖锡山,五峰耸峙,状如芙蓉,既有四窗岩和包裹岩的丹霞地貌、白玉坪头古夷平面的高山台地、罗汉谷和斗崖谷的峡谷深涧组成的自然地质景观,又有刘阮遇仙、韩吕对弈和蒋氏两次造访等人文遗迹。大俞村,更是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游击根据地时期著名的“红色堡垒村”。
|
關於作者: |
俞建文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特聘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史系,先后在中学和高校任教;2006年后,在宁波市社科院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1998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中学特级教师”称号。
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有《综合文科》、《经济管理基础》、《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合著)、《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全域都市化:宁波新型城市化的战略选择》(合著)、《俞浙与“金字谱”研究》(合著)等教材和著作10余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和实践”等5项成果分获全国和省部级一等奖。
|
目錄:
|
一、四明缘起
二、诗路撷英
三、九题唱和
四、洞天寻幽
五、刘阮仙话
六、中正行迹
七、剡东分脉
八、古村往事
九、大俞恋歌
十、红色足迹
十一、韩采古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