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长大不容易

書城自編碼: 37155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 者: 卢勤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91575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售價:NT$ 493.0
将军
《 将军 》

售價:NT$ 269.0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售價:NT$ 549.0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NT$ 252.0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售價:NT$ 386.0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管好你的钱:人人都要懂的财富传承(一本书带你了解财富传承的7种方式) 》

售價:NT$ 381.0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NT$ 442.0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NT$ 78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25
《 考拉宝宝心理图鉴:科学解读婴幼儿的智力与心理发展 》
+

NT$ 954
《 图解数学思维训练课 建立孩子的数学模型思维训练课套装(全3册) 》
+

NT$ 325
《 减法教育:减负时代,家长如何做?北京重点中学一线教师20余年实践 》
+

NT$ 210
《 正面管教工具卡 》
+

NT$ 342
《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
+

NT$ 232
《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3~6岁 新东方童书 》
編輯推薦:
本书是卢勤老师的经典家庭教育作品,畅销20多万册。
2021年版,增加20多幅珍贵照片!
本书是国内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几代儿童的“知心姐姐”卢勤30多年来两代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精髓,书中以真实、生动、鲜活的家庭教育实例,让众多家长对“长大不容易”产生共鸣,让他们深刻体味“成长有规律”,是家长与孩子可以共读的教育经典读物。作者卢勤多年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针对当今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提出全新的“成长有规律,教育不焦虑”理念,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以孩子为本,培养出有责任心、有爱心、自立自主的孩子,让家长不再焦虑。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一生的成长之书,亲情之书。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通过剖析自身的成长经历,总结30多年来两代人
的家庭教育思想,分析大量珍贵家庭教育案例,将家长养育过程可能面临的困惑、孩子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孕育生命期、婴儿成长期、幼儿成长期、儿童成长期、少年成长期、青年成长期为生命周期,分门别类地进行细致梳理,精当分析,娓娓道来。
读此书,读者就像和作者进行了一场平等地、面对面心贴心地“知心对话”,让家长既
回顾成长经历,深刻体味“长大不容易”,又能接受“成长有规律”教育理念,帮助他们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以孩子为本,培养出有责任心、有爱心、自立自主的孩子。
關於作者:
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
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她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其父母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曾获中国中国新闻工作者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卢勤所著的书是教育经典,都是超级畅销书,总发行量超过800万册,荣获国家第六届、
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她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名牌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亿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目錄
再版说明 / 001
序 长大不容易,成长有规律 / 001
章 孕育生命期 / 001
不要生“蜜月宝宝” / 002
好心情从哪儿来 / 004
爱子先爱妻 / 007
准妈妈的情绪有可能影响孩子智力 / 009
准妈妈的生活要有规律 / 012
天赋可以培育 / 015
胎教音乐三阶段 / 018
第二章 婴儿成长期 / 023
宝宝出生那一天 / 024
妈妈的微笑是好的礼物 / 027
孩子要尽可能自己带 / 030一?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 030
宽容孩子的次挫折——女儿只考了77分/ 030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032
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 034
把周末的欢乐还给孩子/ 036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 038
日常生活中的“磨难教育”/ 040
把规则变成习惯和性格/ 042
抓住大脑发育各个关键期 / 032
世上没有笨孩子 / 036
0 ~ 3 岁:大脑开发黄金期 / 036
该吃手时就吃手 / 039
重复是孩子学习的必要手段 / 042
“嘘”——小孩玩时别打扰 / 045
返璞归真的玩具有益 / 049
第三章 幼儿成长期 / 053
妈妈,我从哪里来? / 054
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给谁看 / 060
怎样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 / 063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 / 066
幼儿园给我留下了什么 / 071
发现的乐趣 / 073
无理取闹不能赢 / 075
眼光可养人也可“杀”人 / 078
从“口吃”到“口才” / 081
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 087非功利地爱身边的人/ 087
冒险和闯祸是一步之遥 / 090
培养同情心从养小动物开始 / 093
童年离不开童话 / 098
第四章 儿童成长期 / 105
上学了“太好了!” / 106
习惯影响一生 / 109
“替孩子”等于“害孩子” / 112
放手才能放心 / 114
幸福从分享开始 / 118
我陪他哭 / 121
爱心带来快乐 / 126
兴趣班呼唤兴趣 / 131
专注能够产生美 / 137
创新自提问始 / 139
把问题留给孩子 / 142
怎样惩罚孩子才有用 / 146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 148

第五章 少年成长期 / 155

远离“羡慕、嫉妒、恨” / 156
小孩吵架,大人不用管 / 159
借助大自然的力量 / 162
一句话成就人生 / 164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抱怨 / 168
有面子的孩子有尊严 / 172
小孩说话也管用 / 175
“重要人物”是这样产生的 / 179
把我的幸福告诉你 / 184
梦想让你了不起 / 187
理财教育从小开始 / 190
礼貌与德行不是教出来的 / 194
小学生活留下的六大财富 / 198
第六章 青年成长期 / 217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 218
热忱能激发潜能 / 223
舍得“用”,孩子才能成大器 / 225
儿子给您挣回来了 / 232
商量是沟通的好方法 / 235
过程比结果重要 / 239
一声叹息让孩子心碎 / 243
男孩女孩一起走 / 247
自制,做情绪的主人 / 250
理解了,就长大了 / 255
生日,给孩子写封信 / 257
美丽世界的“孤儿” / 260
尊严,打工子弟不可少 / 263
留守,进城务工人员孩子的新考验 / 265
坚强的力量 / 271
积极面对父母离异 / 275
公益心把世界点亮 / 278
理想,给力 / 282
第七章 步入成人期 / 287
步入大学难题:人际关系 / 288
选择,生存的本领 / 293
男生怎样选择女友 / 296
女生怎样选择男友 / 298
责任心让你成为自己的贵人 / 300
第八章 家的影响 / 309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 310
《陈氏家纲》的启发 / 315
夫妻之间:善待与包容重要 / 321
亲子之间:思念与牵挂重要 / 325
婆媳之间:倾听与知心重要 / 328
岳婿之间:使用与赞美重要 / 333
快乐生活的秘诀 / 335
內容試閱
上学了“太好了!”
一个6岁的孩子,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就表明,他已经告别了幼儿时代,步入儿童成长期了。
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过渡到一名小学生,这是质的飞跃,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作为父母要为孩子高兴,作为孩子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新生活。父母送给孩子好的礼物是“太好了!”
上学了“太好了!”
9月1日开学那一天,给孩子穿上新衣服,背上新书包。离开家门前,爸爸妈妈要把孩子领到镜子前,对着镜子说:“太好了!我的儿子(女儿)今天要上学了!瞧,多漂亮!”
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爸爸妈妈要情绪饱满,不停地表达喜悦:“今天真高兴,我儿子(女儿)要当小学生了!”让孩子感觉到,上学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走进新校园“太好了!”
一年级新生走进新校园,老师要带孩子参观校园,这是孩子适应外部世界的开始。从一个小家,走进一个大家,会有许多不同,孩子会感到新奇,马上喜欢上这个新环境。
孩子回到家,父母要加深这种“喜欢”的印象,好奇地问:“你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新校园里有什么呀?”“你喜欢什么呀?”
如果校园里有动物园、植物园、科技园、大操场,这可能是孩子喜欢的,你要详细问问:“动物园里都养什么动物呀?”“大操场有多大呀?”孩子介绍完,你要羡慕地说:“真是太好了,妈妈都想去上学了!”和孩子一起分享新校园带来的愉悦,会让孩子更觉得“新校园太好了,连爸爸妈妈都羡慕”。
新老师“太好了!”
一年级的老师,对孩子一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喜欢这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课程,进而喜欢上学。
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叫幼小衔接。这个过渡如果顺利,孩子就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其中,老师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的老师一般都和颜悦色地对小朋友说话,刚进小学的孩子,如果遇到的老师过于严厉,他们可能不能马上适应。
我到新加坡小学参观时,曾看到一段录像片,开学天迎接一年级新生的仪式,竟然是一个童话故事:校长扮成女巫,老师扮成仙女,校门口挂着一串串神奇的红辣椒、绿黄瓜、黄倭瓜……孩子们觉得很好玩,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一点也不陌生。
这会给孩子一种新奇感,感知到校园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地方。
中国小学的迎新仪式也具有中国特色,一般都是隆重、热烈的,无论什么形式,老师还是重要的人物。让孩子喜欢、熟悉位小学老师是孩子接受小学教育重要的环节。
孩子回到家,父母一定要问:“你们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长什么样?戴眼镜吗?”“发型和妈妈一样吗?”“她叫什么名字呀?”“你喜欢新老师吗?”“喜欢她的什么呢?”
在以后一段日子里,要天天听孩子讲“新老师”的故事。孩子讲的时候,父母的眼睛里要放出“喜悦的光”,而且要表达出:“我好喜欢你的老师呀!妈妈上一年级时的老师也这么好。”
我曾经多次和儿子讲过我小学老师的故事,讲我们的友谊,所以我的儿子对我的老师很熟悉,他一直和他的老师的关系很好。
新同学“太好了!”
新同学,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陌生又吸引力的群体。一个个体进入一个“大社会”,如何去熟悉,去适应,去合作,是一个新课题。
与新同学交友,拥有“太好了”的悦纳心态很重要。父母要引导孩子去悦纳同学,常问问:“你又认识了几个新同学啦?”“你们在一起玩什么了?玩得开心吗?”“你的同桌是男生还是女生?叫什么名字?”
父母一定要尽快记住两到三名孩子同学的名字,尤其是常和你孩子一起玩的同学的名字。这样会加快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速度。
新课本“太好了!”
新课本是学生喜欢的,每个小学生拿到新课本都会翻来覆去地看。
父母帮助孩子做的件事:教孩子给课本“穿衣服”——包书皮,这是培养孩子爱惜课本的步。
我小时候是用废旧的硬纸包书皮,包得整整齐齐,用坏了再换一个书皮,到学期结束,书还是新的。
我儿子小时候是用旧挂历包书皮,可能是因为他是男孩子,就没有我那么仔细,到学期结束时,书皮早掉没了,书也破旧了。
有的学校开展“向课本鞠躬”活动,我认为很好。让孩子从上学天开始,就尊重课本,爱惜课本,这对接受课本给予的知识至关重要。
在美国,所有的学校要求孩子保护好课本,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学期结束时,要完整无缺地交还给学校,传给下一届新生。这样既可以节省纸张,还可以用低碳的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爱惜课本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珍惜。
拥有“太好了”的心态走进学校,就会把负面信息变成正面信息,把消极的情绪变成积极的情绪,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快乐的世界”,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带着“太糟了”的心态走进学校,就会看不惯老师,看不惯同学,看不惯校园里的一切。这种消极情绪会发展成厌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悲惨的世界”的孩子,很难把上学的路走到底。
习惯影响一生
有一位公司老总说:“我要录用一个秘书,绝不在乎他的推荐人是谁。我注意的是,他的桌、椅、文具的陈设整理是不是有序,因为身边的一切用具和陈设,都是揭露日常习惯的可靠证人。”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好的和坏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将如影随形。习惯影响一生。习惯的力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家庭教育中找到答案。
养成好习惯,一年级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家有“一年级的小豆包”,父母要拿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6岁的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情认真起来,所以正是培养好习惯的时期。
养成生活的好习惯
儿子上一年级,遇到一个好老师——特级教师刘淑敏老师。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刘老师刚刚调到史小当老师,当时的她梳着两条大辫子,是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
30年后,她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了我儿子的班主任。一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两代人。
刘淑敏很有经验,她发现刚入学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东西乱七八糟,许多孩子的书包都是家里大人收拾的。
一次,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没带文具,老师批评了他们。女孩站起来,不服气地说:“我的书包是我妈帮我装的,回家找我妈算账去!”男孩站起来,也愤愤不平地说:“我的书包是我奶奶收拾的,回家找我奶奶算账去!”
刘老师知道,这些独生子女在家都有大人“侍候”,没有机会管理自己的东西。所以,新生一来,她一定要搞一次“管好自己小家务”的活动。
儿子上学那年,刘老师组织了一次“参观杨艺的小家务”活动,请我去参加。
杨艺是个文静的女孩,她从小养成了整理自己东西的好习惯,书包、课桌都收拾得十分干净整齐。
那天,我跟着儿子班上的同学,来到杨艺同学的家里参观她的“小家务”。
只见杨艺的小书柜里的书本从高到低排列得十分整齐,铅笔都放在铅笔盒里;再看她的卧室,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上衣、裤子、鞋子、袜子,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儿子很受触动。他过去东西很乱,袜子东一只、西一只,每天早上都要找袜子。回家后,他写了一篇参观体会文章《找袜子》,还画了一幅漫画:一只小猴子满屋找袜子,怎么也找不到,后发现,袜子在猴子的尾巴上。渐渐地,他的东西也比以前摆放整齐了些。
养成学习好习惯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写字的姿势比写字重要。在孩子上学的个学期,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可以在一旁观察他。不是看他的字写得好不好,而是看他拿笔的姿势对不对,腰杆挺得直不直,脚是不是平放地上,眼睛离桌面有没有30厘米。孩子做对了,及时鼓励他;做得不对,及时提醒他。一个正确的姿势,坚持21天就会变为习惯。父母一定要耐心,千万不能急,只要用坚定的、不迟疑的口气说:“再做一遍!”
完成“21天的挑战”,好习惯就养成了。
养成卫生好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放学回家先洗手,是简单、实用的防病方法,而洗手的习惯正是从小养成的。
一次,我去医院看病,见到医生的女儿在洗手。她洗得十分认真,基本按防“非典”时洗手的方法洗的。我问她几岁了,她说她5岁,3岁开始妈妈就教她这样洗手了。
如果你的孩子幼儿时期没有养成认真洗手的好习惯,那么上小学时一定要帮他养成。
病从口入,口从手入,养成洗手的好习惯终身受益。记得我上小学时,老师让我们从显微镜下看手上的细菌,从那以后,我不洗手吃东西,心里就难受。习惯养成,想改都难。
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终身受苦
小时候,我家柜子少,全家都把衣服放在一个大椅子上。在这种环境中,我也养成一个坏习惯,摆放东西无序,随手乱扔东西,于是找东西成了我的常规动作。于是,找老公时,我坚持要找一个“细致”的人。
结婚后,我还是经常把钥匙落在屋子里,有一次害得我老公从邻居家五楼阳台跳进家里,才打开门。
这一切,儿子都看在眼里,他倒养成了一个做事仔细的习惯。
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每次出门,都要问我:“妈妈,钥匙带了吗?”
“带了!”我指指衣兜说。
“拿出来我看看!”儿子不慌不忙,寸步不让。我一看他,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
人们常说“娘勤女儿懒”,照我看是“娘弱儿子强”。
“替孩子”等于“害孩子”
如果说幼儿阶段是以玩为主,在玩中学习,那么进入小学阶段,就开始真正的学习生活了。
人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是打基础阶段,学会学习方法为重要。
孩子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难题,请求家长的帮助,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儿子小时候,我很少为他解难题。
“妈妈,这道题怎么解呀,我怎么老算不对呀?”儿子一边写作业,一边问。
“哟,这道题是够难的,你妈算术不好,你解不出来,我更解不出来了。你再研究研究,一定能解出来!”我很“为难”地说。
不一会儿,儿子会兴奋地说:“我解出来了!”
我立刻说:“我就说儿子比我强嘛!”
“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呀?”儿子边写作业边问。
“你查查字典吧,我也记不清了。”我边干着手里的活儿边说。
只见他拿字典去查了。
在以后的学习中,他遇到难题很少问我,因为他知道问我也白问。而后来更多的是我问他:这个标题好不好?什么问题小孩关心?老师爱说的话是什么话?
后来我发现,许多教师的孩子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是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因为老师对教科书很熟悉,孩子问什么,他都能回答上来,于是他们成了回答孩子问题的篓子,有问必答,孩子反而缺少了探究能力。
有些父母看孩子做不出,心疼孩子,干脆替孩子做作业,久而久之,这些父母成了孩子的拐杖和依靠。孩子在学习中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上了中学,由于缺少自学能力,学习反而感到吃力。有的孩子一辈子依赖别人的帮助,走上工作岗位自然缺少工作能力。
有些农村的孩子从小没人帮助,他们反而有目标,有毅力,学习成绩很好。不久前,电视里播出陕西一个贫困县大山里的孩子,每天天还没亮就打着火把去上学,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他们的目标是:走出大山,学习知识,建设家乡。无论前路多么天寒地冻,他们始终坚持不懈把上学的路走下去,遇到难题,硬想也要想出办法来。
我的博士大哥从小学到大学,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他说他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问别人来找到答案的。他的学习经验是:所有的题必须自己想出来,从来不抄别人的答案,别人要告诉他答案,不听,一定要自己“想”出来。然后,享受自己做出来的乐趣。学习不能走捷径,任何偷懒、剽窃都会剥夺人的快乐。
正因为大哥从小培养了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他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涯都十分出色。他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二十多年,有不少科研成果,在单位十分受重视。每次遇到重大难题,美国老总都会说:“听听卢博士怎么说。”
遇到难题,大哥也会欣然地知难而上,他相信自己有解决的能力。果然,他很快解出答案。因此,领导称他是“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都是解决难题的高手,而这种能力正是从小培养的。任何能力都是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增长的。
“替孩子”,实质是“害孩子”。
在我们替孩子答题的过程中,就代替了孩子的思维,使他的大脑不再运转。当孩子轻而易举获得答案时,他会产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而失去了自己思考、钻研而获得的成就感。
在学习中,如果你想帮孩子,只能做一定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切记,别因替孩子而害了孩子,否则你将后悔不及。
你可以替孩子一时,却不能替孩子一生。
许多事情是替不了的,孩子的生活,终由孩子去面对。
知识、能力和品德,只有这些才能够陪伴孩子一生。
放手才能放心
2010年10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充满欢声笑语,“倾听孩子的心声”新闻发布会暨知心姐姐五十周年大型倾听会在这里举行。那天的会议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我一起主持。表达心声的孩子被一个个请上台。
来自河南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的8岁男孩张滨军上台告了父母一状:“我爸爸妈妈平时管我管得特别多,洗个澡也要盯着我。我妈会在外面喊:‘洗干净点啊,洗发水用两遍!’我爸有时会冲进来,检查我洗得干不干净。我觉得他们就是不相信我。知心姐姐,你说怎么让父母少管点呀?”
他生动的描述把大家逗笑了。我告诉他把自己的事做好点,让父母放心。同时让他转告给父母一个小故事:
鹰妈妈筑巢时,会先把荆棘放在底层,把尖锐的小石子铺在中间,把枯草、羽毛等盖在上面。小雏鹰的羽毛渐渐丰满,鹰妈妈就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面的枯草、羽毛掉落,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忍,嗷嗷直叫。这时,鹰妈妈开始驱赶它。小鹰只好忍着痛展开双翅,试着飞翔,直至飞出窝巢。当小鹰快要落到地面时,它突然展开稚嫩的翅膀,盘旋着飞向蓝天。
而鸡妈妈却不同,她总是把小鸡护在翅膀下,遇到任何危险,她都挺身而出。后,小鸡只能从草垛飞上矮墙,成为人们的盘中餐。
小鹰和小鸡都有翅膀,为何会有不同结果呢?这是因为鹰妈妈和鸡妈妈的教育方法不同。鹰妈妈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方法,就是舍得放手,而鸡妈妈却不舍得放手。
我对男孩说,你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父母听,问问他们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小鹰,还是当小鸡呢?想让儿子高飞,就放手吧!
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要舍得放手。尤其是要培养男孩子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每天上下学的路程,正是培养孩子刚毅性格、吃苦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让孩子锻炼着自己上下学,可以让他在路途中寻找到不少乐趣,也能够增长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一二年级时,他爸爸每天骑自行车送他上学,风里来,雨里去,挺不容易。前几天他爸爸看到现在自行车后座下安的小脚蹬,还遗憾地说,当初也给儿子安一个小脚蹬就好了,让他受那么多罪。可儿子却觉得挺好的。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
有一天,儿子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就说挤公共汽车吧,有六大要素。”
我很感兴趣,便问道:“我儿子什么时候成哲学家了?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六大要素”:“,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兴致很浓。
“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你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听。
“听我慢慢道来:第四,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的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第六,如果车上有座,你要想坐下,不要先探身子,要先把臀部移过去,这个座就是你的了,这叫‘臀部移动法’!”
听完这“六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想,不去挤公交车,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要素”?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把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这套“挤公交经验”展示给我看的。
果然,机会到了。
一个星期天,我和他一起乘公交车外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形成排队上车的习惯。一路上,他不停地展示着他挤公交的“高超”本领:在汽车进站后,等候已久的人们朝车门涌去,儿子扶着我,贴着车帮往上挤,不一会儿就上了车,这招还真灵。
车上人很多,他却找到一个座位:“妈,快坐下,你的腰不好!”当我走过去时,座位旁边的人一直在笑,我估计胖儿子使用的是“臀部移动法”,动作很可笑。
换乘第二辆公交车时,人更多了。儿子不仅带我上了车,还为我在司机座位后的玻璃窗边找到了站脚的地方。只见他双臂撑顶着窗框,我的头正在他双臂中间,他坚定地说:“这下子不会有人再挤你了!”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热流,有一种被保护、被人怜惜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来自我的儿子——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身上。
我望着他颇为得意的神态想,这不正是学会独立生活,用自己独特的眼睛去观察、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吗?做妈妈的,太应该给孩子创造体验人生的机会了。
父母舍得放手,孩子就会大胆地飞翔,练成铮铮铁骨。
儿子上中学后,六年来天天骑车上学,风雨无阻,无论风吹日晒,从不叫苦,我从心里佩服他。风风雨雨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品质。他的自理能力一直很强,基本不用我操心。
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另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
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送他去机场,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就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
我只好也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不能死乞白赖非要跟他去呀!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成长的历程,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放手,才能放心。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当你能够为孩子挡风遮雨时,你放手,孩子将获得自信;当你渐渐老去,不能再为孩子挡风遮雨时,孩子已在自信中拥有足够的力量,从容面对生活。曾经的放手,却让这时的你放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幸福从分享开始
培养幸福宝宝的诀窍就是,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充满爱、相互支撑和彼此尊重的关系。其中重要一条是你与宝宝共同分享快乐和幸福。
独生、独养的孩子,的不幸是独享。
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很喜欢和大人逗着玩,比如“藏猫猫”、互相胳肢、一起看画册、一起去公园里玩,他笑你也笑,彼此都会很开心。
当八九个月大的宝宝长牙后,能用小手捏着小饼干往自己嘴里放,而且很有成就感。这时,你要张开大口说:“给妈妈尝一口!”这时宝宝会伸出小手,把小得不能再小的饼干伸到你嘴里,妈妈咬一小口,做出很知足的样子说:“真甜!”孩子就会表现出十分开心的样子。自己吃一口,也会再伸出手,让妈妈咬一口。
这是我观察我家小孙子的情景。我知道,这样教育孩子,孩子长大不“独”。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买了好吃的东西让我吃(比如冰棍、水果),她总会说“让妈妈咬一口”,我马上把手伸过去,妈妈咬了一口,总是很知足地说:“真甜!真好吃!”我就很高兴。时间长了,习惯了,每次买了好吃的东西,总要先给我妈吃。妈妈要是没在家,也要问:“我妈呢?”好像我妈没吃到,这东西就没那么好吃似的。
我妈妈临终前很想吃柿子,可当时是九月,柿子还没下来。我们姐妹几个满大街转悠也买不到柿子。我大姐不得已买了几个橘子,我妈妈尝了尝摇摇头说:“这年头,柿子都变味了。”
一天上午,我去柳斌主任家送请柬。柳主任的夫人刚从早市上回来,买了一堆新鲜的小柿子。我高兴极了,要了几个,直奔医院。一进医院就跑到妈妈身边说:“妈!柿子!真的柿子!”我妈妈吃了两个,不住地点头:“这回味对了!”当时我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心里热热的。三天后,妈妈走了。我心中没有留下遗憾。
我妈这辈子养了六个儿女,带过好几个孙子孙女,个个都懂得分享。
我儿子小时候,我也采用的这种教育方式。无论吃什么,儿子总是先想到我。
一次,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举行联欢会。孩子们表演完节目,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分了两块巧克力。只见我儿子拿着巧克力,跑到后面的家长席找到我,拿出其中一块巧克力说:“妈,分你一块!”我笑着说:“好!”马上张开嘴,儿子直接把巧克力放到我嘴里。我当着他的面很知足地吃起来:“真甜!真甜!”儿子很高兴地跑回座位。
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妈妈羡慕地说:“瞧你儿子多孝顺呀!你看我儿子,一个人把两块巧克力全吃了,瞅都不瞅我一眼!”
“这是习惯!独享和分享可是从小培养的呀!”我笑着说。
儿子从小就在“分享”中长大。他4岁的时候,看姥爷炒菜,每次总要分出一小盘菜,而且用碗扣上。儿子问姥爷:“为什么要分出来呢?”
姥爷说:“你妈还没回来呢!你大姨也没回来,我要把他们那份留出来。”
没想到,姥爷的话儿子很在意。一次,儿子悄悄对我说:“妈,我发现,在姥姥家谁晚回来谁合适!”
“为什么呢?你发现什么了?”我十分好奇。
“这还不明白,姥爷留的菜都是好的!”儿子神秘地说。
“你真会发现,这是咱家的规矩!”我顺水推舟,暗暗高兴。
儿子上五年级时的一个傍晚,我在报社加班。儿子打来电话:“妈,今天你能不能早点回来?有好事!”
“好!我一定早点回家!”虽然归心似箭,但是报纸当日付印,出了问题,我一时难以脱身。儿子连续打了几个电话,我虽然答应了,但仍然到晚上九点来钟才到家,儿子已经睡觉了。
我妈一见我就说:“你没白疼你儿子!今天他和姥爷学习黄瓜片炒虾仁,他炒得真不错。他炒完就给你打电话,催你回来吃。你没回来,他把个头的虾都留给你了,把小的自己吃了。”
我的泪水涌了出来。那天我是伴着泪吃了儿子炒的虾,觉得这是世界上香的虾。
现在,一些在“独享”中长大的孩子,动不动就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吃!”
说起吃虾,我想起一位下岗女工。她离婚后,独自带一个儿子。虽然家境贫寒,可她做了好吃好喝的,全让孩子独自享受,儿子却一点不领情,长到13岁了,从来没关心过妈妈。一天,她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半斤虾,炒好端上桌,对儿子说:“宝宝吃,妈妈知道宝宝爱吃虾。”儿子闷头吃起来,眼皮都不抬。妈妈看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
“别动!”儿子大叫着,“那是我的,你不能吃!”
这位妈妈和我说这件事时,满脸都是泪。
同样是流泪,一种是幸福的泪,一种是痛苦的泪。
孙子小虎出生后,能听懂我说话时,我每次见到他,都要说:“给奶奶吃!”虽然不到一岁,可他会立刻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我。有一次,他身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就用食指和拇指捏了一点空气给我,样子十分可爱。
还有一次,他自己在房间里睡午觉,醒了就乖乖地坐在床上。我走进屋,冲他笑着说:“小虎,你醒啦?有什么好东西要送给奶奶呀?”
小虎环视了一下床,见到墙根有一个虎头枕很好看,就想抱出来。可是枕头太大了,他就用两只手往外推,一直推到我身边。我很高兴,他也很有成就感。
从中我悟出,分享是训练出来的。如果你总是对宝宝说“这是宝宝的”,宝宝就会越来越“独”,他的东西,你就甭想要出来,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合群,也很难快乐。
懂得分享的孩子,他们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孩子学会了分享,就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我陪他哭
有一个国家举行了一场比赛,目的是找出全国富有同情心的人,而终获胜者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
他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先生,近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妻子。老先生整日在房间里哭泣,孩子听到哭声,便走进了老先生的房间,爬上他的膝头,坐在那里。
老先生很快就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所有人都很好奇,小男孩到底是怎样安慰老先生的呢?
小男孩告诉他们:“我什么也没做,只是陪他哭。”
这个故事我是在很多年前看到的,心里一直忘不掉。
“我什么也没做,只是陪他哭。”4岁孩子简简单单一句话,让我看到了同情的力量。
无独有偶。谁能想到,这个极富同情心的孩子竟然出现在我的身边。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震。
地震发生之后,我每天都关注着电视新闻里的相关报道。玉树的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而我尤其挂念那里的孩子。
在玉树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弱小的身影。那是一个藏族的小男孩,他一会儿帮医护人员看管东西,一会儿帮忙捡拾临时安置点内的垃圾,一会儿又在受伤的藏族老妈妈和医护人员之间当翻译,十分忙碌。
从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中,我了解到,这个小男孩名叫才仁旦舟,是玉树志愿者中年龄小的一个,当年只有10岁,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红旗小学读三年级。地震发生后,由于家里的房屋全部损毁,小才仁和父母搬进了当地政府设在体育场内的临时安置点。在这里,他主动做了一名志愿者,凭借自己既会藏语又懂汉语的优势,成了灾区伤者和医护人员的小翻译。
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他的时候,我眼前一亮,立刻被他的质朴和真诚打动了。我真是太喜欢他了,甚至想飞到玉树去见见这个可爱的小志愿者!
5月2日,少儿歌曲词曲作家张红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小孩想见我。
“是哪个孩子?”我问。
“玉树的才仁旦舟。”
“这是真的吗?”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我的愿望这么快就成真了!
“你把他带到我家来吧!”我兴奋地发出了邀请。
才仁旦舟是来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校园‘六一’晚会”录制的。录完节目已经快到晚上11点了,而且第二天一早还要去天安门看升国旗仪式,但他们还是赶了过来。到我家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我原本以为小才仁肯定早就疲惫不堪了,没想到他精神抖擞,眼睛放光,声音洪亮,一进门就兴奋不已地东看西看。
他们录了一天节目,晚饭还没来得及吃。我赶紧去厨房煮饺子和元宵。
这时,小才仁跑进厨房,问我:“知心姐姐,你都这么大了,还玩布娃娃呀?”
原来,他一进客厅就被堆放在沙发角落里的各种毛绒玩具吸引了,有喜羊羊、美羊羊、小狐狸、小鸡博士和小熊,这都是我参加活动时得的奖品。
“是呀!我原来也是小孩啊!”我笑着回答,“你喜欢哪个可以抱走!”说完,转身发现小才仁已经跑了出去,我以为他是去选毛绒玩具了。
小才仁不吃肉,幸好我还煮了元宵,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看他吃饱了,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本书给他看,他又惊又喜:“真好看呀,我们那里没有,我从来没见过。”他翻了一本又一本,简直爱不释手。
在看到“知心姐姐”台历时,小才仁指着照片中“知心团队”去四川灾区时戴的帽子说:“这帽子真好看,可是我家穷买不起。”我真后悔没为他准备一顶“知心帽”。
“地震发生的时候,你干什么呢?”我看他心情很好,便开始了采访。
“我正和一个同学玩‘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收作业。我出‘剪子’,那个同学出‘布’,我赢了。我刚要收作业,教室开始摇晃。我想起四川地震后,老师说发生地震要趴下,我们立刻趴在桌子下面。我们班死了两个同学,一个在家里睡觉被掉下来的石头砸死了,另一个跑出去被车撞死了。”
“地震发生后,听说你去当志愿者了,是谁让你去做的呀?”我故意问他。
“我自己去的呀!”小才仁有点不服气。
“你个头那么小,能干什么呀?”
“我会安慰人!”说这句话时,才仁的眼睛里闪着光。“安慰”这个词让我的心里也热热的。
“你怎么安慰别人啊?”我好奇地问。
“我去和他们说些他们爱听的话。”他用很“专业”的口气说道。
“那你安慰了多少人呢?”
“可多了,四五十个呢!”
“可真不少,你跟谁学会安慰别人的啊?”
“我有个亲戚家里死人了,我去安慰他,后来,他心情慢慢好起来了。”看来他是在实践中学习的。
“地震中,如果有老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在那里哭,你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呀?”我进一步询问。
“我什么也不说,我陪他哭。”小才仁毫不犹豫地说。
孩子天真的回答,让我热泪盈眶!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呀!
当亲人故去时,眼泪是好的安慰剂,它胜过任何语言。真没想到,那么小的孩子竟然懂得这个道理。重大灾难发生后,面对家破人亡,人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援助,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同情心,是爱心的基石。懂得理解人、同情人、将心比心,才能真正打动人,让关爱走进对方的心里。
卢梭说过:“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一切礼物都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比所有的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才仁旦舟要离开我家时,已经是午夜12点多了。他没有拿一个毛绒玩具,而是提出要我送书给他。我把他带到书房,让他自己挑,小才仁兴奋地张开双臂,感叹着:“哇!这么多书啊!”
终,他挑选了我主编的一套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讲道理的书。
他说:“我也会当老师,也会讲道理。”
我问他给谁当老师,他回答:“给我妹妹!”
我答应他要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红旗小学捐赠价值一万元的图书,他抱着我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那笑容,让我难忘,让我心动。
我和才仁旦舟真是有缘。
当年“六一”儿童节,全国第六届少代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有6名少代会小代表要一起在开幕式上发言,其中有才仁旦舟!我作为少代会代表和发言辅导组老师,在会上又和小才仁旦舟见面了!我俩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搂在一起又蹦又跳。
“六一”儿童节前夕,中国科技馆开展活动,馆里有一面很大的“心愿墙”,孩子可以把自己的心愿和梦想都写在彩色纸上,叠成心愿结,贴在墙上。
才仁旦舟很认真,趴在桌上写起来,写完他让我看,只见上面写了三句话:

我希望重建后的玉树会更加美丽!
我希望得到一台电脑!
我希望“六一”儿童节,所有小朋友都快快乐乐!
我问他:“为什么想要一台电脑而不是别的呢?”
才仁旦舟抓抓脑袋,想了想说:“我就是想要一台电脑。”
我立刻同情起他。地震中,他家房子塌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他却只要一台电脑!
我说:“你想要电脑的愿望我帮你实现。”
“真的?”小才仁扬起稚气的小脸看着我,满脸惊喜!
“真的!”我肯定地回答,“只要你在开幕式上表现好,不负众望,我一定送你一台电脑!”
“一言为定!咱们拉钩!”小才仁伸出右手食指,我也立马伸出右手食指:“拉钩!”
第二天是“六一”儿童节,在全国少代会开幕式上,6位少代会少先队员代表的发言放在前面。
才仁旦舟是个农村孩子,没上过台,排练中,他常常抓耳挠腮(他洗过澡后身上长了许多小疙瘩),而且经常忘词。我对他有点不放心。大会开始前,我到后台对他说:“全看你的了!”
“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小才仁向我眨眨眼,做出拉钩的动作。
“没忘!”我喜欢他的率真。
发言开始了。才仁旦舟身穿藏袍,站得很直,精神抖擞,声情并茂,讲得十分感人,赢得台上台下阵阵掌声。少先队的发言获得了成功!
我坐在代表席上,激动地为孩子们鼓掌,更为这个藏族孩子鼓掌。
发言完毕,我跑到后台,伸出大拇指冲小才仁说:“你真棒!不负众望!”
才仁旦舟马上问:“我的电脑呢?”
真是个孩子!“明天解决!”我回答得干脆利落。第二天,我为他买了一个小型笔记本电脑,我在包装盒上写下了我的心愿。小才仁乐疯了,老师说他一晚上没睡好觉。
分别时,他抱着我伤心地大哭。
那一天,我陪他一起哭。
作为大人,我们不应总想着“教育孩子”,也应该好好向孩子学习如何返璞归真,真情流露。
人与人之间,如果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安慰,就会少一点怨恨,少一点争吵,这个世界,也会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和谐。
同情心是爱心的基础。我们一直讲可持续发展,爱心就是我们可持续发展、获得可持续幸福环境的源泉。孩子从小学会同情弱者,同情不幸的人,并付出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他就能够体验到助人的快乐,他也能够在助人中获得持续前进的力量。
爱心带来快乐
英国《太阳报》曾以“这个世界谁快乐”为题进行了一次有奖征答,并在应征的8万多封来信中评出4个答案: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孩子。为婴儿洗澡的母亲。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医生。

从这4个答案来看,每个答案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奉献、劳动、爱心、成功。这意味着,任何一个怀着爱心去奉献、去劳动而获得成功的人,都可以成为世界上快乐的人。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十分注意把“爱心”传给我的儿子。
从幼年的同情心,童年时提升为“爱心”,这是质的飞跃。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
儿子从小就是个热心人,很爱帮助有困难的人。
1992年,南方发大水,学校号召捐款,上六年级的儿子把全部的存款50元都捐出去了。
班主任老师很感动,和我说:“你儿子真是有爱心,毕业典礼都开过了,每个学生操行评语都写好了,任何表现都和毕业无关了,你儿子主动捐了50元,我们班学习好的女生只捐了两毛钱!”
“儿子做得对!”我淡淡地说。
做妈妈的了解儿子,我知道,儿子的快乐是能够帮到人,给别人带来快乐,习惯成了自然。
培养孩子的爱心,重要的是让他去寻找——有谁需要我帮助?我能帮助谁?并且,给他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能帮到人,是人生中美好的时刻。
一个6岁美国女孩被全世界公认为“这世界快乐的孩子”。我在《读者》上看到了她的故事。
小女孩叫凯瑟琳,家住美国田纳西州。2006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她从电视中看到,非洲正在流行一种叫疟疾的疾病,每年都有80多万非洲孩子死于此病,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孩子离开人世。凯瑟琳听到这个消息,扳着手指数起数来,当她数到30时,脸上露出了悲伤:“妈妈,又一个非洲孩子死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母亲立刻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她告诉女儿:“蚊子会传染疟疾,有一种泡过杀虫剂的蚊帐可以保护小孩子不被蚊虫叮咬。”
凯瑟琳疑惑地问:“那他们为什么不用蚊帐呢?”
“因为蚊帐太贵了,他们买不起。一顶蚊帐要10美元。”母亲回答。几天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幼儿园突然打电话来说,凯瑟琳的午餐费没有交。母亲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女儿吃晚饭的时候,胃口出奇得好,吃完还要包起一块牛排。一天晚饭,凯瑟琳一边狼吞虎咽,一边问妈妈:“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买芭比娃娃和故事书,能买一顶蚊帐吗?”这下子,妈妈终于明白了女儿的心思。第二天放学后,妈妈带女儿去超市买了一顶的蚊帐,寄给了“只要蚊帐协会”。
一周以后,凯瑟琳收到一封来自纽约“只要蚊帐协会”总部的回信。信中说:“你是我们组织中年龄小的捐赠者!捐赠蚊帐超过10顶,还可以获得捐赠证书……”凯瑟琳看完信,盯着墙上的挂钟发呆,然后对妈妈说:“我只捐了一顶蚊帐,虽然这30秒没有孩子死去,但是下一个30秒,还会有人死去!”妈妈被女儿的爱心打动了,对女儿说:“为了10顶蚊帐,我们一起来募捐吧!”
从此每个周末,母女俩都会到社区的儿童市场出售旧货和手工制品。她们在摊位上挂起一个标语:“你买东西,我捐蚊帐!”凯瑟琳顶着烈日,不厌其烦地向路过的人讲述着疟疾给非洲孩子带来的灾难。可是,买东西的人却寥寥无几。
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帮助非洲的孩子呢?凯瑟琳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只要蚊帐协会”说要给捐赠的人颁发证书。“那么,给我捐款的人也应该得到证书啊!”有了新的主意,凯瑟琳发动全家人和她一起制作证书,和弟弟歪歪扭扭地在每一张证书上写下:“一顶蚊帐以您的名义买下了!”
证书非常受欢迎,很多孩子也加入了凯瑟琳的制作小组。孩子们既当设计师,又当推销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凯瑟琳的队员”。2006年8月,凯瑟琳和伙伴们终于集齐了购买10顶蚊帐的钱。她把100美元汇出后,很快就收到了“只要蚊帐协会”颁发的特别荣誉证书。证书上郑重地写道:“感谢您的10顶蚊帐——‘蚊帐大使’凯瑟琳。”
凯瑟琳用小手捧起这张烫着金字的证书时,她快乐得脸颊发热。随证书一起寄到的还有一封“只要蚊帐协会”工作人员乔治先生的信,信中说道:“亲爱的‘蚊帐大使’凯瑟琳,很高兴地通知你,你的蚊帐将被送到非洲加纳斯蒂卡村庄,那里常年干旱,有550户人家……”550户人家?凯瑟琳入神地看着这个数字,她马上想道:“我总共捐了11顶蚊帐,可是那里有550户人家,其他孩子怎么办?”于是,她很严肃地告诉妈妈:“帮我告诉乔治叔叔,我会尽快帮助加纳斯蒂卡村庄凑够蚊帐的!”
2006年圣诞节前夕,社区的牧师登门拜访,真诚地说道:“我简直不敢相信,凯瑟琳小小年纪却有那样罕见的爱心和力量,我想让她去教堂讲蚊帐的故事!”于是,圣诞节那一天,凯瑟琳全家在教堂里表演了3分钟的舞台剧,让所有到场的人都知道,蚊帐可以挽救非洲孩子的生命。人们纷纷捐款,一个小男孩眼泪汪汪地对凯瑟琳说:“我想救5个小孩,但我带的钱不够,你愿意一会儿去我家取吗?”凯瑟琳用自己的善良和执着感动了很多人,那一天她收到了800多美元的捐款,她开心极了。
从那以后,凯瑟琳经常被邀请去讲述“蚊帐能救人”的故事。她不断地强调:“加纳斯蒂卡村有550户人家,他们需要550顶蚊帐。”不久,她的事迹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当大家知道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竟然有超越年龄、地域、种族的爱心时,无不为之动容。于是,全世界掀起了一场为非洲捐蚊帐的热潮。
2007年4月的一天,凯瑟琳看到英国球星贝克汉姆为非洲捐款做的公益广告。她想:“他真棒!他应该受到表扬!”一个星期之后,贝克汉姆收到一份手工制作的证书,上面煞有介事地写道:“感谢您为‘蚊帐’事业做出的贡献,特颁证书,以兹证明。”贝克汉姆珍藏了这张证书,还把证书的照片放到个人网站上。
2007年6月8日是凯瑟琳开心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封来自非洲加纳斯蒂卡村的信!村里的孩子们对她说:“感谢你给我们的蚊帐!‘只要蚊帐协会’的叔叔给我们看了你的照片,很美……”凯瑟琳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个野心勃勃的“蚊帐大使”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她和好朋友一起制作了上百张证书,给“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的每一个富豪都寄去了一张,希望他们为非洲的孩子捐款!她在给比尔·盖茨的证书上写道:“亲爱的比尔·盖茨先生,没有蚊帐,非洲的孩子们就会因为疟疾而死掉,他们需要钱,可是听说钱都在您那里……”
2007年11月5日,电视里播出一条新闻:“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只要蚊帐协会”捐款300万美元。第二天,凯瑟琳的妈妈接到了乔治先生的电话,他激动地说:“基金会的人说,他们通过一张证书联系到了我们,那上面说给非洲孩子买蚊帐的钱都在盖茨那里,他们想不拿出来也不行了……”凯瑟琳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母女俩开心地大笑,流出了幸福的眼泪。
2008年7月,凯瑟琳终于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她去那里参加一个名叫“孩子救了孩子”的公益活动。以后,我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凯瑟琳蚊帐村”。
现在,凯瑟琳已经是小学生了。她常常出现在学校的礼堂中,通过讲演告诉同龄人:“疟疾是一场可以预防的儿童大屠杀,我们可以让它不再发生!”
同情心,一旦有了行动,就有了质的飞跃,成为“爱心”;人的爱心,一旦有了视野,也会有质的变化,而让他有了“心灵”。我想凯瑟琳年纪虽小,却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正因为如此,她感动了无数的人。
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同情心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将同情心升华为爱心;孩子已经有了爱心后,父母要及时引导,让他升华为一个有心灵的人。这时,孩子才具有强大的内心力量。
在遇到凯瑟琳之前,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女孩稚嫩的小手竟能拥有抚平创伤的力量。凯瑟琳用自己的爱心与智慧改变了残酷的事实,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事实证明,爱心让人变得有力量。有了爱心的支撑,小孩子也能做大事。
凯瑟琳的故事很让我感动,她这么小的年龄,就懂得去同情别人的病痛,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帮助同龄的伙伴,真是人小心大。
凯瑟琳的妈妈很让我敬佩,她没有掏出自己的钱,去满足孩子帮助别人的愿望,而是和女儿一起去义卖、演讲募集资金,用劳动创造财富,从而达到帮助别人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爱心,而且增强了孩子的力量,这是多么有智慧的做法!
我相信凯瑟琳长大以后,一定是一个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因为她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兴趣班呼唤兴趣
儿子和我上的是同一所小学——北京史家胡同小学。
这里是一个兴趣的乐园,我小时候,学校就有许多兴趣小组:美术、舞蹈、合唱、自然、游泳、手工、制作、木偶、幻灯……多得数不过来,上哪个兴趣班,自己选,父母根本不过问。我是美术组的铁杆成员,同时又参加了合唱队、舞蹈班和游泳班,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开心的是跟康文信辅导员做游戏,康辅导员是个美男子,可帅了,他带领我们“蹲萝卜”,至今记忆犹新。
这是一个团体游戏,各班先自命为一种萝卜,然后有节奏地集体开喊:“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绿萝卜蹲。”如果哪一种萝卜打了愣儿,卡了壳,接不上了,那么就罚哪个班唱歌。
童年给我留下的快乐,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下乡插队,在艰苦的日子里,每每回想起童年,仍然感到幸福和甜蜜。这份礼物,成为我战胜任何困难与艰苦的力量。我觉得,没有童年的孩子是不幸福的,童年不快乐的孩子更不幸!
所以,当我有了孩子时,我就期盼他快乐、幸福,我觉得这是人生成长根基。因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来享受幸福和快乐的,而不是来寻找痛苦的。人能够战胜痛苦,能够面对不幸,是因为人曾经品尝过幸福,体验过快乐。
童年是极其宝贵的,我可不想剥夺孩子仅有的几年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从小我就让儿子痛快地玩。上小学,我让他走进了这座“兴趣的乐园”。
和我一样,依然有数不清的兴趣班在等待他,我让儿子自己选,从不发表意见。
儿子好像压根儿就没有和我商量的意思,一直“独断专行”。
一年级时,他竟报了“二胡班”。
我很纳闷,私下和我妈说:“学二胡有什么用呀?”
我妈说:“中国京剧后继无人,学会二胡不是很好嘛!”后来我明白了,我妈是个京戏迷,儿子一岁时,她就打开“话匣子”(收音机),和我儿子一起听京戏,一出又一出地给我儿子讲京戏里的故事,什么《霸王别姬》《借东风》……儿子3岁就跟姥姥去王府井吉祥戏院听京戏,成为吉祥戏院里小的听众。
没想到,这段经历奠定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他上幼儿园时还闹出一段笑话:一天,年轻的女老师打开收音机,里面在播放京戏,儿子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不爱听,换了台。儿子大哭起来,边哭边喊:“我要听‘哐’,我要听‘哐’!”老师莫名其妙,几个老师在一起研究半天,也不知他到底想要什么。送孩子时她们问我“哐”是什么东西,我笑着告诉她们:“是京戏!”他不懂那是京戏,只知道打镲和鼓锣的声音。
二年级,儿子又报了泥工班。
我又纳了闷儿,问我妈:“捏泥人有什么用呀?”
我妈轻松地说:“孩子爱学就去学呗!天津还有‘泥人张’呢!”
儿子捏得还挺棒,捏的“小仕女”“恐龙一家人”栩栩如生。我妈把儿子的“成果”放在一个纸盒里,来了客人就拿出来“显摆”:“瞧我孙子捏得多棒!”
“你孙子手真巧!”客人捧场。
没想到,这份夸奖提高了儿子动手能力,他手还挺巧,什么都会做。捏泥人培养了他的创造能力。
三年级,儿子又报了美术班。
这回我高兴了:卢勤的儿子就该上美术班,老鼠的儿子也该会打洞呀!
儿子很爱画画,我给他买了画笔和纸张,尽量给他提供培养爱好的条件。除了学校的美术组,业余时间我还陪他去宣武区(现为西城区)实验二小办的专业美术班学习两年,他学我也学,我陪他一起学。他参加过美术比赛,得过奖。这为他后来制作网页奠定了基础。虽然儿子终没有选择成为艺术家,我仍然将他小时候的那些画保存了一部分。因为它们是儿子孩提时创造力的表现,也是他童年时期健康成长的见证。
上五年级时,儿子又报了无线电小组。他四五岁就看大舅、大姨夫给姥姥安装电视、修理电视。只要大舅看他在身边,一定会支使他:“悦悦,拿电烙铁来!”在他眼里,男人就该会修电器。
六年级毕业时,他参加了东城区少年无线电比赛,装了一个能收五个台的收音机,获得一等奖。姥姥拿着她孙子亲手装的收音机,乐得合不拢嘴。以后,家里的电器坏了,就由他修理了。
儿子的兴趣终于有了落脚之处,我想,我的儿子终于找到自己想干的、能干的事了。
可谁知,上中学时他的兴趣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小学毕业后,他上了北京六六中学。我认识一位计算机班的老师,他希望让儿子上计算机班。
可谁知,他却悄悄报考了军乐班,我一直被蒙在鼓里。
后来我才知道,去中学报到那天,他看见校门口贴出布告:“军乐班招生!”
他和一个小学同学一起报考了军乐班。老师说,三天之内发通知。第三天,他的小学同学收到了通知,可他没有收到,他去找了老师:“老师,您当时说我比他强,怎么有他没我呀?”
老师看他怪可爱的,笑着说:“那你也来试试吧!”
得到老师的“恩准”,他才把这个“消息”告诉我。
我当时就急了:“干什么不好,吹喇叭有什么用?”
儿子慢条斯理地说:“您不是‘知心姐姐’吗?能不能先别表态,看看再说!”
我怕他说这个,只好跑到学校去看。
操场上,军乐队正在太阳底下训练,儿子练得很认真,汗水直淌,也顾不上擦一下,我有点儿心疼。
等儿子从运动场上下来,我当着李主任(管乐队的老师)的面就对儿子说:“咱们家没人会音乐,你上小学除了二胡也没学过什么乐器,你上中学现学,苦大着呢!”
“有苦我自己吃,有汗我自己擦。”儿子回答得很干脆。
“好!这像男人说的话!”我佩服这样的男人。
我问李主任:“您看我家儿子行吗?”
李主任说:“我看他胖乎乎的,像吹喇叭的。”
一锤定音。儿子就去军乐班吹喇叭了,而且吹的是大号,也叫贝斯号。儿子说他“块儿大”“肺活量大”,能拿得起大号。没想到,一吹就是6年!
6年里,儿子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也没花过家里一分钱。他所在的北京六六中学军乐队成为北京市东城区金帆乐团,他担任了首席大号。
毕业前夕,六六中学军乐队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专场音乐会。我和许多家长一样,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没想到,从未学过吹号的儿子竟吹得这么好!我也次发现,儿子吹号居然把嘴都吹歪了。
那天晚上回到家,儿子一进门,连军乐服都没来得及脱就问:“妈,我们吹那个曲子的时候,您感动吗?”
“我感动,我感动得都哭了。”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他指的哪支曲子,可一直在那里抹眼泪。
儿子很兴奋:“我也哭了。”
我觉得,我跟儿子一起哭一起笑就够了,在他兴趣的路上,我只是陪他就够了。一个人,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的自娱中,尽情享受艺术的兴趣,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高中毕业时,儿子乐队的导师、中央乐团的姜教授对我说:“你儿子可以报考艺术院校,他的音乐素质很好。”
我说:“我家没人搞音乐。”
教授说:“跟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后来,儿子没有去报考艺术院校,他说乐器只是他的爱好。终,他还是上了大学计算机系。
大学期间,他又对小品创作产生兴趣。他写小品、演小品、导小品,他的作品在全校自创大赛中获得特别奖,还成为校园网站上的“小品达人”。
有一次,他让我从网上看他创作的小品,我说:“我怎么看不懂呀?”
儿子说:“您看不懂就对了!这是我们这代人追捧的艺术,你们看不懂。”
“啊哦!”我表示无奈。
后来他自主创业去搞网站,毕业后去上海盛大集团学习、工作。几年后,他自己创办了一个网络科技公司。
儿子在兴趣的路上走了十几年,我只是他的观众,为他鼓掌喝彩。我从来不想把儿子培养成某一方面的天才,也从没有把他的才能作为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我只想让儿子成为兴趣广泛的人,只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因为没有任何艺术陪伴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让人感到枯燥无味。
假如为了考级、考证去上兴趣班,终,兴趣将变为孩子沉重的负担;
假如为了父母的脸面去上兴趣班,终,兴趣将变为孩子童年的苦难。
幸好,我没有。
令我欣慰的是,在兴趣的路上,儿子一直保持着对艺术、对创作浓厚的兴趣,和对生活无限的激情。
艺术的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和非功利性;艺术的功效,是能够尽情抒发人的思想感情。
儿子有音乐的兴趣与天赋,可是他没有成为音乐家,他获得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儿子有画画的兴趣与天赋,可是他没有成为画家,他获得的是对生活的观察力;
儿子有创作戏剧的兴趣与天赋,可是他没有成为艺术家,他获得的是幽默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儿子有制作物品的兴趣与天赋,可他没有成为工程师,他获得的是难得的创造力,以及生存的能力。
我不企盼儿子成为一个显赫的“××家”,而是想把他打造成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期盼他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对事业有追求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有某方面的特殊天赋,他本人又很感兴趣,那就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毅力,帮他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专注能够产生美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夜晚乘坐飞机时,你静静地坐在机舱的舱椅上,手中捧着一本你爱看的书,专注地看,没有人打扰你,没有手机干扰,只有一束暖暖的、浅黄色的灯光陪伴你,那时,你感觉到的是什么?是身心的放松,是精神的愉快。那是因为专注能够产生美,专注能够让人们的身心获得自由。
专注的过程,是一个静心的过程。专注的过程,也是一个心无杂念的过程。
一个人心无杂念,智慧才会源源不断地注入他的心中。因此,专注能够产生美,专注能够产生爱,专注能够让人感动,专注更能够给予专注的人创造力。
世界上有许多成大事的人,不少是一些资质平平的人,而不是才智超群、多才多艺的人。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那些看上去智力并不突出,在学校排名末位的学生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人的特点是专心在一个领域耕耘不辍、锲而不舍地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有些才华横溢的人却四处涉猎,毫无目的,终一无所获。
人与人之间,智力的水平相差多少并不重要,而专注的程度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失败。因为只有当你的精神非常专注时,脑细胞才会开始积极工作。
许多父母找我咨询时,常常说:“知心姐姐,我的孩子学不专心,一会儿摸摸鼻子,一会儿玩玩手,他是不是多动症呀?”
“他有没有专心的时候呀?”我问。
“有啊!看动画片,上网玩电子游戏,他可专心了,叫他吃饭他都听不见。”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是同一个答案。
我告诉他们,这样的孩子绝不是多动症,而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玩感兴趣。玩的愉悦正是来自他的专注,这时候,你不是肯定他的专注,而是骂他“就知道玩,学习时你怎么坐不住呀?”你的话变成“干扰”,使他很烦,学习的时候,一想到玩时受到的干扰,烦躁情绪就会油然而生。结果呢,学得不踏实,玩得也不开心,一天都很烦。
正确的做法是,不是数落孩子“学习不专心”,而是在孩子“专心”看电视时轻声地和家人说:“瞧这孩子多专注!”小孩子听了这样的话,就体会到什么叫“专注”了。
思想专注、精力集中是人精神发展的重要环节。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情,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惊喜。具有专注力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取得非凡成就的必要条件。
“专注”的习惯是在幼儿时期培养的,主要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孩子就不容易分心。如果几个月大的孩子在很专注地看一件东西,你千万不要打扰他,让他体验到专注产生的美感。
事业有成的人,其共同的特点是专注。尤其是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对艺术与科学的专注,让他们感受到快乐,从而产生灵感和创造的激情。
我常常和父母说,音乐家和演员是观众用掌声捧起来的!专注所产生的内心的愉悦,和掌声所给予外在的鼓励,都会激发孩子的兴趣,激发大脑的潜能。
如果一个人能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开发出无限的潜能,并拥有美好、稳定、快乐的人生。
一个聪明的孩子,不管他的成绩多少次遥遥领先,不管他是否比同龄人更引人注目,如果不专心致志就永远不会成功。
一个人要干成一件事情,没有竭尽全力的精神是不行的。所以一旦孩子确定了目标,家长要竭尽全力帮他实现,鼓励他获得成功。我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让孩子为一个目标去努力,后让他感受实现目标的快乐。这个过程掌握了,他将来很有可能就被培养为成功人士。
创新自提问始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的求学格言是:“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要从提问开始。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对什么问题都好问“为什么”,在大人看来,这些问题大都是幼稚可笑的,但正是这些可笑的问题,才引发了孩子们求知的兴趣。
会提问是一种智慧,提问需要开动脑筋。提问是主动学习,对孩子来说,提问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
几年前,《中国少年报》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了一项“提个好问题”的活动。本来我们以为孩子们每天被作业包围,头脑早都模式化了,只会回答问题,提不出什么好问题。没想到,活动中,孩子们竟提出了三千多个问题,有的很有童趣,有的很有水平。例如,有的孩子问:
“蚂蚁睡觉闭眼睛吗?”“香蕉为什么是弯的?”“鱼为什么不眨眼?”“黄瓜明明是绿的,怎么叫黄瓜呢?”“小鸡为什么只拉屎不撒尿?”“屁为什么是臭的?”“地球会不会哪天突然不转了?”“为什么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
童年的“为什么”,正是孩子们步入科学殿堂的步。在求知的路上,小孩子开心的事,就是提个问题把大人问倒。
有一次,我去某市开会,会后市妇联主任开车送我去机场,她4岁的儿子就坐在她旁边,一路上一个劲儿地向妈妈提问。他妈妈对我说:“我的儿子可讨厌了,老向我提问。”她的儿子倒也不嫌他妈讨厌他,继续向他妈妈提问:“我问你一个问题,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请回答!”男孩的妈妈很认真地回答:“像芭蕉,像扇子……”儿子都说不对,我悄悄问他儿子:“到底像什么?”儿子神秘地告诉我:“像右耳朵。”他妈妈说:“你说他讨厌不讨厌。”我回答道:“人家讨厌什么,人家说得很正确,大象的左耳朵就是像右耳朵,不像别的耳朵。”孩子很开心。
几个月前,我和著名学者阎崇年先生到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每人讲了半小时后,读者就开始提问了。
有个六年级男孩,个站起来,很恭敬地说:“知心姐姐,我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我立马站起来,很恭敬地回答:“请问。”
“我问你:一个豆从山上滚下来,变成什么?”我很意外,怎么也想不出来。他接着说:“我向你提示一下,是两个字,后一个字也是‘豆’。”
我更为难了,一个“豆”滚下来能变成什么“豆”?我抓耳挠腮,无奈地说:“我实在不知道,我请求帮助。”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笑着说:“这还不容易,蚕(残)豆呗(注:意思是一个豆从山上滚下来受伤了,就变成残豆了)!”在场的孩子都哈哈大笑。我看那个男孩子十分得意,就对他说:“我也向你提个问题。”男孩子也十分恭敬地说:“请问。”
“我问你,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男孩也说不上来,因为那是4岁孩子的问题,他觉得我不会提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说出了答案后捧腹大笑,场上的孩子笑得更开心了。
一次,我们带孩子们去深圳搞活动。晚会上,一个女孩站出来说:“我向大家提个问题:一个绿豆想不开从高楼上跳下来,摔死了,它变成了什么?”我立刻举手:“蚕(残)豆呗!”我以为我这回肯定是答对了,没想到,女孩大声说:“不对!它变成红豆了(流血了)。”场上的孩子哄堂大笑,我这才明白,他们全知道答案,只有我不知道。
和孩子们大笑之后,我才明白,把大人问倒,是他们开心的时刻。许多好老师教出的学生,的特点就是爱提问。当他们把老师问倒的时候,他们很开心;当老师把他们问倒的时候,老师也很得意。在这种一问一答中,他们的求知欲高涨。一个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求知欲,往往比课堂上要高,正是因为游戏中伙伴之间是平等的,双方都有获胜的可能。
但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大人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只要不符合自己的“标准答案”,都会否定孩子,从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有一次,在一个家庭教育报告会之后,一位妈妈站起来,很困惑地说:“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很爱提问,不招老师喜欢。有一次老师让孩子们给杨利伟叔叔写一封信,儿子在信中问了一个问题:‘杨利伟叔叔,你乘宇宙飞船到太空去,如果燃料不够了,你怎么回来?’老师给他一个不及格,说他在捣乱,应该写‘怎样向杨利伟叔叔学习’。”我当场回答说:“你儿子提的问题很好,杨利伟叔叔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因为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你儿子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将来一定很棒。”
我建议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尝试以儿童的心态来理解儿童的问题,和他们同兴趣、同欢乐,这样才能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个犹太家庭。到3岁多时,小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他总是喜欢沉默不语。在四五岁时,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卧床,爸爸海尔曼怕儿子寂寞,就送给他一个小罗盘。
爱因斯坦如获至宝,他发现不论如何转动罗盘,里面的指南针总指向固定的方向,这令他百思不解。当时,小爱因斯坦想象:一定有什么东西隐藏在这现象背后。一连好几天,爱因斯坦都对罗盘爱不释手,虽然爱因斯坦连对“罗盘”“磁”的发音都发不准,但这不妨碍他向爸爸提出连串疑问:“爸爸,指南针为什么总指向一个方向呢?”
海尔曼微笑着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球磁场的原因。”
“什么是地球磁场呢?”爱因斯坦皱着小眉头,追问道。
海尔曼面有难色,解释道:“磁场是地球南北两极……”
“指南针为何要指向磁场?”
罗盘太神奇了,让爱因斯坦产生对科学的向往。
7岁时,爱因斯坦上学了。不过,他在上小学和中学时学习成绩都很一般。但是,后来爱因斯坦领到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课本,书中论证的许多公理,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等不及按照课程进度去学习它,竟然一口气就将它学完。
后来,爱因斯坦成了一代科学大师。

正是这无数个“为什么”,把孩子引入科学的殿堂。
小法布尔对昆虫的“为什么”,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小爱迪生对生活的“为什么”,让他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能提出问题的人,往往不是一般的人。做父母的人,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提问,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孩子在提问,家长不要当成一个简单的信号。
孩子在提问,这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不知不觉,一个人的创造性也蕴藏其中了。
把问题留给孩子
万物都有为什么,当孩子向你提出为什么时,你一定要十分感兴趣地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呢?”你千万别急着回答孩子问题,不要给他“句号”,要给他“问号”和“叹号”。保持孩子兴趣的好办法,是让孩子自己找答案。
你可以说:“你去找找答案,找到了,别忘了告诉我一声!”
“知心姐姐”走遍天下都不怕,用的就是这个办法。记得有一次,我去上海接“知心电话”,有个女孩打来电话问我:“羊为什么吃纸?”
我从未见过羊吃纸,可我没见过的事不一定不存在。于是我对她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正忙着呢,你去找找答案,找完了别忘了告诉我呀!”
“好!你等着。”女孩十分爽快。
15分钟后,电话铃响了:“找到答案了!”是女孩惊喜的声音。
“答案是什么?”我急切地问。
“羊是吃草的,纸是草做的,羊没草吃就吃纸了!”女孩干脆利索地回答。
“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找到了答案!”我为她兴奋,想象得出她当时一定是满脸成就感的样子。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找答案的过程。那种自己动手寻找到答案的成就感,远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兴趣往往出自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主要得鼓励他们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
200多年前英国出了个大发明家瓦特,他就是在探索问题中成功的。

童年时代的瓦特特别爱观察、思考,他的小脑袋里总是装着各种问题。
一天,小瓦特在厨房里玩,忽然发现炉子上的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啪啪”地响。瓦特很奇怪地问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
奶奶说:“壶里的水开了,盖就会上下跳动。到底为什么,奶奶也说不清。”
带着这个疑问,瓦特渐渐地长大了……
瓦特经常观察、思考水壶里的水烧开以后把壶盖顶起来这一现象。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水壶里的水被烧到100℃以后,会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成倍增加。由于体积膨胀,原来的容器盛不下了,就产生极大的向外扩张的力,这样就把壶盖顶起来。他突发奇想,水蒸气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力量,能不能用这种力量推动机器工作呢?
在瓦特之前,英国有一个叫纽科门的人已经发明了蒸汽机,但纽科门蒸汽机耗煤量大,能效低,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瓦特经过长期研究,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的分离冷凝器、齿轮联动装置、双向汽缸、离心调速器、节流阀等,完成了对纽科门蒸汽机的三次技术革新,使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应用范围更广。
瓦特的发明和对蒸汽机的改革,为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解决了动力问题。后来的科学家利用瓦特蒸汽机,先后又发明了蒸汽机车、大轮船和其他蒸汽动力机械。所以,后人把瓦特蒸汽机的问世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人们为了纪念瓦特的发明创造,还用“瓦特”作为计算功率的一种单位。

这个故事我是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中看到的。
我儿子小时候就问过我“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这个问题,可惜当时我是按中学课本上的知识,平淡地告诉他答案,他听完就过去了,对壶盖为什么跳动再也不闻不问了。如果我像瓦特奶奶那么去回答问题,把疑问留给儿子,儿子今天也可能成“发明家”了(呵呵,开个玩笑)。
孩子有了疑问自己去找答案,父母能帮什么忙呢?为他们备些能找到准确答案的书,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就很好,科学性强、知识准确、印刷精美、语言生动活泼,很适合少年儿童自己阅读。
我的儿子虽然没成为发明家,但是他从小很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不便之处。班里的椅子总会发出声音,他就收集一些葡萄糖注射液瓶子的软盖钉在椅子下面(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椅垫了);上公交车时,我的大书包拿在手里常常很沉,他就找了一个钩子,让我把书包钩在车座位的扶手边上(后来有了专门的钩子)。只要出现不方便的地方,我一定先把儿子找来,他小脑瓜动动,就会有主意。没想到,这样做培养了他的创造力。
需要正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如果一个人从小对生活中不方便的问题很好奇,那他一定会长出创造发明的翅膀。
事实上,许多发明创造,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北京有个三年级小学生叫徐浩森,他发现冬天同学们穿的大衣没地方放,就联想到自家桌子的抽屉有好几层,如果把课桌做成双层的,一层放书,一层放大衣不是很好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两层抽屉的课桌。可同学们说,这样的课桌,桌下太矮,腿放进去不舒服,不好。这才使他想到,在椅子下面做一个小箱子放大衣,不是蛮好吗?他发明的“箱式椅”获得老师的称赞和同学们的欢迎。
日本有位患了肋膜炎的病人,痛苦地躺在床上,放在一旁的炉火正在烧着开水,水还没有开,却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很烦躁,跳起来,拿起锤子往水壶上猛敲,说也奇怪,居然真的不出声了。这时,他感到很奇怪,就在病床上琢磨怎样才能使水不出声的办法,并做起试验来。结果他发现,只要在盖上钻一个小孔,水壶就不再出声了。于是,他申请了一个专利——每在水壶上钻一个小孔,就收一元钱。他由此发了大财。
这个病人为什么能发明这个专利呢?因为他有好奇心,正是这个好奇心,使他产生探索精神。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这样的“思维”——怎样让生活中的不方便变为方便,那么他的创造力不仅会大大增强,而且社会的责任感也会大大增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有用的人。
我认为,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品德、健康、能力都得到很好发展的人。只重视智力,孩子会变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旁观者,或成为社会上的恶人;只重视品德教育,忽视能力的培养,孩子会变成懦夫。对孩子的创新教育,开始得越早,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应该从童年开始培养。
怎样惩罚孩子才有用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但是,惩罚不是目的,让孩子知错改错才是目的。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才有用呢?
有三个办法可以借鉴:
面对一个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实,才能不冤枉他,让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中国文化中对惩罚有这样的原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意思是说,成心做好事,不必去表扬,无知犯错误,不必去惩罚,而明知故犯者,一定要严惩。对于无知犯错的孩子来说,比惩罚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当过校长。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在那里等他了。陶行知先生明白教育小男孩的契机来了,他掏出一颗糖给这个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摸了摸头,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行知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他。”
陶校长于是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男孩拿着四块糖果,带着感动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孩子是一个“矛盾体”,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有纯正品行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就像四份爱心,让小男孩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
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批评是必要的,但有时宽容的效果更佳。

在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日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弟子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然听到墙外一阵响动。随后,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落。这时,小和尚才发觉,刚才他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这事不小,顿时令小和尚惊慌失措,瞠目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候师父的责备和处罚。
老禅师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师父并没有厉声地责备小和尚。
一句平静话语,让小和尚顿悟,内心成长了许多。从这之后,小和尚再也没有偷偷出去玩,从此专心致志学习佛家经典著作,领悟人生道理。

家教也是如此,家长要善于运用宽容的力量,让孩子内心深处受到触动,获得前进的力量。
宽容的力量,往往会带来一个圆满的结果。
要让做错事的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对日本老人居住在美国。一天,一只球飞来,打碎了他家的玻璃。老人说:“可能是踢球的孩子打碎的,按照东方的习惯,此时肇事者的家长应该出来赔礼。”但是,直到天黑,都没有人出来对这件事负责,老人心里很不爽。
第二天一大早,一辆汽车停在他家门口,车上跳下来一个黑皮肤的男孩子。
“对不起,先生,昨天的玻璃是我打碎的,可是,昨晚玻璃店关门了,只好今天一早赔给您。”男孩说完,从车上搬下来一块彩色玻璃,安装上去。
老人很感动,进屋拿出一包刚刚买来未开封的糖,送给这位黑皮肤的男孩子,以示感谢。不一会儿,孩子的父母出现了,他们退回了这包糖,客气地说:“我们的孩子犯了错误,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奖励。”
日本老人十分感慨。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多么有效的方法。不用打骂的方式,只用让孩子知错改错的行动,就足以让孩子受到教育了。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当今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双腿,却能潜水;他没有双腿,却能驾驶汽车;他没有双腿,却能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他没有双腿,又得了癌症,却能环游世界,到199个国家和地区去演讲;他时时刻刻面对着死亡,却能拥有完美的爱与生活。
他的一句话震撼了世界——如果我能,你也能!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这个伟大的人叫约翰·库缇斯,澳大利亚人,1969年出生,是世界著名的激励大师。几年前,我次在网上看到他的故事,便立刻被他的精神折服,他那句震撼世界的话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曾经遐想过,假如有一天,我能亲眼见到他、听他演讲该多好!我一定要问一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坚强?你的生命潜能是怎样被激发出来的?”可转念一想,这是不可能的,他在遥远的国度,我怎么可能见到他呢?
但是,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真的见到了他。
2009年6月8日,我到上海松江大学城万人体育馆主持大型公益演讲——“爱·坚强”,主讲人正是约翰·库缇斯!
我真是又惊又喜,爱心能让梦想成真!
眼见到约翰先生,是在演讲会开始前。当时,他正坐在一个特制的滑板上,静静地听8岁的王馨艺弹钢琴,他不断地举手高呼“真棒!”。演奏完毕,约翰先生朝馨艺挥挥手:“走,跟我来!”他用手撑着地面,滑板以极快的速度移动起来。
我和馨艺紧随其后,一起走进他的休息室。据说,约翰先生演讲前是不允许任何人走进他的休息室的,这次是破例,因为他太喜欢小馨艺了!小馨艺也很开心,她一点也不害怕,还搂着约翰先生的脖子和他拍照。我也坐在地上和约翰先生拍了合影。
说来真是奇怪!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是我和约翰先生却一见如故,好像是早该见面的老朋友!虽然约翰没有了腿,但他的上半身都十分健康,脸上始终洋溢着乐观、开朗与自信的笑容,而且十分幽默。
他说,他出生时只有可乐罐那么高,奄奄一息,医生说他可能活不了多久,要他的父亲做好心理准备,但是他终活了下来。他本来有两条十分细小而且没有知觉的腿,这使他看起来像个玩偶。同学们经常取笑他,还在他的腿里扎大头针、用打火机烧他,有一次甚至用小刀割下他腿上的一小块肉。他很生气,到医院把两条没有用的腿切除掉了。约翰笑着说:“我身上什么神经都有,只是搭错了位置。”他没有肛门,在做了切口手术之后,才能勉强进行排泄。父亲告诉他:“如果不挖这个洞,你就变成浑身是屎的屎蛋了。”约翰向我讲述这些痛苦经历的时候,依然谈笑风生,仿佛是在讲一个童话故事。
演讲开始了,当约翰坐在滑板上飞快地绕场一周时,观众席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惊呼声。只见他用双手撑着地面,一蹭一颠地上了主席台,场上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才终于相信他是一个人从澳大利亚来中国的。不出所料,他的演讲大获成功!
王馨艺上台朗诵了《爱心树》,向约翰表示感谢。
会后,他十分友善地接受了我的采访,这也是一次破例,也许我们有缘。
“约翰先生,您说您很爱您的母亲。您能告诉我,母亲给您影响深的是什么吗?”我坐在地上,俯下身,向约翰提出了个问题。
“是爱,是尊重。”约翰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着我,坚定地回答。
“我妈妈很爱我,她没有抛弃我,而是把我接回家。她说,她是一个接受现实的人。如果事情发生在你头上,好,那就这样,继续做就是了。我母亲的手是一双塑造人的手、养育人的手。每次放学回家,她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她会把我拉入她的怀抱,刹那间一切都变得美好。她总是对我说:‘我爱你,约翰。你是我们生命中好的,你是好人。’”说到这里,约翰满脸幸福。
“您没有腿,您的母亲是不是特别照顾您、怜爱您?”我又问。
“不,她给了我像正常人一样的成长机会。尽管我和兄弟姐妹相比有些不同,我比他们矮很多。不过,我们这些孩子得到的待遇都是一样的。比如,我要拿碗柜顶上的东西,如果有人正好可以帮忙的话,就会帮我拿到;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在,那么我就会自己想办法,而我几乎总是有办法够到顶层的架子。我妈妈说:‘我只帮助约翰拿他够不到的东西。我们从来没有为了适应他而调整房间,是他在调整自己。他除了不能走路外,我从来不认为他有什么问题。’我认为,这是妈妈对我的尊重。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因为做错事,妈妈曾经在我头上敲断过好几把木勺,因为我的屁股离地面太近,她够不到!”说到这儿,约翰顽皮地笑了,好像在为妈妈打不到他的屁股而得意。
“说说您的爸爸,您曾经说会爱他到死,为什么?父亲给您留下的是什么?”我换了个话题。
“我对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父亲给了我坚强。”提起父亲,约翰脸上流露出崇拜的神情。
“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约翰开始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他“悲壮”的童年:“我父亲是个大个子,我早的记忆是,他可以让小孩子一听到他低沉响亮的声音就发抖。我没有因为自己没有腿就得到什么特权。我做错了,一样要受到惩罚。小时候我很怕狗,一天,父亲带我和我们家的狗——肯蒂来到后花园,然后把我扔在那儿就走了。我不断地尖叫、哭喊,邻居纷纷给我父亲打电话询问,我的父亲只是平静地说:‘随他一个人,会好的。’过了三四个小时,我父亲出来看我,那时我早已停止哭泣,正骑在肯蒂的背上,在花园里到处走呢。这个方法有点粗暴,但行之有效,后来我不怕狗了。
“我以前喜欢用橡皮水管浇我的兄弟姐妹,父亲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天,在我将要把橡皮水管对着别人时,他一把将橡皮水管从我手里夺下来,并把水龙头开到。我几乎被淹死!之后,他给我解释什么叫罪有应得,这让我终生难忘。
“我父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惩罚我们,除非我们实在太坏了!父亲的惩罚把我们锻炼成形,教会我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些东西在学校里、工作中不是总能学得到的。比如,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尊重你的国家、为你的传统自豪、热爱你的家庭、尊重法律、玩得开心、享受生活、为你是谁而自豪、永远不要放弃、相信你自己。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和我们好的朋友。”
“约翰先生,您有这样的父母亲,难怪您这么优秀。看来今天演讲的主题——爱和坚强,对您来说真是太适合了。”我说。
“是的,我能拥有这样的父母真的很幸运。我真的非常感激他们给了我真正经历生活的机会。假如我被娇惯成一个弱者,我很可能不会照顾自己,不能自己吃饭,甚至上不了厕所,更不会一个人来中国!”
分别时,我请他为我儿子在书上签名,因为2009年6月23日是我儿子31岁生日。我想把这个作为生日礼物。约翰欣然同意,他飞快地写下:“生命不息,欢笑不断,让爱常驻。——约翰·库缇斯。”这句话真是恰如其分!
在整理对约翰访谈的记录时,我又一次重温了他的故事,再联想到目前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真是感慨万分!
想一想,我身边的那些家长们都在为自己四肢健全的孩子忙些什么?我们来看看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
2009年6月10日到11日,在河南省招生办组织的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上,记者看到,家长数量远远多于考生。不少考生表示,对于填报哪所学校、读什么专业、将来干什么工作都很茫然,填报志愿只好是“我的青春爸妈做主”。参加本次咨询会的高校有600多所,而冒着34度高温到场咨询的考生和家长超过十万人次。其中,四五十岁的家长是主力军,而作为“当事人”的考生却为数不多。一位姓刘的父亲抱着一大摞各校招生简章,在一排一类院校咨询台前穿梭,他说:“儿子估了640分,应该能上个名牌大学。儿子考完就跟同学出去玩了,报志愿的事都推给我和老师了,自己一点不操心,我也很为难。”记者在现场发现,当“苦力”往里挤的几乎全是家长,便问一个男生为什么让妈妈去。他说:“我妈怕我被挤着,再说了,报哪所大学我得听她的。”

看完这则报道,我真的不知该说什么了。中国孩子的“不可能”到底是谁制造的呢?
约翰·库缇斯没有双腿,却一个人来到中国,实现了他10年前的梦想。10年前,他在纸上写过一句自励的话:“10年后,我库缇斯要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残疾人演说家。”写完,他独自到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删掉3个字“残疾人”,变成:“10年后,我库缇斯要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演说家。”10年后,他独自来到中国。
约翰·库缇斯的经历告诉我们:孩子相信自己行,自己才能行;父母相信孩子行,孩子一定行。我们的父母总是不肯放手,孩子就越来越无能。有腿不会走路,有手不会做事,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考。
所以,心灵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在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比物质条件的缺失更可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