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NT$
759.0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NT$
602.0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NT$
301.0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NT$
347.0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NT$
281.0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NT$
1989.0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NT$
398.0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NT$
1214.0
編輯推薦: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担起向中国读者介绍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筹组编委会,组织朱光潜、冯至、戈宝权、叶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国文学权威专家,编选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根据“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原则进行翻译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是中国外国文学的研究机构。一九七八年,“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更名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至二〇〇〇年完成。这是新中国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水平。
历经半个多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在中国读者中依然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但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图书在市场上已难见踪影,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稀缺品种更是一书难求。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封面为网格图案,因而被藏书者称为“网格本”。“网格本”
內容簡介:
《愤怒的葡萄》(1939)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出版当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小说背景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农民破产逃荒。斯坦贝克曾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一路流浪到加利福尼亚州,沿途所见使他震惊不已。他以写实的笔触,以主人公乔德一家的西迁经历为线索,既饱含人文关怀地勾勒出小家庭的斗争、心酸与爱,又波澜壮阔地展现了逃荒农民潮的集体困境与互助友爱。小说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与愤慨,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图景。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蕴含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代表作品有《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
译者简介:
胡仲持(1900—1968)
浙江上虞人,笔名宜闲。1920年后历任上海《新闻报》《商报》及《申报》外勤记者,生活书店《集纳》周刊主编、人民日报社图书资料组组长等。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译著有《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忧愁夫人》《大地》等。
目錄 :
目 录
作者像
出版说明
编委会名单
献词
译本序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书目
內容試閱 :
译本序(节选)
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被介绍到国内,笔者改革开放后在复旦大学上本科,英文系自编英语泛读材料里就收有他的《小红马》《珍珠》和《菊花》。当时接触过这些作品,却不能妄称就读得懂。但是斯坦贝克同情弱势群体、警觉金钱势力的腐蚀,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国英语学界五十年代开始特别关注美国二十世纪左翼作家,徐燕谋在五六十年代之交主编的大学四年级英语专业教材(第7—8册)就收了美国左翼剧作家克里福德·奥德茨(Clifford Odets,1906—1963)的独幕剧《等待老左》(Waiting for Lefty,1935)中的片段。剧本讲的是一些司机如何组织起来罢工,资方聘用“工贼”(无非是一些要养家糊口的待业工人)进行破坏以及工人领袖“老左”的离奇死亡。
斯坦贝克与奥德茨在大萧条之后的美国文化界同属一个阵营,当然成就更高,一九六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一九三九年出版,第二年获普利策奖,好莱坞又以快的速度把它拍成电影,由约翰·福特导演,亨利·方达扮演主人公汤姆,简·达维尔扮演汤姆的母亲。在第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福特获导演奖,简·达维尔获女配角奖,可见美国主流文化对这部作品的认可程度。小说一九四一年就有了胡仲持中译本。改革开放后,斯坦贝克的作品渐渐为文学爱好者所熟知,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愤怒的葡萄》(胡仲持译、张友松校,1982)和《斯坦贝克选集:中短篇小说集》(上册,1983;下册,1984)就是很受欢迎的。
一
我国学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撰文评论《愤怒的葡萄》,往往从阶级矛盾和冲突切入。近年来发生了变化,研究者比较着意于生态问题。美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大量东部居民西迁。到了二十世纪,政策鼓励下的移民又逐渐催生了大规模农垦,与此同时也播下了生态危机的种子。科罗拉多、堪萨斯、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西部和新墨西哥一带在三十年代初受风沙灾害,称“干旱尘暴区”(即“Dust Bowl”)。那个广袤的区域本是畜牧草场,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英亩土地变为耕地,改种植小麦。二十年代后因过度耕作,土地管理不善,加上干旱(年降雨量不到五百毫米),保持水分和土壤表层的草根枯死,春季强风一刮就扬尘,形成“黑风暴”。后来在联邦政府的干涉和协调下,相关地区广植防风林,风害慢慢平息,草地复苏,但是潜伏的危机依然存在。沙尘滚滚袭来,原来以种粮和棉花为生的农家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加利福尼亚寻求就业机会。一些意在得利的就业中介乘机广发虚假广告,农民却信以为真。犹太人出埃及,目的地是《圣经》中所说的“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尘暴区居民心中的迦南,则是非加州莫属。他们辞别家园,收拾起能带的家当,开着卡车一路向西,虽然旅途艰辛,却怀抱希望。《愤怒的葡萄》讲述的就是尘暴区农户以迁徙求生存的故事。
作者在开篇就描写俄克拉何马的尘土:“在车马往来、路面被车轮磨损和马蹄践踏的大路上,干结的泥块化成了尘埃。地面上的各种活动都会把尘土扬到空中:步行的人把薄薄的一层尘土扬到齐腰一般高,大车把它扬到篱笆,汽车则在后面滚起一阵尘雾。这尘土很久才会落下来。”(第2页)尘暴区居民处于这样的生存环境中,绝非长久之计。小说中乔德一家是俄克拉何马州的佃农,他们改装了家里的旧车,放弃熟悉的生活方式以及很多已染上感情色彩的器物,驶向充满变数的未来。
现代化在美国意味着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农业人口下降势所必然。小块分散农田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只有集中起来才有望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此过程中尊重土地直接使用者的权利并谈妥合理补偿,往往难做到。《愤怒的葡萄》中的佃户缪利说:“我明知这块地不大好,除了做牧场,没多大用处。当初根本就不该把这些地开垦出来,现在却种满了棉花。假如他们没叫我滚蛋,那我现在也许就到加利福尼亚随便吃葡萄、摘橙子去了。可是那些狗日的却叫我滚蛋,天哪,那可不行,男子汉大丈夫可不能随便叫人摆布!”(第61页)显然,土地所有者想做更合理的投资,不过像缪利那样的佃农是否得到安置,不得而知。他们只是被告知,土地将另作他用,必须离开,自谋生计。缪利这番话的要点是个人尊严,翻成中文后是容易被读者忽略的。浮士德在他生命的后阶段异想天开,决心围海造田。一对与世无争的老夫妇生活在海边一块高地,院子里树影幢幢。浮士德陶醉于自己想象中的伟业,竟忘乎所以发令:“那上边的老人应当搬走,我想在菩提树下安家,可那几棵树不归我所有,竟破坏了我的一统天下。”与世无争的夫妇不愿离开,魔鬼梅菲斯特竟派手下的喽啰将他们强行驱逐,老人反抗,家中的火盆不知被谁踢翻,一场大火将他们吞噬。这对夫妇大概是文学中有名的“钉子户”了。“不能随便叫人摆布”的心态在美国文学传统中颇有来历,其核心精神就体现于《瓦尔登湖》作者梭罗的《公民的不服从》(1849)一文以及麦尔维尔小说《抄写员巴特比》(1853)中神秘的四个字“我宁肯不”。二○二○年新冠疫情肆虐美国,很多普通美国人拒绝戴口罩,多少与此相关。
《愤怒的葡萄》中的主人公汤姆·乔德与父亲同名,一时不平,失手打死了人,被判重刑。他在监狱服刑期间表现出色,获假释回家,发现原来的村庄面目全非,不少房屋已被夷平,一时失去了方向感。回家后,他和一家老小收拾行李,割舍家中旧物,贱卖马车和农具,准备开车远行,加入生态危机造成的西迁移民行列。照规定,汤姆在假释期间不能离开俄州,但是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又是修车能手,缺了他,家人走这条远路心里就没有底。幸好他不必随时向警署报告,在外只要本分一点,也无大碍。乔德一家十二口人,外加一位独身牧师,攀爬上一辆临时在旧轿车车架上改装的卡车,晃晃悠悠地上路了。那辆哈得逊牌子的老车,用美国俚语来说,确实是“junk heap”(直译“垃圾堆”,转义为拼拼凑凑的破旧汽车)。他们沿着著名的六十六号公路(起点芝加哥、终点洛杉矶)直往加州南部驶去,路经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
流民的窘况,乔德家一一经历。为了方便长途跋涉的生态难民,美国的慈善机构和州政府开辟了一些收容站和专用停车处,这些地方的管理并不统一,设施也有差别。尤其让读者惊讶的是有一处实行自治,警察不得入内。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乔德一家在收容站的诸多生活细节,说明斯坦贝克在此类机构做过深入调查。一九三七年,他曾随着俄州失地农民一同西行,深为他们的艰辛所触动。《愤怒的葡萄》中大量原始材料就是在那时积累的。
…………
陆建德
写毕于庚子除夕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章
俄克拉何马的红色原野和一部分灰色原野上,近不紧不慢地下了几场雨,雨水并未冲裂结了一层硬壳的土地。耕犁在雨水流过的印迹上来回地划了一列列的犁沟。近这几场雨很快就催起了玉米,并使大路两边到处长出了野草,于是灰色原野和深红色原野开始呈现一片绿色。五月下旬,天空渐渐变成灰白,入春以来,长久悬在高空的一团团浮云消散了。太阳天天逼射着成长中的玉米,使每一片绿色托叶的边缘上都出现了棕色线条,并逐渐扩展。天上的云出现后又飘散了,有一段时间再也不见影踪。野草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变成了深绿色,再也不蔓延了。地面结了壳,一层薄薄的硬壳。天空变成灰白,大地也跟着变成了灰白,红色的原野变成了淡红色,灰色的原野变成了白色。
在雨水冲成的沟渠中,细土像流水似的直往下滚。土拨鼠和蚁狮一活动,尘土就像雪崩似的坍了下来。酷烈的太阳天天照射着,稚嫩的玉米叶子没有原先那样坚挺了,这些叶子起初变成弧形,随后因为叶脉逐渐虚弱的缘故,每片都斜倒下去。后来到了六月,阳光更为酷烈。玉米叶子上的棕色线条扩展到了叶脉上。连野草也蔫了,叶子朝根部耷拉下来。空气稀薄,天色更加灰白;大地也一天比一天变得灰白。
在车马往来、路面被车轮磨损和马蹄践踏的大路上,干结的泥块化成了尘埃。地面上的各种活动都会把尘土扬到空中:步行的人把薄薄的一层尘土扬到齐腰一般高,大车把它扬到篱笆,汽车则在后面滚起一阵尘雾。这尘土很久才会落下来。
六月过了一半,得克萨斯和墨西哥海湾的天空中泛起了大块大块的云,高高的、含雨的浓云。田野上的人们抬起头来望着这些云,用鼻子去闻一闻,伸出湿润的手指去辨辨风势。天上飘着云的时候,田野上的马都有些着慌。浓云洒下几点雨,便匆匆忙忙地转到别的地方去了。云飘走以后,天空又恢复了灰白色,太阳依旧像烈焰般照射着。只是尘埃中间雨点落到的地方有了一些凹穴,玉米上有了一些澄清的水珠。
一阵和风追随着雨云,把它们赶向北方,轻轻地吹动着正在干枯的玉米。一天过去了,风渐渐大了起来,但风势还很平稳,不是一阵阵的。大路上的尘埃飞扬起来,落在田边的野草上,落在附近的田地里。现在风更大了,刮着玉米地里雨后干结的地面。天空弥漫着尘土,愈来愈暗;风掠过大地,卷起尘土送往别处。风越刮越猛。雨后干结的地面裂了开来,田野上的尘土飞扬到空中,形成一道一道灰色的烟雾。玉米迎风扑打着,发出了呼啦啦的干涩声响。细的尘土现在已不落回大地,而是消失在逐渐变暗的天空中了。
风越刮越猛,在石头底下吹过,卷起稻草和枯叶,甚至还卷起小土块,在掠过田野的时候留下了它的踪迹。天空很昏暗,太阳已成了一团红光,空气中有一种刺人的阴冷感。夜里,风以更快的速度掠过地面;它在玉米的根脚间灵巧地掘着,玉米用它软弱了的叶子与风搏斗,直到根部被猛掀猛撬的风刮松了,于是每一根茎秆都横倒在地上,标志着风向。
黎明到来了,白昼却不露面。灰蒙蒙的天空出现了一轮红日,那只是一个朦胧的红色圆盘,放射出微弱的光线,好似黄昏一般;再过些时候,阴暗的天色重新变成了一片漆黑,风在伏倒的玉米上呜呜地悲鸣。
男男女女都挤在自己的家里,出去的时候都在脸上扎了手帕盖住鼻子,还戴了风镜保护眼睛。
一到夜里更是漆黑一团,因为星光没法穿过尘沙照到地面,窗内的灯光甚至还照不出院落。现在,尘沙和空气匀称地掺杂在一起,成了尘沙和空气的混合物了。家家户户都紧关着门窗,用布塞住了缝隙,然而细得连肉眼也看不出的尘沙还是钻进来,像花粉一般停积在桌椅上和碟子上。人们从自己的肩膀上把尘土掸下来。门槛上也积聚着一行一行的尘沙。
夜半,风止了,地面平静下来。尘沙弥漫的空气所起的隔音作用比雾还大。睡在床上的人听见风停了。他们是在大风平息之后醒来的。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在沉寂中凝神谛听。一会儿,鸡叫了,啼声也是沉闷闷的,人们在床上辗转反侧,巴望着天亮。他们知道空中的尘沙得经过好久才能澄清。早上,尘沙像雾一般笼罩着,太阳红得像鲜血一样。尘沙整天像从天空中筛下来一样,到第二天还是往下筛落,给大地铺了一床平整的毯子。这尘沙落在玉米上,积在篱笆顶上,堆在电线上;它也落在屋顶上,覆盖在野草和树木上。
人们从家里出来,嗅到了热辣辣的刺鼻的空气,赶紧掩住了鼻子。孩子们也从家里出来,却不像雨后那样奔跑着或是叫喊着。男人们站在他们的篱笆旁边,看着受灾的玉米正迅速地干枯下去,只有少许绿意从尘沙的障翳下透出来。他们沉默着,不大动弹。妇女们从家里出来,站在自己的男人身边——悄悄窥探他们这回是否会完全泄了气。妇女们偷偷地打量着男人们的脸色,只要他们不气馁,玉米没有收成也不要紧。孩子们站在旁边,用光着的脚指头在尘沙上画着图,暗自留意着大人们是否会泄气。孩子们窥探着大人们的面孔,又用脚趾小心地画着线条。马儿来到水槽边,用鼻子拨开水面的尘沙喝水。过了一会儿,那些呆望的男人的脸上失去了迷惘的神态,变得勇敢、愤怒,有应付困难的决心了。于是妇女们知道她们已经平安无事,男人们不会泄气了。她们问道,我们怎么办呢?男人们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问题已经解决了。妇女们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些呆望着的孩子也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妇女们和孩子们都深深地知道,只要家里的男人挺得住,他们就再没有承受不住的灾难了。妇女们走进屋去做活,孩子们开始玩耍,但是起初玩得很小心。这一天太阳升得越高,它的红色也褪得越多。强烈的阳光照射着尘沙覆盖的土地。男人们坐在自己的家门口;他们手里拿着小树枝和小石头,忙着在地上写算。男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算着。
书摘插画
(内页作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