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NT$
704.0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 方寸·新知课017,讲述在漫长的进化史上,我们经过哪些岔路口才抵达“人类”
★ 骨骼初只是钙质仓库、听小骨是从颞下颌关节而来、鳃到肺的转变让心脏进化成了左右不对称的形状……为了今日直立行走的身体,人类都付出了哪些“代价”?
★ 作者言语风趣,举例信手拈来,餐桌上的炸鸡与烤秋刀鱼,一样能成为了解进化奥秘的钥匙
★ 进化总给人以“轰轰烈烈”的印象,但生物通过“自我改造”,以拼拼凑凑、打满补丁的身体活下去,才是进化的本质
|
內容簡介: |
从猴子下树到我们的祖先进入直立行走阶段,进化的负面影响始终存在。直立行走造成腹腔疝气、腰痛和髋关节异常,而前肢尽管已从行走功能中解放出来,却出现了肩膀酸痛的新问题。更糟糕的是,设计迭代的艰难在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下被迅速放大,许多疾病不断提醒我们:我们的身体可能是一次过于勉强的进化。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远藤秀纪教授从遗体科学视角出发,还原人类进化历程,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
關於作者: |
远藤秀纪,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兽医学博士。历任日本国家科学博物馆动物研究部研究员、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教授,现为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遗体科学。他多年来致力于撰写向公众介绍生物进化和宣传动物遗体研究重要性的著作,著有《牛的动物学》《哺乳动物的进化》《熊猫遗体的复活》《做解剖的男人》《遗体科学的挑战》《我们会找到动物身体的秘密: 动物学家挑战进化之谜》《东大梦教授》《有袋类学》等。
|
目錄:
|
序 章 主角就是你
我的工作 / 此刻应该做的 / 开战 / 相遇的场景 / 理想的平台
章 身体的图纸
1-1 肩胛骨的履历
1-2 心的历史
第二章 反反复复的设计迭代
2-1 5亿年的困惑
2-2 生出骨骼
2-3 听音与咀嚼
2-4 得到四肢
2-5 肚脐之史
2-6 为了呼吸空气
2-7 将天空收入掌中
第三章 前所未有的改造品
3-1 两条腿的动物
3-2 实现双足直立行走
3-3 灵巧的手
3-4 巨大的脑
3-5 女性的诞生
第四章 走进死胡同的失败之作
4-1 直立身体的失算
4-2 现代人的苦恼
终 章 智慧的宝库
遗体会说话 / 携手动物园 / 动物园是科学界的主角 / 遗体将动物园和我联结起来 / 热情洋溢的动物园 / 毁灭文化的拜金主义 / 开创遗体科学 / 公民与文化的未来
后 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想要了解历史时,我们总会寻找证据,让证据尽可能准确地诉说当年的种种。分析古代文献、探访史迹、发掘遗址、考证出土文物……这些都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步骤。当然,从事这类工作不仅需要基础知识和逻辑,更离不开耐心、体力与时间。一位学者为研究一座考古遗址耗费毕生时光也是司空见惯。为什么历史学要重复如此烦琐复杂的工作呢?
答案不过一句话:因为我们无法将某一段历史重现于眼前。如果历史能再现于实验室中,那么过去发生的事情就能以人人可见的形式被客观地描绘出来。届时,历史学便会摇身一变,从烦琐的搜集与积累证据的学问,化身为一门优雅的实验室科学。
问题是,历史当然不可能在实验室内重现,所以我们才要脚踏实地破译古代文字,为了能从遗迹中了解过去不懈努力。稳扎稳打地搜集证据,才是研究历史的“捷径”。若想打破“时间”这一神秘的屏障,历史学领域为有效,也几乎是可选的方法,就是这条费力不讨好的路。
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历史的亲历者。我们所经历的,是缓缓流淌的悠久岁月。据说早在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当于现代人祖先的动物。虽然它们是我们的直系祖先,但终究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的模样,与此刻趾高气扬地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骂骂咧咧的读者朋友和我这个作者相去甚远。乍一看,那些生命体形似弱不禁风的小杂鱼,仿佛下一刻就要被炖成佃煮了,但仔细观察它们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心脏、神经、肌肉、身体的轴线……你就会发现5亿年前的区区“佃煮”身上已然呈现出朝人类进化的微弱迹象。早在数亿年前,我们的历史就已经通过它们的身体在地球的历史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本书中,我想与各位读者一起,循着我们人类和相关动物身体上的“足迹”,揭秘历史的神奇。提起“研究身体”,大家首先联想到的应该是医学、生物学之类的学科。至于这些学科给人的印象,则往往是“身穿白大褂的科学家们在干净整洁的实验室里操作精密仪器做实验”。
然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