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NT$
48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編輯推薦: |
中世纪史权威学者代表作、欧洲中世纪史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帕特里克格里是中世纪史领域中获得欧洲同仁认可的少数美国学者之一,以领域宽广、思想深刻和风格独特著称,在中世纪社会和文化史的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其多部论著成为相关领域的“标准文献”,《民族的神话》出版两年内就被翻译成法语、德语等欧陆主流学术语言。 聚焦欧洲族群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大迁徙时代”,明快地勾勒出欧洲各族群数百年演化过程,以及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科学的”历史学、印欧语文学和民族考古学等看似中立客观的学术工具如何参与了欧洲族群起源之构建。从历史与学术的双重视角,解开几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族群身份的臆想和困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倾力推荐,古代晚期研究领域的发明者、晚期罗马帝国宗教史研究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彼得布朗对此书赞叹不已。罗新评价此书“在探索真知、道德警省和学科责任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欧洲族群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大迁徙时代”,揭示了古典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欧洲族群演化的真实版本。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科学的”历史学、印欧语文学和民族考古学等看似中立客观的学术工具共同创造了滥用和曲解历史的民族主义史学,为族群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书中,格里不仅考证了古典晚期和中世纪早期欧洲的族群演化,还阐述了民族主义史学在1800至1900年形成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影响。作者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巧妙深刻的论证,向公众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动性。
|
關於作者: |
作者
[美]帕特里克·格里(Patrick J. Geary),中世纪史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西方中世纪史学教授。曾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有《在法兰西与德意志之前》《与死者共生的中古时代》《回忆的幽灵》等。
译者
吕昭,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欧中世纪史、中世纪法国城市史。
杨光,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欧近代史、近现代法国政治史和当代法国政治。
|
目錄:
|
致 谢
前 言 欧洲的身份危机
章 一道有毒的风景:
19世纪的族群观与民族主义
第二章 古代想象的族群
第三章 蛮族与其他罗马人
第四章 新蛮族与新罗马人
第五章 后的蛮族?
第六章 走向新的欧洲族群
拓展阅读
注 释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民族的神话》前言(节选)
任何一位曾经花费多年精力研究这个族群形成和人口迁徙 古老时期历史的历史学家都只能带着担心和鄙夷看待那些带有 政治目的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尤其是在那些思想意识为了 自证合理而滥用和曲解历史的时候。首先,这样的伪史假定欧 洲的族群都是独特的、稳定的,它们是客观上可辨认的社会和文化单位,它们在语言、宗教、习俗和民族特征上各不相同, 而这些用来区分它们的元素被认为是清楚明了和永不改变的。 这些族群不是大概形成于史前某个不可追溯的时期,就是在中 世纪的某个时期经历了族群演化的过程,然后就永远地停止了 族群演化。
其次,族群宣言要求所有人的政治自主权都归属于某个特 定的族群,同时还提出一个族群有统治历史上曾属其所有的领 土的权利,领土的界限通常根据族群在中世纪早期的聚居地或 建立的王国而定,而不管这块领土上现在居住的是何人。这样的双重标准让立陶宛人可以在要求自治的同时镇压波兰人和俄 罗斯人,也让塞尔维亚人可以对曾经属于“塞尔维亚人”、现在 被穆斯林占据的波斯尼亚地区以及被塞尔维亚人占据的克罗地 亚地区提出要求。它还让爱尔兰共和军(Irish Republican Army) 一面要求在爱尔兰南部实行多数派统治,另一面要求在北方实 行少数派统治。这些要求包含着一个观点,即存在一个“初 获得”领土的准确时期。对日耳曼人(Germans)来说,这个时 期是1世纪,对法兰克人(Franks)来说是5世纪,对克罗地亚 人来说是6世纪和7世纪,对匈牙利人来说是9世纪,以此类推: 这个“初获得”领土的时期永远地决定了土地合法所有权的 地理边界。根据这个循环论证的逻辑,在“初获得”时期之 后,相似的人口迁徙、入侵或政治合并都是不合理的。在许多 情况下,这意味着长达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应该被清除掉。
同样让人不安的是,国际社会,甚至包括那些多元主义的社会,例如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接受了这样一些基本前提: 族群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一个族群的存在决定了它拥有自
治的权利。换句话说,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在某种角度上,政 治身份和文化身份实际上并且应该被统一起来。无疑,如果立 陶宛人和克罗地亚人拥有他们自己的语言、音乐和服装,那么, 他们就有权利拥有自己的议会和自己的军队。确实,国际社会 必须尝试限制古老族群冲突带来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后果,比如 族群内部的斗争,但是族群自治的古老权利却被当作一个原则, 很少受到质疑。事实上,人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对美国和西欧 的孤立主义者们来说,要求延续古老的族群权利和历史遗留的 血仇是有用的。如果这些人“一直”都是相互仇恨的,如果他 们的身份和冲突都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想要结束这些战争的 努力都是无用的。即使承认了对民族主义言辞的厌恶,世界上 其他地方还是可以利用族群民族主义的言辞,为建立族群“纯 粹”的民族国家进行辩护,认为它是避免种族灭绝的方法。
实际上,欧洲的族群以及他们认为的政治自治权都不是特 别古老的事物。对主权的主张是东欧和中欧正在经历的现实, 它产生于19世纪。在这一时期,人们将卢梭和黑格尔的浪漫主 义政治哲学、“科学的”历史学以及印欧语文学结合起来,创造 出了族群民族主义。这个伪科学已经把欧洲摧毁了两次,还有 可能会摧毁第三次。欧洲的族群一直比近代民族主义者们想象 的更加易变、复杂和充满活力。尽管一些族群的名称在一千多 年后似乎仍为人熟悉,但这些名称曾经涵盖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实却与它们现在所涵盖的大为不同了。因此,我们需要对 欧洲的族群做出新的理解,尤其要对欧洲身份形成时期里—— 个公元一千年里——的欧洲族群做出新的理解。我们还需 要知道那些公认的传统,就是那些曾召唤无数人走上街头并在 20世纪将不可计数的人送进了坟墓的传统,是如何在一个多世
纪以前才逐渐成型的。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们尝试对这个新的理解做一个概述。 我们首先会对近代族群民族主义的起源和18、19世纪的近代历 史研究做一个简短的考查。然后,将简要地考查公元前5世纪 至古代晚期的欧洲人用来辨别并描述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类别的 发展过程。在这之后,我们将会研究“欧洲族群”发展的决定 性时期——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 就是伪“初获得”时期,它再一次广泛地隐约出现在了欧洲 神话中,并且成为全世界处理“族群”问题时需要遵循的指导原则之一。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清晰地理解了欧洲族群的形 成会减轻民族主义的冲突或限制它们造成的仇恨和杀戮。我们只能希望,无论是在欧洲、中东还是其他地方,当人们被号召 去实现那些基于滥用历史而提出的主张时,都能更加谨慎。即 使连这个目标都无法实现,历史学家仍然有义务大声地说出事实,哪怕他们的声音很可能会被忽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