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战国策 经典直读本

書城自編碼: 372206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 者: [西汉]刘向 整理,周柳燕 选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5417279
出版社: 江苏广陵书社
出版日期: 2022-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变富66招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NT$ 245.0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NT$ 449.0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NT$ 347.0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9
《 山海经 经典直读本 》
+

NT$ 153
《 国学经典:战国策译注 》
+

NT$ 370
《 道德经 经典直读本 》
+

NT$ 695
《 史记 经典直读本 》
+

NT$ 695
《 世说新语 经典直读本 》
+

NT$ 348
《 徒然草 》
編輯推薦:
1. 华夏智慧与雄辩艺术的典范,一书在手,终身受益。《战国策》蕴含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合作共赢的博弈之术、求真务实的客观理性,对现代人学习博弈策略、锻炼口才、提升谋略极具指导作用,从而帮助我们在职场、人际等各方面做出更好的选择。
2.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代人了解战国历史、映照当下国际外交政策的不二选择。战国时期纵横家们在激烈的斗争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和游说技巧——“捭阖之术”,并被历朝历代反复使用、验证。现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世界格局与战国颇有相似之处。了解战国历史,学习“捭阖之术”,对于关注当前国际政治外交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读者都极具启发意义的。
3. 先秦散文的之作,是现代人学习文言文,学习议论文、散文写作技巧,领略汉语之美的殿堂级教科书。《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一大批今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寓言,使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文风汪洋恣意,被历代文学家奉为圭臬,也是现代人学习文言文,学习议论文、散文写作技巧,领略汉语之美的殿堂级教科书。
4. 原文底本可靠,名家精选精校。
內容簡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或曰《国策》,或曰《短长》,或曰《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等,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塑造了一系列智慧超群、人格独立、意志坚强的策士英雄形象,创造了一大批今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寓言。对于现代人来说,《战国策》不仅是了解战国历史与学习先秦散文的手资料,也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博弈、锻炼口才、提升谋略的智慧宝库。可谓一书在手,终身受益。
本书原文以清嘉庆八年(1803)黄丕烈刊刻的南宋姚宏续注本为底本,又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清末尊经书院刻本及《万有文库》本做了一些必要的订正。本着去芜存菁的宗旨,本书从原文三十三卷共四百九十七章中精选了二百三十二章。这些篇章或是记录了对历史进程起到关键作用的事件与人物,或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重复讲述相同历史事件的篇目,本书则选其详述者,再历经一年多的专业校对,以期呈给读者一本原汁原味的精选本《战国策》。
本着通俗易懂、方便实用的宗旨,本书原文与译文采用双栏文白对照的形式,类似“直读”,读者可以“不求甚解”地欣赏这部集奇策异智与优美文辞于一体的国学经典。
關於作者:
刘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刘苏,字子政,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中国目录学鼻祖。

译者简介
周柳燕,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南工商大学教授,在高校任教36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系中国商业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成果具有拓展文学史研究空间和填补空白的意义。曾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合著19部,出版古籍整理书籍10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目錄
《战国策》叙 刘向 / 1
卷一 东周
一 秦兴师临周 / 10
二 秦攻宜阳 / 13
四 东周与西周争 / 15
五 东周欲为稻 / 16
十二 温人之周 / 17
十七 齐听祝弗 / 17
二十二 赵取周之祭地 / 18
二十六 昌他亡西周 / 19
卷二 西周
一 薛公以齐 / 21
三 秦令樗里疾 / 23
四 雍氏之役 / 24
六 苏厉谓周君 / 26
九 司寇布 / 28
十一 犀武败于伊阙 / 29
十三 秦欲攻周 / 31
十六 三国攻秦反 / 32
卷三 秦一
一 卫鞅亡魏入秦 / 33
二 苏秦始将连横 / 34
五 张仪说秦王 / 42
七 司马错与张仪 / 53
八 张仪之残樗里疾 / 57
九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 / 58
十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 59
十一 田莘之为陈轸 / 60
十二 张仪又恶陈轸 / 61
十三 陈轸去楚之秦 / 62
卷四 秦二
一 齐助楚攻秦 / 66
二 楚绝齐 / 72
五 医扁鹊见秦武王 / 74
六 秦武王谓甘茂 / 75
八 甘茂攻宜阳 / 78
十一 秦王谓甘茂 / 79
十二 甘茂亡秦且之齐 / 80
十五 陉山之事 / 83
十六 秦宣太后 / 86
卷五 秦三
二 秦客卿造谓穰侯 / 88
八 范子因王稽入秦 / 91
九 范雎至秦 / 93
十 应侯谓昭王 / 105
十二 应侯曰郑人 / 108
十三 天下之士合从 / 109
十四 谓应侯曰君禽马服 / 111
十七 蔡泽见逐于赵 / 112
卷六 秦四
一 秦取楚汉中 / 123
四 秦昭王谓左右 / 124
八 秦王欲见顿弱 / 126
十 或为六国说秦王 / 129
卷七 秦五
二 秦王与中期争论 / 132
五 濮阳人吕不韦 / 132
六 文信侯欲攻赵 / 137
七 文信侯出走 / 141
八 四国为一 / 147
卷八 齐一
二 齐将封田婴于薛 / 153
三 靖郭君将城薛 / 154
五 靖郭君善齐貌辨 / 155
八 成侯邹忌为齐相 / 159
十二 邹忌修八尺有余 / 160
十三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 163
十六 苏秦为赵合从 / 165
十七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 168
卷九 齐二
三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 / 171
四 昭阳为楚伐魏 / 172
五 秦攻赵 / 174
七 秦攻赵长平 / 175
卷十 齐三
一 楚王死 / 177
三 孟尝君将入秦 / 184
四 孟尝君在薛 / 186
七 孟尝君舍人 / 187
八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 / 189
九 孟尝君出行国 / 190
十 淳于髡一日 / 193
十一 齐欲伐魏 / 194
十二 国子曰秦破马服君 / 195
卷十一 齐四
一 齐人有冯谖者 / 198
二 孟尝君为从 / 205
四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 207
五 齐宣王见颜斶 / 209
六 先生王斗 / 215
七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18
九 管燕得罪齐王 / 220
十一 苏秦谓齐王 / 220
卷十二 齐五
一 苏秦说齐闵王 / 223
卷十三 齐六
一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 / 240
二 王孙贾年十五 / 242
三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 243
四 燕攻齐齐破 / 250
五 貂勃常恶田单 / 252
六 田单将攻狄 / 257
八 齐闵王之遇杀 / 259
九 齐王建入朝于秦 / 261
十 齐以淖君之乱 / 263
卷十四 楚一
二 五国约以伐齐 / 265
三 荆宣王问群臣 / 266
八 江乙恶昭奚恤 / 268
九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 / 268
十 江乙说于安陵君 / 269
十六 楚王问于范环 / 272
十七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 / 274
十八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 278
二十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 284
卷十五 楚二
五 楚怀王拘张仪 / 291
六 楚王将出张子 / 293
八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 294
九 女阿谓苏子 / 300
卷十六 楚三
一 苏子谓楚王 / 301
二 苏秦之楚三日 / 303
四 张仪之楚贫 / 304
七 五国伐秦 / 306
八 陈轸告楚之魏 / 308
九 秦伐宜阳 / 308
十 唐且见春申君 / 310
卷十七 楚四
一 或谓楚王 / 311
二 魏王遗楚王美人 / 312
三 楚王后死 / 314
四 庄辛谓楚襄王 / 314
八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 319
十 天下合从 / 320
十一 汗明见春申君 / 321
十二 楚考烈王无子 / 323
十三 虞卿谓春申君 / 329
卷十八 赵一
一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 332
二 知伯帅赵韩魏 / 334
三 张孟谈既固赵宗 / 342
四 晋毕阳之孙豫让 / 346
七 腹击为室而巨 / 350
八 苏秦说李兑 / 351
十二 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 354
卷十九 赵二
一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 356
二 秦攻赵 / 364
三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 369
四 武灵王平昼闲居 / 373
六 赵燕后胡服 / 386
卷二十 赵三
一 赵惠文王三十年 / 389
三 齐破燕赵欲存之 / 392
十 秦攻赵于长平 / 393
十一 秦攻赵平原君使人 / 401
十二 秦赵战于长平 / 403
十三 秦围赵之邯郸 / 405
十七 卫灵公近雍疸弥子瑕 / 414
十八 或谓建信君 / 415
二十 希写见建信君 / 417
二十一 魏魀谓建信君 / 418
二十三 齐人李伯见孝成王 / 418
卷二十一 赵四
一 为齐献书赵王 / 420
二 齐欲攻宋 / 422
四 五国伐秦无功 / 426
五 楼缓将使 / 432
六 虞卿请赵王 / 433
十二 冯忌请见赵王 / 435
十三 客见赵王 / 437
十四 秦攻魏取宁邑 / 439
十八 赵太后新用事 / 442
十九 秦使王翦攻赵 / 446
卷二十二 魏一
三 乐羊为魏将 / 448
四 西门豹为邺令 / 449
五 文侯与虞人期猎 / 449
六 魏文侯与田子方 / 450
七 魏武侯与诸大夫 / 451
八 魏公叔痤为魏将 / 453
九 魏公叔痤病 / 454
十一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 455
二十八 公孙衍为魏将 / 460
卷二十三 魏二
六 魏惠王死 / 461
七 五国伐秦 / 463
十一 齐魏战于马陵 / 468
十三 田需贵于魏王 / 470
十七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 471
十八 梁王魏婴觞诸侯 / 472
卷二十四 魏三
一 秦赵约而伐魏 / 475
四 秦败魏于华 / 476
五 华阳之战 / 481
六 齐欲伐魏 / 483
七 秦将伐魏 / 484
八 魏将与秦攻韩 / 488
十一 魏太子在楚 / 495
卷二十五 魏四
一 献书秦王 / 499
三 魏王问张旄 / 501
七 白珪谓新城君 / 502
十八 魏王欲攻邯郸 / 502
二十三 信陵君杀晋鄙 / 503
二十四 魏攻管而不下 / 504
二十五 魏王与龙阳君 / 507
二十七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 509
卷二十六 韩一
一 三晋已破智氏 / 512
三 魏之围邯郸也 / 513
四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 514
五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 514
六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 517
十八 颜率见公仲 / 521
卷二十七 韩二
一 楚围雍氏五月 / 522
二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 / 525
三 公仲为韩魏易地 / 527
八 谓公叔曰乘舟 / 528
九 齐令周使郑 / 528
二十 韩咎立为君而未定也 / 530
二十二 韩傀相韩 / 531
卷二十八 韩三
一 或谓韩公仲 / 538
三 韩人攻宋 / 540
四 或谓韩王 / 542
五 谓郑王 / 544
七 秦大国也 / 549
十七 韩氏逐向晋于周 / 550
二十三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 551
卷二十九 燕一
一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 553
四 燕文公时 / 555
五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 558
八 苏秦死 / 562
十一 燕昭王收破燕 / 567
十三 苏代谓燕昭王 / 571
十四 燕王谓苏代 / 576
卷三十 燕二
一 秦召燕王 / 578
二 苏代为奉阳君 / 584
三 苏代为燕说齐 / 589
六 陈翠合齐燕 / 590
九 昌国君乐毅 / 592
十 或献书燕王 / 599
十二 赵且伐燕 / 602
卷三十一 燕三
三 燕王喜使栗腹 / 604
五 燕太子丹质于秦 / 610
卷三十二 宋卫
二 公输般为楚设机 / 627
八 宋康王之时 / 629
九 智伯欲伐卫 / 630
十二 卫使客事魏 / 631
十四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 633
十五 卫人迎新妇 / 633
卷三十三 中山
一 魏文侯欲残中山 / 635
二 犀首立五王 / 635
三 中山与燕赵为王 / 639
六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 643
七 主父欲伐中山 / 646
八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 / 647
十 昭王既息民缮兵 / 648
內容試閱
前?言
《战国策》是我国流传久远的著名史书,或曰《国策》,或曰《短长》,或曰《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等,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二百四十余年(约前460—前221)。其作者不可考,有人以为出自汉代蒯通,大概是秦汉间不同的作家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为多人著述的汇集。这些作品初时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被保存在西汉王朝的皇家书库里。西汉末年经刘向辑录、考订、整理,按国别分排,定名为《战国策》,相沿至今。
《战国策》共十二策,三十三篇,四百九十七章,记载战国至楚汉时期有关国家纷争、军政决策、诸侯对决等重大历史事件,如赵、魏、韩三家分晋,齐围魏救赵,秦败楚取汉中,燕、秦、楚、三晋合谋伐齐,楚败于秦失鄢、郢,秦、赵争上党战于长平等,以及谋臣、策士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诡奇虚诳的谋议、游说之辞,如苏秦合纵、张仪连横、范雎相秦、鲁连解纷、陈轸退楚、邹忌谏齐等。其中的昏愦淫靡之态、钩心斗角之事、攻守和战之计,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政治丑恶、权贵钻营、阴谋暗算的现实风貌,以及人才辈出、逞才斗智、扭转乾坤的时代特点,表现了当时纵横家的思想观点、现实态度和人格理想,凸显出一种超道德的尚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创作倾向。《战国策》反映了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这一变革时代的历史风云,所记虽非皆为信史,尚有失实、讹误之处,甚至虚构了一些无中生有的故事,却以大量史实为后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征引、借鉴《战国策》之文就达一百四十余处,故昔人有“太史迁熟读《国策》,方有一部《史记》”(《古文奇谈·略记》)的说法。《战国策》自班固《汉书·艺文志》起,就归入史书一类。历代为之作注、重编、补正的学者甚多,较著者如东汉高诱、北宋曾巩、南宋姚宏和鲍彪、元代吴师道等。时至今日,《战国策》仍然是研究战国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之一。
《战国策》文章优美,不仅极具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也带有一些浪漫色彩。在现在的文学史著作中,它几乎无一例外地与《左传》《国语》等列入历史散文或史传文学佳作中。就文学价值而言,《战国策》不仅是先秦散文的,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杰出的作品之一。它的人物描写摆脱了《左传》那种因宿命观而造成的性格魅力被削弱的弊端,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智慧超群、人格独立、意志坚强的策士英雄形象,如同水墨写意,形虽不肖,神却极似;它的文格一改《尚书》《左传》那种雍容揄扬的贵族风度,以及迂回曲折、委婉陈词的“行人”作风,纵横捭阖,铺张扬厉,似狂奔而来的掀天海潮,气吞江湖,又似扬鞭策骥的朔方健儿,风驰电掣;它的笔势挟藏风霜、神鬼幻变而又一气贯通,别具一格;它的手法丰富多样,或引类譬喻,或铺陈排比,或讽刺夸饰,赋予了作品传奇色彩;它的语言骈俪绚烂,雄隽华瞻,恣肆夸张,极具特色。《战国策》被历代文家奉为圭臬,明代才子金圣叹赞其为“俊绝、宕绝、峭绝、快绝之文”,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战国策》所记史事,如蔺相如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触詟说赵太后、聂政刺韩相、吕不韦巧立太子、郑袖陷害魏美人等,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书中的譬喻寓言,如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狐假虎威、惊弓之鸟、鹬蚌相争、狡兔三窟、螳臂当车、三人成虎等,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书中的精辟语句,如百发百中、道不拾遗、安步当车、不翼而飞、转祸为福、同甘共苦、民不聊生、布衣之交等,或直接引用,或经过改造,亦成为人们沿用至今的成语。
本书从《战国策》中精选二百三十二章,译为白话,采用双栏文白对照的形式排版,便于读者阅读。原文以清嘉庆八年(1803)黄丕烈刊刻的南宋姚宏续注本为底本,又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清末尊经书院刻本及《万有文库》本做了一些必要的订正。译文参考了海内外的几种译本,未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当有不少疏漏处,尚希读者予以指正。

周柳燕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

《战国策》叙?刘向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
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类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书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淳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思其德。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






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诗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兵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谋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然当此之时,秦国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从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东,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仗于谋诈之弊,缪于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卷一?东周
一?秦兴师临周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lǜ)。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瓿(bù)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二?秦攻宜阳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四?东周与西周争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如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五?东周欲为稻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十二?温人之周
温人之周,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十七?齐听祝弗
齐听祝弗,外周。谓齐王曰:“逐周、听祝弗、相吕礼者,欲深取秦也。秦得天下,则伐齐深矣。夫秦齐合,则赵恐伐,故急兵以示秦。秦以赵攻齐,与之齐伐赵,其实同理,必不处矣。故用祝弗,即天下之理也。”







二十二?赵取周之祭地
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




二十六?昌他亡西周
昌他(tuó)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遗昌他书曰:“告昌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死。”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入者矣。”候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昌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