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NT$
1273.0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NT$
306.0

《
大国谍影
》
售價:NT$
449.0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NT$
230.0

《
精简写作:博报堂演讲撰稿人教你写出好文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NT$
305.0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NT$
296.0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网络犯罪国际立法这一前沿、焦点选题,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以及博弈态势,在全面归纳整理各项相关立法、中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立法原则、术语体系、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国际合作等层面对关键理论问题和立法发展脉络进行体系化、结构化的阐释。书中还立足对西方路径与全球路径、信息范式与网络范式、区域模式与国际模式等争议问题的总结与分析,基于客观立场提出创新性的判断与观点,并围绕中国参与网络犯罪国际规则制定的命题与方案进行具体探讨。
|
關於作者: |
王肃之,1990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独著《网络犯罪原理》,参撰《网络法治蓝皮书: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18)》,在《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含CSSCI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论文曾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目錄:
|
总序一 徐宏/Ⅰ
总序二 黄志雄/Ⅲ
探寻全球互联网中的国际刑事法规则(代序) 莫洪宪/Ⅵ
章网络犯罪及其立法的国际化
节网络犯罪及其跨国化
第二节网络犯罪冲击下的国内与国际立法
第二章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渊源与博弈
节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渊源类型
第二节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博弈态势
第三章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基础问题
节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原则
第二节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关键术语
第四章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实体规则
节计算机犯罪
第二节网络化的传统犯罪
第三节网络犯罪行为的形态与要件
第五章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管辖权与程序规则
节基础性规则
第二节管辖权
第三节调查取证程序与电子证据
第四节特别程序
第六章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国际合作
节国际合作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网络犯罪的引渡
第三节网络犯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第四节网络犯罪国际合作的其他问题
第七章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模式分歧与中国立场
节实体法层面:信息模式与数据模式
第二节程序法与国际合作层面:区域模式与国际模式
第三节制定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中国立场与方案
附录一《联合国合作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草案)》
附录二主要网络犯罪国际立法(草案)一览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探寻全球互联网中的国际刑事法规则(代序)
莫洪宪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一个世界性进程,不断发展的全球互联网正在构建前所未有的网络世界。在此背景下,网络犯罪也日益走向复杂化、有组织化,并不断向恐怖活动犯罪、诈骗犯罪、洗钱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犯罪领域渗透,其行为场域和危害后果的跨国特征更为凸显,甚至从国际犯罪走向洲际犯罪。与之相对,各国对网络犯罪的管辖与制裁往往以国内刑事立法为依托,以地域空间为边界。在网络犯罪跨国整合的背景下,各国刑事立法“一盘散沙”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有效治理网络犯罪不仅是一个国内法命题,更是一个国际法命题。比如,网络犯罪的管辖,既涉及刑法总则条款的适用,也涉及国际法中管辖规则的适用。然而,在法学二级学科划分日益精细的情况下,出于知识背景和研究习惯,学者往往拘泥于自身学科进行研究。网络犯罪或者作为刑法学研究中的特定场域,或者作为国际法研究中的特定对象,其跨领域性和相关研究分离性的矛盾不断凸显。贯通刑法学和国际法学并非没有实践,国际刑法学即是典型的尝试。随着国际犯罪从战争犯罪向洗钱犯罪、毒品犯罪等犯罪类型拓展,其与网络犯罪的交融性也日渐增强,亟须学界予以关注和研究。
王肃之博士所著《网络犯罪国际立法原理》即是立足网络犯罪国际规则博弈态势,聚焦国际立法发展,梳理规范体系,寻求立法原理,探讨中国因应的学术专著。全书共七章,在探讨网络犯罪国际立法的发展、渊源形式、博弈历程、制定原则、术语概念、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回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全面展现国际立法面貌和研究现状。一方面,本书未局限于学界所关注的欧洲、亚洲国际立法,对非洲、美洲国际立法也进行了系统分析;不仅关注公约类国际立法,还对协定类、指令类、示范法类国际立法进行了系统归纳。为揭示各国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