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NT$
403.0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NT$
1469.0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NT$
505.0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NT$
403.0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NT$
607.0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理由至上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道德出于人之本性,是生命的和谐。中国文化因有历来圣贤君子的道德教化,而涵养出了信仰道德、敬畏天理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德治深层的内涵。以此为政,即要以仁心行仁政,务在劝善惩恶,护导民众立于人道之正途。实现善治必由仁心的感化。德教为先,以刑辅教,因德制刑,施刑为德,是中国德治传统的显著特征。德治制度因时损益,皆要以净化人心为本,以促进自他生命的完善为归,合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义。
|
內容簡介: |
“德主刑辅,以德化人”,是中国历来崇尚的德治主张,它既来源于上古圣王之垂教,也是对历代治国实践的经验总结。它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一贯特质,例如,尊圣崇贤、尊道贵德的人民信仰,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观,非功利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君民一体的存在观念,以及对上行下效的作用机制与因果规律的遵循,等等。本书选取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故事,从“存仁心,行仁政”的政德修养、“德教为先,刑罚为辅”的德治次第、“长善救失,净化人心”的德教智慧三个角度阐明德治主张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和体现。时至今日,这一为中国文化所孕育的德治理念,在国家治理与国民教化中更加发扬光大,以崭新的面貌愈发为世界瞩目,为世人认同。
|
關於作者: |
刘红利,复旦大学法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博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理事,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民间善书与大众教化研究。参与《〈群书治要〉译注》修订及金泽文库本《群书治要》的校注通译工作。
|
目錄:
|
目录
出版前言 / 001
总 序 / 007
导 语 / 013
章
圣贤之治 / 023
明刑弼教,德洽民心:舜帝与皋陶的对话 / 024
明德慎罚之道:周武王对弟弟康叔的嘱托 / 039
以仁心行仁政:孟子眼中的王道政治 / 055
第二章
德主刑辅 / 079
天道好生而恶杀:酷吏严延年不得善终 / 080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淳于髡的感叹 / 090
刑期于无刑:孔子听讼 / 099
第三章
以德化人 / 109
家庭教育:周成王的素质教育 / 110
学校教育:汉明帝尊师 / 120
社会教育:子夏论乐教 / 130
德化成效:唐太宗释放的死刑犯也讲诚信 / 142
历史名言 / 155
|
內容試閱:
|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造了“中国奇迹”。新中国从建立时的一贫如洗,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努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发了世界惊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