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NT$
367.0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NT$
35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NT$
1010.0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NT$
40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NT$
500.0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权威科学家,一流文笔,助力孩子阅读与写作
★汉语世界首屈一指的生命科学原创作品
★通识教育特色,海量硬核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思维
当下,生命、生活、生存“三生”教育成为广大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迫切需要领悟的话题。本书引领读者穿越38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从沧海桑田、万物演化中学会理解生命、认识世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他以图文并茂的知识链接,向读者详细展示了包括达尔文在内的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在认识生命、研究生命方面的努力。21世纪是医学生物学世纪,阅读本书能让人领略生命的传奇与奥妙,也能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医学生物学、对探索世界的兴趣。
|
內容簡介: |
生命是什么?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生命礼赞》作者苗德岁教授从生物演化的角度,用严谨、通俗且不乏诗意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生命演化的史诗般恢宏场面,具体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演化的证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并涉及基因、细菌、病毒等当下热点,揭开生命的硬核内涵,让人不禁感叹生命世界之壮美。
|
關於作者: |
苗德岁
古生物学家,《物种起源》权威译者,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洲学者,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现为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著有多部少儿科普作品,曾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桂冠童书奖、文津图书奖、中国影响力图书奖、中国好书奖等数十项荣誉。
|
目錄:
|
总序 / 2
给少年朋友的话 / 2
一 生命是什么
生命有什么特征 / 2
三分钟极简生命史/ 4
了解你自己 / 9
二 追溯生命的起源
生命从哪里开始 / 14
米勒-尤里实验与“原始汤”/ 16
生命的起源地在哪里 / 19
早期的生命形式 / 26
生物的内共生现象/ 29
三 基因与遗传
生物如何分类 / 34
细胞结构 / 37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40
遗传与变异 / 44
自然选择与生物演化 / 48
自然选择是怎样发生的 / 52
有趣的自然选择 / 54
四 生物演化的证据
物种是固定不变的吗 / 64
南美洲的化石和异象 / 66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启示 / 70
更多、更多的证据 / 76
当“自然选择”遇上“日积月累”/ 80
“生命之树”的诞生 / 84
走近达尔文的一生/ 88
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自然选择的力量 / 96
形态适应性 / 100
生理适应性 / 101
生殖适应性 / 104
感官系统适应性 / 107
习性适应性 / 110
社会性组织适应性 / 120
协同演化适应性 / 124
拟态 / 132
生物适应性与“目的论”/ 135
尾声 生命之壮美 / 139
附录
附录一 相关科学元典导读 / 144
附录二 有关达尔文与演化论的问答 / 146
附录三 本书提及的部分科学巨匠 /148
附录四 主要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150
附录五 术语索引/ 152
后记 / 156
|
內容試閱:
|
自然选择与生物演化
自然选择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提出的理论。要了解什么是自然选择, 还要从他在人工选择现象中的发现说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动植物都是通过人工的筛选和培育而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达尔文发现,我们平常吃的花椰菜、西兰花、卷心菜、苤(piě)蓝(球茎甘蓝)和羽衣甘蓝(常见于西式沙拉中)等蔬菜,都是用人工选择的方法,从同一种野生甘蓝培育出来的。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喜好,在野生甘蓝中特意选择某些花或叶或根比较发达的品种留下种子,利用个体变异,一代一代地培育出来。经过世世代代,有的品种的花变得越来越大(花椰菜),有的叶子变得越来越大(卷心菜),有的茎变得越来越大(苤蓝),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同样,世界上现存400多个不同品种的狗,它们都是从同一个野生物种-狼,经过世世代代的人工选择、培育和驯化之后产生出来的。比如人们选育善于奔跑的猎犬时,会选择腿长、跑得快的,抛弃腿短、跑得慢的;而选择宠物犬时,则迎合不同主人的不同偏好,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性情温顺,有的可爱讨喜。还有各种家畜的品种,也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而产生的,比如产奶多的奶牛、瘦肉型猪、毛质好的绵羊、跑得快或能负重的马等。
以上例子都是由于生物本身在遗传中发生变异后,人们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或对人类有用的变异,淘汰自己不喜欢的或用处不大的变异,因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品种。达尔文把这种人为的力量称作“人工选择”。
达尔文还发现,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物种同样也存在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有些可能会有害处,还有一些可能很有用。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会被剔除。比如生活在绿叶丛中的虫子原本是绿色的,绿色是一种保护色。如果有些变异的出现改变了虫子的颜色,那么,这些变异的个体就很容易被天敌
发现并吃掉。这种变异对虫子来说是有害的,因此这些虫子很快会消失。反之,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变异会被保存,并遗传下去。比如果园里的果树,由于变异,会结出两种稍微不同的果实:一种是表皮毛茸茸的果实,另一种是表皮光滑的果实。果实的表皮上是否有茸毛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园艺学家注意到,果园里有一种甲虫,名叫象鼻虫,它们喜欢吃表皮光滑的果实,不喜欢吃表皮毛茸茸的果实。这样一来,结光滑果实的果树越来越少,剩下的结毛茸茸果实的果树则越来越多。由于这些过程中没有人类的干预,达尔文便称这种现象为“自然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