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NT$
808.0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NT$
296.0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NT$
332.0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NT$
1520.0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NT$
653.0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NT$
1010.0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NT$
806.0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作品看点虚无主义是一种需要对其诊断并给出解药的病症吗?人们需要重建生存的意义、生命的目的或者修缮人与自然破碎不堪的、不再和谐的关系吗?——虚无主义不是生存的困惑而是思辨的契机。拒绝“虚无主义”意味着“生存毫无意义”这一陈词滥调的主张,开掘这一术语背后所潜藏的还未被哲学家钩深极奥的东西,聚焦虚无主义在经历尼采、萨特和后现代主义之后,对今日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以虚无主义的概念为中心,全面回顾后康德哲学,对阿多诺、海德格尔、德勒兹、巴迪欧、梅亚苏、拉吕埃尔的相关学说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和批判。
|
內容簡介: |
在尼采、萨特和后现代主义者之后,英国哲学家雷·布拉西耶通过这部著作将虚无主义重塑为一个哲学问题。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皆处理了虚无主义的某一面向。作者通过研究虚无主义,对以现象学和批判理论为主流的当代欧陆哲学的一些核心观点提出了挑战。
本书的主要论点有二。首先,作者指出,虚无主义并非“主观主义病态的恶化”,即“宣告整个世界的无效,并把现实化约为绝对自我的关联项”。相反,它是“实在论信念的必然结论”,因为实在论坚信,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现实”;其次,作者提出,启蒙运动打破了“存在之链”,污毁了“世界之书”,作为启蒙进程的结果以及理性力量焕发的必然产物,世界的祛魅标志着知识发现呈现出令人振奋的趋势,而非灾难性的衰退。
这些观点一扫虚无主义思想中的极端悲观主义色彩,是对当代人文困境所作出的强有力的回应,给人带来了认知的挑战和智识的启发。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雷·布拉西耶,生于1965年,英国哲学家。2001年在华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2—2008年,以研究员的身份任职于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现代欧洲哲学研究中心;2008年以来,任职于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哲学系。他被视为当代思辨实在论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之一。
译者简介
聂世昌,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上海大学中文系。
|
目錄:
|
总序|重拾拜德雅之学
序言
第1部分 摧毁明显图像
1 信仰的凋亡
1.1 明显图像和琼斯神话:威尔弗里德·塞拉斯
1.2 科学图像的工具化
1.3 认知的灾难:保罗·丘奇兰德
1.4 神经计算的方案
1.5 取消主义的“悖论”
1.6 从超经验主义到形而上学
1.7 显像的显像
2 启蒙的“假死”
2.1 神话与启蒙:阿多诺与霍克海默
2.2 牺牲的牺牲
2.3 纪念性反思
2.4 空间的剥夺
2.5 死亡的模仿
3 实在论之谜
3.1 原化石:甘丹·梅亚苏
3.2 相关主义者的回应
3.3 意义的两种机制
3.4 事实性原则
3.5 事实性的三个标志
3.6 思想和存在的历时性
3.7 绝对偶然性的悖论
第2部分 否定的剖析
4 解缚空无
4.1 存在的解缚:阿兰·巴迪欧
4.2 本体论话语的优先性
4.3 呈现的法则
4.4 结构,元结构,再现
4.5 缝合不可呈现之物
4.6 反现象的呈现
4.7 元本体论的例外
4.8 呈现的两种机制
4.9 缩离的后果
5 存在之无
5.1 实在论,建构主义,解构:弗朗索瓦·拉吕埃尔
5.2 哲学的本质
5.3 作为先验演绎的哲学决定
5.4 命名实在
5.5 用腹语发声的哲学
5.6 实在的撤离
5.7 最终规定
5.8 思考的客体
5.9 先验的解缚
5.10 绝对的和相对的自主性
5.11 非辩证的否定性
5.12 时空同一性
第3部分 时间的终结
6 纯粹且空无的死亡
6.1 谁是时间?海德格尔
6.2 绽出与绽出范围
6.3 有限的可能性及现实的无限性
6.4 德勒兹:自在的时间和自为的时间
6.5 差异的内强特征
6.6 个体化和个体
6.7 时空的综合
6.8 思考的分裂
6.9 行为的休止
6.10 死亡的两副面孔
6.11 心灵和自然的混合
6.12 复杂性的表现
6.13 心灵的生命
7 灭尽的真相
7.1 尼采的寓言
7.2 转折点
7.3 太阳的灾难:利奥塔
7.4 现象学的褫夺:列维纳斯
7.5 生命的创伤:弗洛伊德
7.6 绑缚灭尽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內容試閱:
|
序言
自哥白尼以降, 人类由中心滚落到了 X 的位置。(Nietzsche 1885)
宇宙越显得可以理解,那么它也就越显得无意义。(Weinberg 1978)
“虚无主义”这个术语展露出了它陈腐的一面。关于这个主题的著述早已汗牛充栋,过度的曝光(overexposure)削弱了这个词语曾经可能传达的紧迫感。结果就是,它被乏味的过度熟悉性(over-familiarity)以及朦胧的不确定性浸染。即便如此,也很难有其他的哲学论争能够像虚无主义——在最“朴素”的通行意义上,虚无主义意味着“生存毫无意义”—— 的主张那样吸引对哲学问题不怎么感兴趣,或者说根本没有兴趣的人。尽管探讨这个主题的学术书籍与论文浩如烟海,不过我仍然确信这一极为庸常的主张中仍然潜藏着还未被哲学家钩深极奥的东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所在。虽然关于虚无主义的哲学文献数不胜数,其中一些著作更是让我获益匪浅,但我坚信某种具有基础哲学价值的东西还未言明,并被淹没在了探究虚无主义历史起源、当代分支以及长远影响的学术研究中,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依据所在。事实上,由于虚无主义的这些层面已经被非常透彻地描绘过了,所以阐明本书意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解释它没有做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是,本书并不把虚无主义当作一种需要对其诊断并给出解药的病症。不过,它既不赞赏有限之情(pathos of -nitude),并将其视为抵抗形而上学狂妄自大的壁垒(Critchley 1997),或者庆祝解释的不确定性,并将其看作摆脱(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所带来的)压抑普遍性的皆大欢喜的解放(Vattimo 1991 & 2004);也不试图在怀疑主义以及非理性主义面前重新确立理性的权威——不管是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大肆破坏中为柏拉图主义辩护(Rosen 2000),还是利用黑格尔主义来反击法国后结构主义的明枪暗箭(Rose 1984)。最后,它也不愿提供一种虚无主义的概念谱系学(Cunningham 2002),不想就虚无主义中成问题的部分,写就一部批判性的史前史(Gillespie 1996),或者综述它在19世纪、20世纪哲学及文学中的诸种影响(Souche-Dagues 1996)。
这本书有两个基本论点。首先,启蒙运动打破了“存在之链”,污毁了“世界之书”。作为启蒙进程的结果以及理性力量焕发的必然产物,世界的祛魅标志着知识发现呈现出令人振奋的趋势,而非灾难性的衰退。这一观点直接受到了乔纳森·伊斯雷尔(Jonathan Israel)著作的启发。启蒙运动可以说是两千年以来影响最深远的(而且一直在进行的)知识革命,乔纳森重述了哲学在其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他的这一权威论断是对反启蒙修正主义思潮(20世纪的许多哲学都与之脱不开关系)有益且必要的修正。我们应当欢庆世界的祛魅,而非报以哀叹,因为它是心智成熟的果实,而非不断衰弱的贫乏。这本书的第二个基本论点是,虚无主义并不像雅各比(Jacobi)和其他哲学所坚称的那样是主观主义病态的恶化,即宣告整个世界的无效,并把现实化约为绝对自我的关联项;相反,它是实在论信念的必然结论,因为后者坚信,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实在,无论人类做出何种自恋的假设,它都对我们的生存漠不关心,视“价值”和“意义”若无物——尽管我们通常会将“意义”和“价值”覆于实在之上,使其显得更友善一些。自然既不是我们或任何人的“家乡”,也不是一个特别仁慈的起源。哲学家们最好停止继续发出如下的指令:人们需要重建生存的意义、生命的目的或者修缮人与自然破碎不堪的、不再和谐的关系。哲学不应只在人们可悲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扮演安抚者的角色。虚无主义不是生存的困惑而是思辨的契机。思考和生存就其所拥有的旨趣而言并不是完全契合的;事实上,思考的旨趣不仅可能,而且已经与后者产生了对立。我所想要探究的正是后一种可能性。本书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令人遗憾的是,理想与能力之间的差距意味着它既不彻底也不全面,因而无法确保其中的论证足以令人信服。本书的主要论点肯定会引起质疑性的反驳,如果想让本书的论证足够坚实有力,能够回应这些反驳,那就需要做出更多的说明。不过,无论本书多么令人不满,由此出发所讨论的主题都应被视为一次准备性的介入。我希望之后的著作能够对此进行更充分的研究。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的主题为“摧毁明显图像”。第1章通过考察威尔弗里德·塞拉斯(Wilfrid Sellars)在“世人”(man in the world)的“明显”图像和“科学”图像之间所做出的区分,引入“摧毁明显图像”这一主题。接着,本书将探讨常识心理学话语和新兴认知科学之间的对立:前者倡导规范性,后者则彻底消除对“信仰”的信仰,以使心灵重新融入科学图像。第 2 章分析了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的启发下,以理性与自然之关系的替代性概念(an alternative conception),对科学合理性做出极具影响力的批判。第3章(第 1 部分的最后一章)阐明了甘丹·梅亚苏(Quentin Meillassoux)对“相关主义”的批判,后者构成了“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解释理性和自然关系的基础。随后,本章将指明梅亚苏试图恢复数学直观时所面临的困难。第 2 部分描绘“否定的剖析”。作为该部分的开端,第4章将考察阿兰·巴迪欧如何通过存在的缩离概念(a subtractive conception of being)来回避梅亚苏诉诸智性直观(intellectual intuition)时所遇到的困难。虽然巴迪欧避免了直观观念论(idealism of intuition),但付出了走向同样成问题的书写观念论(idealismof inscription)的代价。第5章通过借鉴弗朗索瓦·拉吕埃尔(Fran?ois Laruelle)的著作,试图在关联的观念论与数学直观观念论 / 书写观念论的僵局中寻找一条出路,并详细说明一种依据否定的非辩证逻辑来运作的思辨实在论。本书的第 3 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时间的终结”,试图将这一逻辑付诸实践。第6章批判性地重构了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德勒兹《差异与重复》(Di?erence and Repetition)中具有本体论作用的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最后,结合前几章中逐渐形成的批判性见解,第7章首先概括了尼采对克服虚无主义的描述,然后提出以思辨性的方式重写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在其中,后者的升华被视为把握求知意志和虚无意志之间紧密联系的关键。
感谢丹·伯恩亚德(Dan Bunyard)、迈克尔·卡尔(Michael Carr)、马克·费舍尔(Mark Fisher)、格拉汉姆·哈曼(Graham Harman)、 罗 宾· 麦 凯(Robin Mackay)、达斯汀·麦克沃尔特(Dustin McWherter)、妮娜·鲍尔(Nina Power)、丹·史密斯(Dan Smith)、阿尔贝托·托斯卡诺(Alberto Toscano),以及我在现代欧洲哲学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埃里克·奥利兹(Eric Alliez)、皮特·霍沃德(Peter Hallward)、克里斯蒂安·克斯莱克(Christian Kerslake)、斯图尔特·马丁(Stewart Martin)、皮特·奥斯本(Peter Osborne)、斯特拉·桑福德(Stella Sandford)。尤其要感谢达米安·维尔(Damian Veal)在原稿最后的筹备中所提供的帮助。最后的最后,谢谢米歇尔·司培德(Michelle Speide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