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程》分为绪论、基本实验、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提高型实验、科研创新型实验和病例分析六部分,并附有彩图,内容编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创新的原则,注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为进一步帮助医学生加深感性认识和启发临床思维,《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程》附有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和门诊工作中积累的较为典型的图片和病例。《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程》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同时,也能为指导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提供参考,兼有适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
目錄:
|
目录前言绪论001一、实验目的与要求001二、实验室规则001三、实验内容和方法002第一章基本实验003一、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003二、测微尺的使用006三、体视显微镜的使用007四、手持放大镜的使用007五、其他仪器器材的使用和保养007第二章基本验证型实验008第一节医学蠕虫008一、线虫008(一)似蚓蛔线虫(蛔虫)008(二)毛首鞭形线虫(鞭虫)009(三)蠕形住肠线虫(蛲虫)010(四)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011(五)旋毛形线虫(旋毛虫)015(六)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丝虫)016(七)其他线虫018二、棘头虫019三、吸虫020(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020(二)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022(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023(四)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025(五)其他吸虫027四、绦虫028(一)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与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028(二)细粒棘球绦虫030(三)微小膜壳绦虫与缩小膜壳绦虫031(四)曼氏迭宫绦虫033(五)其他绦虫034第二节医学原虫035一、叶足虫035(一)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035(二)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037二、鞭毛虫038(一)蓝氏贾第鞭毛虫038(二)阴道毛滴虫039(三)杜氏利什曼原虫040三、孢子虫041(一)疟原虫041(二)机会致病原虫044四、纤毛虫045第三节医学节肢动物046一、昆虫046(一)蚊046(二)蝇048(三)白蛉050(四)虱051(五)蚤052(六)臭虫053(七)蜚蠊054(八)毒隐翅虫055二、蜱螨055(一)蜱055(二)螨056第三章综合提高型实验060一、蛔虫生活史过程的验证060二、巴门钩蚴分离法060三、钩蚴培养法061四、旋毛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061五、马来丝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的发育061六、线虫标本的制作062七、肺吸虫囊蚴分离法063八、肺吸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063九、解剖肺吸虫病试验动物063十、肺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063十一、肺吸虫流行病学的生物宿主现场调查064十二、血吸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065十三、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065十四、日本血吸虫虫卵沉淀、孵化法066十五、肠道寄生虫病原学检查067十六、鼠疟模型的建立068十七、阴道毛滴虫人工培养068第四章科研创新型实验070一、日本血吸虫病小鼠动物模型建立及观察070二、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体外培养方法建立及观察070第五章病例分析072病例一072病例二073病例三074病例四075病例五075病例六076病例七077病例八078病例九079病例十079病例十一080病例十二081病例十三081病例十四083病例十五083病例十六084病例十七085病例十八086病例十九087病例二十087病例二十一0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