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1.精华式总结,让写作方法更实用
专为小学生创作,凝聚了从事写作和教学20多年的高校教师程军玲的写作感悟和教学精华,是其珍贵课堂实录。
2.问答式引导,让写作思路更顺畅
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用亲切的语言带孩子体验22堂沉浸式对话作文课,引导孩子迅速掌握写作思路,自信表达奇思妙想。
3.图表式讲解,让写作重点更直观
本书用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方式排列行文,通过93个思维导图和总结性表格,直观呈现124个实用写作技巧与方法。
4.范本式解析,让知识理解更透彻
深度解读名家写作范例,逐段解析学生高分习作,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加深孩子对写作技巧的理解,让写作有法可循、作文更显高级。
5.随堂式训练,让知识掌握更牢固
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实操训练,引导孩子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帮助孩子活学活用,高效提分。
|
內容簡介: |
本书专为小学生创作,凝聚了一位从事创作和教学20多年的高校教师的写作感悟和教学精华,是其多年语文教学的珍贵课堂实录。
本书用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方式排列行文,先分析写好作文的基础、扩展美化句子的方法、如何进行五种描写;然后将方法用于实践,传授看图写话的写作思路和技巧;最后由基础到进阶,详解7大基础写作类型的写作方法,并传授审题和作文修改的诀窍。引导孩子无限爆发写作热情,创作出情志与文采兼备的好文章。
|
關於作者: |
程军玲
五觉作文创始人,其抖音账号“南京程老师玩作文”拥有粉丝上百万。
程老师曾在南京电视台做过18年的记者,后从事作文教学达8年;是亲子读写组织“望山读写社”发起人、金陵女子书馆副馆长、南京市作协会员、编剧;公开发表文字逾百万,现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副教授。
程老师本人及所教学生作品屡获全国及省市各类大赛一等奖,多名学生在各大杂志上屡有文章发表。
|
目錄:
|
减负不减分 青少年高效学习指南·专心听课篇
第一章?落后不可耻,可怕的是放弃 / 3
1.1 成绩垫底,还有多大机会赶上来 / 6
1.2 比第一名更有前途的第十名 / 12
1.3 成绩变好之前,如何建立自信 / 16
第二章?防开小差的秘诀,出手必见效 / 21
2.1 成绩第一的学霸为什么也会“上课走神儿” / 25
2.2 管理好这三大影响课堂专注力的“捣蛋鬼” / 28
2.3 课间 3 分钟醒脑操,让下节课仍精神抖擞 / 35
2.4 上课听不进,1 分钟搞定 / 39
第三章?旺盛学习精力的三大来源 / 41
3.1 科学饮食为提分供能 / 44
3.2 定期运动为提分输能 / 46
3.3 优质睡眠为提分补能 / 49
第四章?白丢 30 分的听课误区 / 51
4.1 这节课太简单,干脆做其他科目作业 / 54
4.2 学校课堂随便听听,反正报了校外辅导班 / 57
4.3 不喜欢这位老师,所以就学不好这门科目 / 58
第五章?3 个妙招记住 90% 的课堂内容 / 63
5.1 知识地图:10 分钟抓住课本核心框架 / 66
5.2 图形笔记:老师的板书重点一网打尽 / 75
5.3 模拟说课:家庭作业一看就会的秘诀 / 82
第六章?用“多感官输入法”让学习效率倍增 / 85
6.1 什么形式的知识更容易入脑 / 90
6.2 如何将课本知识转成大脑喜欢的东西 / 93
6.3 如何高效记住语文诗词 / 96
6.4 如何高效记住数学公式或定理 / 100
6.5 如何高效记住英语单词 / 103
第七章?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重要环节 / 107
7.1 真相:记忆大师跟普通人一样会忘得快 / 110
7.2 传统集中式复习的优点和缺点 / 112
7.3 间隔式复习与集中式复习的效率对比 / 115
7.4 如何用间隔式复习记住大量知识点 / 117
第八章?养成习惯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稳定器 / 123
8.1 短期提分靠兴趣,长期提分靠习惯 / 126
8.2 孩子会对游戏上瘾,学习也可以 / 129
8.3 朋友圈打卡 21 天,孩子学习为何还是拖拉 / 133
减负不减分 青少年高效学习指南·轻松作业篇
第一章?孩子做作业拖拉背后的“隐情” / 3
1.1 比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愉悦感” / 7
1.2 做作业拖拉只因缺了一种“掌控感” / 8
1.3 做作业之前没“热身”,大脑也会“抽筋” / 9
1.4 盲目熬夜刷题所带来的“惯性无知” / 15
第二章?拖延不是病,学会跟本能做朋友 / 17
2.1 孩子拖延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 20
2.2 父母的催促能让孩子变得更主动地学习吗 / 24
2.3 孩子的学习目标跟父母的期望不一致怎么办 / 26
2.4 用好“即时反馈”机制,将孩子的拖延变废为宝 / 28
第三章?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精力没管好 / 33
3.1 刷新认知:为什么做了学习时间计划还是拖拉 / 36
3.2 每天做功课到半夜 12 点,为什么还是不提分 / 38
3.3 人体生物节律:如何预测学习状态的高潮期、低潮期 / 41
3.4 从哪些身体部位判断当下的学习状态好不好 / 45
第四章?如何每天省出 1 小时 / 49
4.1 揪出桌面隐藏的注意力“杀手” / 52
4.2 今天作业很多,如何排序能更快更好完成 / 56
4.3 做作业时,老是跳出乱七八糟的念头怎么办 / 64
第五章?看似“投机取巧”,实则“省时高效” / 69
5.1 哪些作业直接抄答案的效果会更好 / 72
5.2 作业没完成,到点了该不该去睡觉 / 74
5.3 遇到难题,为什么不要马上查询 / 77
第六章?如何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 / 79
6.1 孩子学累之前,引导他这样主动休息 / 83
6.2 晚自习更适合解大应用题,还是更适合做背诵记忆 / 92
第七章?3 招让孩子变得“好想学习” / 95
7.1 靠近牛人,自己也会变成牛人 / 98
7.2 培养一项“特别长”的特长 / 100
7.3 每天给别人讲解一道题 / 103
第八章?筑起孩子抵御挫折的“自信防护罩” / 105
8.1 人不自信的起源是什么 / 109
8.2 学会区分“否定”和“反馈” / 115
8.3 列一份喜爱自己的清单 / 117
减负不减分 青少年高效学习指南·减压应试篇
第一章?孩子很努力,为什么成绩还是停滞不前 / 3
1.1 目标设得对,努力才不会白费 / 8
1.2 90% 的孩子都有想法,但没有目标 / 10
1.3 判断“好目标”的 5 个指标 / 12
第二章?3 个步骤打造一个高分学习目标 / 17
2.1 造一个令人振奋的梦想 / 21
2.2 画一条清晰的成功路线 / 25
2.3 最小化每一个行动任务 / 29
第三章?考试是对学习质量的检验 / 33
3.1 成绩最好的学生,通常不是学习最“刻苦”的 / 37
3.2 长期主义者和短期主义者的成绩对比 / 43
3.3 考试时为什么会出现记忆堵塞 / 46
第四章?明明学过,为什么考试时就想不起来 / 49
4.1 学过就忘:这才是大脑记忆的真相 / 52
4.2 普通人有必要做到“过目不忘”吗 / 54
4.3 大脑记住所学知识的生理过程 / 57
4.4 考试时如何应对“想不起来”的状态 / 59
第五章?“逢考必赢”的临场发挥技巧 / 63
5.1 如何改善一进考场就紧张的体质 / 66
5.2 考试时先做哪些题,拿分效率最高 / 69
5.3 答完题如何检查,能尽量避免丢冤枉分 / 72
第六章?考完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75
6.1 分数条的意义:只有反馈,没有失败 / 78
6.2 学神的选择:重视学习过程,看淡考试结果 / 80
6.3 90% 的错题本用起来效果差的根本原因 / 82
6.4 从 60 分到 90 分,用“摘苹果理论”打造高效错题本 / 85
第七章?养成好习惯的前提,是先提高学习效率 / 87
7.1 每天刷题到半夜 12 点是不是好习惯 / 91
7.2 如何摆脱很努力,成绩却还是不见涨的困境 / 93
7.3 父母不断催促,能缩短习惯养成的周期吗 / 97
第八章?几乎不会失败的微习惯养成法 / 101
8.1 坚持下去的第一要素:我愿意 / 105
8.2 坚持下去的第二要素:够简单 / 108
8.3 进度可视化:让人欲罢不能的习惯“催化剂” / 111
8.4 判断孩子已经养成习惯的两大指标 / 117
后?记?不要相信我,你要亲自验证 / 119
|
內容試閱:
|
作者序
我做了十八年的记者、编辑,写过剧本、小说、论文,教了八年作文,创办过亲子读书会,在抖音有一个粉丝过百万的教授写作文的账号。这套书只是我多年写作和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对于这套书,我想用“鱼与风”来形容自己的创作理念,因为在我心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写作文的第一阶段要写好“鱼”这样实实在在的存在?——?你不仅要写好它的“形”,更要写好它的“神”。鱼这种灵动的生命,在我们的文化中,代表了太多的东西,鱼的悠闲、“鱼”与“余”的文化心理、鱼与水的关系、“子非鱼”的哲学思考……写好作文的初级阶段,你需试着写出以“鱼”为代表的万事万物?——?你的文字
要拥有实在的灵动和文化的底蕴。
而“风”呢,它无色,可它有“绿江南”的力量;它无形,可它有“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气势;它无味,可它有裹挟一切味道的气量。哪怕弱小的我们哈一口气,也会引发一阵吹起发梢的风。风起于青 之末,却可以产生搅动天地的力量。能写好“风”的你,文字应该更有力量,却并无刻意。
写作是向生活致敬。我只愿自己的萤火之光可以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写作,因为,我知道一个秘密?——?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
第一课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程老师:同学们,在我看来 , 写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抒发情感、表达想象、交流思想。它是我们人类追求不朽的一种方
式。那么,今天程老师的作文课就从一个问题开始—同学们认为好文章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 生:字数多。
程老师:我们因为自己有时候写作文写得抓耳挠腮,看见其他同学洋洋洒洒一会儿就写了几百字,就觉得他写出来的一定就是好文章。但其实,字数多少和文章好坏的关系并不大。比如北岛所作的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它的内容就一个字“网”。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好诗。
学? 生:但是我们考试时写的作文都有字数要求啊!
程老师:是的,但如果大家掌握了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字数对大家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学? 生:老师,我认为好文章就要有好词好句。
程老师: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有好词好句,这当然是好文章的标准之一。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你们会发现,大多数优秀的文学作
品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好词好句”,相反,它们当中很多都是平淡如水的。在程老师心中,
好文章的标准就藏在“写作”这两个字里。
程老师:大家想一下,写作的“写”上半部分的宝盖头像
什么?
学? 生:帽子。
程老师:对,帽子佩戴在我们身体最高的位置上,我们奉承一个人就会说是“给他戴高帽子”。这个宝盖头确实挺像帽子的。那它还像什么呢?
学? 生:像屋顶。
程老师:哎,确实像。屋顶是一座房子最高的地方。那还像什么?
学? 生:一片天空。
程老师:非常好!宝盖头确实像帽子、屋顶、天空,帽子佩戴在我们身体的最高处,屋顶是一座建筑的最高处,天空是我们所见世界的最高处。所以,“写”的宝盖头在我心中代表好文章的第一个标准—立意高远。下面我们来看“写”的下半部分是“与”,大家说说“与”表示什么?
学? 生:和。
程老师:对,咱们写文章时要一直记得,一个人不会孤零零地存在,他一定会与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产生联系。好文章一定是要表现出这种联系的。
学? 生:老师,您说得不对,我记得我看过一个科幻故事,关于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类,他不就是一个人吗?
程老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小朋友,为你点赞!我们就说这最后一个人吧,他要适应这个空荡荡的末日世界吧?这就是他与“世界”产生了联系。再
比如,他一定会有非常恐惧的感受吧?这是他与“自己”发生了冲突。所以说,好文章往往是在反映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联系。写作文的时候,这个“与”的关系是需要我们提前设计好的。
学? 生:老师,这个怎么设计呢?
程老师:举例说明,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如果故事是发生在白雪公主和她的亲生母亲之间,那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情节了。正是因为“女儿
与继母”这个微妙的关系,所以才有了继母嫉妒白雪公主,甚至企图用毒苹果毒死白雪公主的情节,若是亲生母亲,大概只会为女儿高兴,甚至为了女儿可以把命都豁出去,对吧?那就不会有白雪公主经历的这段曲折离奇、让人揪心的故事了。再比如,假使我们要写一篇描写人物的作文,写我们的同学,要表现出他高贵的品质,那你是写他照顾母亲更感人,还是写他照顾邻居大妈更感人?
学? 生:邻居大妈。
程老师:对。虽然照顾母亲也非常感人,但这是你的同学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但如果你的同学照顾的是与自己非亲非故的邻居大妈,她与你的同学的关
系没有那么亲密,照顾她就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份情义,更能体现你的同学的优秀品质。所以说,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时刻记得设计“关系”。
学? 生:老师,写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我都能理解,但是,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什么意思呢?
程老师:这是一个好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会理解,其实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是“我”与“我”的问题。
你能够与自己和解,你的世界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程老师:大家再来看看“我”这个字。
程老师:“我”可以拆成一撇和一个“找”字,这个非常有意思啊!我们这一生其实就在寻找“我”,而“我”与他人的不同,往往就在那细微之处。“我”和别人不同,造成了“我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不同。我们终其一生,我们活这一辈子,都是要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一点与众不同。找到了,“我”就快乐了,这个就是我们写作的终极目的。
程老师:再来看看“找”,它是由提手旁和“戈”构成的。
程老师:大家知道“戈”是什么吗?
学? 生:武器。
程老师:对。这表示虽然“我”一直在“动手”寻找着,但“戈”始终在我心里,所以人是很矛盾的。而且我们心中的很多矛盾与世界、他人都没有什么
关系,纯粹就是自己与自己“同室操戈”。所以,大家会发现一篇好的文章,你会感觉到它反映了一个“我”与“我”不断斗争,并最终寻找到真正的“我”的过程。
学? 生:老师,我突然想起动画片《绿野仙踪》了。
程老师:我突然喜欢你的这个“突然”,写作就是要这样搜集脑海中突然浮现的各种灵感。你的写作感觉非常好。《绿野仙踪》里小姑娘桃乐丝因为龙卷风
被吹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她在寻找家园的道路上遇到了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在这一路的寻找过程中,桃乐丝找到了家园,稻草人找到了智慧的头脑,铁皮人找到了心,狮子找到了失落的勇气。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故事写的是他们与女巫的斗争,但说到底还是他们与自我的斗争。
程老师:关于“与”代表的“关系”我们说了这么多,你们将来会越来越理解其中的含义。下面我们来看这个“作”字。它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乍”。程老师:单人旁代表我们写的文章其实最终都是来写“人”的。
学? 生:老师,除了写人的文章,不是还有写事的文章、写景的文章、想象作文等类型吗?
程老师:我们写事是不是为了塑造人?如果一篇写事的文章里没有一个立体的“人”,这篇文章多半就失败了;写景的文章,表面上我们是在描述景色,
但实际是在表现人类的情感。比如同样是写雨景,你心情愉悦,那雨水就是在滋润大地。若你心情很糟糕呢?
学? 生:感觉就像老天爷在哭。
程老师:对了,所以说大家读写景的文章时一定可以从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同样地,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争取写出自己的情感。
程老师:再说想象作文,就算你写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动物、植物,那我们写作的时候是不是把它们当作有生命、有智慧的“人”来写才能把想象作文写好?
学? 生:是的,就像美人鱼的故事,很多童话故事都是把动物、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物体当作人来写的。
程老师:所以,我们写作文时一定要时刻不忘去塑造“人”。这 里 提 醒 大 家 一 点, 既 然 是 写“ 人 ”, 我 们 就千万不要把“人”成“神”或“鬼”。不要把“人”写成“神”,是指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很多小朋友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会去写一个完美的人,写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人,这个非常要不得啊。写出人的缺点,这样才能给读者更加真实的感觉,才能更打动人。那么,大家说说不要把“人”写成“鬼”是什么意思?
学? 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
程老师:我不敢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不会是完完全全的坏人。有时候,你觉得一个人很坏,也有可能是你
与他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出现在我们作文里的人,大多都是不好不坏的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要想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就是要按照“人”的面
貌去塑造人,要写出“人味儿”。
程老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作”的右边这个“乍”字。大家想想,你们知道的关于“乍”的词语有哪些?
学? 生:乍看、乍暖还寒、一惊一乍、初来乍到。
程老师:很好,“乍”有两个基本含义,“最初”和“突然”。大家想想,“最初”是不是代表一种“新鲜”的状态,就像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都是新鲜美好的,而“突然”也是给人一种冲击感。在我心里,“乍”字代表的就是这种新鲜感,代表一种创新,代表一种对人心灵的冲击。
程老师:因此,在我心里,好文章的标准至少有四个:“宝盖头”代表立意高远,“与”代表“关系”的成功搭建,“单人旁”代表要写出人性,以及“乍”所代表的新鲜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