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设计(NX MCD)
》
售價:NT$
286.0
《
原生家庭,一所隐秘的学校
》
售價:NT$
449.0
《
信托一本通:财富传承的模式、案例与实务(丰富案例+专业解读,讲透10大信托业务功能、法律风险与实操)
》
售價:NT$
500.0
《
AI绘画:技术、创意与商业应用全解析
》
售價:NT$
398.0
《
新民说·经济学家的恶习
》
售價:NT$
214.0
《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售價:NT$
347.0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449.0
《
八路军史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练习题集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了同步练习题,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课程内容。每章都设有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等题型。
|
關於作者: |
林 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社会法教研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会长等。2005年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劳动法律讲座。在《中国法学》《法学家》等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著作,主编集刊《社会法评论》和多部国家级教材。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编 商法总论
第一章商法概述 3
第二章商主体 10
第三章商行为 33
第四章商事登记 42
第五章商业名称 48
第六章商事账簿 54
第二编 公司法
第七章公司概述 61
第八章公司设立 73
第九章公司治理 94
第十章公司变更、终止 126
第三编 证券法
第十一章证券与证券法 147
第十二章证券主体制度 156
第十三章证券发行制度 164
第十四章证券交易制度 176
第十五章上市公司收购 190
第十六章证券监管制度 199
第四编 票据法
第十七章票据法概述 207
第十八章汇 票 222
第十九章支票和本票 241
第五编 保险法
第二十章 保险法概述 255
第二十一章 保险合同总论 265
第二十二章 保险合同分论 278
第二十三章 保险业法 296
第六编 破产法
第二十四章 破产法概述 305
第二十五章 破产程序法 314
第二十六章 破产实体法 332
综合测试题(一) 352
综合测试题(二) 363
综合测试题(三) 372
参考书目 382
|
內容試閱:
|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民事主体与商事主体区别的是: ( )。
A.商事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而民事主体未必如此
B.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以不同时产生,商事主体则必须同时产生
C.公法上的主体如政府等可以成为商事主体,但不能成为民事主体
D.商事主体的构成一般必须是行为人积极法律行为的结果
2.有关商法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商法人是法人的一种,是一种拟制的主体,是通过意思行为创立的
B.商法人是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其行为属于商行为,受商法的调整
C.商法人应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财产权
D.商法人没有统一的意思机关
3.有关商个人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商个人是自然人的别称
B.作为法律主体,商个人主要享有商法上的权利,承担商法上的义务
C.商个人与自然人的各项权利重合
D.商个人的财产责任能力是独立的,承担有限责任
4.代理商与其他商主体的主要区别:( )。
A.仅仅是固定地从事促成交易或缔结交易的商事活动
B.代理商不需要商业经营的固定性和持续性
C.代理商是依赖被代理商而存在的
D.代理商所代理的行为一定为商行为
5.某合伙组织起字号为 “兴达商行”,其中甲出资60%,乙、丙各出资20%,甲被推举为负责人。在与“兴达商行”的债务人丁的一场诉讼中,甲未与乙、丙商量而放弃 “兴达商行”对丁的债权5万元,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对。甲放弃债权的行为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法考)
A.是有效行为
B.是无效行为
C.是可撤销行为
D.是效力未定行为
6.甲、乙、丙合伙经营汽车运输业务。因生意好,甲想让其弟丁参加合伙,乙同意,但丙反对。甲以多数人同意为由安排丁参与经营。后合伙经营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5万元损失。四人为该5万元损失分担问题诉至法院。本案应如何处理?( )(法考)
A.由甲、乙、丁分担5万元
B.由甲、乙、丙、丁分担5万元
C.由甲、乙、丙分担5万元
D.由甲、乙、丙承担大部分,丁承担小部分
7.甲、乙、丙、丁四人组成一个运输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规定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某日,丁为合伙企业运送石材,路遇法院拍卖房屋,丁想替合伙企业竞买该房,于是以合伙企业的名义将石材质押给徐某,借得20万元,竞买了房子。徐某的债权若得不到实现,应当向谁主张权利?( )(法考)
A.应当要求丁承担清偿责任
B.应当要求甲、乙、丙、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应当要求甲、乙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D.应当要求甲、乙、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