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NT$
602.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編輯推薦: |
本书立足德文考证版文献,以“对象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全程中的演变为主线,通过对马克思一系列相关概念的原初用法进行梳理和辨析,重点澄清“对象化”概念本身及以往相关研究中的误解,既填补了当前马克思思想史的相关研究空白,又促进了对马克思在哲学变革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形成的经典理论的科学理解与深度把握,是学术梳理、个人研究、科学实践的重要参考。
本书回归德文原初语境,多次基于德文用法对马克思思想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语境分析,并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译文进行对比,研究角度新颖,过程严谨,结论参考性较高,对读者追根溯源大有裨益。此外,本书内容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学界相关研究的空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本套丛书的编者与本书著者皆为马克思思想研究领域的专业学者,深耕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多年,学术背景较好,且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
內容簡介: |
纵览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文本,从博士论文到《资本论》,很少有概念像“对象化”这样,内涵几经演变,又贯穿其思想全程。基于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生产实践,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方法论革命;通过把价值理解为“对象化劳动”、把剩余价值理解为“对象化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本书回归德文原初语境,透过“对象化”概念的历史演变,解析其在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探索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为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
關於作者: |
张义修,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浙大城市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与城市理论研究。
|
目錄:
|
导论 001
一、重新发现马克思的“对象化”概念002
二、马克思“对象化”概念的研究史境遇006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014
上篇“对象化”与马克思哲学道路的开端
第一章 “对象化”的概念史溯源023
第一节 “对象”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出场023
第二节 黑格尔哲学中的“对象性”概念035
第三节 “对象化”之缘起: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再阐释044
第二章 “对象化”与马克思最初的哲学探索056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对象化”:马克思的哲学起点056
第二节 “对象化”与青年马克思的初次哲学转向069
中篇 “对象化”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现
第三章 “对象化”与青年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095
第一节 “对象化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哲学透视096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异化批判理论的完整建构120
第三节 经济学批判的推进与“对象化”之思141
第四章 “对象化”与“新世界观”的诞生157
第一节 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从人本学走向后人本学158
第二节 哲学起点的转变:告别“人的本质的对象化”173
第三节 批判方法论的转变与“对象化劳动”的偶现192
下篇 “对象化”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成
第五章 “对象化”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223
第一节 正视“劳动”与“对象化劳动”的重现224
第二节 “劳动”对象化为“价值”:商品和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哲学基础246
第三节 “价值”对象化为“货币”:价值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265
第六章 “对象化”与马克思对资本关系的辩证解析284
第一节 资本的本质与逻辑:基于“对象化劳动”的透视28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辩证法303
参考文献 3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