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德文原著出版一个世纪后,迟来许久的中文版,精心呈现)
1.清末德国驻四川总领事夫人、著名青少年读物作家德文青少年小说作家海德维希·玛格丽特·魏司-索伦伯格代表作,原著小说曾在德国风行一时,六次再版;
2.德文年首版一个世纪后,迟来的中文版匠心呈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讲师葛囡囡译;夔州文化学者张昌龙校译;
3.本书的三个特色:第一,传统儿童文学作品中少有的视角和主人公形象,清末一位夔州少年的“冒险经历”;第二,忠实还原清末四川夔州地区百姓的市井生活,人间百态,尤其是三峡纤夫的生存状态;第三,图文并茂,精选包括小说人物原型小李在内的清末民初四川夔州地区的多幅老照片,并随文配备与情节相关的多幅插图。
|
內容簡介: |
《少年纤夫》(德文书名直接译为《中国少年——李》)是由清末德国驻四川总领事夫人、著名青少年读物作家德文青少年小说作家海德维希·玛格丽特·魏司-洛伦伯格所著的小说作品,曾先后6次在德国出版,引起过较大的反响。
1910年,向往中国文化的德国青年魏司携妻子(即本书作者)踏上前往中国成都上任驻四川总领事的路途。其中,穿越三峡是她们夫妇最难忘经历:“两岸连山”“重岩叠嶂”(《水经注》所引《荆州记》)的自然风光和峡江中行船的惊险体验,特别是峡江纤夫们矫健的身影和雄壮的纤夫号子,令魏司夫妇入迷。他们通过照片、日记,以及出发前购买的、世界上刚刚商用的爱迪生留声机,记录下大量珍贵史料。
在穿越瞿塘峡谷时,夫妇二人喜欢上一位年仅十多岁,有着圆圆脸膛、皮肤黝黑的夔州少年纤夫小李。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夔州城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便在夔州逗留数日。在这期间他们的小朋友小李带着魏司夫妇走街串巷,拍照、记录,并邀请魏司夫妇和随行翻译官到自己的家中做客,就这样,这位普通夔州少年和魏司夫妇结下友谊。
多年以后,回到家乡、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魏司夫人以夔州少年小李为原型,以夔州城为背景,写下这本畅销德国的青少年读物《中国少年——李》(本书德文直译后的书名)。全书以清末夔州城为背景,以一位勇敢、善良、乐观的少年纤夫小李为主角,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清末历史巨变下的一位小人物的故事:
在小李做铜匠的父亲突然过世之后,继母卖掉铜匠铺,带着小李及其同父异母的弟弟踏上回乡路。由于继母一路上不停抱怨,而小李本来也吃够了她的苦头。一次歇息的时候,小李抓住机会,跟着过路的马帮神不知鬼不觉地不辞而别,开始了他的“冒险之路”:他在市井和大船上游荡,结识了各式各样的人:船夫、乞丐、外国小孩、纤夫、船长,甚至也深入到他们中一些人的生活……这些在清末少年眼中的普通家庭、市井生活,尤其是三峡纤夫这一传统文学很少涉及的“领域”,生动地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下特定阶层中国人生存状态。本书随书附有包括本书人物原型小李在内的多幅老照片,展示清末民初四川夔州特有的风景风俗。
|
關於作者: |
海德维希·玛格丽特·魏司-索伦伯格,1889年10月26日生於柏林,1975年9月5日卒于基青根,德国游记作家、儿童读物作家。1911年她和弗里茨·魏司结婚并奔赴中国西南部陪伴了他6年,他们的两个女儿尤塔(1914年生)和爱丽丝(1917年生)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后来她去了埃塞俄比亚和拉丁美洲,在埃塞俄比亚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迪特。在中国的时光影响了海德维希的一生,也让她的小说《中国少年——李》(即本书的原译名)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多次再版。
|
目錄:
|
001 原序
006 第一章?父亲走了
024 第二章?小小马夫
040 第三章?传教士女儿
070 第四章?再回夔州府
084 第五章?少年纤夫
128 第六章?否极泰来
145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