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取介绍了44位德国、奥地利、瑞士著名公法学者的学术人生、学术成就、实践贡献及其影响,这些公法学者对20世纪的公法学、国家理论以及当时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展现出20世纪德语区公法学的学术价值以及公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本书不仅是19—20世纪公法学大师的人物评传,更是公法学的学术史、思想史著作,这些公法学大师的生平、著述和历史境遇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反思学术与人生、学术与政治、学术与国家发展以及学术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
目錄:
|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作者名单
阿尔贝特·黑内尔(Albert H?nel,1833—1918)
保罗·拉班德(Paul Laband,1838—1918)
格奥尔格·迈尔(Georg Meyer,1841—1900)
奥托·迈耶(Otto Mayer,1846—1924)
格奥尔格·耶利内克(Georg Jellinek,1851—1911)
埃德蒙·贝纳茨克(Edmund Bernatzik,1854—1919)
胡果·普罗伊斯(Hugo Preu?,1860—1925)
格哈德·安许茨(Gerhard Anschütz,1867—1948)
弗里茨·弗莱纳(Fritz Fleiner,1867—1937)
海因里希·特里佩尔(Heinrich Triepel,1868—1946)
里夏德·托马(Richard Thoma,1874—1957)
埃利希·考夫曼(Erich Kaufmann,1880—1972)
汉斯·凯尔森(Hans Kelsen,1881—1973)
鲁道夫·斯门德(Rudolf Smend,1882—1975)
奥特马尔·布勒(Ottmar Bühler,1884—1965)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1985)
阿尔弗雷德·费尔德罗斯(Alfred Verdross,1890—1980)
阿道夫·默克尔(Adolf Merkl,1890—1970)
赫尔曼·黑勒(Hermann Heller,1891—1933)
卡尔·罗文斯坦(Karl Loewenstein,1891—1973)
赫尔曼·冯·曼戈尔特(Hermann von Mangoldt,1895—1953)
汉斯·彼得斯(Hans Peters,1896—1966)
卡罗·施密德(Carlo Schmid,1896—1979)
汉斯·J.沃尔夫(Hans J. Wolff,1898—1976)
特奥多尔·毛恩茨(Theodor Maunz,1901—1993)
格哈德·莱布霍尔茨(Gerhard Leibholz,1901—1982)
恩斯特·弗里森哈恩(Ernst Friesenhahn,1901—1984)
恩斯特·福斯特霍夫(Ernst Forsthoff,1902—1974)
恩斯特·鲁道夫·胡贝尔(Ernst Rudolf Huber,1903—1990)
乌尔里希·朔伊纳(Ulrich Scheuner,1903—1981)
维尔纳·韦伯(Werner Weber,1904—1976)
奥托·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1905—1965)
汉斯·彼得·伊普森(Hans Peter Ipsen,1907—1998)
瓦尔特·安东尼奥利(Walter Antoniolli,1907—2006)
维尔纳·克吉(Werner K?gi,1909—2005)
奥托·巴霍夫(Otto Bachof,1914—2006)
康拉德·黑塞(Konrad Hesse,1919—2005)
京特·迪里希(Günter Dürig,1920—1996)
费利克斯·埃马克拉(Felix Ermacora,1923—1995)
彼得·莱尔歇(Peter Lerche,1928—2016)
汉斯·F. 察赫尔(Hans F. Zacher,1928—2015)
克劳斯·福格尔(Klaus Vogel,1930—2007)
阿尔弗雷德·克尔茨(Alfred K?lz,1944—2003)
温弗里德·布鲁格(Winfried Brugger,1950—2010)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