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售價:NT$
445.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NT$
295.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作品,一部关于生命、人生、爱、艺术的东方哲理箴言;
? 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使用散文诗体进行文学创作第一人,被西方誉为“20 世纪的威廉·布莱克” ;
? 与泰戈尔比肩,被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 纪伯伦毕生智慧结晶,一站式收录三大杰作《先知》《沙与沫》《泪与笑》;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茅盾都备受推崇的纪伯伦作品;饱含诗意与哲理的文字中,藏着对世界的款款热爱与淡淡哀愁。
他以纯洁美丽的诗的语言,说出了?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作品,一部关于生命、人生、爱、艺术的东方哲理箴言;
? 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使用散文诗体进行文学创作的开启人,被西方誉为“20 世纪的威廉·布莱克” ;
? 与泰戈尔比肩,被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 纪伯伦毕生智慧结晶,一站式收录三大杰作《先知》《沙与沫》《泪与笑》;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茅盾都备受推崇的纪伯伦作品;饱含诗意与哲理的文字中,藏着对世界的款款热爱与淡淡哀愁。
他以纯洁美丽的诗的语言,说出了境界超高、眼光远大、既深奥又平凡的处世为人的道理。
——中国作家 冰心
有一个
|
內容簡介: |
纪伯伦的作品被誉为“东方美妙的声音”,他的文字精美绝伦,他的思想深邃幽远。本书《忧伤不过是两座花园间的一堵墙》收录了纪伯伦尤为知名的三部作品《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一行行诗歌,一篇篇散文,一份份书札,记录了“文坛骄子”纪伯伦对“美与丑”“生与死”“灵与肉”的思索。
《先知》高度概括了人类从生到死的若干人生问题,哲思极深;《沙与沫》更是将主题扩展到广博深邃的宇宙和灵动隽永的大自然,将一草一木都赋予生命,发人深省;《泪与笑》则是关于生命、爱与美等主题的深切感悟,找寻生命的意义。他的语言宛如天籁、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荡涤着无数世人迷惘的灵魂。
|
關於作者: |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著名作家、诗人、画家,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与泰戈尔比肩,被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他一生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浪漫抒情中带有严肃理性的思考,蕴含深刻的哲理。代表作有《先知》《沙与沫》《泪与笑》等。
阿草,本名曹香草,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曾在第三届“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获奖。喜爱诗词创作,注重诗歌的内在思想与逻辑,力图用流畅自然的文字,创作符合大众审美的诗歌。
|
目錄:
|
先?知
船来了 … 002
爱 … 008
婚?姻 … 011
孩?子 … 013
施?与 … 015
饮?食 … 018
工?作 … 020
悲?喜 … 023
房?舍 … 025
服?饰 … 028
买?卖 … 029
罪与罚 … 031
法?律 … 034
自?由 … 036
理性与热情 … 039
痛?苦 … 041
自?知 … 042
教?育 … 044
友?谊 … 045
谈?吐 … 047
时?间 … 049
善?恶 … 050
祈?祷 … 053
欢?乐 … 055
美 … 058
宗?教 … 061
死?亡 … 063
告?别 … 065
沙与沫
泪与笑
造?物 … 120
两个婴儿 … 122
幸福的家园 … 124
诗人的死就是生 … 126
罪?犯 … 129
幸福之歌 … 131
雨之歌 … 135
诗?人 … 138
笑与泪 … 141
梦 … 145
两种死亡 … 147
今与昔 … 150
致责难者 … 154
死亡之美 … 157
诗人之声 … 162
爱的生命 … 170
波浪之歌 … 175
和?平 … 178
在岁月的游乐场上 … 180
在死人城中 … 183
孤儿寡母 … 186
灵魂之歌 … 189
花之歌 … 191
爱之歌 … 193
人之歌 … 195
在美神的宝座前 … 198
情人的呼唤 … 201
茅屋和宫殿 … 205
|
內容試閱:
|
时光百年,斯人已逝,唯有那诗句经久流传,被人们铭刻于心。他的文字精美绝伦,他的思想深邃幽远。《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一行行诗歌,一篇篇散文,一份份书札,记录了“文坛骄子”纪伯伦对“美与丑”“生与死”“灵与肉”的思索,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人以遐想与启迪。
1883年,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北部临海圣谷的一个小村庄——贝什里(Becharreh)。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快乐,母亲卡米拉(Camilla)和父亲伊萨克·哈利勒(Ishak Khalil)的婚姻并不幸福,可以说他每天都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的。为了躲避父母无休止的争吵,纪伯伦选择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从黎巴嫩的独特风情中汲取力量,体味神圣之美,他的“先知”意识由此萌芽。
1895年,父亲被害入狱,母亲卡米拉携孩子们移民到美国波士顿。在那里度过了一段艰苦贫寒的岁月后,纪伯伦因出众的绘画才能和文学天赋受到波士顿先锋文学圈的青睐。1898年,在全家支持下,纪伯伦回祖国学习民族语言文化,入布鲁特希克玛学院(即睿智学院)学习。求学期间,他曾在黎巴嫩各地旅行,深入了解阿拉伯文化。1904年5月,纪伯伦在波士顿画廊举行首次个人画展,其中《灵魂皈依上帝》与《痛苦的喷泉》等画吸引了马尔莱布鲁街女子小学校长玛丽·伊莉莎白·哈斯凯尔(Mary Elizabeth Haskell)的目光,两人自此结为挚友。1907年,纪伯伦出版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一说出版于1908年)。土耳其政府宣布此书为“禁书”,在贝鲁特中心广场将之当众焚烧,为纪伯伦定下叛逆分子的罪名。1908年,在挚友玛丽的资助下,纪伯伦赴法国巴黎学习绘画艺术。在那里,他接触到世界级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为他后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1910年返美后,他从波士顿迁居至当时美国的新兴文化中心——纽约,正式开始了在美国的文学创作生涯。
次年冬天,其阿拉伯语小说代表作《折断的翅膀》出版,被誉为“阿拉伯文学新运动的开端”。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较量,谴责贪婪、欺诈和屈服,歌颂尊严、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常以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取胜。他用阿拉伯语发表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1921年以后,纪伯伦主要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同时进入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用英语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子》(1918),此后陆续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1932)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1931年,纪伯伦于美国纽约逝世,遗体被运回故乡,葬于贝什里圣徒谢尔基斯修道院内。
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使用散文诗体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独树一帜的散文诗,创造了独特的“纪伯伦风格”。他也是一位非凡的画家,集诗才和艺才于一身,以作品诠释了什么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西方誉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同时,他也是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与泰戈尔齐名的东方文学大师、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之一。
罗斯福总统曾这样赞颂他:“他是从东方吹来的第一阵风暴,横扫了西方,但它(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海岸的全是鲜花。”纪伯伦将西方崇尚自由与平等的人文精神和东方奥秘深邃的哲学观念结合起来,以天启预言式的语句雕刻出人生的真谛。他的诗歌宛如天籁,他的文字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荡涤着无数世人迷惘的灵魂。也正因如此,纪伯伦被誉为“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
本书收录了纪伯伦最为知名的三部作品。其中,《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也是东方现代“先知文学”的典范之作,曾被译为百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在该部作品首次出版时,作者自绘多幅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文字充满哲理,具有浓烈的东方色彩。《沙与沫》是纪伯伦散文诗代表作之一。这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内容富有哲理充满智慧。诗人纪伯伦以“沙”与“沫”自喻,将目光投向大自然和更加深邃遥远的宇宙,以简短而灵动洒脱、寓意隽永的诗句和丰富的想象力,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给人以灵魂的启迪、精神的洗礼,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泪与笑》是纪伯伦第一批散文诗的合集,也是他写得最美的散文诗集之一。《泪与笑》从开篇起就展现了纪伯伦最关心的文学主题:爱与美、大自然、生命哲学,人道主义、社会批判、诗人的使命等。这部作品预示了纪伯伦一生的创作方向,也集中反映出纪伯伦的艺术风格发展趋势。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同时,经典的再版,也离不开众人的努力。在此,我们谨对本书出版做出贡献的编辑老师和同行表示由衷感谢。他们不仅在我灵感枯竭之际为我提供启迪,也对本书的翻译和审校工作提出诸多宝贵建议,使本书得以完整呈现于大众面前。此外,由于译者经验尚浅、水平有限,书中必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