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NT$
505.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NT$
500.0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NT$
254.0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編輯推薦:
1.创造了奇迹的新人处女作!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超过一年,《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娱乐周刊》《费城询问报》等媒体2021年的年度选书。
2.入选奥巴马2021年的年度书单,被全球读者票选为Goodreads2021年度优秀回忆录。
3.口碑之作,读者好评如潮。国际版豆瓣Goodreads网站二十一万读者打出4.29的高分(满分5分);美国亚马逊一万四千读者4.5星推荐。无数读者为之落泪,并在社交媒体自发分享。
4.这是一本追忆母亲的悼念之书,也是两代女性的成长史,同时是一部鲜活的家族史。
5.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青春期时与母亲的紧张关系、在韩国和美国两种文化中的迷失、母亲患癌后的陪护时光、母亲病故后她通过做韩国食物缓解悲痛追忆母亲,探讨了食物如何将我们与已故之人紧紧相连,触及每个异乡漂泊者的思念之情。
6.米高梅旗下的猎户座影业买下本书的影视改编权,作者将深度参与影视创作。
7.新锐设计师汐和打造精美双封,与内容完美呼应。
內容簡介:
2014年5月的一天,米歇尔接到一通电话,得知母亲患癌的消息,随即回到家乡照顾母亲。米歇尔的母亲是韩国人,父亲是美国人,她从小成长于两种文化之中,却无法靠近任何一种,青春期时,因执着于自己的音乐梦想而与母亲势同水火。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母女二人进行了从不曾有过的交谈。几个月后,母亲离世,为了纾解心中的哀痛,米歇尔开始去一家母亲时常光顾的亚洲超市,试着做母亲曾给她做过的韩国食物,并真诚地写下了自己的内心告白。挣扎于两种文化旋涡中的米歇尔,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在这场关于爱与失去、自我确认与伤痛疗愈的回望之旅中,她找回了母亲赋予她的品位、语言和天赋,也在食物与音乐构筑的空间中,让母亲“重生”。
關於作者:
作者:米歇尔·佐纳(Michelle Zauner)198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一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在美国俄勒冈州长大。2011年毕业于布林莫尔学院创意写作专业。2021年出版处女作《妈妈走后》(Crying in H Mart)。2022年,米歇尔入选《时代周刊》“年度具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米歇尔还是歌手、吉他手、词曲作者,创作了很多深受乐迷喜爱的流行音乐,在日式早餐乐队(Japanese Breakfast)中担任主唱,该乐队被提名2022年第64届格莱美音乐奖年度新人奖。-译者:蔡雯婷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英语专业,热爱阅读和翻译,已出版《苹果派》《白色驯鹿传奇》《汤姆·斯威夫特和他的摩托车》《流星来的那一夜》等译作。
目錄 :
一 在韩亚龙超市落泪
二 留着你的眼泪
三 双眼皮
四 纽约风范
五 葡萄酒在哪儿
六 暗物质
七 药
八 欧尼
九 我们要去哪儿
十 生死抉择
十一 你并无多少惊世狂才
十二 法律与秩序
十三 沉甸甸的手
十四 可爱的
十五 我心永恒
十六 松仁粥
十七 小斧头
十八 我和曼琪
十九 泡菜冰箱
二十 一杯咖啡
致谢
內容試閱 :
一
在韩亚龙超市落泪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我就时常在韩亚龙超市里落泪。
“韩亚龙”是一个韩国短语的音译,大意是“食品杂货满手拎”。这是一家以销售亚洲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在这里,独自来到异国求学的留学生们会奔向速食面货架,寻找熟悉的品牌,寻觅“家的味道”。在这里,韩国家庭可以买到年糕,制作迎接新年的牛肉年糕汤。也只有在这里,你才能买到超大罐的去皮蒜,因为别的超市并不了解你烹调一道家乡菜,到底得放多少大蒜。韩亚龙超市更不会像普通超市那样,只有一两排摆放“民族特色食品”的货架,戈雅牌豆罐头只能挤在泰式瓶装辣椒酱旁。这里甚至有陈列韩国小菜的冷藏柜,你或许会在那里看到我泪流满面的样子,那时我正在回味妈妈做的酱汁蛋和樱桃萝卜冷汤。也可能是在速冻食品区,我拿着一摞饺子皮,想起跟妈妈在厨房包饺子,把案台上的韭菜猪肉馅儿包进薄薄的面皮里。又或者,我在干货区哽咽着问自己,要是我不知道还能给谁打电话,问我们最常买哪个牌子的海带,那……我还能算是韩国人吗?
我妈妈是韩国人,爸爸是高加索白人,而我从小在美国长大,所以全靠妈妈引领我了解韩国传统文化。虽说她从未真正教过我做菜(韩国人往往会省去精细的称量过程,只给出神秘而含糊的指令,像是“加点儿芝麻油,让这道菜吃起来有‘妈妈的味道’”),却也让我拥有了独特的“韩国胃” —懂得尊重美食,懂得接纳“情绪化进食”。总之,我们要求一切都得很“特别”:泡菜必须得特别酸,炖菜必须得特别烫,烤肉必须得特别焦脆……否则就会让人难以下咽。在韩国人看来,提前一周准备食材实在太荒唐了,简直是对生活的辜负,因为我们每天都会追随自己的“渴望”。当然,我们也可能连续三周都想吃泡菜炖锅,那我们就会在想到别的美食前,津津有味地品尝这道佳肴。我们还会根据时令和节日来选取食材,烹制三餐。
每当春日来临,天气转暖,我们就会将野营炉搬到室外,煎烤一条条新鲜的五花肉。我过生日的时候,大家会喝海带煨汤。这汤营养丰富,很适合女性在产后补身子。为了向母亲表达敬意,韩国人有过生日喝海带汤的传统。
食物承载着妈妈对我的爱。无论她看上去有多声色俱厉,对我的要求有多高,管束有多严,我还是能从她为我准备的午餐中,以及那一道道我喜欢的饭菜里感知到她的爱。我不太会说韩语,可在韩亚龙超市,却觉得自己韩语说得很溜。我会轻轻抚过各种农产品,大声说出它们的韩语名字:香瓜、腌萝卜……我会往购物车里放很多零食,那些亮闪闪的包装袋上印着我熟悉的卡通人物。我会想起妈妈教我把“乔力棒”零食袋里附赠的塑料小卡片折成小勺子,再用那个小勺子舀焦糖爆米花吃,那些爆米花每次都会不可避免地落到我的衬衣上,撒得满车都是。我还记得妈妈跟我说她小时候吃的那些零食,我一边听,一边努力想象她跟我一般大的模样。我总想让自己也喜欢上她做过的所有事,继承她拥有的种种特质。
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让悲伤像潮水一般向我涌来。我可以面无表情地说出那些让我哀思如潮的时刻,比如看到妈妈掉落在浴缸里的头发,或是在医院陪护的那五周,我在韩亚龙超市看到几个孩子卷起米花糖上的塑料包装纸,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的一切。形如飞盘的小小米花糖里藏着我的童年,藏着我和妈妈一同度过的快乐时光。我们会在放学路上嘎吱嘎吱地咬酷似泡沫塑料的米花糖,让嚼碎的“米花”像糖一样在舌尖融化。
当我在餐饮区看到一个韩国老奶奶吃海鲜面,看到她把虾头和蚝壳扔在她女儿锡皮饭碗的盖子上时,泪水又模糊了我的双眼。老奶奶有一头灰白的鬈发,颧骨像桃一样高高凸起,文过的眉毛已经褪成了红褐色。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妈妈七十岁时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像所有韩国老太太那样把头发烫卷,仿佛这已成为我们民族进化出来的特质。我想象着跟她一起乘扶梯前往餐饮区,我们手挽手,她小小的身体倚着我。我俩穿一身黑,她会说这叫“纽约范儿”。她对纽约的印象,还停留在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那个时代。她会拿着她这辈子梦寐以求的香奈儿皮夹,而不是在韩国梨泰院商圈买的假货。她会擦着在QVC电视购物上买的抗衰老面霜,脸和手都有些黏糊糊的,还穿着古怪的高帮厚底运动鞋,我一向不赞成她这么穿,但她总说:“米歇尔,在韩国,所有名人都是这么穿的。”她会一边扯掉我外套上的小绒球,一边对我诸多挑剔——什么我的肩太塌了呀,我得去买双新鞋子呀,我真的要开始用她给我买的护发精油了呀……她说什么都好,只要我们还能在一起。
我要是够诚实,就会承认自己真的很生气。我根本不认识这个韩国老太太,心里却觉得愤愤不平:为什么她可以好好活着,我妈妈却不行?好像这个陌生人的幸运,跟我的不幸有什么关系似的。凭什么她可以坐在这里吸溜吸溜地吃香辣什锦面,我妈妈却再也没机会了?还有那些年纪跟我妈妈差不多的人,他们的妈妈也都还活着。人生是不公平的,有时候不讲道理地怪别人,反而可以纾解内心的苦痛。这种感觉想必很多人都曾体会过。
还有那么一些时候,我难过极了,仿佛被困在一个没有门的房间里。只要一想起妈妈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就感觉自己撞上了一堵永不坍塌的墙。根本无路可逃,我只能一次又一次撞向硬邦邦的墙面,一次又一次想起无法改变的现实: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