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編輯推薦:
历史有多少是来自胜者的吹嘘和信手拈来的杜撰?
以七个神话对西班牙征服美洲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
奠定“新征服史”的基石
哥伦布为什么没有试图证明地球是圆的?
征服者不是严格意义的士兵,而更像投资者?
主角并不只有“国王军团”和“杰出人物”,
还有长期被忽视的女性以及黑人征服者。
美洲原住民并未将西班牙人奉若神明,
原住民的世界也并未因征服而化为虚无,
人数处于劣势的西班牙人并未以惊人的速度摧毁庞大的帝国……
內容簡介:
本书是马修·雷斯托尔的代表作,已有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版本,揭示了自哥伦布首次横跨大西洋以来的五个世纪里,西班牙人对于美洲的征服是如何被建构与呈现的,又是如何被歪曲和误解的。2004年的第一版以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视角介绍了学术界及民间社会争论不休或经久不衰的观点与话题,成为奠定“新征服史”学术转向的基石。在热烈讨论下,作者于 2021年出版增订版,新增了后记。本书共有七个章节,每个章节分别向读者描述了一个“神话”,或是关于该神话被歪曲或误解的某个方面,探究其根源,打破其谬论与迷思。本书使用了大量的一、二手资料,以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写作风格,阐明了征服者并非士兵、美洲原住民并未将征服者奉若神明、科尔特斯并未对征服手段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人数处于劣势的西班牙人也并未以惊人的速度摧毁庞大的帝国等诸多事实。关于征服的现实远比老生常谈的历史故事来得更加复杂,也更加迷人,这些故事的主角有很多,包括西班牙人、美洲原住民和非洲人。围绕着西班牙征服这一美洲历史上的关键事件,新版本批判地审视了书中的各种观点,包括它们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以及它们是如何推动“新征服史”兴起的。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马修·雷斯托尔(Matthew Restall),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拉丁美洲历史、妇女研究与人类学教授,拉丁美洲研究室主任,《民族史》前编辑,《西班牙裔美国人历史评论》高级编辑,美国民族史学会前主席(2017—2018年)。他出生于英国伦敦,在西班牙、委内瑞拉和东亚长大,获得牛津大学现代史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拉丁美洲历史博士学位,师从詹姆斯·洛克哈特。
【译者简介】:李音,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2013级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成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讲师,曾先后前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墨西哥学院交流访学,主要研究兴趣为文化人类学、社会资本与公共空间等;曾在《北京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研究》及Journal of Global and Area Stud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錄 :
总 序 展开地区研究的三根主轴 刘东/1
致 谢/1
导 言 贝尔纳尔·迪亚斯的遗失之语/1
第一章 数次冒险活动/11
——杰出人物的神话
第二章 既不受雇佣,也不受强迫/55
——国王军团的神话
第三章 看不见的勇士/82
——白人征服者的神话
第四章 国王的统治之下/115
——成功征服的神话
第五章 马林切的遗失之语/135
——(错误)沟通的神话
第六章 印第安人气数已尽/170
——忧伤原住民的神话
第七章 猿与人/217
——优越性的神话
尾 声 夸乌特莫克的背叛/240
后 记/257
参考文献/286
內容試閱 :
总 序
展开地区研究的三根主轴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套丛书是在一种并存着刺激与困扰的张力中产生的。它既是以在中国尚属“新兴”的学科来命名,那么顾名思义,当然是顺应了“地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而这项研究在中国的应运而生,则又肯定是顺应了全球化的迅猛势头。——正是在这种方兴未艾的势头中,中国不光是被动卷进了全球化的进程,还进而要主动成为更大规模的“全球性存在”。就此而言,收进这套丛书中的著作,虽然将视线聚焦在了地球上的某一“地区”,但那都要隶属于环球视界中的特定“视域”。
不过,正如罗兰·罗伯逊所指出的,经常要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 )相伴生的,竟又是所谓的“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这不光从文化上喻指着,一旦遭遇到“麦当劳化”的夷平,就会激发与强化地方的认同:还更从经济上喻指着,由跨国生产与流通带来的重新洗牌,无论在一个社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会造成新的失衡、落差、不公与愤懑。——正因为这样,反倒是全球化的这一波高潮中,人们才大概是不无意外地看到了,这个世界竟又以原以为“过了时”的民族国家为框架,利用着人类最基本的自卫本能,而煽起了民族主义的普遍排外逆流。
其次又要说明的是,这套丛书也是在一种“学科自觉”的批判意识中产生的。这种批判意识的头一层含义是,正是成为“全球性存在”的迫切要求,才使我们眼下更加警觉地意识到,再像传统学科那样去瓜分豆剖,把知识限定得“井水不犯河水”,就会对亟欲掌握的外部世界,继续造成“盲人摸象”式的误解。正因为这样,我们想借这套丛书引进的,就不光是一些孤零零的研究结论,还更是一整套获致这类结论的研究方法。这样的方法告诉我们,如果不能相对集中优势研究资源,来对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调动各门学科,并且尽量促成彼此间的科际整合,我们就无从对于任何复杂的外部区域,获得相对完整而融汇的有用知识。——不言而喻,也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中,“地区研究”既将会属于人文学科,也将会属于社会科学,却还可能更溢出了上述学科,此正乃这种研究方法的“题中应有之意”。
接下来,这种批判意识的第二层含义又是,尽管“地区研究”的初始宗旨,当然在于有关外部世界的“有用知识”,而一俟这种知识落熟敲定,当然也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实践目的,包括作为出资人的国家的发展目标,不过与此同时,既然它意欲的东西堪称“知识”,那么,它从萌生到发育到落熟的过程,就必须独立于和区隔开浅近的功用。无论如何,越是能争取到和维护住这样的独立性,学术研究的成果就越是客观和可靠,越足以令读者信服,从而也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不言而喻,又是在这样的理解中,率先在中国顶尖大学中建立起来的“地区研究”,虽则在研究的国别、项目和内容上,当然也可以部分地与“智库”之类的机构重叠;然而,它在知识的兴趣、理想的宗旨、研究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论证的独立上,又必须跟对策性的“智库”拉开距离,否则也就找不到本学科的生存理由了。
正是基于上述的权衡,我在清华大学地区研究院的第一次理事会上,向各位同行当面提出了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地区研究”应当围绕着 “三根主轴”:第一,本土的历史经验与文化价值;第二,在地的语言训练与田野调查;第三,与国际“地区研究”的即时对话。毋庸置疑,这“三根主轴”对我们是缺一不可的。比如,一旦缺少了对于本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从而无法建立起自身的文化主体性,那么,就不仅缺乏学力去同外部“地区”进行文明对话,甚至还有可能被其他文化给简单地“归化”。再如,一旦缺乏对于国际“地区研究”的广阔视野,那么,就会沦入以往那种“土对土”的简陋局面,即先在本国学会了某一个“小语种”,再到相应的“地区”去进行综述性的报道,以至于这种类似新闻分析的雏形报告,由于缺乏相应的学术资源、知识厚度与论证质量,在整个大学体系中总是处于边缘地带,很难“登堂入室”地获得广泛的认可。
关于这种所谓“小语种”的学科设置,究竟给我们的知识生产带来了哪些被动,我上次在为“西方日本研究丛书”作序时,就已经以“日本研究”为例讲过一回了:
从知识生产的脉络来分析,我们在这方面的盲点与被动,至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长期政治挂帅的部颁教育内容所引起的。正如五十年代的外语教学,曾经一边倒地拥抱“老大哥”一样,自从六十年代中苏分裂以来,它又不假思索地倒向了据说代表着全球化的英语,认定了这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国际普通话”。由此,国内从事日本研究的学者,以及从事所有其他非英语国家研究的学者,就基本上只能来自被称作“小语种”的相关冷门专业,从而只属于某些学外语出身的小圈子,其经费来源不是来自国内政府,就是来自被研究国度的官方或财团。[ ]
有鉴于此,为了能让我们蓄势待发的“地区研究”,真正能摆脱以往那种被动的局面,既不再是过去那种边边角角的、聊备一格的国别史,也不会是当下这种单纯对策性、工具性的咨询机构,也为了能够让它所获得的学术成果,最终能被纳入到公认的学术主流,进而成为人们必备和必读的文化修养之一,我才提出再来创办一套“地区研究丛书”。当然,如果从学科划分的角度来看,我以往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和“西方日本研究丛书”,也都属于海外,特别是美国的“地区研究”,具体而言,是属于“地区研究”中的“东亚研究”。于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套丛书亦正乃以往努力的延续。另外,考虑到美国的“地区研究”虽说无所不包,甚至还包括哈佛设立的“美国文明”项目,也即还要包括用来反观自身的“本国研究”,可毕竟它那些最富成果也最具功力的领域,还要首推其中的“东亚研究”“中东研究”和“拉美研究”。既然如此,我们这次就先行推出两个“子系列”,即“地区研究·中东系列”和“地区研究·拉美系列”。——如果再算上我以往主编的两套“东亚研究”,那么或许也可以说,这大概是美国“地区研究”的主要精华所在了。
最后,尽管在前文中已经述及了,但行文至此还是要再次强调:在我们规划与期望中的,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全球关怀的“地区研究”,必须围绕缺一不可的“三根主轴”,即第一,本土的历史经验与文化价值;第二,在地的语言训练与田野调查;第三,与国际“地区研究”的即时对话。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在这套丛书中引进的,就属于对于那“第三根主轴”的打造,也就是说,它既会形成学术对话的基础,也将构成理论创新的对手。也就是说,一旦真正展开了这种学理形态的对话,那么,“前两根主轴”也势必要被充分调动起来,既要求本土经验与价值的参与,也要求在地调查的核实与验证。由此一来,也就逻辑地意味着,对于既具有强大主体性又具有亲切体验性的,因而真正够格的“地区研究家”来说,无论这些著作写得多么匠心独运、论证绵密、学殖深厚、选点巧妙,也都不可能被他们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了,否则,人类知识就无从继续谋求增长了,而学术事业也将就此停滞不前了。
不过话说回来,不会去“照单全收”,并不意味着不能“择优吸收”。恰恰相反,至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从这套书逐渐开始的、逐字逐句和恭恭敬敬的迻译,恰恰意味着在起步阶段的、心怀诚敬和踏踏实实的奠基。也就是说,从这里一砖一瓦缓缓堆积起来的,也正是这个学科之标准、资格与威望的基础——当然与此同时,也将会是我们今后再跟国际同行去进行平等对话的基础。
刘东
2019 年8 月28 日于青岛海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