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NT$
449.0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NT$
230.0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NT$
499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NT$
755.0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67.0

《
量子纠缠
》
售價:NT$
296.0

《
中国心法:用传统智慧解答人生关键问题
》
售價:NT$
454.0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本手册是在?炼油技术常用数据手册?多年使用经验基础上改编的,原书因“实用”“好用”“ 常用”受到了来自工程公司、建设单位、炼化企业以及科研院校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编者再次投入大量精力,更新数据、扩大范围、增加例题和说明,使全书内容更丰富、更完善、更好用。一定会为从事石油化工规划、设计、建设、科研、生产等领域的工作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石油炼制与化工的常用工程数据、图表和计算公式,其中包括原油性质、产品的质量指标、纯烃和石油馏分的特性、常用物质的性质、安全与环保卫生、设备和配管材料、工艺数据与计算、单位换算八个部分。内容实用,数据可靠,编排精练,查找方便。
|
關於作者: |
罗家弼 1930年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获评中石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为我国重整、芳烃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主持和参与完成了近百套装置的设计工作,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
|
目錄:
|
1 原油性质 ( 1 ) 1.1 原油的分类 ( 1 ) 1.1.1 按密度分类 ( 1 ) 1.1.2 按特性因数分类 ( 1 ) 1.1.3 按关键馏分分类 ( 1 ) 1.1.4 按硫含量分类 ( 2 ) 1.1.5 按酸值分类 ( 2 ) 1.1.6 按蜡含量分类 ( 2 ) 1.1.7 按氮含量分类 ( 2 ) 1.1.8 按胶质含量分类 ( 2 ) 1.2 我国主要原油性质 ( 2 ) 1.3 国外主要原油性质 ( 4 ) 1.4 原油的馏分组成 ( 8 ) 1.5 原油各馏分中的硫分布 ( 9 ) 1.5.1 我国原油各馏分中的硫分布 ( 9 ) 1.5.2 国外原油各馏分中的硫分布 ( 9 ) 1.6 原油各馏分中的氮分布 ( 10 )2 产品质量指标 ( 11 ) 2.1 油品 ( 11 ) 2.1.1 车用汽油 ( 11 ) 2.1.2 车用甲醇汽油(M85) ( 15 ) 2.1.3 车用乙醇汽油(E10) ( 16 ) 2.1.4 汽油调合用甲基叔丁基醚 ( 19 ) 2.1.5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 ( 20 ) 2.1.6 煤油 ( 21 )2.1.7 3 号喷气燃料 ( 22 ) 2.1.8 车用柴油 ( 25 ) 2.1.9 润滑油基础油 ( 26 ) 2.1.10 液化石油气 ( 42 ) 2.1.11 车用液化石油气 ( 42 ) 2.1.12 植物油抽提溶剂 ( 43 ) 2.1.13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 44 ) 2.1.14 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 ( 45 ) 2.1.15 食品级石蜡 ( 47 ) 2.1.16 船用燃料油 ( 47 ) 2.1.17 炉用燃料油 ( 51 ) 2.2 沥青与焦炭 ( 52 ) 2.2.1 管道防腐沥青 ( 52 ) 2.2.2 建筑石油沥青 ( 53 ) 2.2.3 道路石油沥青 ( 53 ) 2.2.4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 54 ) 2.2.5 石油焦(生焦) ( 54 ) 2.3 芳烃 ( 56 ) 2.3.1 石油苯 ( 56 ) 2.3.2 石油甲苯 ( 57 ) 2.3.3 石油混合二甲苯 ( 58 ) 2. 3. 4 石油对二甲苯 ( 59 ) 2.3.5 石油邻二甲苯 ( 60 ) 2.3.6 石油间二甲苯 ( 61 ) 2.3.7 工业用乙苯 ( 61 ) 2.3.8 工业用 C9 芳烃 ( 62 ) 2.4 气体与轻烃 ( 63 ) 2.4.1 氢气 ( 63 ) 2.4.2 天然气 ( 64 ) 2.4.3 工业用乙烯 ( 64 ) 2.4.4 聚合级丙烯 ( 65 ) 2.4.5 工业用1-丁烯 ( 66 )2.4.6 工业用丁二烯 ( 66 ) 2.4.7 工业用裂解 C5 ( 67 ) 2.4.8 工业用裂解 C9 ( 67 ) 2.4.9 工业用异丁烷(HC-600a) ( 68 ) 2.4.10 工业用异戊烷 ( 68 ) 2.4.11 工业用异己烷 ( 69 ) 2.4.12 工业己烷 ( 69 ) 2.5 化学品 ( 70 ) 2.5.1 工业用环氧乙烷 ( 70 ) 2.5.2 工业用环氧丙烷 ( 70 ) 2.5.3 工业用乙二醇 ( 71 ) 2.5.4 工业用丁醇 ( 72 ) 2.5.5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 73 ) 2.5.6 工业用苯乙烯 ( 73 ) 2.5.7 工业用丙烯腈 ( 74 ) 2.5.8 工业用丙烯酸 ( 75 ) 2.5.9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 76 ) 2.5.10 工业用合成苯酚 ( 76 ) 2.5.11 工业用丙酮 ( 77 ) 2.5.12 工业用己内酰胺 ( 77 ) 2.5.13 工业硫黄 ( 78 ) 2.6 树脂与橡胶 ( 79 ) 2.6.1 聚乙烯(PE)树脂 ( 79 ) 2.6.2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 85 ) 2.6.3 聚丙烯(PP)树脂 ( 86 ) 2.6.4 聚苯乙烯(PS)树脂 ( 88 ) 2.6.5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 89 ) 2.6.6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1500、 1502 ( 90 ) 2.6.7 丁二烯橡胶(BR)9000 ( 90 ) 2.6.8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91 )3 纯烃和石油馏分的特性 ( 92 ) 3.1 物性术语 ( 92 )3.1.1 基本理化性质 ( 92 ) 3.1.2 蒸发性能 ( 93 ) 3.1.3 燃烧性能 ( 94 ) 3.1.4 热性质 ( 96 ) 3.1.5 低温流动性能 ( 96 ) 3.1.6 腐蚀性能 ( 96 ) 3.1.7 安定性 ( 97 ) 3.1.8 固体产品性能 ( 97 ) 3.2 纯烃的主要理化性质 ( 98 ) 3.2.1 烷烃 ( 98 ) 3.2.2 环烷烃 (104) 3.2.3 单烯烃和双烯烃 (114) 3.2.4 环烯烃 (122) 3.2.5 炔烃 (124) 3.2.6 烷基苯、 萘、 茚满和四氢化萘 (126) 3.2.7 苯乙烯和茚 (130) 3.3 烃类的辛烷值 (134) 3.3.1 单体烃的辛烷值 (134) 3.3.2 MTBE 的辛烷值 (139) 3.4 烃类和油品的自燃点 (140) 3.5 烃类和石油的相对密度 (141) 3.5.1 烷烃液体相对密度图 (141) 3.5.2 烯烃和二烯烃液体相对密度图 (141) 3.5.3 芳香烃相对密度图 (142) 3.5.4 石油相对密度图 (143) 3.6 气体和液体烃的比热容 (144) 3.6.1 气体平均分子比热容 (144) 3.6.2 石油蒸气常压比热容图 (146) 3.6.3 烷烃、 烯烃、 二烯烃液体比热容图 (147) 3.6.4 芳香烃液体比热容图 (148) 3.6.5 石油馏分液体比热容图 (149) 3.7 石油馏分的焓 (150)3.8 烃类和石油馏分的蒸发潜热 (151) 3.8.1 烷烃蒸发潜热图 (151) 3.8.2 石油馏分在常压下的蒸发潜热图 (151) 3.8.3 芳香烃蒸发潜热图 (152) 3.9 烃类和油品的黏度 (153) 3.9.1 烷烃液体黏度图 (153) 3.9.2 烃类常压蒸气黏度图 (154) 3.9.3 油品黏度与温度关系图(低黏度) (155) 3.9.4 油品黏度与温度关系图(高黏度) (156) 3.9.5 油品混合黏度图 (157) 3.10 烃类蒸气压 (158) 3.10.1 正构烷烃蒸气压图 (158) 3.10.2 异构烷烃蒸气压图 (158) 3.10.3 烯烃蒸气压图 (159) 3.10.4 环烷烃蒸气压图 (159) 3.10.5 芳香烃蒸气压图 (160) 3.10.6 汽油蒸气压图 (161) 3.10.7 润滑油蒸气压图 (162) 3.11 气液相平衡常数 (163) 3.11.1 烃类平衡常数图 (163) 3.11.2 苯的平衡常数图 (164) 3.11.3 甲苯的平衡常数图 (165) 3.11.4 氢-烃系统中氢的平衡常数图 (166) 3.12 石油馏分相对分子质量与中平均沸点的关系 (167) 3.13 纯烃和石油馏分常压与减压沸点换算关系图 (169) 3.14 石油馏分及混合物的闪点 (170) 3.14.1 石油馏分的闪点 (170) 3.14.2 石油混合物的闪点 (170)4 常用物质的性质 (172) 4.1 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性质 (172) 4.2 过热蒸汽的性质 (180)4.3 常用气体的理化性质 (194) 4.4 常用溶剂的理化性质 (196) 4.5 化学品的理化性质 (198) 4.6 氨的性质 (208) 4.7 工业用甲醇质量指标 (211) 4.8 相对密度图 (212) 4.8.1 常用溶剂相对密度图 (212) 4.8.2 有机液体相对密度图 (213) 4.8.3 醇类相对密度图 (214) 4.8.4 乙腈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相对密度图 (215) 4.8.5 浓硫酸水溶液相对密度图 (216) 4.8.6 稀硫酸、 硝酸、 盐酸水溶液相对密度图 (217) 4.8.7 氯化钙水溶液相对密度图 (218) 4.9 常用气体平均分子比热容图 (219) 4.10 常用物质的生成热、 燃烧热和熔融热 (220) 4.11 燃料的发热值 (221) 4.11.1 气体燃料发热值 (222) 4.11.2 液体燃料发热值 (222) 4.11.3 固体燃料发热值 (222) 4.12 有机化合物液体黏度图 (223) 4.13 氢的黏度图 (224) 4.14 氢氧化钠水溶液黏度图 (225) 4.15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26) 4.15.1 常压下烃类、 氢、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图 (226) 4.15.2 常压下芳烃在水中的溶解度 (227) 4.15.3 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228) 4.15.4 几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29) 4.15.5 氢在水中的溶解度 (230) 4.15.6 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 (231) 4.15.7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232) 4.15.8 氢氧化钠、 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233) 4.15.9 碳酸钠、 碳酸氢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234)4.16 水在烃类和石油馏分中的溶解度 (235) 4.17 水溶液的凝点 (236) 4.17.1 硫酸水溶液凝点 (236) 4.17.2 硫酸盐水溶液凝点 (236) 4.17.3 氯化钠水溶液凝点 (236) 4.17.4 氢氧化钠水溶液凝点 (237) 4.17.5 氨水溶液凝点 (237) 4.17.6 碳酸钠水溶液凝点 (238) 4.17.7 甘油水溶液凝点 (238) 4.17.8 甲醇水溶液凝点 (238) 4.17.9 乙醇水溶液凝点 (238) 4.17.10 乙二醇水溶液凝点 (238) 4.17.11 二乙二醇醚水溶液凝点 (238) 4.18 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39)5 安全与环保卫生 (241) 5.1 常见易燃气体、 蒸气安全特性 (241) 5.2 常见有毒气体、 蒸气安全特性 (245) 5.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46) 5.4 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级 (253) 5.4.1 易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级 (253) 5.4.2 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级 (253) 5. 4. 3 易燃固体火灾危险性分级 (253) 5.4.4 易于自燃的物资火灾危险性分级 (253) 5.5 火灾危险性分类 (254) 5.5.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54) 5.5.2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55) 5.5.3 液化烃、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55) 5.5.4 石油天然气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255) 5.5.5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255) 5.5.6 液化烃、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256) 5.6 平面布置的防火要求 (256)5.6.1 设备、 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256) 5.6.2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 (258) 5.6.3 可燃物质厂房、 储罐与铁路、 道路的防火间距 (258) 5.6.4 氢气站、 供氢站、 氢气罐与建筑物、 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258) 5.6.5 氢气站、 供氢站、 氢气罐与铁路、 道路的防火间距 (259) 5.6.6 氢气站工艺装置内设备、 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259) 5.6.7 架空氧气管道、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等之间的最小净距 (260) 5.6.8 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260) 5.7 爆炸性气体环境 (261) 5.7.1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与分组 (261) 5.7.2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262) 5.7.3 释放源的分级与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263) 5.7.4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范围典型示例 (263) 5.8 爆炸性粉尘环境 (265) 5.8.1 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的分级 (265) 5.8.2 爆炸粉尘环境中危险区域划分 (265) 5.9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类 (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