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改革先驱的风云人生】
身为一位孤独的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比王安石更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了。王安石到底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还是品德高洁的政治完人?他是权倾天下的宰执大臣,更是独具个性的文学名家。北宋王朝惊心动魄的风云改革,千古名相不同凡响的智慧权谋,本书皆为读者娓娓道来。
【一本上佳的王安石个人传记】
本书以正史结合王安石的文学作品与作者研究心得,融汇时代大背景,通过深度探究王安石的人生历程与内心世界,为读者客观还原了那个生机盎然、个性突出的大宋名相。全书文风灵动而不枯燥、内容扎实而不浮泛,既是一本上佳的王安石个人传记,也是读者朋友了解宋史的一把钥匙。
【资深传记文学作家精心出品】
本书作者毕宝魁先生是资深传记文学作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文学人物传记写作,对唐宋时代文学人物有深入独到见解。作者著作等身,出版各类专著3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1部著作更被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藏。
|
內容簡介: |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来书写他的一生。靠前部分介绍了他执政之前的社会局势和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为王安石执政以及变法描绘广阔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王安石走上政治舞台,和神宗共同开始全面而深刻的变法过程。第三部分是王安石辞相隐居后的生活状况。作者着重还原了王安石在经学、易学、诗文等方面的地位和贡献,是本书一大亮点。
|
關於作者: |
毕宝魁,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出版专著有《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奸谋.奸行.奸祸》《东北古代文学概览》《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王维传》《李商隐传》《中国文学史话》《国学基础二十四讲》《孔子的礼乐思想以及文艺观》等3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
目錄:
|
第yi 章 少年高志
第一节 灵堂中闪现的念头 // 002
第二节 随父到韶州 // 006
第三节 二访神童 // 012
第四节 酒美春浓花世界 // 017
第五节 开悟后的烦恼 // 023
第二章 名噪京华
第一节 高中一甲 // 030
第二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 036
第三节 难逢知己 // 040
第四节 “庆历新政” // 044
第五节 滞留京师 // 050
第三章 治鄞干吏
第一节 青苗贷款 // 056
第二节 跋山涉水 // 063
第三节 直言上书论“捕盐”// 069
第四节 意外收获 // 075
第五节 省兵非所先 // 080
第四章 上万言书
第一节 繁华的京师 // 086
第二节 舒州通判的三年 // 091
第三节 游褒禅山的启示 // 098
第四节 拜见欧阳修 // 104
第五节 直言上书 // 109
第五章 多事之秋
第一节 痛失挚友 // 118
第二节 独特的唐诗选本 // 124
第三节 妻子的好心 // 130
第四节 迭遭大丧 // 135
第五节 濮议之争 // 143
第六章 锐意变法
第一节 再赴京师 // 150
第二节 迩英阁 // 154
第三节 风期暗与文王亲 // 158
第四节 挚友间的争执 // 163
第五节 慎重的选择 // 170
第七章 坚韧不拔
第一节 生老病死苦 // 176
第二节 阻力重重 // 182
第三节 李定事件 // 188
第四节 百折不挠 // 196
第五节 全面推行新法 // 201
第八章 辞去相位
第一节 省兵置将 // 208
第二节 河湟大捷 // 213
第三节 清醒的头脑 // 219
第四节 内外夹击 // 226
第五节 急流勇退 // 231
第九章 东山再起
第一节 君子之交 // 238
第二节 金陵晚秋 // 243
第三节 将才与帅才 // 249
第四节 明月何时照我还 // 255
第五节 再度辞相 // 262
第十章 悠游岁月
第一节 喜歌元丰年 // 268
第二节 建造半山园 // 276
第三节 意外来客 // 282
第四节 夭折梁栋 // 292
第五节 身后荣辱 // 296
参考文献 // 306
新版后记 // 3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