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普遍特征与地方差异、共性与个性、理论探索与现实处境,进而探析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摸索与成就、机遇与挑战,从而为理解当代中国天主教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提供一份具有导引性的阐释和说明,希冀填补国内在当代中国天主教领域研究的一大空白。
|
關於作者: |
刘国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现当代中国天主教研究,中西方文化比较。《基督宗教研究》(CSSCI)执行主编。代表作:《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获2012年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等。
|
目錄:
|
第一章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会的实体发展
第一节中国天主教宗教活动场所数量及规模
第二节中国天主教神职人员与信徒数量及分布状况
第三节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第四节中国天主教团体、组织及各级教育机构
第五节中国天主教会的经济状况
第二章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的文化主体性建设
第一节中国当代天主教神学建设和对信仰的诠释与理解
第二节中国天主教文字出版事业
第三节重要的天主教会议回顾
第四节天主教礼仪改革
第五节中国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质
第六节中国天主教的自我定位
第三章“自主性”建构、政教关系与社会处境——以辽宁教区为例
第一节辽宁教区的历史简介
第二节“自主性”建构下的辽宁教区教务发展
第三节辽宁省天主教社会团体与“自主性”原则及机制
第四节辽宁教区的政教关系
第五节社会处境及其困境:神职人员的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的政策瓶颈
第四章当代宗教、现代性与社会构建——以河北献县天主教会为例
第一节献县天主教历史发展概况
第二节献县天主教所面临的现代化转型及其挑战
第三节献县天主教会对当代社会的参与与互动
第四节结论与反思
第五章天主教中国化:历史视野、现实境遇及其困境
第一节有关中国天主教在华传播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1949~2015年间中国天主教会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及自身调试
第三节中国天主教会面临的发展危机及时代挑战
第四节结论和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拙著以中国化与大公性双重张力下的当代中国天主教为论域,在结构上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会的实体发展与天主教文化主体建设;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以辽宁教区和河北献县教会为例,论述天主教中国化的现实性与差异性;
第三部分,第五章:天主教中国化的历史视野、现实境遇及其困境。
上述三大部分试图兼及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普遍特征与地方差异,共性与个性,理论探索与现实处境,从宏观把握、微观考察双重面向来探析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境遇与挑战。
第一部分:第一章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会的实体发展;第二章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的文化主体性建设,突出的是1978~2012年30余年来,中国天主教会在自身实体发展与文化主体性建设双重领域中所表现出的一般特性与基本面貌。前者侧重于当代天主教中国化在实体建设方面的具体成效,涉及宗教活动场所,神职人员、信徒的数量及分布状况,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天主教团体、组织及各级教育机构,天主教会的经济状况等5个方面;后者侧重的是对天主教中国化在文化主体性方面的考察与诠释,诸如:当代天主教神学建设和对信仰的诠释和理解,天主教文字出版事业,重要的天主教会议,天主教礼仪改革,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质,中国天主教的自我定位等6个方面。这一部分业已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主编的《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之中,此次出版,稍有修订。
第二部分为笔者及部分同事针对中国天主教会部分教区或地方教会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和个案观察,选取的田野对象分别为辽宁教区(2011年)和献县教区(2012年),针对的论域分别为教区在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政治表达、自我认同与社会角色的调适”以及“当代宗教、现代性与社会构建的关系”。
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