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明通鉴》是接续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所作的明代编年史,分别用元、明、清年号,把元末朱元璋起义、明朝一代历史与清初南明史囊括在内。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三部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
|
內容簡介: |
《明通鉴》是清代夏燮编著的一部明朝编年史。全书共一百卷,二百万字,分为《前编》《正编》《附编》三部分,记录明朝立国前后312年的历史。除正编九十卷外,将明太祖建号前史事编为《前编》四卷,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郭子兴起兵濠州开始;《附编》六卷则记南明事,起自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直到康熙三年(1664)清兵攻下台湾为止。
《明通鉴》与《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一脉相随,同是古代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该书在继承通鉴传统外体例有所创新,前编、后编保留了元末、南明的大量史料,是通鉴系列著作中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史籍。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通鉴》,据光绪二十三年(1897)湖北官书局重校刊行本校勘和标点,1959年初版,已经通行60余年。现将《明通鉴》转为简体横排,纳入《中华国学文库》,便于大众阅读。
|
關於作者: |
夏燮(1800—1875),字嗛甫,又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当涂人,清末史学家。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三十年(1850)任直隶省临城县训导,咸丰十年(1860)调入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后任江西永宁、宜黄等县知县。他除熟谙经书、音韵学之外,兼长史学、关心时事,著作甚多。代表作有《明通鉴》《中西纪事》,另有《五服释例》《粤氛纪事》等。
|
目錄:
|
明通鉴目录
第一册
出版说明
义例
与朱莲洋明经论修明通鉴书
前编卷一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一三五二)至十八年戊戌(一三五八)
前编卷二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至二十三年癸卯(一三六三)
前编卷三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至二十六年丙午(一三六六)
前编卷四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一三六七)
卷一太祖洪武元年戊申(一三六八)
卷二太祖洪武二年己酉(一三六九)
卷三太祖洪武三年庚戌(一三七○)
卷四太祖洪武四年辛亥(一三七一)至五年壬子(一三七二)
卷五太祖洪武六年癸丑(一三七三)至八年乙卯(一三七五)
卷六太祖洪武九年丙辰(一三七六)至十二年己未(一三七九)
卷七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一三八○)至十五年壬戌(一三八二)
卷八太祖洪武十六年癸亥(一三八三)至十八年乙丑(一三八五)
卷九太祖洪武十九年丙寅(一三八六)至二十二年己巳(一三八九)
卷十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一三九○)至二十七年甲戌(一三九四)
卷十一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一三九五)至三十一年戊寅(一三九八)
卷十二惠帝建文元年己卯(一三九九)至三年辛巳(一四○一)
卷十三惠帝建文四年壬午(一四○二)
第二册
卷十四成祖永乐元年癸未(一四○三)至三年乙酉(一四○五)
卷十五成祖永乐四年丙戌(一四○六)至八年庚寅(一四一○)
卷十六成祖永乐九年辛卯(一四一一)至十五年丁酉(一四一七)
卷十七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戌(一四一八)至二十一年癸卯(一四二三)
卷十八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一四二四)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一四二五)
卷十九宣宗宣德元年丙午(一四二六)至二年丁未(一四二七)
卷二十宣宗宣德三年戊申(一四二八)至五年庚戌(一四三○)
卷二十一宣宗宣德六年辛亥(一四三一)至十年乙卯(一四三五)
卷二十二英宗正统元年丙辰(一四三六)至五年庚申(一四四○)
卷二十三英宗正统六年辛酉(一四四一)至十二年丁卯(一四四七)
卷二十四英宗正统十三年戊辰(一四四八)至十四年己巳(一四四九)
卷二十五景帝景泰元年庚午(一四五○)至二年辛未(一四五一)
卷二十六景帝景泰三年壬申(一四五二)至五年甲戌(一四五四)
卷二十七景帝景泰六年乙亥(一四五五)至英宗天顺元年丁丑(一四五七)
卷二十八英宗天顺二年戊寅(一四五八)至五年辛巳(一四六一)
卷二十九英宗天顺六年壬午(一四六二)至八年甲申(一四六四)
第三册
卷三十宪宗成化元年乙酉(一四六五)至三年丁亥(一四六七)
卷三十一宪宗成化四年戊子(一四六八)至六年庚寅(一四七○)
卷三十二宪宗成化七年辛卯(一四七一)至十年甲午(一四七四)
卷三十三宪宗成化十一年乙未(一四七五)至十四年戊戌(一四七八)
卷三十四宪宗成化十五年己亥(一四七九)至十九年癸卯(一四八三)
卷三十五宪宗成化二十年甲辰(一四八四)至二十三年丁未(一四八七)
卷三十六孝宗弘治元年戊申(一四八八)至三年庚戌(一四九○)
卷三十七孝宗弘治四年辛亥(一四九一)至七年甲寅(一四九四)
卷三十八孝宗弘治八年乙卯(一四九五)至十一年戊午(一四九八)
卷三十九孝宗弘治十二年己未(一四九九)至十五年壬戌(一五○二)
卷四十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一五○三)至十八年乙丑(一五○五)
卷四十一武宗正德元年丙寅(一五○六)
卷四十二武宗正德二年丁卯(一五○七)至三年戊辰(一五○八)
卷四十三武宗正德四年己巳(一五○九)至五年庚午(一五一○)
卷四十四武宗正德六年辛未(一五一一)至七年壬申(一五一二)
卷四十五武宗正德八年癸酉(一五一三)至九年甲戌(一五一四)
卷四十六武宗正德十年乙亥(一五一五)至十一年丙子(一五一六)
卷四十七武宗正德十二年丁丑(一五一七)至十三年戊寅(一五一八)
卷四十八武宗正德十四年己卯(一五一九)
卷四十九武宗正德十五年庚辰(一五二○)至十六年辛巳(一五二一)
第四册
卷五十世宗嘉靖元年壬午(一五二二)至二年癸未(一五二三)
卷五十一世宗嘉靖三年甲申(一五二四)
卷五十二世宗嘉靖四年乙酉(一五二五)至五年丙戌(一五二六)
卷五十三世宗嘉靖六年丁亥(一五二七)
卷五十四世宗嘉靖七年戊子(一五二八)至八年己丑(一五二九)
卷五十五世宗嘉靖九年庚寅(一五三○)至十一年壬辰(一五三二)
卷五十六世宗嘉靖十二年癸巳(一五三三)至十五年丙申(一五三六)
卷五十七世宗嘉靖十六年丁酉(一五三七)至二十年辛丑(一五四一)
卷五十八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一五四二)至二十五年丙午(一五四六)
卷五十九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丁未(一五四七)至二十九年庚戌(一五五○)
卷六十世宗嘉靖三十年辛亥(一五五一)至三十三年甲寅(一五五四)
卷六十一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乙卯(一五五五)至三十七年戊午(一五五八)
卷六十二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一五五九)至四十一年壬戌(一五六二)
卷六十三世宗嘉靖四十二年癸亥(一五六三)至四十五年丙寅(一五六六)
第五册
卷六十四穆宗隆庆元年丁卯(一五六七)至三年己巳(一五六九)
卷六十五穆宗隆庆四年庚午(一五七○)至六年壬申(一五七二)
卷六十六神宗万历元年癸酉(一五七三)至五年丁丑(一五七七)
卷六十七神宗万历六年戊寅(一五七八)至十年壬午(一五八二)
卷六十八神宗万历十一年癸未(一五八三)至十六年戊子(一五八八)
卷六十九神宗万历十七年己丑(一五八九)至二十年壬辰(一五九二)
卷七十神宗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一五九三)至二十三年乙未(一五九五)
卷七十一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丙申(一五九六)至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
卷七十二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至三十年壬寅(一六○二)
卷七十三神宗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三)至三十五年丁未(一六○七)
卷七十四神宗万历三十六年戊申(一六○八)至四十一年癸丑(一六一三)
卷七十五神宗万历四十二年甲寅(一六一四)至四十六年戊午(一六一八)
卷七十六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一六一九)至光宗泰昌元年庚申(一六二○)
卷七十七熹宗天启元年辛酉(一六二一)
卷七十八熹宗天启二年壬戌(一六二二)至三年癸亥(一六二三)
卷七十九熹宗天启四年甲子(一六二四)至五年乙丑(一六二五)
卷八十熹宗天启六年丙寅(一六二六)至七年丁卯(一六二七)
第六册
卷八十一庄烈帝崇祯元年戊辰(一六二八)至二年己巳(一六二九)
卷八十二庄烈帝崇祯三年庚午(一六三○)至四年辛未(一六三一)
卷八十三庄烈帝崇祯五年壬申(一六三二)至六年癸酉(一六三三)
卷八十四庄烈帝崇祯七年甲戌(一六三四)至八年乙亥(一六三五)
卷八十五庄烈帝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至十年丁丑(一六三七)
卷八十六庄烈帝崇祯十一年戊寅(一六三八)至十二年己卯(一六三九)
卷八十七庄烈帝崇祯十三年庚辰(一六四○)至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
卷八十八庄烈帝崇祯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
卷八十九庄烈帝崇祯十六年癸未(一六四三)
卷九十庄烈帝崇祯十七年甲申(一六四四)正月至四月
附编卷一上清世祖顺治元年甲申(一六四四)五月至七月
附编卷一下清世祖顺治元年甲申(一六四四)八月至十二月
附编卷二上清世祖顺治二年乙酉(一六四五)正月至五月
附编卷二下清世祖顺治二年乙酉(一六四五)六月至十二月
附编卷三清世祖顺治三年丙戌(一六四六)
附编卷四清世祖顺治四年丁亥(一六四七)至五年戊子(一六四八)
附编卷五清世祖顺治六年己丑(一六四九)至八年辛卯(一六五一)
附编卷六清世祖顺治九年壬辰(一六五二)至康熙三年甲辰(一六六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