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二十世纪是知识生产”大转型”的世纪,文学理论则是名副其实思想先锋,它的发展不但彻底改变了这门古老的人文学科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这个世纪最重要、最新潮或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一个接一个地登上文学理论的舞台。
文学理论在这个世纪经历了一系列重要转变,从其现代范式向后现代范式的转型最为显著,它们突出地呈现在文学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之中。本书聚焦于四个基本问题的从现代到后现代范式转型: 知识学与理论取向,话语与文本,意义与阐释,意识形态、认同与经典。
|
關於作者: |
周宪,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研究兴趣集中在文学理论、美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艺术理论的文化逻辑》《在美学内外猜想》等。
|
目錄:
|
导 论 文学理论的现代与后现代
一 文学理论的思想—历史结构
二 文学理论的问题群及其关联
第一章 知识学与理论取向
一 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
二 文学研究的理论内爆
三 审美回归与新形式主义
第二章 话语与文本
一 从语言分析到话语建构
二 从作品到文本到超文本
三 话语建构主义批判
第三章 意义与阐释
一 从作者之死到读者诞生
二 阐释与过度阐释
三 意义复杂系统与阐释多元论
第四章 意识形态、认同与经典
一 意识形态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
二 同一性逻辑与差异性逻辑
三 从身份根基到认同建构
四 文学经典的编码与解码
跋 文学理论的本土性与创新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西文人名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现代百年是第一个客观反省自身的时代,这形成了两种思想的对立,一种是为现实而奋斗的积极进取的思想,另一种是宁可待在幻想中的消极被动的思想: 艺术、文化、想象,都站在现实和行动一边。
——弗莱《现代百年》
20世纪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
20世纪又是一个知识生产成果丰硕的世纪。
迄今为止,我们发明了足够多的说法来描述这个世纪。在诸多表述中,也许哲学家波兰尼(Karl Polanyi)的说法最深刻,他把近代以来的发展变迁描述为“the great transformation”(“大转型”或“巨变”),这个短语也成为他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的书名。这个概念用于20世纪也许最贴切也最传神,尽管波兰尼的这个说法是描述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文化的变革,特别是19世纪西方文明的发展、演变和衰落。
说到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其实马克思早在150多年前就做了极其形象的描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写下了一段被后人反复引用的话:“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马克思的这段话,精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变革和深刻转型。今天,有学者(如鲍曼)用“流动的现代性”来形容这个不断变革的时期,它迥异于稳定的传统社会和早期资本主义“沉重的现代性”。的确,面对不断变动的现实,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真切含义。
“大转型”发生在20世纪的任何一个领域。从登月飞船到核潜艇,从赛博空间到风险社会,我们既是这个大转型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同时也是它的反思者和见证者。把马克思的上述描述用于这个世纪的知识生产,也非常贴切。纷至沓来的各种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和新学派,往往是尚未固定下来就陈旧了。在20世纪众多知识生产领域中,文学理论毫无疑问是“大转型”的一个典型场域。作为这个世纪最为活跃、最多产的知识生产领域,它一方面创造出了数量空前的新理论和新观念,另一方面其知识形态本身也经历了深刻的“大转型”。只消翻检一下这一时段文学理论文献,且不说生产出了大量论著,单就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学派,就可以罗列出一连串长长的名单,更不用说那些如雷贯耳的理论大师的名字和影响深远的著述了。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舞台,那么在这个舞台上走马灯似登场的种种理论,则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精彩的戏剧。场次和布景不停变换,角色和主题不断出新,真的令人目不暇接。进入新世纪,当这场百年大戏落幕时,当锣鼓声歇息下来时,当角儿们黯然离去时,作为这场戏的观众,我们则开始了紧张而有疑问的思索和回味,这场戏在哪些地方打动我们?哪些场景让我们印象深刻?它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值得记忆的精神遗产呢?尤其是在中国学术语境下,如何从本土学术视角来思考20世纪的文学理论“大转折”?
本书撰写的初衷就是想努力回答这些复杂而难解的问题。但是,我们该如何来探究这些问题呢?
面对这一领域如此丰富庞杂的知识生产、传播与接受状况,如何把握和解析它成为一个难题。本书是一个宏观的文学理论思想史与知识学的研究,有必要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加以探究。这个新思路既不是对代表人物及其著述的列表式分析,也不是对理论派别的逐一讨论,我从威廉斯的关键词研究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威廉斯认为,关键词在特定时期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组一组地出现的,因而形成了若干关键词关系结构。比如他在思考“文化”这个概念时,很快联想到其他几个关系密切的概念——“阶级”“艺术”“工业”“民主”。这些概念“所产生的关联性蕴含了一种不仅是思想的而且是历史的结构”。令我感兴趣的是威廉斯所说的这种“思想 历史”的结构,这与恩格斯所说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谋而合。换言之,关键词的结构既是一个特定时期思想的逻辑结构,亦是那个时期思想演变的历史结构。所以,威廉斯特别关注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创新、转义、延伸和转移。
在20世纪充满纷争的知识生产场中,文学理论是个独特的“角儿”,它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思想旗手”的角色。可以断言,作为这个世纪最具活力和最具生产性的知识领域,许多对当代社会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观念、知识和问题,往往率先在文学理论中被提了出来,并被广泛地争议和讨论,进而影响到其他知识领域。从话语理论到身份认同到全球化,从经典反思到性别研究再到流散研究等等,如此之多开风气之先的话题,就萌发于文学理论此消彼长的历史文脉中。更有趣的是,文学理论在这个世纪又像是一个很不安分的“越界者”,她不断地突破自身的学科边界而越入其他知识领域,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社会理论,从艺术史到哲学,从教育学到心理学等,文学理论的观念生产和方法论创新对相关知识领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尤其是6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一直作为一个知识生产的重镇,对西方整个思想界和知识界持续产生重要影响。今天,当我们说到文学理论时,当我们检索文学理论的研究文献时,就会发现,文学理论的论题和问题意识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边界,深刻地触及社会和文化的诸多层面。
|
|